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商討

見馬雲一臉的猶豫,朱元又說道:“陛下,除此之外臣還有一個辦法:可分兵兩路,一路配合丁大帥,南攻王殷,一路則出兵兗州,進攻京東一帶(即今天山東省,在汴京的東部,被劃爲京東)。這麼一來,至少可以奪取僞周軍隊較少的京東,從側翼威脅河北。爲將來一統天下打下基礎。”

朱元的第二個策略,顯然也是不符合馬雲的想法的。碭山一戰,充分證明了楚軍的強大戰鬥力,就像趙普說的那樣,正好利用碭山大捷、僞周震動的機會,揮兵汴京,一舉攻克汴京,將僞周徹底搞『亂』!從後梁開始傳承到僞周,中原在短短四十多年裡,已經經歷了五個朝代,十一個君主,這還不算曾經割據鳳翔的李茂貞,稱雄幽州的劉氏父子。如果把郭威給幹掉了,僞周恐怕立刻就會土崩瓦解,到那個時候,楚國統一天下的時機就會提前來到。

滿懷著革命大無畏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的馬雲,掃了眼朱元和趙普,沉思了片刻,說道:“諸位愛卿,都言之有理啊。朕是這麼打算的,我親自率領8萬人馬,進攻汴京,朱愛卿率領5萬人由此東進兗州,經略京東地區,而倪愛卿則率領2萬人馬南下配合丁思瑾進攻王殷。”

在徵求了趙普和朱元的意見之後,馬雲一錘定音的說道。他這個法子讓朱元聽起來直皺眉頭。馬雲的這個法子看起來像是和稀泥一樣,把兩個人的三條意見全部綜合在一起。可惜,綜合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丁思瑾出唐州的人馬並不多,就算加上倪可福的2萬人,估計也僅僅7萬軍隊,能打得過近十萬人的王殷軍嗎?至於經略京東地區,5萬人馬倒是夠了,可是,這有一個前提啊,這要確保徐州、海州的安全,同時要防止河北軍南下。

朱元躊躇著,準備勸諫。馬雲一笑:“朕自都督嶽州一來,征戰無數,朱愛卿大可放心。其實,朕自然也知道汴京不好打,不過,汴京好不好打,我們都要試一試。這仗嘛,打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僅僅是戰爭的問題了,還有政治的問題。楚軍兵臨汴京城,對整個僞周的震懾力要遠遠大於碭山之戰,對觀望中的河東來說,就算是蘇秦、張儀復生,這說服力也沒有兵臨汴京來的清楚明瞭。只要河東一出兵,那麼僞周黃河以北的軍隊就會被牽制住,那個時候,除了關中,僞周是再也沒有什麼軍隊了。可是關中呢,就算蜀軍不可靠,別忘了李愛卿還在均州,他總會想些法子來拖延白衣軍的。打汴京朕覺得把握極大。剛纔,朱愛卿也說了,攻佔洛陽能將僞週一分爲二,可是要是攻克汴京,那麼僞周就有可能徹底的分崩離析了。”

年輕的皇帝臉上掛著喜悅而又自信的微笑,這指點江山的氣概,讓朱元也仍不住一陣敬佩,不過,朱元猶豫了一下還是堅持說道:“陛下既然已經打定主意,臣自當竭盡全力。可是,陛下率軍進攻汴京,有幾件事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呵呵,朱愛卿但說無妨。”

“第一,碭山大捷,對僞周的打擊是很大的,可是僞周帶甲之士三四十萬人,區區碭山一陣,對僞周來說,只可能讓他們感覺到肉痛,還遠遠不到元氣大傷的程度。汴京是僞周的國都所在,想必僞周也是極其重視的。陛下大軍圍攻汴京,臣以爲僞周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這麼一來,援軍進汴京,那是必然的。如果抽調河北軍隊,那麼,河北空虛,如果劉崇趁勢南下或者東進,缺兵少將的河北,萬一不敵,豈不是白白便宜了河東。更何況,這河東的背後還站著一個契丹人,如果河東實力強勁起來,豈不是給我們自己流下了後患。如果,援兵來至於關中,恐怕新建的靈州騎兵就會出潼關東進。而汴京一帶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是利於騎兵而不利於咱們的步兵。更可況,咱們雖然有對付騎兵的一些軍械,可是,由於郭崇進軍神速,咱們迫不得已也是快速行軍,大批的軍械滯留在淮南。對付騎兵來,咱們恐怕不佔上風啊。至於王殷,由於蔡州事關重要,王殷是絕對不會輕易回援汴京的。”

