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章 一戰(zhàn)關中(2)

中國軍隊作戰(zhàn),特別喜歡事先口誅筆討一翻,用來標榜自己的正義性,在此基礎上堂堂正正的出兵。這種現(xiàn)象在文官當政時期特別的流行,好像非如此做作一翻,就上說服不了諸天神明,下動員不了億兆百姓。可惜,結果如何,靠得不是檄文。

蜀帝孟昶用2世紀的標準來衡量,那肯定是國學大師,即便是在五代時期,也算得上是一流的文人騷客了。他要出兵北伐,那自然不能偷偷摸摸,他不僅不會藏著掖著,還效仿千年前的漢高祖劉邦,在成都日夜加班加點的修了一個拜將臺,準備拜大蜀樞密使王招遠爲統(tǒng)兵大帥。

孟昶動作搞這麼大,大周在蜀中的密探,哪有可能探查不出來了,消息飛快的就送到了晉王府。當然孟昶雖然非常的高調,可膽色還是有待提高滴,他只公佈了北伐,日期、路線等等一概都是秘密。

可是,蜀中君昏臣庸,他們又能想出什麼樣的出兵高招呢?

郭榮有些心不在焉,他都督關中,有外敵入侵,防禦並擊潰對方,那自然是他的責任。可是,作爲當朝的皇子,在皇帝年歲漸高之時,他卻久懸與外,即便是京中有些子佈置,可這心中畢竟還是有些不安。他接過王樸手裡的密信,掃了兩眼之後,笑道:“王先生,水來土屯,兵來將擋。蜀軍既然要來,咱們可得好好的招待他們一下。我們不是早就籌劃著奪取隴右嘛。現(xiàn)在,這孟昶豈不是雙手把隴右給送了過來。我敢說,蜀兵必從大散關而出,直撲鳳翔。咱們得在鳳翔好好的再擺上一局,讓蜀兵再嚐嚐四年前的滋味。”

見郭榮自信滿滿,王樸不僅沒有隨聲附和,反而迎面潑了一盆涼水:“王爺,事情恐怕不是這麼簡單。”

王樸的能耐,郭榮是知道的,他仔細想了想,不解的說道:“莫非王先生認爲,蜀軍不可輕視嗎?”除了這個理由,郭榮一時也想不出別的緣由,能讓王樸這麼謹慎。莫非這孟昶還能派人西出,聯(lián)絡蘭州(今甘肅蘭州)等地的吐蕃和黨項人從西線入寇渭州(今甘肅平?jīng)觯﹩幔楷F(xiàn)在的吐蕃可不是當年的吐蕃了,自從百年前吐蕃內亂,這個原本就有點部落聯(lián)盟性質的國家,早就四分五裂了。單獨任何一個吐蕃部落都不可能攻下渭州的。更何況,吐蕃那些人向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眼高於頂?shù)拿详朴帜苣贸鍪颤N東西,來說服吐蕃人呢?

王樸笑了:“請問王爺,蜀國爲何要入寇關中啊?”

看著王樸狡黠的目光,郭榮心裡一沉:“莫非……孟昶是因爲咱們屯田關中?他……他是害怕咱們大周恢復了生氣嗎?”

“王爺之言,雖不中,也不遠矣。最近這段日子,蜀國和楚國關係可是熱絡的很啊。”

郭榮心裡一驚:“王先生之意,這蜀國出兵關中,乃是楚國所指使的嗎?那……那……蜀國出兵,楚國會不會隔岸觀火呢?”

