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

在城西石子衚衕一處高宅大院裡,前廳樹蔭下,一個灰衣老者正斜躺在太師椅裡,右手搖著蒲扇,左手拿著一封信。乍一看也就是一普通老人,只是那渾濁的眼神裡偶爾閃爍的精光,顯示著他內心的蟄伏。他就是大晉朝廷的巨擘——桑維翰。

看著馮道寫的書信,桑維翰心中一陣冷笑。不倒翁有怎麼能和他相比呢?他跟隨先帝(石敬塘)二十幾年,出謀劃策、籌集錢糧、安撫地方,在先帝最窘迫的時候,是他出使契丹,返回陳說厲害關係,才說服耶律德光南下,立先帝爲帝。之後,先帝任命他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也就是丞相兼太尉,千年華夏,又有幾人坐到了這個位子。這個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榮耀,他爲大晉嘔心瀝血才換了政局的暫時安定。先帝臨死前,降了他和劉知遠的官職,他明白先帝的意思,這是讓新皇結恩與他。所以他一點也沒有怨恨。可是新皇登基以後,在景延廣、馮玉的攛掇下,改弦易轍,與契丹決裂,似乎把他給忘記了。他又怎麼能看著大晉一步步走向覆亡呢?

桑維翰捏了捏手裡的書信,心思早就飛到了黎陽前線,景延廣、馮玉、、、馮寶。。。

馬雲二人又餓又累心裡又難受,走了好長一陣子,纔回到大相國寺的門口。馬雲從趙通那借過小刀,剛在門外牆上刻了一個極其難看的“大”字,就聽見一聲暴喝:“好小子,跟我去衙門走一趟吧。”

馬雲吃了一驚,回頭一看,只見一個穿著紫衣官靴的捕頭,手裡還拎著一條沉甸甸的鐵鏈,“唰”的一聲就把鐵鏈,掛在了他的脖子上。這個捕頭後面還跟了五六個捕快。

旁邊的趙通連忙走過來道:“這位官爺,不知我們犯了何罪呀?”

那捕頭斜視一眼趙通,說道:“呀,這裡還有一個同黨,把他也拿下。”

馬雲當時回過神來,心下立即琢磨:要不要跑路?摸了摸肚子,中午都沒吃飯,現在更是餓得前心挨著後背了,看了眼趙通心一橫,說道:“只有我在刻字,我和仁兄並不認識,他可能覺得我冤屈才仗義執言的,你只管抓我去好了,我倒要看看這開封府尹憑什麼抓我,這還有沒有王法了?”

趙通感激的看了馬雲一眼,正要說話。

不料,那紫衣捕頭冷笑道:“還說不是一黨?你們兩個鬼鬼祟祟的跑到此地,你還向他借刀,你爲本捕頭都沒有看到嗎?”

辣塊媽媽的,看來跟了好久了。馬雲愣了一下,立馬換上恭維的微笑,說道:“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啊。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裡,您還始終如一的上街巡視,真是百姓的守護神,黎民的保護傘啊。沒有您這不分晝夜的辛勤工作,哪有我們百姓幸福安康的生活啊。”

看著紫衣捕頭有點軟化的面孔,馬雲繼續深入檢討道:“大人,我真對不住您啊,我真是被豬油矇住了心,被狐貍精迷住了身,被太陽照暈了眼。居然做出如此讓親著痛、仇者快,讓你傷心,讓您爲難的事啊。可是大人,。。。”

看著紫衣捕頭那有點滿足的表情,馬雲正準備委婉的提出自己的一點小小想法的時候,紫衣捕頭,卻突然說道:“停,停。再說下去我會心軟的。”

他看了馬雲二人一眼,說道:“今天這個事情嘛,若在往日,我連看都不會看你們一眼的。但是,剛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嚴厲打擊在公共場合胡亂塗鴉者,所以不好意思啊,跟我到衙門走一趟吧。”

馬雲和趙通詫異的對視了一眼,心道:這是怎麼回事呀?難道是大晉國朝廷前幾天剛通過了《嚴厲打擊胡亂塗鴉的若干規定》的行政法規。

馬雲連忙問道:“大人,最近犯這個法的人多嗎?”

