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招降納叛

在牛鼻鎮,嶺南漢國的中書侍郎蕭漼送上了劉晟的降表,興王府不站而降。馬雲聞報,立刻派遣潘美、張文表等人先行進入興王府,接收興王府的防務工作,並命令李驤入城整頓漢軍的降卒。

等張文彪等人接收了興王府的防務,馬雲方纔率領大軍,向興王府進發。走到離興王府還有2裡的郊外,就探馬稟報:“劉晟等人穿著囚衣,自己捆著自己,跪在前面迎接大王。”其實不用探馬稟報,騎在馬上的馬雲,早就看到前邊白花花的跪著一羣人,他微微一笑,縱馬走到軍前。

前面劉晟見馬雲雖然盔甲明亮,一身戎裝,可是那鑲著珠寶,嵌著金龍的王冠,就知道這人一定是楚王了。他口中說道:“罪臣劉晟,叩見大王!”順勢來了個五體投地。劉晟這麼一搞,他身後的漢國羣臣本想依樣畫葫蘆,可惜五體投地,太佔地方了,他們跪的密集,一下子施展不開,只好以頭倒地叩首,屁股朝天卻是再也不敢擡頭。

馬雲面露微笑,嘴裡卻說道:“寡人在梧州三個月,卿何不早來降之呢?”

劉晟趕緊收了自己的五體投地式,跪在地上,從身旁拿過一個鎏金黃銅匣子,雙手舉過頭頂,狡辯道:“興王府財物豐厚,臣爲大王日夜守之,故不敢擅離。”

馬雲哈哈大笑:“衆卿平身吧。劉晟,你爲前導,帶寡人看看這興王府。”

劉晟道:“多謝大王,臣遵旨。”他趕緊從地上爬起來,邁著小步垂首走到馬雲的馬前,伸手握著馬匹的繮繩,爲馬雲牽著馬走進了興王府。

城門下,早有張文表等人接著,在漢國百官的擁簇下,如衆星拱月般,來到了劉晟的金鑾殿上。這金殿十來米高,三十多米深,二十多米寬,純金打造的御座高高再上,座後的屏風上畫著九爪金龍,在雲中遨遊,龍頭高揚,龍身若隱若現,畫筆細膩,栩栩如生。正前方是六根一懷大小的金柱,地面鋪著金磚,這金磚卻不是什麼瓷器,而是真正的黃金打造。走到這個金殿裡,楚國君臣猶如初次進入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嘖嘖稱羨不已。

馬雲拾階而上,走到御座前,這御座也是雕著金龍,兩邊扶手上還嵌著晶瑩剔透的翠玉,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順勢一屁股坐在御座上,左扭右扭的感受感受。

他這麼一坐下,自劉晟一下,漢國的官員基本上全都跪倒在地,口稱:“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宏大,跪叩之間,節奏一致,看樣子是訓練有素。跟著馬雲一同來到金鑾殿上的趙普、張文表、石大、李二狗等人正在東瞅瞅西看看,有些還有腳踩踩地上鋪設的金磚似乎想弄清楚他們的分量。聽到這羣降臣唰的一下齊齊的跪了下來,他們偷眼向上一看,馬雲正坐在寶座上,雙臂攤開放在兩側的扶手上,看樣子甚是高興。他們趕緊也跪了下來。他們有些說,恭喜大王,有些說跟著漢臣說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這一下子就亂了套了。劉晟跪在下面,忍不住撇撇嘴,心裡話:看看這羣人的素質,連個口號都叫不齊。

馬雲撲哧笑了起來,他擺擺手說道:“都起來吧。”

馬雲看了看低著頭,忐忑不安的劉氏羣臣,嘴角微微一笑,他給站在前列的趙普使了個顏色,趙普橫跨一步,站了出來,從懷裡拿出一份王令,大聲的念道:“唐末一來,天下紛爭。嶺南劉氏,竊國稱尊,任用宵小,橫徵暴斂,肆意無道,荒淫殘暴,寡人憐憫嶺南百姓之苦,順義討擬,錦旗南指,所過州縣盡皆忘風而降。。。”

