天天看小說

第153章 趙季札

聽韓熙載這麼說,馬雲(yún)嘿嘿一笑,滿不在意的說道:“韓愛卿,即便能夠說動孟昶出兵,可是蜀軍也確實是太弱了,對整個戰(zhàn)局幫助不大。朕之所以千方百計想讓蜀國加入四國聯(lián)盟,不是因爲看重蜀軍的實力,而是想增加個名頭,讓僞周的官員們知道,天下的國家都聯(lián)合在了一起,這個。。。這個政治上的意義,遠遠大於蜀國真正的實力。”

馬雲(yún)嘴上說著,心裡面還在暗罵:奶奶的,五萬人馬跑到鳳翔城圍了人家?guī)浊笋R,幾個月都打不下來。還大言不慚的說:憑藉這幾萬雕面惡兒,足矣橫掃天下,這都是什麼玩意兒啊。

韓熙載卻似乎沒有聽出馬雲(yún)話中的不屑之意。而且大殿裡有沒有外人,馬雲(yún)的話也實在。咱們結盟可不是圖蜀軍,而就是爲了一個“四國聯(lián)盟”的名聲。韓熙載說道:“陛下,如果周軍再次擊敗蜀軍,臣想整個川中恐怕都會震動不已。如果周軍再發(fā)動反攻,恐怕孟昶會跑過來向我們求援的。到時候。。。”

馬雲(yún)反問道:“韓愛卿的意思是咱們?nèi)D川。不妥,不妥,僞周未滅,貿(mào)然圖川,四國聯(lián)盟就將名存實亡了。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

馬雲(yún)現(xiàn)在的思路很明確,就是要把契丹人給拉進討伐僞周的道路上,讓僞周多多少少消耗消耗契丹人的軍隊,和契丹人解下深仇大恨,順便觀察觀察契丹人的戰(zhàn)鬥力,爲下一步和契丹人翻臉,做好充分的戰(zhàn)鬥準備。爲什麼和契丹人翻臉?丫契丹人還站著我們的燕雲(yún)十六州呢,就不算燕雲(yún)十六州,那契丹人現(xiàn)在的地盤,也屬於大中國傳統(tǒng)勢力範圍,無論如何也要把他給收復過來。馬雲(yún)這麼想想,十九世紀幸好碰到的是滿清,如果是朱明的話,大中國的地盤說不定丟的更多,至少新疆、蒙古是在滿清時期打下來的。

韓熙載一愣,自己這位領導王霸之氣也太足了吧。自己的意思可不是圖川啊,韓熙載訕訕的說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讓蜀國將隴西四州讓給咱們大楚。”

“額。。。”馬雲(yún)腦子飛快的轉(zhuǎn)起來,他在想這事兒的可能性。隴西四州,指的是成州(今甘肅成縣)、階州(今甘肅武都縣)、秦州(今甘肅秦安縣)、鳳州(今陝西鳳縣)。這塊地方和金州(今陝西安康)離得很近,可畢竟沒有挨著,中間還隔著蜀國的源州(今陝西洋縣)呢。讓蜀國把自己的?北面防線全部放棄,給到大楚的手裡,孟昶會那麼傻嗎?別的不說,如果沒了源州,蜀國的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市)是絕對無險可守了。這蜀國還真的只剩下西川之地了,就和三國時劉璋的地盤差不多大了。

馬雲(yún)有點不自信的問答:“蜀國他們會同意嗎?”

韓熙載笑道:“戰(zhàn)國之時,六國正想賄秦,難道他們就不明白,敵強一份,則我又弱一分的道理嗎?只不過是形勢所然,由不得他們不同意罷了。只要周軍反攻蜀國,咱們就可以將形勢進一步的惡化,讓孟昶無路可走,只能割地賄賂我們。”

馬雲(yún)愣了下,說白了這是個技術活兒。弄好了白白得到隴西之地,弄不好隴西之地就被僞周給得去了,至於蜀國,那倒沒有滅亡的危險,畢竟有大楚在這個龐然大物在東邊牽制著僞周呢。可是馬雲(yún)有點不太敢玩花活了。

現(xiàn)在這個局面,牽一髮而動全身。大楚、僞周、蜀國、漢國、契丹誰都擺脫不了這個局。就像亡命飛車一樣,大家夥兒都在車上呢,跳下去是個死,只能在車上繼續(xù)玩下去。舉個簡單的例子,當田雨將馬希萼遇刺的事情彙報給馬雲(yún)之後,馬雲(yún)他們立刻就一身冷汗啊,僞周出手了,而且看得準下手狠,直直的打在了楚國的關鍵部位,如果不是馬希萼還活著,楚國和契丹就變成一個死局了,很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想說服契丹人南下都變成妄想了。可是,馬希萼活著,這立刻就將僞周自己置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了。