“蜀兵出大散關,楚國配合出兵乃是上策,說服蜀國退兵,以待時機,乃是中策;如果坐視不理,想用兩虎竟食之計,來個蚌鶴相爭,漁翁得利,那就是下策了。”王樸笑道。

見王樸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郭榮思索道:“據(jù)我所致,這兩年楚國雖然節(jié)節(jié)勝利,可是日子並不好過。特別是新近收復的江南之地,士子百姓多有反抗者。這個時候,楚國出兵,豈不是自蹈險地了嗎?更何況,淮北、宋州、歸德一線,我軍佈置十數(shù)萬人馬,楚國就算出兵,恐怕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天福十年,馬雲(yún)就出兵討平荊南,天福十一年,馬雲(yún)派大將馬光猛南下,與南漢激戰(zhàn)與賀州一帶,天福十二年,馬雲(yún)又率兵北伐中原,同樣是天福十二年秋,馬雲(yún)又率兵南下攻滅嶺南,乾佑二年,馬雲(yún)又發(fā)兵討伐江南,廣順元年,馬雲(yún)又派兵滅了吳越。王爺,您看看,自天福十年至今,九年時間裡,有五年都在征戰(zhàn)。可是楚國卻是節(jié)節(jié)勝利,地盤一擴再擴,比之咱們大周還要大上一些。要以往常的觀念來看,楚兵豈不是早就是疲兵了嗎?事實上不然,楚軍人馬雖然不太多,可是極爲善戰(zhàn),破嶺南,不過五萬人馬,破南唐也不過七萬人馬,換句話說,楚國總有一些軍隊是在空閒著的,他們的作戰(zhàn)是輪番出擊,輪番休息,這樣才保證了軍隊不疲憊。依在下看,楚國現(xiàn)在拿出個三到五萬休整已畢的軍隊,完全沒有問題。”

“他軍隊雖有,不過,打仗不僅依靠軍隊,這錢糧軍械也是不可缺少的,楚國連連征戰(zhàn),恐怕沒有多少餘糧了吧。”

郭榮分析並非沒有道理,自廣順元年開始,周楚兩國展開了全面的競爭,在收攬人心的方面,大周重立孔門七十二賢,可楚國卻拐走了文宣公,大周頒佈耕田令,推行官田私有化,只要佃戶租種了官田,那麼這官田就歸佃戶似有,而且還鼓勵開荒,開出來的田地都屬於百姓私有的,同時,那些由於戰(zhàn)亂逃亡者的土地,也可以由百姓耕種,三年之內逃亡者回來的,土地分一半給耕種者,如果過了三年都沒有回來,那麼就屬於耕種者了(被契丹略去的人口,三年的期限有延長)。同時大周還廢除了牛租等賦稅。江南這邊由於受戰(zhàn)亂影響的少,沒有大周那麼大的手筆,於是,馬雲(yún)一衝動,大筆一揮:永不加賦。對於無地的佃戶,只要他們願意,楚國官府負責將他們遷移到臺灣去,而且官府承諾,提供住房、穀物,而且三年之內不交稅。這樣的競爭,老百姓獲利不少,對各自的朝廷都漸漸歸心。

當然,在兩國官方的宣傳下,兩國的老百姓都想當然的認爲對方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僅如此,楚國軍隊中,有不少少壯派軍官,不斷的上書朝廷,要求出兵淮北,解救受苦受難的中原百姓。

作爲大周晉王的郭榮,對兩國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相對而言,大周朝廷的賦稅,要比江南楚國的賦稅要重上三四成,所服的徭役也要重很多(首現(xiàn)代軍事理論的影響,馬雲(yún)一直覺得不能讓軍隊閒著,閒著就生事,什麼修橋、鋪路的活,很多都由軍隊做了。這麼一來,楚國百姓的徭役,就少了很多)。可是,既便如此,大周的經(jīng)濟情況還一直難以好轉,只能是勉強維持罷了。這麼一比較,郭榮覺得楚國從土地上的收入,恐怕還不如大周呢,所以,他認爲楚國是“年成不好,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郭榮知道情況,王樸早就門清了,他搖頭說道:“王爺想說的是,楚國從田地裡的收成,恐怕不如咱們大周,可是有一點,您恐怕沒有計算在內,那就是楚國鼓勵商業(yè),江南商賈船隊,南邊可以遠達占城(今泰國一帶),北邊可以之地高麗,這些地方不乏穀物豐登之地啊。”

郭榮臉色一緊:“王先生的意思是說,楚國可能從海外購買糧食,進而和我朝對抗。”

“不錯。王爺,您想楚國生怕我們屯田關中成功,於是千方百計的遊說蜀國,想讓蜀國出兵關中,助他們一臂之力。可是蜀國過去曾經(jīng)敗於我們手中,必然會要求楚國聯(lián)合出兵。在蜀國提出聯(lián)合出兵的情況下,莫說楚國尚有餘力,就假設它真的像王爺您所描述的那樣,楚國想必也會咬牙堅持的。原因很簡單,我們知道蜀國必敗,楚國的馬雲(yún)他們恐怕也不會對蜀國抱太大希望,所以,他只能咬著牙出兵,不然,蜀國兵敗之後,楚蜀之間必有怨懟,蜀國從此不再出兵關中,楚國不就得不償失了嗎?”

