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總結宣傳

江南特別是南唐控制的地區,雖然短暫的戰亂,可戰爭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倒不是很大,再加上這兩年楚國施政妥當,反而還有了太平歲月的氣象。酒肆茶樓閒人甚多,聊天打屁者更是絡繹不絕。

“哎,小王吧,皇上在汴河戰敗了,你知道吧?”金陵城西的一處茶館裡,一個灰衣中年人,正是神神秘秘對身邊的年輕人說道。

“老呂,你叫誰小王八呢?”年輕人不滿的說道。不過,這不滿也顯然是停留在口頭上。

中年人哈哈大笑:“我那有叫你小王八了?我叫的是小王。。。吧,這吧口頭語。那像你‘老驢老驢’的叫得這麼難聽。”

小王見老呂這麼說,反倒嘿嘿一笑:“老子不和你計較了。皇上在汴河,那是有損失,什麼叫做戰敗。大家夥兒說對吧!”

茶館裡的閒人們紛紛附和,其中一人還憤慨的站起來,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道:“我皇太過於仁慈了。如果不是周軍這些狗賊,驅動百姓攻擊我軍的營寨,我皇不忍傷害無辜,大軍又怎麼可能被動呢?”

“那是周軍太卑鄙了,他驅動百姓就驅動百姓吧。還把士兵混在百姓之中,趁機射殺我軍將士,讓我軍將士還擊吧,又怕傷及無辜,不還擊,自己又處境危險。皇帝陛下無奈,才下令軍隊東退到了汴河以東。周軍殘暴啊,聽說周軍大隊人馬來,汴河以東的百姓紛紛要求內附,要求進入徐州,甚至於南渡淮河,做我們大楚的子民。皇帝陛下就像當年的劉備劉皇叔那樣,不忍百姓遭受戰亂之苦,才帶著百姓一起南返,這才被周軍騎兵給追上了,如果不是顧及百姓,進可以取汴京,退可以守徐州,這進退自如,那會敗在周軍那羣王八蛋手上啊!”小王感慨連連的說道。

“是啊是啊,皇帝陛下仁慈,這是雖敗猶榮啊!”茶館之內一片附和之聲。

自從馬雲發表揚州談話以後,一時失聲的大楚朝廷上下登時活躍了起來。原本,白衣軍在淮南肆虐的時候,朝廷諸公爲了大局,還能一心一意,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周軍的入侵。可等周軍退兵以後,範質、拓跋恆主張發展經濟,王贇等人則竭力主戰,仍然要求備戰備荒。老相爺徐仲雅則躲在了一邊,不置一詞。皇帝昏迷期間,除了少數人,誰都不知道大楚這條船未來要駛向何方,是偃旗息鼓,還是繼續再戰,議論紛紛,誰也沒本事、沒權利拍板。

可馬雲的揚州談話,立刻確定了大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以統一天下爲己任,繼續擴軍備戰。根據馬雲揚州談話中關於汴京之戰的要點,趙普立刻指揮捕風房全面開展工作。事實上,馬雲關於汴京之戰就說了兩點內容,第一,我承認戰敗了;第二,爲了中原百姓,我會繼續打下去。

趙普就根據這兩句乾巴巴的講話精神,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添油加醋,將整個汴京之戰給豐富了起來。皇帝承認戰敗了,那捕風房向百姓宣傳的時候,就不能說是勝利了。但是,這是怎麼敗得呢?一不能說皇帝中了人家計策,二不能說楚軍打不過周軍。在既要鼓吹馬雲的英明神武、楚軍的英勇善戰的同時,還要承認打敗了。這個彎就繞大法了。趙普絞盡腦汁,參考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逃跑皇帝,大仁大義的劉皇叔生平簡歷,在結合馬雲曾經說過“不到萬不得已,不許亂殺汴京無辜百姓”、“讓運糧隊百姓先撤”等指示,上演了這麼一出楚軍爲了保護百姓南下,不惜深處險地,最終上演了一幕可歌可泣的反暴力、重人命的戰場悲歌和偉大的人文主義精神。這一下子全國人民,立刻就理解了。爲什麼我們的軍隊會敗,不是你打敗的,是因爲我們爲了保護百姓。

一時之間,在大江南北,處於農閒時刻,廣大閒的沒事幹,正愁沒有新鮮話題可聊的人民羣衆,紛紛在酒肆茶館、飯桌炕頭上,用“tmd”、“tnnd”、“我ct。。。”等充滿著感彩的愛國主義語言,強烈譴責僞周賊子這種反人類、反社會、反進步的野蠻而又不和諧的行爲。馬雲“仁君”風範,受到全國人民的普遍讚揚,有些人甚至認爲他是當世“活菩薩”,是玉皇大帝派下來解救百姓苦難的神,是當之無愧的“天子”。而楚軍的形象,也成了“捨生取義”、“敢爲百姓”的代言人。在這次運動中,廣大人民羣衆的思想覺悟也大幅度提高,特別的內心空虛、精力充沛而又無處發泄的青年人,更是紛紛要求參軍參戰。純樸善良的百姓,也在一夜之間,對昨天還在偷雞摸狗、佔小便宜的楚軍將士,立刻尊敬了起來,以一種萬分慈祥的眼光看向楚軍將士。這麼一來,駐守在內地的楚軍將士,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在百姓狂熱的注目禮下,軍紀登時好上了許多。

