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當皇帝了(1)

郭威登基爲帝,先是帶著羣臣給過世的主子劉承佑服喪,至於那個劉贇則徹底的被郭威給忘記了(囚禁致死)。他尊奉漢太后李氏做了昭聖皇太后,把後漢的爛事算是揭過去了。接著,他罷免了竇貞固、蘇禹珪的平章事職務,任命王峻爲尚書座僕射兼門下侍郎,充任樞密使,李谷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命王濮爲戶部侍郎、三司使,魏仁浦爲樞密副使。接著又追封自己的若干祖宗。

郭威黃袍加身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大楚。大楚朝野上下登時是義憤填膺,親近大楚的士林,則是一力的抨擊郭威稱帝,這個反動行爲,一些學子還聯名上書馬雲,強烈要求大楚出兵中原,討伐郭威這個逆賊!當然,大傢伙只是說討伐郭威,誰也沒說平定了郭威以後,是不是還政於劉家。

至於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們,在口誅筆伐的同時,還提出了新的理論,天不可一日無君,國不可一日無主,劉氏已被郭威屠戮殆盡,這天下豈能讓郭屠夫撿便宜,當皇帝。然後又力舉楚王馬雲的巨大功勞,什麼德披四海、八荒鹹服,什麼好聽說什麼。而捕風房等機構更是不遺餘力的宣傳馬雲的光輝事蹟,三歲的時候,信手塗鴉,愣被說成是自幼聰穎,喜讀詩書;五歲的時候拿刀削過蘋果,也不說成是從小熱愛國防,志在天下。就連造成馬雲穿越的那次墜馬事件,也被說成是誰都不能馴服的烈馬,到了馬雲手上立刻就變得服服帖帖。什麼馬殷墓前巨龍盤旋;嶽麓山上冬季綻放牡丹花,等等祥瑞更是層出不窮,總之,馬雲不當皇帝,就是對不住,上對不住諸天神靈,下對不住黎民百姓。

朝廷內部勸進奏章,更是源源不斷的送來。

二月十日,馬雲正式下詔書,改元太和,自己登基爲帝,讓趙紫英做了皇后。他追認大漢伏波將軍馬援,做了自己的祖宗,然後將馬殷等人也封爲什麼信祖、義祖的,然後大賞羣臣,還送了馬希範一個太上皇的名號。於是同時,在漫天歡喜裡,還不得不悲悲切切的悼念已故的大漢皇帝劉承佑和預備役皇帝劉贇。

十一日,馬雲下詔命令山南道都統丁思瑾,調兵遣將對中原地區反抗“僞周”的革命活動予以支持,同時命令防禦使曹彬率軍從海州出發,進入徐州地區,以實際行動支援拒不服從僞周命令的徐州牙將單挺美、教練使楊溫。

曹彬到達徐州正好和郭威的徐州節度使王彥超碰在了一起,曹彬是有備而來,而王彥超想的僅僅是如何對付徐州的單挺美、楊溫等人,兩軍這麼一交戰,人數較少的王彥超登時就出於下風。七裡亭一場大戰,王彥超敗北,不得不帶著軍隊向宋州方向撤退。而曹彬則輕而易舉的進入了徐州,接著泗州(今江蘇臨淮)的楚軍也趁勢北上,拿下了徐州節度使轄地宿州。

消息傳到汴京城,郭威驚疑不定,這徐州距離汴京實在是太近了,不過四五百里地,這快馬兩日就能從徐州趕到汴京。二十日,慈州刺史許遷上表,說河東晉州的劉筠(劉崇義子)趁著雪夜偷襲慈州,已經被擊退。這一下子,讓郭威有些慌亂了,如果河東、淮南同時進攻大周,自己可就有些爲難了。郭威迫於楚軍的壓力,不得不派自己的大將郭崇爲歸德節度使駐守徐州道汴京的必經之路宋州。

“王先生,我這個義弟果然是不甘寂寞的登基稱帝了。”拿著手裡的官文,新任晉王,西面行營總管郭榮神色凝重的說道。楚國戳戳逼人,竟然趁著郭威稱帝的機會,有奪得了中原的重地徐州。這不能不讓郭榮有所擔心,眼下朝廷也主戰的聲音很強,很多人都上書郭威,請求繼發大軍,將徐州奪回來。郭威也曾私下寫信爭取郭榮的意見。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馬雲兵強馬壯,大權獨攬多年,現在才稱帝,我倒還覺得他稱帝稱晚了呢?王爺,可是聖上詢問徐州的事宜了嗎?”王樸古波不驚的說道,似乎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一樣。

郭榮點了點頭:“王先生,依我之見,楚國吞下江南,哪裡人心未服,恐怕他很難出兵中原,和我們大周爭奪天下。如果朝廷派遣大軍進入徐州,你覺得楚軍會傾力和我們爭奪徐州嗎?”

