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雲心思飛轉,想辦法的時候,有人挺身而出大咧咧的說道:“沒錢,那好辦啊。”
馬雲心裡一喜,尋聲望去,卻是大將彭師藁。只見彭師藁略爲得意的說道:“大王,這事兒,好辦。只要您一紙詔令,加收些賦稅,不就有銀子了嗎?”
石文德聽彭師藁說有辦法,心裡就覺得他出的一定是餿主意。再等彭師藁一說,當時石文德就狠狠的瞪了彭師藁一眼,要不是暗忖自己打不過彭師藁,估計石文德就要竄過去,猛k彭師藁一下。石文德連忙跪倒說道:“大王,彭將軍的話絕不可取。寧可。。。寧可動用內庫,也不能加收賦稅呀。”
石文德氣的要死,這皇帝、大王可是稀有動物,雖說現在亂了點,可全天下也不過才6個啊,要說這明君可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自己要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單靠自己努力,那還遠遠不夠,更重要還在於自己碰上的那個主子是不是賢明的。人生是無奈的,石文德活了五十多年,年輕的時候碰上了個還算不錯的主子——馬殷,可惜當時自己年輕,經歷不多,纔能有限,也沒怎麼受重用,自此之後接連遇到兩個昏聵的傢伙,就在行將入土的時候,才又遇到了一個賢明的,他怎麼肯讓這個明君被無賴子給帶壞呢。他心裡一著急一上火,就把心裡話兒給說出來了:大王,您還是用內庫的錢吧。
馬雲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現在石文德已經明說了,這個時候,一個有道明君應該怎麼做,當然是毫不猶豫的拿銀子出來啊。可是馬雲一是覺悟還沒有這麼高,二來也怕這些大臣們養成習慣,把內庫當成國庫,經常性的拿,自己不就虧大了嗎?馬雲被石文德這麼一逼,左思右想之間,還真讓他給想出了一個辦法。
馬雲呵呵一笑說道:“‘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方法,絕不可取。現在大楚的百姓並不富裕,寡人知之甚詳。”馬雲厚著臉皮自吹自擂道:“寡人作爲楚王,求的是什麼?難道是錢財嗎?寡人求的,無非是一個天下太平,希望百姓都能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現今大楚百姓身上承擔的賦稅已經相當沉重了,若非四周敵國,虎視眈眈,寡人當進一步的降低賦稅纔對啊。”接著馬雲話鋒一轉,又說道:“可是寡人也很爲難,內庫雖然有些銀兩,可是畢竟要賞賜功臣,養活王室子弟,孝敬文昭王,這處處也是在花錢啊。寡人這一時也拿不出太多的銀子。但是,咱們大楚還是富有人家的,家境殷實的人家不少。因此,寡人想,咱們能不能以賦稅作爲擔保,暫時向這些富有人家借貸些款項呢?”
馬雲打著孝道的旗幟,不借錢,反而出了一個新主意。石文德一愣,想了下,斷然拒絕道:“大王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實行起來,卻有許多顧慮,第一,那些富裕人家願不願意借貸呢?如果咱們大楚借不來銀兩,該怎麼辦呢?第二,負責借貸銀兩的官員如果以此爲政績,強行攤派,那該如何是好呢?第三,如果只是借多少就還多少,那麼恐怕百姓的積極性不高,如果借少還多,那麼到底應該還多少纔好呢?有了這麼幾個顧慮,臣以爲這樣做徒然擾民,也會讓官府失信於民。臣請大王三思!”
馬雲正在爲自己這個奇思妙想,暗暗得意呢,又怎麼可能因爲石文德的話,而放棄呢。他略略的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自古官府向富商人家籌款的多,借貸的少。往往都是強行攤派,以爲國爲民做理由,行得卻是盤剝勒索的事實,所以官府因此失信與民。寡人近日所行,與往日的籌款多有不同,既然叫做借貸,那麼官府每年必然要返還一部分借貸的利息了,至於利息的多少,。”說著,馬雲轉頭對趙普說道:“這利息,趙愛卿可以參考參考民間借貸的比例,制定一個合適的比例,即不讓國家虧損,也不能因此而傷及百姓借貸的積極性。”
趙普點了點頭,說道:“大王,市井之見,相互借貸的利率極高,借人1串(100枚)貼錢,一月之間利息竟然要還8至10枚不等,如果官府借貸的利率,也按照這個執行,那麼官府恐怕償還不起啊。”
馬雲直接回道:“你說得,那是高利貸,要一律取締。恩,就算不取締,利率也得由官府說了算,自今日起,所有的借貸利率,由官府制定,超過官定利率的借貸,官府要依法嚴查。絕不能讓百姓無辜受到盤剝!”