現(xiàn)在孟昶老老實實的在四川呆著,不管是馬雲(yún)還是郭榮,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他,可是,一旦孟昶再次北伐,平衡又被打破,蜀軍再次慘敗之後,郭榮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就不好說了。隴西四州的重要性,郭榮他們肯定是明白的。萬一到時候,隴西被郭榮給得去了,大楚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嘛。

韓熙載看出來了馬雲(yún)的猶豫,說道:“陛下,隴西四州的重要,僞周不可能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不動手,關鍵在於西征還沒有取得重大的勝利。如果趙匡胤安撫了涼州,奪去了甘州、肅州,西面大局已定,他只要率軍東返,不過刻意,順路就能把隴西四州給重新奪回去。到時候,咱們可就被動了。”

韓熙載的潛臺詞是拖下去對咱們大楚沒有一點好處,而最差結果就是這隴西四州讓僞周給奪去。既然這樣,咱們不如搶先一步,遊說孟昶再次北伐,看能不能趁火打劫。

馬雲(yún)點了點頭說道:“等趙季札來了金陵,咱們在細細商議。趙愛卿,趙季札這個人如何啊?”

馬雲(yún)要統(tǒng)一天下,對各國重要人物自然是建有檔案的。這事兒也不算是馬雲(yún)首創(chuàng)的,至少秦始皇都幹過這種事情,不然的話,李牧怎麼可能平白無故的被趙王幹掉呢?還不是因爲秦始皇收買了趙國的重臣,在趙王面前說了李牧的壞話嘛。雖然時間倉促,這檔案不太詳實,可是大致上卻也差不了太多。

趙普說道:“陛下,趙季札這人和李唐五鬼相仿,詩詞文章自是一絕,就連孟昶也多加讚歎。”

馬雲(yún)點點頭,。孟昶這人做政治家不合格,可是作爲文學家可稱得上優(yōu)秀。在中國皇帝文學素質(zhì)排行榜中,絕對排的進前五,他雖然作品不多,可在文化界的地位,絕對比那個號稱一輩子寫了上萬首詩的乾隆強上百倍。孟昶都稱讚的人,那文章絕對寫的好。

趙普嘴角卻不由得泛起一絲冷笑:“可這人卻是好大喜功,而且目中無人,除了對孟昶尊敬之外,全蜀上下,在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另眼相看的,而全蜀官員很多對他頗有意見。前些日子,孟昶派他去隴西視察軍務。秦州節(jié)度使韓繼勳將他迎入城中。兩人談論邊防軍事,趙季札吹毛求疵,拿著書本東西死板硬套,讓韓繼勳心生不滿,兩人爭執(zhí)不休,趙季札更是怏怏而回。到了鳳州,鳳州刺史王萬迪見趙季札趾高氣昂,更是不收了他,見他一面之後,竟然再不相見。把趙季札氣的摔了好幾個杯子。回到成都之後,孟昶問趙季札隴西軍務如何,趙季札竟然說:‘韓、王都不是什麼將才,早晚得誤事,根本受不住隴西。’孟昶也是嘆了口氣,道:‘繼勳原不足當週師,卿意屬在何人?’趙季札卻說道:‘臣雖不才,願當此任,管教周軍片甲不回!’孟昶竟然還頗爲意動。”

馬雲(yún)聽了哈哈大笑,韓繼勳算得上是蜀國的名將了,打過不少仗,見識過北國的精銳騎兵,可惜,不知道孟昶有眼不識金鑲玉,錯把茶壺當夜壺。竟然讓誇誇其談的王招遠當大將軍。孟昶如此,他早晚逃不了滅亡。

馬雲(yún)眼睛轉(zhuǎn)了轉(zhuǎn),道:“要是這麼說的話,如果趙季札真的當上了秦州節(jié)度使,負責蜀國的北面防線,韓愛卿的建議,倒是頗有可行性啊。”