“王爺,徐州的重要性誰都看得出來,我們若奪回來徐州,那麼汴京自然安定了。可是,馬雲一直以來野心勃勃,他未必就會輕易的對徐州放手。王彥超將軍動作太慢,已經被楚國佔了先手。現在要打下來徐州,恐怕很困難了!”

“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發兵徐州,那麼楚軍就會和我們在徐州大戰一場,而不會放棄嗎?我看了王彥超的奏報,楚軍在徐州的人馬並不多,如果我們驟發大軍,徐州恐怕很難堅持下去的!而楚軍一直以來在唐州、鄧州活動雖然頻繁,可十有八九隻是想威懾一下,並沒有什麼出兵的計劃。這兩天楚國的日子,過的並不過,特別是去年整個江南西道水災、蝗災,他們國庫空虛,未必能堅持先去。”郭榮不是不相信王樸的判斷,而是這徐州太關鍵落在楚國的手裡,太讓人擔憂了。

王樸搖了搖頭:“徐州這步棋,楚國下的很妙,可是我們現在不能去動徐州。楚國卻是有顧慮,可是他們的顧慮比起我們來說,那要小得多啊。如果楚軍在徐州一意防守,而在鄧州等地,不斷騷擾我軍。他們不需要動用很多兵,而我們卻要動用大軍駐防,這麼拖延下去,如果慕容彥超、劉崇等人在我們背後橫插一刀,咱們可就危險了。楚軍想必是早就看到這一步。馬雲看的很準,下手很穩,他算定我們不會出兵了。”

第182章 對峙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35章 燒不死你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3章 入蜀(2)第87章 援兵3第187章 講和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05章 會戰(4)第172章 中計第74章 算計第144章第9章 長沙朝議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97章 觀畫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8章 把柄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3章 召回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10章 聊天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7章 調軍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80章 活捉第18章 殺**個頭第205章 借道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21章 翻手爲雲第58章 如墜霧中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50章 陰差陽錯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50章 家書第16章 應對第25章 約四事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70章 申屠近況第15章 殺人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92章 試探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章 不謀而合第13章 周宗犯錯第69章 往事第20章 西遷(2)第64章 祭孔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17章 救人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71章 設伏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86章 南下第203章 謀蜀第87章 戰潞州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4章 造假幣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90章 兄壯侄大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34章 潑髒水第34章 入蜀(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93章 夜宿周府第57章 京變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84章 喜憂參半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26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
第182章 對峙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35章 燒不死你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3章 入蜀(2)第87章 援兵3第187章 講和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05章 會戰(4)第172章 中計第74章 算計第144章第9章 長沙朝議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97章 觀畫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8章 把柄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3章 召回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10章 聊天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7章 調軍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80章 活捉第18章 殺**個頭第205章 借道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21章 翻手爲雲第58章 如墜霧中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50章 陰差陽錯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50章 家書第16章 應對第25章 約四事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70章 申屠近況第15章 殺人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92章 試探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章 不謀而合第13章 周宗犯錯第69章 往事第20章 西遷(2)第64章 祭孔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17章 救人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71章 設伏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86章 南下第203章 謀蜀第87章 戰潞州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4章 造假幣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90章 兄壯侄大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34章 潑髒水第34章 入蜀(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93章 夜宿周府第57章 京變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84章 喜憂參半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26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望谟县| 大冶市| 和平区| 台北市| 贡嘎县| 普格县| 镇康县| 策勒县| 邢台市| 广东省| 海兴县| 大同县| 武穴市| 杂多县| 四平市| 贵溪市| 雷州市| 华池县| 南靖县| 尚志市| 泗水县| 固安县| 天气| 靖安县| 揭东县| 唐山市| 岐山县| 固安县| 平南县| 宜兴市| 安陆市| 攀枝花市| 柘城县| 正定县| 潜山县| 教育| 衡山县| 伊通| 灌南县|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