王樸的話絲絲入扣,把楚國不得不出兵的情況,分析的合情合理。郭榮猶豫的說道:“這麼說來,淮北將有戰(zhàn)事了。哎,楚軍出徐州直逼宋州,若是對峙時日過久,耽擱了播種,宋州一帶,哎……,又讓朝廷背上一個包袱了。”秋收是九月,冬種是十月中旬,如果楚軍九月出兵,在宋州一帶一直賴到十一月,那麼宋州附近的百姓,夏收可就沒有著落了。

郭榮苦笑著搖了搖頭:出來混的,早晚都要還的。去年,大周派騎兵,奇襲徐州,把徐州、宿州、甚至海州,攪了個天翻地覆,徐海防禦使曹彬,差點下臺,整整一年,徐州一帶基本上沒有什麼糧食收入。不過不管是馬雲(yún),還是曹彬,當時還真是有魄力,老百姓不是沒法種糧食了嗎?楚國竟然出錢出糧,招攬當?shù)匕傩眨d修渠道,愣是把淮北的徐州等地,搞的淮南的水田一樣,渠道四通八達的,到了今年五月份,宋州的騎兵就再也沒法子扮成馬賊在徐州活動了。 ωωω_тTkan_¢ o

王樸笑了:“王爺,如果咱們守城,那自然是這種情況了,可是,如果咱們主動攻過去呢?”

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46章 奇功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91章 遇刺第97章 向東!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zhàn)爭第56章 碰壁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5章 首富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zhàn)爭第21章 捕風房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89章 鬥嘴第8章 盛典第46章 奇功第26章 離間第110章 新策略第4章 斷其一臂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98章 立功第26章 離間第65章 搏命第23章 入貢第206章 鳳翔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99章 戰(zhàn)高平第19章 西遷(1)第11章 岳陽樓(上)第116章 含元殿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55章 失蹤第17章 送客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08章 對策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2章 新妃(3)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6章 各有所謀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5章 強弩之末?30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11章 決策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70章 益津關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4章 經(jīng)濟計劃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205章 借道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97章 觀畫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09章 心動(下)第68章 來了第80章 豫章行(三)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48章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85章 追擊第22章 嶽州流言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210章 聊天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5章 幽會第83章 豫章行(六)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2章 被打斷了!第46章 蜜月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34章 潑髒水第91章 遇刺第56章 碰壁第206章 鳳翔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
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46章 奇功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91章 遇刺第97章 向東!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zhàn)爭第56章 碰壁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5章 首富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zhàn)爭第21章 捕風房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89章 鬥嘴第8章 盛典第46章 奇功第26章 離間第110章 新策略第4章 斷其一臂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98章 立功第26章 離間第65章 搏命第23章 入貢第206章 鳳翔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99章 戰(zhàn)高平第19章 西遷(1)第11章 岳陽樓(上)第116章 含元殿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55章 失蹤第17章 送客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08章 對策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2章 新妃(3)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6章 各有所謀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5章 強弩之末?30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11章 決策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70章 益津關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4章 經(jīng)濟計劃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205章 借道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97章 觀畫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09章 心動(下)第68章 來了第80章 豫章行(三)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48章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85章 追擊第22章 嶽州流言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210章 聊天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5章 幽會第83章 豫章行(六)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58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2章 被打斷了!第46章 蜜月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34章 潑髒水第91章 遇刺第56章 碰壁第206章 鳳翔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阿城市| 石首市| 中江县| 福清市| 铜陵市| 甘德县| 阿拉尔市| 抚州市| 剑川县| 海兴县| 卢氏县| 武威市| 肇东市| 彰化县| 竹北市| 宜章县| 宁都县| 清涧县| 曲阜市| 铜山县| 东兰县| 宜宾市| 永修县| 杭锦旗| 天长市| 含山县| 淅川县| 芜湖县| 崇左市| 连南| 霍山县| 济南市| 邵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徐闻县| 夏河县| 丰城市| 瓮安县| 普定县|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