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裁軍

馬雲帶著大軍剛剛抵達長沙的城郊,就有探子稟報道:“大王,馬相國和徐、範兩位相國率領百官在碧波亭迎接大王呢。”

馬雲點了點頭,轉身對李驤、趙普說道:“兩位愛卿,此次北伐是我楚前所未有的大勝利,百官前來郊迎,長沙的百姓估計也已知曉,我想讓大軍在城中列隊穿行而過,向百姓展示一下,我軍的軍威,你們覺得如何呀?”

這種提升軍隊威信的機會,李驤自然是滿口稱讚,連連點頭。趙普看了眼頗爲興奮的李驤,默然不語。於是,馬雲下令劉彥濤、彭師藁等人做好準備。

不多時,大軍已經到了碧波亭,馬雲的車架自然在最前面,百官見了紛紛跪倒在地,馬雲面帶微笑的從車架上下來,走到前面,一手扶起九叔馬希隱,一手衝著百官虛虛一擡,說道:“諸位愛卿,都平身吧。走,跟著寡人到碧波亭的二樓,一同檢閱檢閱,咱們大楚的精兵強將!”

說著轉身一馬當先,走了過去。百官緊隨其後,登上了碧波亭。到了上面之後,馬雲一揮手,站在亭角處的親兵看見之後,將手中的軍旗猛烈的揮舞了兩下,就這就猛聽到“砰砰”兩聲巨響,大軍緩緩前行,盔甲鮮明,槍戟明亮,在燦爛的陽光下,灼灼生輝。馬雲環顧下左右,百官面露驚色,恐怕多在吃驚剛纔那兩聲巨響。

大軍從碧波亭前走過之後,馬雲才轉身對馬希隱等人說道:“寡人此次北征,斬獲頗多,除了前方將士用命之外,諸君的功勞也是不小。寡人不日當另有賞賜,恩,走吧,跟著寡人一同回城。”

長沙郊迎的文武官員,有一千多號人呢,再加上不遠處還有不少百姓出城來看熱鬧,這種情況下,馬雲也只能是寥寥的寬慰一下,留下幾個重臣跟著自已一起上了馬車,剩下的人,自然是跟著車架後面,走回長沙城去。

馬雲的座駕極是寬敞,也相當的豪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算國家困難,當頭的也不能太過於寒酸,不然很容易影響士氣。就像漢初,劉邦這個苦孩子,好不容易當上了皇帝,當時天下極其的貧窮,就算是皇帝,想找四匹高矮相同,顏色一樣的馬匹,都不容易。可是蕭何,卻偏偏建議皇帝修建未央宮,老劉看看這個未央宮造價太高,當時就想翻臉,可蕭何卻說道:“臣想建未央宮是爲了威重天下,讓天下人知道是什麼皇帝,知道我們的國家是有希望的。”老劉想了想,也就認同了。

馬雲坐在中間,馬希隱、徐仲雅、範質、拓跋恆、王贇、李驤、趙普等人按照官階的大小,分坐兩側。

馬雲扭了扭屁股說道:“衆位愛卿,近日國中可有什麼大事啊?”

幾人互視一眼,範質給徐仲雅使了個眼色,徐仲雅卻是沒有看到,範質有些著急,卻也不敢胡亂發言。正在這個時候,拓跋恆屁股離開座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觀大王今日之舉動,臣有四個字的感想,獻於大王。”

“哦,”馬雲看了看左右,笑道:“拓跋愛卿,有何感想但說不妨。”難道這拓跋恆今天改性子了,要吹捧吹捧咱了。

拓跋恆緩緩的說道:“窮兵黷武。”

馬雲的笑容僵了,在座的諸位大臣很多也愣了,而徐仲雅卻更像是鬆了口氣,把目光瞟了範質,兩人四目相對,又齊齊轉向了馬雲。

馬雲面色陰沉,直盯盯的看著拓跋恆,彷彿像要把拓跋恆生吞活剝了一樣。可是拓跋恆完全不懼,面色如常,不卑不亢的跪在那裡,那表情顯然是說爲真理獻身,我光榮。

馬雲沉默了許久,方纔緩緩問道:“拓跋恆,你何處此言呢?給你寡人說說,若是說不清楚,你以後就不要再來了。”馬雲最近接連遇到好事兒,心氣兒正旺呢?心裡的興奮簡直就想載歌載舞,正好高興著呢,當街被人潑了一盆水,而且還是有異味兒的洗腳水,他能不鬱悶嗎?