石文德笑道:“大王,這是一項仁政啊。自此以後,家境困難的百姓,日子也會過得好一些。只是,這借貸利率過低,也不太好,這樣那些富商恐怕也不願意借貸了。”
馬雲呵呵一笑,說道:“這個好辦,咱們官府可以辦一個銀行啊。”馬雲看了下,不知所云的趙普等人,解釋道:“就是這個。。。這個錢莊,專門用來向百姓借貸的,百姓有了餘錢,也可以存在錢莊裡面,官府可以按月發放少量的利息啊。”
馬雲越說越高興:“對,咱們成立個銀行,專門管理借貸、存款的事宜,百姓有了餘錢,可以放在銀行裡面,相當於把錢借貸給了國家。百姓要是突然遇到什麼天災人禍,也可以向銀行提出借貸,咱們官府把錢直接借給窮苦的百姓。諸位,你們覺得如何啊?”
大廳裡的人不少,可是能在這件事上插話的人不過趙普、石文德、吳班三人而已,吳班是個老好人,向來是覺得誰有理,就站在誰那邊,現在聽馬雲說得頭頭是道,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當下就表示了贊同。
石文德皺著眉頭,顯然是在想這件事的利弊,而趙普則偷看查看馬雲的表情,至於李驤,自從當了樞密副使之後,爲了避嫌,他從來是不在政務上插言的。
石文德尋思了良久說道:“大王,這銀行之事,乃是國家大政,臣以爲應該召集徐、範二相以及六部官員詳加商議,萬萬不能倉促決定啊。可現今已到了五月分了,地裡的莊稼一收割,馬上就要準備種些秋收的作物了,鄧州道、安州道百姓嗷嗷待哺,臣以爲這銀子應該趕緊下撥了,不然影響了秋收,今天的冬天可就又不好熬過去了。臣以爲,大王還是趕緊暫時抽調些銀子,調配到這裡,以解決燃眉之急啊。這灌溉工程夏天修是最好的時節,再說它是早修好一日,就早一天得利,荊襄早一日成爲我大楚的糧倉,大楚就早一日富庶。老臣請大王三思啊。”石文德見馬雲東拉西扯,話題越說越大,趕緊把馬雲給拽了回來,成不成立銀行,他是地方官員,管不了那麼寬,可是再不給銀子,影響可就大了。
馬雲見石文德是盯死了自己的錢袋子,笑道:“好吧,趙愛卿,你替寡人擬旨,昭告天下,以門下中書省的名義,向全國借貸白銀100萬兩,借期兩年,月利5分,恩。。。年終返還利息,第二年年終徹底返還本金。”
馬雲看了一眼仍然跪在地上不起的石文德,說道:“寡人拋磚引玉,先行向中書門下省借款20萬兩。這20萬兩就抽出一部分,送到荊襄,統籌安排。石大人以爲如何呀?”
石文德叩首之後,問道:“大王,不知道您到底要抽出多少銀兩來呢?”
“十萬兩吧。”馬雲猶猶豫豫的說道,他見石文德沒有什麼不滿的表情,趕緊施壓道:“石愛卿,大楚目前困難,這十萬兩白銀來之不易,你要把錢用在刀刃上,絕不能胡亂揮霍啊。”
石文德趕緊伏地說道:“臣決不辜負大王的期望。”
一旁的李驤站出來,說道:“大王,既然您都對中書門下省借款,微臣也應當追隨左右,臣就借給中書門下省1萬兩白銀吧。”
李驤的這麼一表態,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了。當下紛紛跪倒,一個個表態願意借款,這借款數量也有講究,基本上比照李驤定下的數目,官銜差不多的呢,就得按照李驤的數目來,官銜低的呢,就按比例遞減一下。
大家這麼一表態,倒是難爲了石文德。爲什麼?第一,石文德清廉啊,手裡沒錢,第二,石文德官可一點都不小啊,布政使是從二品的官銜,更可況他還是三個地方的布政使,一下子,他爲難了。自己捐多點吧,沒錢;捐少點吧,這不是變相說同僚是不清廉嗎?他當下一咬牙,剛想捐錢。馬雲呵呵一笑,說道:“衆位愛卿,這是做什麼呀?捐不捐錢,是個人行爲,寡人絕不干預的。寡人借出20萬兩,並非是寡人富裕,而是寡人覺得咱們大楚是有希望的,大楚是還得起寡人的錢的。這麼以來,寡人覺得這不是普通的借錢,這是一種投資,說白了,今天我投進去20萬,等到明年年底,我就收回來22萬啊。各位,這不是借錢,這是做生意賺錢啊。有錢賺,何樂而不爲呢?”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自己借出的錢,在大王眼裡,是不是對大楚足夠有信心,是不是。。。一個個患得患失起來。有些人當即就追加了借款。
這麼一搞,銀行暫時沒有成立,國債去讓馬雲硬性攤派了8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