而在馬雲不在汴京時,爲了處理政務方便,臨時組建的政事堂五位大佬徐仲雅、範質、拓跋恆、石文德、王贇,根據馬雲揚州談話的精神,緊急磋商之後,奏報馬雲批準同意,連日來,在各自主持的部門,召開關於“皇帝陛下揚州談話”的談話。他們紛紛要求,要全面理解大皇帝陛下的談話精神,要清楚的瞭解到國內國際形勢,在思想認識上,既要反對“急統”、又要反對“茍安”,要深刻的認識到楚周對立,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各部的官員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戒驕戒躁,將皇帝陛下的指示切實的落實執行,既要反對放空炮,講大話,又要反對安於現狀,不敢前進。最後,他們還號召全國官員、士紳、百姓,要緊密的團結在以大皇帝陛下爲核心的朝廷周圍,高舉“儒教”的偉大思想旗幟,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由一個勝利邁入另一個勝利。

政事堂的談話以邸報的形勢,傳達到封疆大吏們手中,各地的布政使們也趕緊召集官員們,隆重召開了關於學習《政事堂關於學習大皇帝陛下揚州談話精神的會議精神》重要文件的大會。在這些會議上,主持地方政務的布政使,根據政事堂會議精神,一方面要學習會議精神,提高思想覺悟,充分認識“周楚並立將長時間存在”的現狀,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另一方面,爲了更好的整軍備戰,支援前線,他們提出了本地方的任務,把開墾荒地、修建渠道、發展經濟、提高稅收等具體的工作項目,一一的以數字化的形勢佈置下去,讓州縣按時完成,所交代的任務。整個楚國官場在雞飛狗跳的同時,發揮出極大地工作熱情,在極短時間內,準備了大量軍需資源,爲擴軍奠定了條件。

———————————————————————————————

第66章 翻臉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55章 新的變化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6章 打不打第92章 試探第108章 臨江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68章 結義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46章 奇功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67章 中間人第35章 燒不死你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9章 側翼第7章 暖煙閣第42章 隔山打牛第6章 投石問路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69章 往事第87章 戰潞州第59章 出降(上)第106章 會戰(5)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09章 心動(下)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26章 兩派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1章 使者第21章 捕風房第32章 入蜀(1)第101章 逃亡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6章 林仁肇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37章 裁軍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9章 西遷(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7章 賞賜第39章 決策(2)第64章 祭孔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章 請君作詩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67章 聯姻第10章 新妃(1)第5章 觀兵第19章 圈套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8章 對策第49章 chongle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6章 各有所謀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32章 入蜀(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0章 騎射第88章 援兵4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明詔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72章 中計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6章 應對第143章 等待第185章 追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74章 算計第57章 霹靂火彈
第66章 翻臉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55章 新的變化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6章 打不打第92章 試探第108章 臨江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68章 結義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46章 奇功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67章 中間人第35章 燒不死你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9章 側翼第7章 暖煙閣第42章 隔山打牛第6章 投石問路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69章 往事第87章 戰潞州第59章 出降(上)第106章 會戰(5)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09章 心動(下)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26章 兩派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1章 使者第21章 捕風房第32章 入蜀(1)第101章 逃亡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6章 林仁肇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37章 裁軍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9章 西遷(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7章 賞賜第39章 決策(2)第64章 祭孔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章 請君作詩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67章 聯姻第10章 新妃(1)第5章 觀兵第19章 圈套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8章 對策第49章 chongle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6章 各有所謀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32章 入蜀(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0章 騎射第88章 援兵4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明詔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72章 中計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6章 應對第143章 等待第185章 追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74章 算計第57章 霹靂火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融水| 阿拉尔市| 东丰县| 扎赉特旗| 广饶县| 神农架林区| 德庆县| 苏尼特左旗| 龙胜| 东光县| 洛隆县| 绥化市| 胶南市| 射洪县| 青铜峡市| 沭阳县| 通城县| 石嘴山市| 米林县| 施甸县| 依安县| 平山县| 会泽县| 临夏市| 榆林市| 砀山县| 任丘市| 岳阳县| 怀柔区| 德昌县| 天长市| 丘北县| 唐山市| 万载县| 宁南县| 通江县| 襄垣县| 平乡县| 乐都县|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