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雲總結的話,就是“碭山大捷之後,僞周的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最近的這些日子,馬雲的精神很好,興致很高,他憑什麼作出這麼一個判斷呢?倒不是他生『性』就驕傲自大,他這麼判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碭山擊敗的周兵,可不是像李唐的軍隊那樣不堪一擊,相反,在宋州的周兵,是僞周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而大將郭崇(即郭崇威,爲了避諱郭威)也是僞周少有的名將了。
擊潰名將所帶領的精銳部隊,這不是恰恰說明周楚之間的綜合國力相比,楚國已經佔了上風了嗎?給予這種考慮,爲了加速全國形勢的飛快發展,以實際行動給與鼠首兩端的河東劉崇以支持,馬雲以趙普爲隨軍參贊,以錢清、石大爲左右軍指揮使,以小將曹彬爲後和,出動大軍八萬人,號稱20萬,直撲汴州。
汴州在宋州的西北,兩州之間距離非常近,步兵只要一日一夜就能達到。在宋州通往汴州的道路上,有這麼幾個小城:雍丘(今河南杞縣)、尉氏(今河南尉氏縣)、陳留。其中雍丘和陳留都處於汴河旁邊,如果沿著汴河向汴州進發,那麼必然要經過這兩座縣城,當然由於中原地區沃野千里,而且不像淮南江表,這裡的土地都是旱田,不是水田,大軍出動,你走縣城當然方便了,如果不想走,繞城而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反正到處都是路,就連莊稼地也是硬土地,走上去不過是廢點勁兒,腳上多沾點泥巴,並不是完全不能走的。
至於尉氏縣則處於開封府(汴州的治所,也叫汴京)和陳留的正南方,雍丘的西方,這個小縣城並不處於楚軍的行軍路線上。
因此,馬雲要出兵,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三個小縣城應該怎麼辦?馬雲大手一揮,就下達了命令:“石將軍,朕命令你率領兩個師的人馬作爲先鋒部隊,把雍丘和陳留給朕拿下來!”
“末將遵令!”石大領命。
見馬雲點了點頭,看那樣子就準備下令召集團練使以上軍官開軍事會議,調整部署,準備出兵汴京。趙普趕緊見縫『插』針的問道:“陛下,不知陛下對攻克汴京有什麼具體的打算沒有啊?”
作爲馬雲的干將,雖然馬雲圍困汴京的戰略和自己心中所想是吻合的,可是趙普心裡仍然沒有底。爲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或許是因爲,皇帝的戰略和自己的似是而非吧,依照趙普的意見,是要集中麾下所有的軍隊,匯聚與汴京,依仗絕對的兵力優勢,快速的拿下汴京,可是,馬雲卻不是這個樣子,他在出兵汴京的同時,還派朱元去經略京東地區(今山東地區),派倪可富配合丁思瑾攻擊王殷。這麼一來,攻擊汴京的軍隊就少了,原本是15萬對3萬守軍,現在是八萬對抗3萬守軍,能不能快速拿下來。皇帝陛下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萬一。。。大軍停在了堅城之下,皇帝陛下還有沒有別的對策,這些事弄不明白,作爲馬雲心腹大臣,趙普是絕對不會安心的。
孫子不是說過:廟算多者勝。現在皇帝陛下心裡到底有沒有妙算呢?這兩天趙普忙著接受軍糧軍械,大皇帝馬雲不是接見鄉老,安撫地方,就是『吟』詩會友,宴請當地的文人,這出發點當然是好的,是爲了樹立大楚的形象,可是,趙普總覺得這次軍事行動,未免太順利了,他心在甚至隱隱覺得朱元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錯,碭山之戰,我們大楚卻是贏了,而且還贏的很漂亮,可是,有一條啊,碭山之戰對東線卻是很重要,但是對於整個楚周形勢來說,也是讓僞周陷入了被動。僞周號稱精兵30萬,這不是假的,這些軍隊都是在和契丹的作戰中成長起來的,戰鬥能力不可小視啊。
馬雲笑了:“趙愛卿,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你是擔心,我軍還沒有拿下汴京,可僞周的援軍已經到了。你是擔心咱們的軍隊,在開封城下師老人疲。這些,朕都想到了。你來看地圖。如果汴州被圍困,僞周只可能有兩個地方過來援軍,一個是關中,一個是河北。若是關中的軍隊,必然出潼關過洛陽,走黃河在順白溝而下;如果是河北的軍隊,必然是從鄴城出發,過黃河走滑州(今河南滑縣)而來。”
趙普點了點頭,猶豫著說道:“陛下,您剛纔也說了,這汴州一帶,地勢平坦,是非常適合騎兵出擊的。在這大平原上,騎兵來無影去無蹤,我們想追就追不及。這樣一來,對我們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困擾,讓我們防不勝防啊。就算您派人西面守住中牟(今河南中牟),北面守住封丘,可是對於敵人的援軍影響也不大啊。我們可以繞過陳留,敵人當然也能繞過中牟了。”
“趙愛卿言之有理啊。朕也想到了。不過,有一點,愛卿可能還沒有想到啊?”馬雲微笑著繼續道:“就是時間。關中的白衣軍卻是精良,可是單靠步軍作戰,咱們的軍隊並不弱於他們,而白衣軍的騎兵則遠在靈州,沒有三天時間,絕對回不來,而且大軍出動,他必然要有所準備吧。物資的籌措,軍隊的動員,這些都需要時間,而河北,其實真以爲他們回軍救援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朕率兵初到汴京,竭力攻城,去去三萬人想守住汴京城,必然是不容易的。汴京被我們攻克的可能『性』很高。退一步講,如果攻而不克,朕就會趕在敵人騎兵到來之前,將軍隊轉移到汴京東面,處於白溝和汴河之間的地帶,和周兵相持。利用兩條河流來抵禦對方的騎兵。”
“事實上,朕可以斷言,只要朕的大軍出現在汴京一帶,河東的劉崇是必然要南下的,甚至劉崇背後的契丹人都會蠢蠢欲動,這個時候的僞周援軍,必然是急於和我們作戰的。可我們就利用這兩條河流和敵人乾耗著。用一個‘拖’字訣,讓劉崇去蠶食河北,讓孟昶去蠶食關中,只要他們有一個人取得重要的勝利,汴京城下的援軍就會動搖。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了。呵呵,說起來,還要感謝郭崇,宋州的軍糧足夠我們把這場戰場拖下去。”
趙普心中一動,皇帝陛下並不是驕傲自大,他是清醒的,他並不想這麼快的拿下汴京,如果汴京被快速的打了下來,那麼關中的白衣軍,豈不是徹底要龜縮在關中一帶了嗎?也許,皇帝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把白衣軍從關中給調出來,把它也給打殘,甚至消滅。他現在的驕傲自大,莫非也是爲了麻痹郭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