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新軍情

剛剛達到澤州晉城的郭榮,視察了向訓、樊愛能、何徽、韓令坤的軍隊,緊接著又召集將領們商量戰術,作爲擁有105州地盤的大周朝廷,對上只有區區12州的大漢朝廷,這種軍事上、經濟上的優勢,那是顯而易見的。

到了這個時候,郭榮也不再刻意,又連連下詔,命令建雄節度使韓通出晉州(今山西臨汾),直取漢國的汾州(今山西汾陽),又命令承德節度使符彥卿從恆州(今河北石家莊附近)出發,猛撲漢國的太原府。而郭榮自己則統領十萬大軍,與漢帝會戰與潞州,這具體的方法,則是郭榮帶著白衣軍還有向訓部在中間,駐守晉城,而韓令坤駐守陵川,樊愛能、何徽則駐守端氏,十萬人馬從東到西排成一個顛倒的“品”字形。

爲了吸引漢軍進入到自己的口袋中,郭榮派遣大將慕容延釗率領軍隊5000人,駐守高平一帶,如果漢軍前來,則一路詐敗。

可是,等了兩天,斥候遲遲沒有送來漢軍南下的消息,這讓郭榮心中不禁起疑,連忙著急李谷、趙匡胤、向訓等人商量。

“諸位愛卿,這兩天斥候來報,劉崇的軍隊仍然佈置在潞州(今山西長治市)附近的上黨、壺關一帶,並沒有南下的意圖。劉崇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啊?”郭榮開門見山的說道。

“劉崇聽到陛下親來,大軍雲集,攝於聲威,心中恐懼,不敢南下也是正常之事。不過,河東彈丸之地,不利於久戰,臣以爲咱們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漢軍糧草供給困難,他們必然回軍!到時候,咱們大軍四出,可期必勝!”向訓說道。

向訓這個辦法四平八穩,就算不是什麼妙計,也是切實可行的,只不過耗費的時間較長。郭榮並不表態,只是掃了眼李谷等人。

李谷說道:“陛下,向大人之計,可謂穩妥。不過,臣以爲劉崇此人好高騖遠,便又剛愎自用。他既然南下入寇,爲何走了一半,又停了下來。這。。。這裡面會不會有詐啊!”

“李相爺多慮了吧。我倒覺得這劉崇是聽說咱們打敗了楚國,嚇破了膽,不敢繼續南下,可是有不好意思貿貿然的撤兵,所以,才停了下來。照我看,這小子恐怕是要溜了。陛下,咱們應當趕緊起兵追擊啊,不然,這小子,說不定還真的跑了!”石守信在帳下大咧咧的說道。

“石將軍,”李谷似乎有些看不慣石守信,沉聲說道:“咱們擊潰楚軍已經是半個月前的時候了,這潞州距離汴京不過200裡地,劉崇怎麼可能不知道。如果他真是的被咱們嚇破了膽,他就該在朝廷出兵之前,在潞州劫掠一翻,然後退回太原。這樣一來有了面子,二來多多少少也有了點收穫。當時他不退,現在卻突然害怕了,劉崇的反應應該不會這麼遲鈍吧?”

石守信不服的反駁道:“這有什麼,劉崇老兒肯定是聽說咱們大兵雲集,他覺得打不贏纔不敢南下了?!?

石守信這話有點耍賴皮了。李谷是基於常理、基於經驗作出的判斷,而石守信則是基於“可能性”作出的判斷,只要這事情沒有真正確定下來,那麼它就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李谷“哼”了一聲不再理他,跟一個人就“可能性”辯駁,壓根就沒法辯,他也不屑於辯。

郭榮瞪了一眼石守信,把還要滔滔不絕的石守信嚇了一跳,嘴張了張,最終卻是什麼話也沒有說。

郭榮掃了衆人一眼,最終將目光停留在趙匡胤的身上,他笑道:“匡胤,你向來計謀多端,這事兒,你是怎麼想的啊!”

趙匡胤看了看向訓,又看了看李谷,笑道:“陛下,如果求穩的話,向大人的計謀乃是良策,不過李相的分析,也未嘗沒有道理?!?

郭榮“噗嗤”一聲笑了:“匡胤,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中庸了???兩面都不得罪,這活兒可不是一個將軍該乾的?。 ?