紫衣捕頭正色的道:“多,多的要命,想你們這號的每天都能找個百八十個人,府尹大人已經吩咐下來了,對你們這號的人,不用審問關押在牢房裡就可以拉。”

過不一會他們到了大牢門口,一個牢頭還對那個紫衣捕頭說道:“哎呀,王捕頭,今天收穫不小啊,差不多就抓了20個了吧,真是一心爲公啊。”

紫衣捕頭笑罵道:“我一心爲你家裡的那個,奶奶的,你以爲老子想抓啊,對了,你把他們領進去吧。”

那個牢頭道:“呵呵,這邊早滿了,你去地字第十六號牢房,那邊應該還有空位。”

那紫衣捕頭啐了一口,對手下的幾個捕快說道:“你們去把他們領到地字十六號牢房,老子在這等著你們。媽的,一個牢頭而已,還以爲自己是丞相呢,整天拽的像二五八萬一樣。”

那幾個捕快面帶難色的應了一聲,帶著馬雲二人到了第十六號牢房。說是牢房事實上確實一個大牢,進了門似乎是一個大廳,看起來甚是寬敞,前邊靠牆放了一個破舊的八仙桌和兩條長凳,桌子上放著一個藍皮冊子,牆上還釘了一張黃皮紙,紙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十零”十一個大字。穿過大廳就是兩排對望的木欄小牢房。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個牢房居然甚是空閒,居然沒有關押犯人。

那個牢頭長的倒是挺普通的,古銅色的臉,三十五六歲模樣,手裡還拿本書,端坐在長凳上,隨便掃了馬雲一眼,就直接對那個幾個捕快說:“到這邊藍皮的冊子上登記一下,時間、地點、原因、人數、姓名。”

那幾個捕快一副苦瓜像,說道:“王牢頭,我們不會寫字呀。”

王牢頭似乎早就料到他們不會寫字了,說道:“不會寫字,牆上黃皮紙從左到右寫的分別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十零”,自己找一找相關數字填上去,然後在畫個押,再到我這邊領鑰匙,把他們帶進去就可以了。”

其中一個捕快就扭扭捏捏的拿起毛筆,隨便戳了點墨水,就在藍皮書上寫了個二,按了個手印。然後就把冊子遞給了牢頭,牢頭點點頭,說道:“這是爲了什麼事情才抓進來的呀,你說我來寫。”

那個捕快就道:“這兩個人在街上胡寫亂畫。”

牢頭點點頭,記了下來。

馬雲偷偷瞄了一眼,這個藍皮冊子應該是犯人登記錄,不知爲什麼,居然沒有用幾頁,看來這個牢房的生意不景氣啊。

這幾個捕快把馬雲二人押進去後,就對那個牢頭微一點頭,飛也似的跑了出去,馬雲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那個牢頭,這個傢伙看來是超級變態了,不然那幾個捕快也不會想老鼠見了貓似的。

在牢房裡,隨便找了個相對乾淨的地方,馬雲和趙通就坐了下來,馬雲問那個牢頭道:“哎,這個大人,我們什麼時候吃飯呀。”

那個牢頭連頭都不擡,直接說道:“該吃飯的時候,自然會吃飯的。”

廢話!馬雲扭頭看了眼趙通,心裡蠻慚愧的說道:“趙兄,今天若非是我,也不會連累你遭著牢獄之災的。”

趙通苦笑了一下說道:“怨就怨昏君無道,王法不彰,宵小之輩竄居高位。哎。”說著還嘆了一口氣。

看他始終還沒有從中午的打擊中清醒過來,馬雲當下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不料,只聽那牢頭冷笑一聲道:“年輕人,難道不知道禍從口出嗎?”

趙通愣了一下,氣憤的說道:“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我們有沒有犯法,憑什麼抓我們!”

那牢頭直接回道:“黃巾是如何反的?現下契丹已到戚城了,若汴京再出什麼差錯,大勢去矣,馮道居然能想出來禁止串聯的招數,倒也有點真材實料。這條禁令雖有點不近人情,不過確是眼下維穩最好的辦法了。”

馬雲不服氣的說道:“那幹嘛不直接告訴大家契丹人已經被擊潰,這樣不更簡單嗎?”

那牢頭放下書,看了我一眼道:“小孩子,如果說契丹人被擊潰,一來宵禁恐怕就執行不下去了,二來那麼多的難民涌向汴京四周,難道你還能把他們重新趕出去嗎?”

什麼?你居然說我是小孩,馬雲不禁看了一下自己,哎,沒有小弟就是被人小看啊。一路上,碰到那麼多人,包括柴榮,都還不是對我客客氣氣的,爲啥?手下一羣小弟護著,本人也頗有大家之勢,所以把我當成人看。現在呢?穿著這身乞丐服,肚子餓的咕咕叫,連帶著人也矮了一輩。

馬雲不服的反口說道:“既然你這麼有能耐,怎麼不當個宰相來救民於水火之中啊。空口白話,說著麼多又有什麼用呢?難道你以爲吹牛不上稅,你就可以隨便吹牛嗎?”