趙普不緊不慢一字一句的唸了起來,這王令分爲兩部分,開始總述一個大致的情況,當然楚唐聯合出兵,早就被拋之腦後了。第二部分,指責劉晟在嶺南殘暴不仁,列了大小罪狀八十餘條,什麼殺兄篡位了,什麼屠戮兄弟了,什麼宣淫族中了,什麼任用奸臣了,保羅萬象,應有盡有。馬雲都聽得心裡暗樹大拇指,這份王令,大致內容是他定的,但是他也就只是說要多羅列一些劉晟的罪名,沒想到也就是一頓飯的功夫,趙普都能想出來這麼多條。

劉晟在趙普念王令的時候,已經跪了下來。這時候嚇得魂不附體,磕頭如搗蒜,這會兒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一邊苦苦哀求,一邊說:“大王明鑑,小臣整日都呆在宮中甚少出門啊,這些殘害百姓的事情,小臣是一概不知啊,這都是林延遇、郭建嶽等人所做,與小臣沒有什麼關係啊?”

林延遇聽了,立刻在後面狡辯道:“大王,臣等冤枉啊,這些都是皇。。。都是劉晟的主意啊,若沒有劉晟的命令,小臣哪敢橫徵暴斂啊!”

“大膽!”馬雲在王座上喝罵道:“劉晟昨日還是你的主子,近日你卻如此攀咬,沒有半點知恩圖報之心!寡人豈能容你,來人那,將林延遇、郭建嶽這些權奸,全部關入大牢,詳查他們的罪行,給嶺南百姓一個交代。其餘官員一概免罪。至於,劉晟,念在你尚且知道天命,暫且封你一個恩赦侯,你要感恩圖報,切莫再胡亂生事了。”

劉晟在下面自然是連連謝恩,而林延遇等人則是在軍士的拖拉下,被拽下了金殿。接著,劉晟也被請出了大殿。然後,馬雲又溫言寬慰了劉氏降臣,讓趙普以及隨行而來的戶部郎中李榮在等人負責國庫的接受工作。

馬雲從金殿裡出來之後,並沒有轉會後宮看看,而是直接騎著馬在石大的陪同下,來到了天牢,他親自到了監牢裡面放出了鍾允章。鍾允章是漢國老臣、名臣,見馬雲居然走進了大牢裡面,還親自放了自己。他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悽苦,心知大漢已經亡了國。跪伏在馬雲腳下,“咿咿呀呀”的哭了起來。

馬雲放鍾允章,一是爲了給大漢的降臣,做個表率,告訴他們,安下心來,除去林延遇等少數幾個罪大惡極的人之外,其他的官員,楚國是一概既往不咎的。他親自放鍾允章出來就是這樣的一個政治姿態。同時也是爲了收買嶺南士子之心。劉晟在嶺南秉政的這五六年,把嶺南搞成了一個太監國了。高官,或者有實權的官員,第一條就是要揮刀自宮。那些有骨氣的士子,真正的大家族,誰肯做這種丟臉的事情啊,只有走投無路,或者性冷淡、性取向怪異的人才會這樣做。鍾允章爲什麼會官職越做越小,還不是因爲他看不順眼,找到機會就在劉晟面前說太監的壞話,所以才一降再降。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鍾允章的光榮事蹟傳出來以後,在嶺南士林得到了極大的讚譽,放了他,而且是隆重的放了他,不就很容易抓住了士子之心了嗎?這第三嘛,鍾允章這人能力不錯,大楚缺少人才,像這樣的它山之石,未嘗不能任用啊。所以,馬雲纔過來給了他這麼大的面子,可這鐘允章老淚縱橫,哭聲不斷。

馬雲無奈,只好在一盤好言安慰,過了大概兩柱香的功夫,鍾允章方纔止住了哭聲,他整了整衣服,衝著漢宮的方向三跪九叩之後,才轉過身來,對這馬雲深施一禮道:“漢國小臣,拜謝大王。”

馬雲一把扶住鍾允章,說道:“鍾先生乃當時人傑,小王次來,是相求鍾先生出山,助小王一臂之力啊。“

鍾允章慘然一笑:“亡國之臣,安有容顏輔佐大王呢?”

