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章 後蜀的由來

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寫道:“自巴蜀通中國後,凡割據擅命者,不過一傳再傳。\\\\”這意思說凡是在四川建立割據政權的,多數是隻傳兩代就被消滅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算命先生的意味,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二十世紀,有人提出地緣政治學,人口素質論。二十一世紀,又有人正大光明的提出“人才最貴”的理論。其實這道理,古往今來,都是這樣的。這巴蜀地區,南部是不毛之地的南中,西邊是巍巍青藏高原,割據在此的政權,面對著中原北、東兩線的夾擊,自己沒有別的出路,又怎麼可能不亡國呢。

這例子舉不勝舉,比如說蜀漢的劉備,比如說東晉時期的成漢(它雖然傳了五個主子,可從輩分上說,確實兩代人),到五代時期,前後蜀也都符合了這個規律。

前蜀的締造者王建,生性無賴,長大了也沒有工作,爲了活口,先是偷牛,後是偷驢,還販賣過私鹽,鄉里鄉親對他極爲反感,背後罵他叫“賊王八”(五代十國的帝王出身好像都不怎麼滴,基本上不是無賴就是地痞)。賊王八日子過得艱難,後來乾脆投奔了蔡州刺史秦宗權(注意,這秦宗權也曾經當過馬殷的帶頭大哥)。

當時黃巢作亂,秦宗權拔出八千人馬交給太監、忠武監軍楊復光討伐黃巢,王建也在其中,並且是八個都頭之一。這個時候黃巢實力龐大,流動作戰,禍亂天下,王建手下這一千人馬哪夠黃巢塞牙縫啊。

敵衆我寡,外加上八個都頭中還有人叛亂投敵,王建一尋思,中原太亂,實在不適合人類生存,這小子就夥同其餘的四個都頭,一起去了四川。在四川避難的皇帝李儇大喜,重賞了五個人,此後王建就在皇帝身邊伺候,和皇帝解下了深厚的友誼。

仗著皇帝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奸詐無賴的風格,經過十一年的奮鬥,王建終於從一個鄉下無賴,變成了劍南西川節度使、成都尹。此後的王建一改無賴作風,折節下士,對於那些敢於直言的讀書人大力提拔,很快就在巴蜀站穩了腳跟。

公元907年,汴京的無賴朱三,廢掉唐朝小皇帝,建立樑朝,消息傳到成都,“賊王八”傳檄天下,要聯合各鎮討伐“朱三”,可惜,王建奸詐多變的惡名,江湖上的好漢都知道,沒人湊這個熱鬧。而王建自己也無非是想表表自己的忠心,榨乾大唐朝最後的一點利用價值。五個月之後,王建便在大臣們的勸說下,精神抖擻的即位稱尊,國號大蜀,改元武成,時稱前蜀。

公元918年,王建死於成都。太子王宗衍繼承王位,改名王衍。和所有的亡國之君相仿(除了明代崇禎皇帝),王衍鬥雞遛狗,任人唯親,總之沒幹過一件好事,而且這小子還特別的喜歡打著“視察地方”的旗號,帶著數萬鐵甲衛隊,在蜀中到處亂竄,搞的是雞犬不寧。

王衍在蜀中帶著軍隊遊行的時候,中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元923年,即後唐同光元年,後梁龍德三年,後唐軍隊攻入汴梁,皇帝朱友貞自殺。李存勖(後唐莊宗)初得中原仍不滿意,聽說王衍這小子不行,便起了貪心。

後唐同光三年,唐軍進攻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在進軍路上碰到了正在旅遊的王衍,將這小子殺的丟盔卸甲,一路狂奔逃回了成都。到成都的時候,城中文武嬪妃出城拜迎,王衍居然還有心思玩花活,自己竄到嬪妃中跳著回鶻隊舞翩然入城。可形勢一點都沒有好轉。這是蜀國內部不巧又發生了叛亂,惶惶然的王衍只好投降,乖乖的當了後唐的俘虜(真tmd太巧合,劉備、王建、孟知祥這些人都是名震天下的梟雄,沒想到兒子都是飯桶,全部都是束手就擒)。