“恩,朱愛卿言之有理啊。”馬雲笑道。事實上,朱元說的這些事情,馬雲心裡也是有數的,馬雲其實並不擔心什麼劉崇佔了河北,對馬雲來說,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將三代明君給扼殺,或者削弱掉,就算丟了河北,也是一種勝利。如果能夠趁著這次機會,將潼關以東的土地給平分掉,讓僞周龜縮到關中去。就算郭榮再厲害,恐怕也沒有什麼用了。因爲基礎太薄弱了嘛。

“這第二嘛,恕臣直言。雖然現在形勢是一片大好,可是,從咱們出兵的根本上來看,咱們原先的計劃是圍城打援,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圍城打援的效果居然這麼好,打掉了郭崇的大軍不說,僞周在東線的糧草囤積地宋州竟然也不戰而降。咱們現在在這裡討論攻伐事宜,更大程度是是由於在宋州獲得的這些糧草。反過來說,從戰爭的最開始,咱們的準備不足,咱們並沒有打大決戰的意圖。更何況,咱們中線還在申州一帶,遲遲沒有什麼進展,當然,他們沒有進展,也是因爲咱們在中線的主要目標是金州,而不是申州。陛下,現在爲了配合北伐,您突然命令丁大帥想辦法擊潰王殷軍,讓佯攻的丁大帥,實打實的進攻。臣怕他沒有什麼準備啊!”

“第三,如果陛下進攻汴京,那毫無疑問是擺出了一副大決戰的姿態來。十五萬軍隊,看起來數量極大,可是真正訓練有素的,也不過七八萬人而已。更不要說,陛下還要分兵,自己直率8萬軍隊攻城。就算是八萬精兵,可攻打的地方卻是糧草充裕,城牆高大,援軍不斷的邊境,8萬人能應付過來嗎?”

第6章 投石問路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6章 滅蜀第55章 失蹤第8章 把柄第31章 定策(上)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32章 定策(中)第20章 死諫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章 馬邑之戰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45章 神棍第16章 應對第89章 鬥嘴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88章 援兵4第66章 迎親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6章 伏擊(二)第144章第16章 伏擊(二)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44章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6章 撞車第117章 救人第5章 觀兵第15章 殺人第155章 藏獒第54章 商討第55章 失蹤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35章 詩賊(2)第102章 會戰(1)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82章 豫章行(五)第52章 韶州鏖戰第9章 讓涇州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2章 嶽州流言59第19章 西遷(1)第36章 打不打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65章 好事將近第46章 奇功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86章 林仁肇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78章 豫章行(一)26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26章 謠言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32章 刺殺第170章 益津關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9章 圈套第5章 誰去出征?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章 美侍女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69章 側翼第13章 殺機現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185章 追擊第82章 包圍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98章 論戰第97章 觀畫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88章 援兵4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2章 夜宴(三)第65章 攻城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20章 死諫第7章 火藥第73章 半渡而擊
第6章 投石問路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6章 滅蜀第55章 失蹤第8章 把柄第31章 定策(上)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32章 定策(中)第20章 死諫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章 馬邑之戰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45章 神棍第16章 應對第89章 鬥嘴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88章 援兵4第66章 迎親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6章 伏擊(二)第144章第16章 伏擊(二)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44章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6章 撞車第117章 救人第5章 觀兵第15章 殺人第155章 藏獒第54章 商討第55章 失蹤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35章 詩賊(2)第102章 會戰(1)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82章 豫章行(五)第52章 韶州鏖戰第9章 讓涇州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2章 嶽州流言59第19章 西遷(1)第36章 打不打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65章 好事將近第46章 奇功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86章 林仁肇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78章 豫章行(一)26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26章 謠言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32章 刺殺第170章 益津關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9章 圈套第5章 誰去出征?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章 美侍女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69章 側翼第13章 殺機現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185章 追擊第82章 包圍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98章 論戰第97章 觀畫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88章 援兵4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2章 夜宴(三)第65章 攻城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20章 死諫第7章 火藥第73章 半渡而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灵台县| 安新县| 万年县| 和顺县| 高平市| 金川县| 登封市| 开平市| 宁津县| 台南县| 阿尔山市| 湛江市| 太湖县| 澜沧| 景谷| 拉萨市| 隆回县| 莲花县| 忻城县| 平和县| 绵阳市| 谷城县| 南溪县| 开远市| 科尔| 资溪县| 盖州市| 汝南县| 荆州市| 新闻| 龙江县| 富宁县| 新平| 海门市| 昭平县| 伊宁县| 溧阳市| 岐山县| 双城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