趙匡胤身子一震,眼睛不由得瞟了郭榮一眼,拱手施禮道:“陛下,臣乃是就事論事,絕非兩面討好。臣以爲河東郡先動後靜,其軍中必有變故。”

“變故?劉崇雖然不怎麼樣,可是在河東還是頗有威望的,他軍中能有什麼變動呢?”向訓莫名其妙的問道。打仗的時候,期許對方軍中內亂,這有點兒戲了。

“河東軍自然不會變,不過一起南下的除了劉崇,還有契丹人啊!”趙匡胤說道。

李谷眉毛一抖,沉思著說道:“你意思是說,契丹人和劉崇生了嫌隙?劉崇能夠有今天,全靠契丹人的支持,他怎麼可能平白無故的得罪契丹人呢?而且這次契丹人的將領是楊袞,這人可是驍將,他不可能不明白軍前內訌的壞處,又怎麼肯能未戰先亂呢?”

李谷這麼分析,也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變故”的話,只是推測。趙匡胤當下默然不語。

郭榮也是嘆了口氣,道:“可惜劉崇對軍營控制極爲嚴密,咱們的斥候打聽不到其中有什麼變故???”

趙匡胤眼睛一亮,說道:“陛下,大戰的話,劉崇或許可以指揮楊袞部,可平時的軍紀,劉崇恐怕就管不了那麼多了。這麼一來,要知道契丹人的動向,也不算太難?!?

“匡胤,你有什麼辦法嗎?”郭榮喜道。

“契丹人軍紀不好,到了中原最愛搶劫,美其名曰打草谷。楊袞部恐怕也是這個樣子。”趙匡胤說道。

郭榮一下子就明白了趙匡胤的意思,連連點頭道:“妙計,妙計啊!”郭榮迅速將回來的斥候找來,仔細的詢問了一番,一個問題,很快就被他發現了,這兩天河東軍軍紀突然好了許多,契丹人不怎麼出來打草谷了!要知道契丹人剛剛從潞州北面的潞城跑到了南面的壺關,有了新的打劫對象,他們怎麼可能突然這麼老實起來呢?

不過,這一下子,帥帳中的人心裡突然覺得有點不妙。

第4章 敲詐勒索(2)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82章 對峙第36章 兵圍荊門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6章 架起油鍋第48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38章 夜襲(中)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33章 定策(下)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4章 威逼第16章 謀臣(1)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9章 圈套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95章 新軍情第16章 滅蜀第4章 造假幣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46章 奇功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206章 鳳翔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6章 撞車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3章 出使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85章 潞州第十二章第65章 好事將近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3章 定策(下)第33章 定策(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97章 向東!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章 美侍女第13章 周宗犯錯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81章 巨型炮仗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50章 陰差陽錯第73章 斷頭臺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55章 失蹤第45章 水攻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17章 救人第178章 糧草第185章 追擊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04章 會戰(3)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9章 一鍋燴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34章 潑髒水第36章 打不打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8章 盛典第110章 出使楚國27第83章 豫章行(六)第211章 隴州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53章 大手筆第22章 摸底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4章 下杭州(2)第10章 未來的CEO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78章 糧草第72章 斬立決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20章 歸程(下)
第4章 敲詐勒索(2)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82章 對峙第36章 兵圍荊門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6章 架起油鍋第48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38章 夜襲(中)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33章 定策(下)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4章 威逼第16章 謀臣(1)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9章 圈套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95章 新軍情第16章 滅蜀第4章 造假幣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46章 奇功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206章 鳳翔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6章 撞車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3章 出使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85章 潞州第十二章第65章 好事將近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3章 定策(下)第33章 定策(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97章 向東!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章 美侍女第13章 周宗犯錯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81章 巨型炮仗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50章 陰差陽錯第73章 斷頭臺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55章 失蹤第45章 水攻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17章 救人第178章 糧草第185章 追擊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04章 會戰(3)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9章 一鍋燴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34章 潑髒水第36章 打不打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8章 盛典第110章 出使楚國27第83章 豫章行(六)第211章 隴州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53章 大手筆第22章 摸底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4章 下杭州(2)第10章 未來的CEO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78章 糧草第72章 斬立決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20章 歸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依安县| 孝感市| 金溪县| 盐亭县| 兴和县| 田林县| 北辰区| 陆良县| 株洲县| 特克斯县| 深泽县| 灵川县| 陇西县| 土默特左旗| 永和县| 县级市| 依安县| 聊城市| 黄浦区| 萨迦县| 宜阳县| 曲水县| 武隆县| 永德县| 甘肃省| 邯郸市| 澎湖县| 佛教| 丹凤县| 三穗县| 丰都县| 南岸区| 鄯善县| 云和县| 来凤县| 剑阁县| 余江县| 大港区| 兰溪市|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