李驤在一旁說道:“如果陛下有意採納韓大人的意見,那麼趙季札出使咱們大楚,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人既然驕傲自大,像王招遠那樣自詡當時名將,咱們到不如真的給他一個名將的待遇,從他入出開始,對他禮遇有加,讓沿途駐守的楚中名將們都和他聊聊天,吹捧他幾句。這人腦子一發(fā)熱,回到蜀國之後,肯定會勸說孟昶再次出兵的。到時候,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李驤負責軍國大事,可是東線實力不足,根本就有北伐的力量,而僞周的精力有集中在了關中地區(qū),怎麼在關中地區(qū)打開局面,就成了李驤的頭等問題。他曾經(jīng)親自帶軍隊收復了金州,可是,面對著巍巍秦嶺,他竟然沒有辦法再往前一步,這讓李驤不得不另想辦法。可要繞過秦嶺,還真的只有隴西一條路可走了。再說了,現(xiàn)在趙匡胤在開發(fā)西域,楚國無論如何也要橫插一腳,讓趙匡胤沒那麼順利才行。

拓跋恆卻說道:“蜀軍去年剛剛新敗,不可能今年再次出兵吧。”

趙普卻笑道:“孟昶此人絕非雄主,也不是識時務的俊傑。這人心高氣傲,卻又不通事務,只要有人在身邊鼓吹,他一定會同意的。而且,歷史上隔年出兵的人,更是層出不窮,舉不勝舉啊。只要搞定了趙季札,孟昶就不是問題”

第24章 名臣第29章 詐門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80章 豫章行(三)第95章 新軍情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38章 夜襲(中)第12章 驅(qū)除契丹第110章 新策略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88章 援兵4第81章 分兵30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章 伏擊(一)第43章 激戰(zhàn)第1章 南平窘境第28章 請君入甕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43章 激戰(zhàn)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0章 血戰(zhàn)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70章 益津關第90章 聯(lián)合契丹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85章 援兵1第35章 大戰(zhàn)略第4章 斷其一臂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87章 戰(zhàn)潞州第181章 生意經(jīng)第168章 戰(zhàn)事再起第67章 疑兵第52章 韶州鏖戰(zhàn)第98章 論戰(zhàn)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1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27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0章 血戰(zhàn)第134章 詩賊(1)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28章 黎陽大戰(zhàn)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0章 新妃(1)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章 援救第21章 翻手爲雲(yún)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9章 往事第12章 驅(qū)除契丹第50章 陰差陽錯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9章 西遷(1)第40章 一戰(zhàn)關中(1)第117章 造反第109章 心動(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67章 中間人第16章 伏擊(二)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49章 chongle第97章 拼了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205章 借道第1章 馬邑之戰(zhàn)(中)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9章 龍虎風雲(yún)會(二)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8章 謀臣(3)第55章 失蹤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56章 養(yǎng)馬之術第41章 三使南唐(2)
第24章 名臣第29章 詐門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80章 豫章行(三)第95章 新軍情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38章 夜襲(中)第12章 驅(qū)除契丹第110章 新策略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88章 援兵4第81章 分兵30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章 伏擊(一)第43章 激戰(zhàn)第1章 南平窘境第28章 請君入甕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43章 激戰(zhàn)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0章 血戰(zhàn)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70章 益津關第90章 聯(lián)合契丹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85章 援兵1第35章 大戰(zhàn)略第4章 斷其一臂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87章 戰(zhàn)潞州第181章 生意經(jīng)第168章 戰(zhàn)事再起第67章 疑兵第52章 韶州鏖戰(zhàn)第98章 論戰(zhàn)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1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27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0章 血戰(zhàn)第134章 詩賊(1)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28章 黎陽大戰(zhàn)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0章 新妃(1)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章 援救第21章 翻手爲雲(yún)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9章 往事第12章 驅(qū)除契丹第50章 陰差陽錯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9章 西遷(1)第40章 一戰(zhàn)關中(1)第117章 造反第109章 心動(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67章 中間人第16章 伏擊(二)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49章 chongle第97章 拼了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205章 借道第1章 馬邑之戰(zhàn)(中)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9章 龍虎風雲(yún)會(二)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8章 謀臣(3)第55章 失蹤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56章 養(yǎng)馬之術第41章 三使南唐(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治县。| 鹿邑县| 汾西县| 五原县| 孝感市| 唐海县| 浦县| 广宗县| 芜湖县| 方正县| 寿光市| 弥渡县| 仪征市| 宁阳县| 马边| 鹤山市| 镇巴县| 平乐县| 金川县| 通江县| 内丘县| 九龙坡区| 多伦县| 昌邑市| 广汉市| 五家渠市| 兴化市| 钟山县| 广安市| 永新县| 青阳县| 六枝特区| 新兴县| 衡阳市| 乾安县| 尤溪县| 瓦房店市| 正蓝旗| 长宁县|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