伐蜀之前,後唐的樞密使郭崇韜曾經在李存勖面前力薦太原尹孟知祥:“此行必平巴蜀,而能爲陛下守兩川者,非您的姐夫孟知祥莫屬。”所以平蜀後,李存勖便調孟知祥爲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行節度事,同時兼任成都尹。

孟知祥雖然在沒當皇帝前名氣不算大,但他的來頭卻不少,孟知祥累世仕河東,叔伯輩都做過大鎮節度使,而且孟知祥還是後唐太祖李克用的侄女婿,和李存勖是近親。兩川這樣的重地,還是交給自己的親戚打理比較放心。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春,孟知祥到成都赴任時,駐蜀唐軍發生大亂,郭崇韜被李存勖授命殺死,魏王李繼岌率師北上。他剛到成都,就發生西南行營馬步軍先鋒康延孝在漢州發生叛亂的事件。孟知祥也是個見過大世面的,當即調集本部,會同行軍司馬任圜和劍南東川節度副使董璋一起剿滅康延孝。

隨後不久,洛陽發生重大事變:大唐皇帝李存勖被郭從謙亂兵害死,魏王李繼岌自殺,大總管李嗣源(後唐明宗)入洛繼位。中原易主,孟知祥又不是李嗣源的嫡系,內不自安,自然要給自己尋條後路。割據蜀中的計劃,就立刻產生了。

孟知祥想割據,隔壁的東川節度使董璋也同樣這樣打算,而且這董璋驍勇善戰,不是個善茬。於是孟知祥先在成都大造甲兵,分立“義勝”、“驍銳”、“義寧”、“飛棹”、“定遠”等軍共七萬勁卒,建立一套內外線防禦體系,由大將李仁罕、趙廷隱等人帶領,做好一切應戰準備。表面上卻和董璋關係良好。

蜀中是天府之國,李嗣源對孟知祥總想找找茬子,把孟知祥給替換掉,公元927年,他派客省使李嚴爲西川兵馬都監,想就近控制孟知祥。結果,孟知祥倒打一耙,不僅宰了李嚴,反而還上表指責李嚴,企圖謀反,要靠他孟某人事先察覺李嚴的企圖,一舉將他拿下,才維持了蜀中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李嗣源得知消息之後,大罵孟知祥不和諧,可他不願意動兵,於是想了個辦法,假借祭祖的名義,讓孟知祥掏腰包,給祖廟捐款100萬貫錢,削弱一下蜀中的經濟實力。

孟知祥心中暗罵,你老李家祭祖,憑什麼讓我姓孟的掏錢,一陣子撒潑打滾,拼命地哭窮,最後只給了50萬,隔壁的董璋更狠,只捐了10萬。氣的李嗣源大罵這兩個王八蛋不是個東西,這個時候和董璋有矛盾的後唐樞密使安重誨偷偷勸諫:“對董璋這個不和諧的東西,咱們一定要想辦法把和諧掉。”

於是李嗣源就任命親信爲閬州刺史、綿州刺史,防備董璋。這下子把董璋給嚇了一跳,畢竟李嗣源是名義上的大哥,實力強勁,他想來想去,想起了孟知祥。面對強敵,兩個人雖然有矛盾,還是一拍即合,由董璋牽頭,狂攻閬州。這一下子無疑是反叛了,李嗣源再也沉不住氣,派遣大軍討伐蜀中,結果連連損兵折將。沒辦法,就派了唐軍雙驕之一的石敬瑭(他女婿)率軍入蜀。石敬瑭果然了得,很快就把董璋的囂張氣焰給打掉了。並且攻下了蜀中的門戶劍門,劍門一丟,就只剩下劍州這一個險要之地了,在後面就是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了。