馬雲聽了這話,覺得有門,如果鍾允章不願意出山,他又何必說這樣的話呢,馬雲面色一整,誠懇的說道:“若劉晟能用鍾先生、潘將軍這樣的大才,寡人今日又怎麼輕而易舉的就攻下了嶺南呢?漢國之敗,不在於先生,而在於劉晟昏聵,不能辨人之忠奸,不能用賢臣罷了。”

見鍾允章默然不語,馬雲又說道:“寡人新來嶺南,趙普、李驤賢則賢矣,不過畢竟對嶺南事務不甚熟悉,今日劉晟投降,接下來交接庫府,整頓軍備,罷小人,用賢能,廢除暴政,重行仁義之風,這種種事務,都需要像鍾大人這樣的賢臣來輔佐纔是。先生若不出山,這交接過程,萬一出了差錯,傷害不都是老百姓嗎?先生仁者之心,難道寧願看著百姓受苦,而不願伸出救援之手嗎?寡人意欲用先生爲我大楚的戶部尚書,先生以爲如何啊?”

這翻話即顯得誠懇,闡述了楚軍新來,對嶺南不太熟悉,接著又送了一頂“仁者愛民”的高帽,最後又拿出戶部尚書這樣的一品官職作爲誘餌。鍾允章思考了一下,撩衣跪倒拜謝楚王,表示願意出山相助。馬雲大喜,連忙將他扶了起來。鍾允章說道:“大王,臣與英州刺史邵廷琄有舊,原赴英州爲大王遊說邵廷琄來降,至於循州、潮州刺史皆是林彥遇黨羽,若大王免了他們的罪過,只用派遣一旅偏師,他們想必一定會投降的。”

馬雲大喜過望,他派一都的親衛軍護送鍾允章去了英州,另外又派遣何景真帥所部人馬去循州、潮州等地安撫。

三天之後,英州、循州、潮州都有降表送來,而馬光猛也基本上平定了西江以南的雷州等地,劉氏的地盤除了雄州和韶州,全部落入了楚國的囊中。到了第七天頭上,得知劉晟投降信息的韶州刺史李渥,竟然也派人突圍而來,送上了降表。

馬雲看都不看直接遞給了李驤,冷笑著說道:“這個李渥,明面上投降,可心裡卻沒安什麼好心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67章 中間人第74章 兵進泉州第34章 入蜀(3)第95章 內鬥連連第97章 向東!第71章 單挑第54章 如此舉薦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血戰(二)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39章 茅山道長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8章 夜襲(下)第45章 神棍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27章 買賣第66章 翻臉第97章 觀畫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70章 益津關第107章 明詔50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出使第23章 設宴第25章 約四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53章 圍困汴京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章 英雄母親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8章 請君作詩第66章 援軍?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89章 援兵5第2章 回家第34章 入蜀(3)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95章 新軍情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章 岳陽樓(下)第80章 豫章行(三)第23章 入貢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46章 蜜月第185章 追擊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49章 越牆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1章 定策(上)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43章 等待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6章 伏擊(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4章 名臣第34章 入蜀(3)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82章 包圍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
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67章 中間人第74章 兵進泉州第34章 入蜀(3)第95章 內鬥連連第97章 向東!第71章 單挑第54章 如此舉薦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血戰(二)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39章 茅山道長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8章 夜襲(下)第45章 神棍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27章 買賣第66章 翻臉第97章 觀畫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70章 益津關第107章 明詔50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出使第23章 設宴第25章 約四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53章 圍困汴京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章 英雄母親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8章 請君作詩第66章 援軍?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89章 援兵5第2章 回家第34章 入蜀(3)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95章 新軍情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章 岳陽樓(下)第80章 豫章行(三)第23章 入貢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46章 蜜月第185章 追擊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49章 越牆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1章 定策(上)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43章 等待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6章 伏擊(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4章 名臣第34章 入蜀(3)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82章 包圍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彩票| 宁安市| 宁安市| 横峰县| 益阳市| 西华县| 桐乡市| 二手房| 临泽县| 平远县| 四平市| 东兰县| 莎车县| 隆德县| 建始县| 贡嘎县| 郴州市| 鄱阳县| 禄丰县| 蒲江县| 郑州市| 沅陵县| 台中县| 南康市| 卓资县| 台山市| 上林县| 宜君县| 师宗县| 吉木萨尔县| 绵阳市| 政和县| 岳阳市| 綦江县| 乡城县| 霸州市| 潞西市| 台北县| 永州市|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