“臣請問大王,可知去年大楚的收成幾何?去年大楚的歲入有多少,而今年進行北伐,又耗費了多少錢糧,再者,現在又囊括了襄州等九州之地,哪些地方要重新投入銀子,進行規劃建設,這又要耗費多少呢?你可知道現在國庫,還有多少存銀嗎?不足20萬兩了啊。大王,雖然夏收還沒有開始,可是這曲曲二十萬兩已經是大楚立國以來,歷年的最低了。萬一出現天災,您拿什麼來賑災啊。大王,您有沒有想過這些事情啊?反而一味的將銀子投入到軍事裡面去,這軍事可是無底洞啊?”

馬雲默然了,大楚沒錢,他當然知道了,可是,這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其實自從他當了大王以來,只是賒銷了天怒人怨的輸米稅,至於別的稅務,他也僅僅是略略的減輕了些,壓根就不敢免除,但是,當了楚王,開銷大了,又是修水利,又是開墾荒地,又是鍛鍊新軍,又是鑄造盔甲,這任何一項都不是短期內能見到利潤的。再加上,發動了對李唐的經濟戰,大筆的銀子都投進去了,現在就是想反悔,把它們重新收回來都沒辦法。

馬雲瞥了一眼王贇,心道你趕緊說說話啊,沒看到這矛頭正對準你們軍隊的嗎?那邊李驤的屁股剛剛擡起來,就見徐仲雅已經噗通跪倒在地,說道:“老臣無能啊,自居相位以來,這國庫的存銀,是天天往下降,老臣心中愧疚萬分啊。思來想去,唯一一途啊。”

“什麼辦法?”馬雲問道。

“裁軍!大王,其實咱們楚軍保持在10萬人左右已經足夠了,可是大王北伐,闊地千里,收復了襄州等九州之地,這軍隊數量也幾乎擴充了8萬人。一面軍隊數量增加,一面大楚的天地荒蕪,無人耕種。臣建議,能不能裁撤些軍隊,將大軍縮減,讓老弱的軍事回家務農,這樣以來減輕的政府負擔,而且還能增加賦稅。大王,咱們大楚總共纔不過400萬人口,居然養了近20萬的大軍,咱們是在難以爲繼啊。尚請大王三思。”

這邊馬雲剛剛張了張嘴,那邊範質也跪倒在地說道:“臣等都知道大王之志,也都願意肝腦塗地,輔佐大王成就千秋萬代不世之功,可是,目前形勢不允許我大楚養這麼多兵馬啊。臣以爲昔年大王龍潛嶽州之時,所行的軍政,不是很好嗎?咱們留有一定數量的軍隊作爲常備部隊,另外在地方在組建邊疆地區,在組建一些民兵,戰時出戰,農忙則耕種,即保證了軍隊的數量,又保證了耕作,不至於使田地荒蕪。這不是很好嗎?”

範質又說道:“大王,雖然您在方城和大漢朝議和了,可是大漢朝現在還在戰亂時期,商人們從來往楚國的也很少,西邊的蜀國你也知道的,它向來是不與外邊接觸,而嶺南更是仇敵,只有李唐才肯和我們做些物資上的交流,可是進來李唐銅錢稀少,李唐政府無奈之下,已經下令禁銅,民間一律不準使用銅器,另一面對物資的往來監控已經相當嚴密,恐怕他們對我們的行動已經有了察覺。這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繼續加大力度的話,說不定就會被他們發現啊。所以,從李唐兌換物資也變得艱難起來。這麼一來,除了發掘內部的潛力,實在是沒有任何辦法了。臣請大王三思啊。”

馬雲默然了,裁軍。。。馬雲心思轉動,依照現在這個情況,不裁軍是沒有辦法了,剩下的就是怎麼裁和裁多少的問題了。。。怎麼做才能既保證軍隊的軍事實力,也把人員給減下來,還把軍隊給徹底的控制在自己手裡。不管是什麼年代,這軍隊是一定要掌握在王室的手裡的,怎麼做纔好呢?