這個時候孟知祥終於跳到了前臺上,帶著人馬死守劍州,一直耗到石敬瑭沒有糧草,只能退軍北返。石敬瑭一撤退,孟知祥掉頭就把和石敬瑭作戰損失慘重的董璋給坐了。自己終於成了蜀中的老大。

孟知祥臉皮隨著他的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厚,竟然給李嗣源上表,求蜀王這個頭銜。這個時候的李嗣源都七十歲了,人年紀大了,難免想圖個清淨,再說,他不同意,這孟知祥翻臉就敢稱皇帝,公元933年二月,他冊封孟知祥爲蜀王,兼東西兩川節度。

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六十七歲的李嗣源駕崩。第二年正月,蜀王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和王建的一樣,仍然是大蜀。可惜,他實在是沒有皇帝命,區區五個月過後,這位高祖皇帝就崩了。孟昶繼承了皇位,他雖然也是亡國之君,但比起前任“蜀後主”王衍來,人品、素質都高一些,咋一看還真是一塊守成之主的好材料,加上丞相趙季良等人的輔佐,外戰不足,自守倒還是可以的。

可惜,時光無情,隨著老臣的凋零,這孟昶也漸漸被腐蝕了,心高氣傲,不僅愛做個詩詞,畫個山水畫,還喜歡美女,甚至也漸漸指點起江山來了。特別是看到鄰居楚國風生水起,他忍不住也想伸把手,沾點便宜。這個時候,正好鳳翔的王景崇,送來了降表,一心想出風頭的孟昶當機立斷,派軍隊出川,試試漢軍的水平...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7章 謀臣(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86章 南下第24章 名臣第1章 南平窘境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6章 滅蜀第51章 發證獎勵第9章 讓涇州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5章 殺人第206章 鳳翔第87章 援兵3第88章 援兵4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章 圈套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0章 茅山道士第65章 二合一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5章 案發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5章 下杭州(3)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章 暖煙閣第136章 詩賊(3)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98章 論戰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09章 心動(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03章 謀蜀第32章 定策(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08章 臨江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9章 兵發明州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6章 滅蜀第3章 英雄母親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9章 重組軍隊第65章 好事將近第69章 一鍋燴第120章 歸程(下)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8章 豫章行(一)第18章 謀臣(3)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97章 觀畫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55章 強弩之末?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6章 奇功第65章 搏命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56章 賬本第42章 趁火打劫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5章 誰去出征?第204章 芙蓉花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20章 我看行第21章 捕風房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5章 攻城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57章 波瀾再起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4章 詩賊(1)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
第17章 謀臣(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86章 南下第24章 名臣第1章 南平窘境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6章 滅蜀第51章 發證獎勵第9章 讓涇州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5章 殺人第206章 鳳翔第87章 援兵3第88章 援兵4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章 圈套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0章 茅山道士第65章 二合一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5章 案發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5章 下杭州(3)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章 暖煙閣第136章 詩賊(3)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98章 論戰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09章 心動(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03章 謀蜀第32章 定策(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08章 臨江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9章 兵發明州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6章 滅蜀第3章 英雄母親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9章 重組軍隊第65章 好事將近第69章 一鍋燴第120章 歸程(下)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8章 豫章行(一)第18章 謀臣(3)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97章 觀畫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55章 強弩之末?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6章 奇功第65章 搏命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56章 賬本第42章 趁火打劫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5章 誰去出征?第204章 芙蓉花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20章 我看行第21章 捕風房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5章 攻城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57章 波瀾再起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4章 詩賊(1)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沅陵县| 左贡县| 霍州市| 辽宁省| 揭阳市| 韶关市| 渭南市| 武宣县| 明水县| 丰顺县| 汉沽区| 伽师县| 陆丰市| 巫山县| 林周县| 长治县| 都安| 宜兴市| 木里| 兴宁市| 三江| 讷河市| 会泽县| 墨竹工卡县| 新源县| 明光市| 胶南市| 英山县| 盐山县| 新乡县| 大竹县| 开平市| 泸西县| 海晏县| 都兰县| 杭锦后旗| 伊吾县| 象州县| 茌平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