那牢頭冷冷一笑道:“看你像讀過幾年書的人,難道就沒有聽過“良禽擇木而息,良臣擇主而侍”嗎?就算要出仕,也要分清形勢,量力而行纔是。除非你的臉皮夠厚,不然貿貿然的出仕,只會徒增屈辱。說是爲民爲國,說不定只是爲了自己。”

趙通的臉已經變成絳紅色了,他脫口而出道:“良臣擇主而侍,如果沒有良主呢?你又準備怎麼辦?”

牢頭哈哈大笑道:“亂世出英雄,有沒有良主不是靠嘴巴,而是靠眼光。你們既然如此憂國憂民,沒什麼不去爲國效力,反而上街鬼畫符呀?”

這句話輕鬆的讓趙通進一步變成豬肝臉,氣呼呼的坐在地上再也不出聲了。

論起清談工夫了,馬雲可不怕這古代任何一個人,他走到牢門邊,說道:“好一個“分清形勢,量力而行”。”

馬雲上下左右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這個牢頭,挑釁的說道:“這身行頭,對閣下而言,果然是量力而行啊。哈哈哈哈”

牢頭“啪”的一下,把書往桌子上猛地一拍,說道:“孺子不可教也。”

馬雲連忙接口道:“對,叫我“孺子”,你確實還不配,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這一點確實難得,難得啊難得。”

牢頭有點腦充血,臉上青筋暴跳,指了指馬雲,突然“哼”了一聲說道:“圖爭口舌之利,真小人也。”

馬雲拉開罵街的架勢,面帶笑容繼續說道:“趙兄,有些人說的真是比唱的都好聽,自己懦弱無爲也就算了,還要拼命給自己帶高帽,我真爲他爹孃感到羞愧。。。”

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裡,馬雲換著說法,不斷的侮辱、誹謗、污衊這個牢頭,他說的正過癮的時候,突然見這個牢頭,身體往前一傾。馬雲以爲他要過來修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坐牢,當時就住了嘴。哪知道這個牢頭,大叫了一聲:“我王樸,我王樸。。。”就此倒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第23章 召回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7章 調軍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57章 霹靂火彈第81章 分兵第14章 經濟計劃第6章 各有所謀第8章 盛典第37章 裁軍第108章 臨江第203章 謀蜀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1章 單挑第78章 蒙汗藥第44章 黃土鎮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24章 彷徨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4章 潑髒水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09章 心動(下)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25章 約四事第72章 狂暴衝擊第53章 覲見皇帝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十二章第49章 巧取雄州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章 馬邑之戰第45章 水攻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32章 入蜀(1)第126章 兩派第84章 驛站春風第4章 斷其一臂第39章 決策(2)第105章 幽會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82章 包圍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7章 送客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4章 詩賊(1)第17章 謀臣(2)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78章 糧草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20章 死諫第25章 約四事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170章 益津關第75章 搜捕第50章 戰象第45章 水攻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6章 援兵2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52章 韶州鏖戰第66章 迎親第80章 騎射第47章 五代諸葛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2章 岳陽樓(下)第97章 向東!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55章 失蹤第117章 造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87章 援兵3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22章 嶽州流言第68章 來了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15章 殺人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
第23章 召回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7章 調軍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57章 霹靂火彈第81章 分兵第14章 經濟計劃第6章 各有所謀第8章 盛典第37章 裁軍第108章 臨江第203章 謀蜀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1章 單挑第78章 蒙汗藥第44章 黃土鎮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24章 彷徨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4章 潑髒水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09章 心動(下)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25章 約四事第72章 狂暴衝擊第53章 覲見皇帝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十二章第49章 巧取雄州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章 馬邑之戰第45章 水攻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32章 入蜀(1)第126章 兩派第84章 驛站春風第4章 斷其一臂第39章 決策(2)第105章 幽會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82章 包圍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7章 送客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4章 詩賊(1)第17章 謀臣(2)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78章 糧草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20章 死諫第25章 約四事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170章 益津關第75章 搜捕第50章 戰象第45章 水攻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6章 援兵2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52章 韶州鏖戰第66章 迎親第80章 騎射第47章 五代諸葛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2章 岳陽樓(下)第97章 向東!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55章 失蹤第117章 造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87章 援兵3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22章 嶽州流言第68章 來了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15章 殺人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开阳县| 进贤县| 山阴县| 古浪县| 房产| 丹阳市| 威远县| 长垣县| 垫江县| 蓬安县| 东台市| 故城县| 海原县| 玛多县| 田东县| 朝阳区| 乌兰浩特市| 高阳县| 南木林县| 微山县| 塘沽区| 古蔺县| 汤原县| 澎湖县| 郸城县| 南涧| 宜州市| 大荔县| 通州市| 昭觉县| 喀喇沁旗| 巴楚县| 喜德县| 浪卡子县| 龙口市| 名山县| 牟定县| 油尖旺区| 开江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