馬雲在想,羣臣也在思考。這個時候,趙普跪下說道:“大王,臣請命再去一趟李唐,和唐王商量商量,從李唐那裡借點物資吧。李唐現在老百姓是窮了,可是國家還是有很多存銀的。畢竟李昪治江南二十多年,一直風調雨順,李景雖然揮霍了些,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應該是點貨的。”

馬雲有些遲疑,李唐又不是咱家開的店鋪,想拿銀子就能拿銀子啊。他有些遲疑的問道:“愛卿,可有什麼計較了嗎?”

“臣不敢打保票,不過春秋時,晉文公不是從秦穆公哪裡借來了不少物資嗎?既然國與國之間,有借貸這種說法,何不去試一試呢?”

馬雲明白他的意思了,這小子十有八九是想遊說李唐出兵南下嶺南,只不過眼下正在討論窮兵黷武的事情,他不敢迎風而上,頂風作案罷了。算了,就讓他去一趟吧,能白撈就白撈唄,不能白撈的話,至少也可以去實地考察考察李唐的情況,看看能不能在發行大錢上,推李唐一把。

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82章 包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87章 戲弄第136章 詩賊(3)第3章 敲詐勒索(1)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2章 會戰(1)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章 突襲楚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67章 中間人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78章 豫章行(一)第203章 謀蜀第120章 我看行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7章 救人(下)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80章 活捉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4章 兵進泉州第76章 出城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59章 出降(上)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9章 越牆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8章 盛典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34章 詩賊(1)第十二章第194章 驚慌失措50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20章 歸程(上)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36章 兵圍荊門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6章 滅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47章 五代諸葛第33章 發行國債第96章 心理陰影第54章 使者不斷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51章 漫天要價第40章 一三五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9章 棄子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85章 援兵1第191章 被欺騙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3章 周宗犯錯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5章 誰去出征?第178章 糧草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07章 心動(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23章 曹氏父子第7章 火藥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06章 樊若水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52章 蕭縣大捷
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82章 包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87章 戲弄第136章 詩賊(3)第3章 敲詐勒索(1)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2章 會戰(1)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章 突襲楚軍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67章 中間人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78章 豫章行(一)第203章 謀蜀第120章 我看行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7章 救人(下)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80章 活捉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4章 兵進泉州第76章 出城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59章 出降(上)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9章 越牆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8章 盛典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34章 詩賊(1)第十二章第194章 驚慌失措50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20章 歸程(上)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36章 兵圍荊門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6章 滅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47章 五代諸葛第33章 發行國債第96章 心理陰影第54章 使者不斷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51章 漫天要價第40章 一三五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9章 棄子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85章 援兵1第191章 被欺騙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3章 周宗犯錯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5章 誰去出征?第178章 糧草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07章 心動(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23章 曹氏父子第7章 火藥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06章 樊若水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52章 蕭縣大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武乡县| 东阿县| 黄石市| 南陵县| 台东市| 陈巴尔虎旗| 隆尧县| 永年县| 北海市| 冷水江市| 昂仁县| 台北市| 巴塘县| 德格县| 庆城县| 延安市| 铜鼓县| 夏邑县| 长葛市| 德庆县| 阿巴嘎旗| 三门县| 丁青县| 达拉特旗| 阿鲁科尔沁旗| 永丰县| 柘城县| 邛崃市| 灵山县| 靖州| 布拖县| 平凉市| 焉耆| 绥滨县| 额济纳旗| 宁武县| 宁安市| 舒城县| 抚州市|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