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小兵傳奇

旭日東昇,清風吹拂,旌旗獵獵作響。

方城城南的大王坡一片肅然,北邊是清一色的騎兵,錦衣素袍,身披鎧甲,手持長矛,排練成行,雖然偶有吁吁馬聲,陣型卻是巋然不動,正中飄舞著一面大旗,繡著鎏金的“漢”字。南邊則是楚王親衛隊,馬步兵前後站立,長短兵器相互結合,最前兩列,戴著頭盔,身著戰甲,這頭盔卻有些與衆不同,前面有一個鋼絲做成的面罩,將整個面部護住,他們左手持盾牌,後手握長刀,其後是長槍兵,再後則是騎兵,各個精神抖擻,戰意盎然,正中也是一面楚字大旗。

兩軍對峙的中央,卻有一個臨時搭建的白色軍帳,軍帳面朝東,左側趙匡胤、高懷德等人帶著幾員猛將護持著,右側則是申屠從堅、李二狗等人。不多時,皇太子劉承訓、樞密副使郭威先一步到達,他們還剛剛下馬,馬雲、趙普、劉彥濤等人便也到了。

雙方稍事寒暄,便攜手進入了大帳。

劉承訓面色蒼白,一臉倦容,進入軍帳之後,請馬雲坐下,他方纔說道:“在下久慕楚王殿下大名,可惜惜緣一見,今日能夠相會,當時三生有幸啊。”

馬雲眼睛瞟了瞟帳外的趙匡胤、高懷德、高懷亮、石守信、李重進、張永德、慕容彥超,在看看自己這邊的申屠從堅等人,他心裡有點含糊,這次自己有點託大了,早知道這樣,北伐就應該把張文表、廖仁勇、錢清、石大、倪可福,這些傢伙全帶來。對面那羣傢伙,申屠從堅估計最多隻能對付一個,李二狗他們上去了估計十有八九都是白給。如果今天,漢軍出來挑戰,自己這邊可就要丟面子了。

當下,馬雲再也沒有心情和劉承訓扯淡,直接頷首施禮說道:“太子殿下安好。今日大王坡誓盟。自鄧州、唐州以南,楚國三十七州,願永爲大漢的藩屬,只要漢不背盟,楚國永不叛漢。”

劉承訓眨了眨眼,會盟是個大事兒,應該先告祭天地,再簽約,接著賜金字竹本文書,最後君臣對答,和和氣氣的結束會談。本來他準備了不少詞,要好好拉攏拉攏這個楚王馬雲,向馬雲展示一下,上國的風範,增進雙方的友誼,擴大一下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沒想到,自己的一大籮筐的心腹之言,堂堂正正,萬衆矚目的冊封儀式,剛起了個頭,這傢伙直接就跳出來宣佈禮畢了。這馬雲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吃錯了東西,著急著回家上廁所呢???

劉承訓被咽的不吭聲了,那邊郭威揮手,讓人把兩國的議和條文,拿了過來,請馬雲過目簽字。這條文,昨天趙普和郭威他們討價還價了半天,早就議定好了,馬雲只是掃了兩眼,見劉承訓已經在上面簽字畫押了,他就遞給了趙普,趙普仔細的又看了一遍,沒有什麼錯誤,方纔代表楚國,簽字用印。

接著郭威笑吟吟的站了起來,說道:“楚王殿下,請您起來,接旨。”

馬雲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帶著趙普等人,跪了下來。帳外的申屠從堅等人卻是昂首挺胸的站立著,直視趙匡胤等人,他早就聽人說,這趙匡胤甚是了得,差點要了劉彥濤的小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傢伙見獵心喜,總想這和趙匡胤比試比試。

這聖旨卻也不長,不大會兒功夫,就念完了。馬雲接了旨,也無暇去想這皇太子出征怎麼會帶著玉璽、聖旨等事,就準備衝著劉承訓、郭威拱拱手,走人。

楚王冊封大典,是大漢朝除了劉知遠登基,最爲重要的一個儀式了,它要向全國宣佈,一個重要的割據勢力,俯首向大漢稱臣。這對於大漢朝來說,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啊。這個事情,肯定是要大操大辦,大鳴大放的。劉承訓一肚子話,被噎回去一句也說不出來,也就算了,少說兩句也沒啥。可是這麼重要的一個儀式,不到十分鐘就辦完了,丫的,這也太兒戲了吧。就算是一個普通的拜師禮,也不會這麼快啊。

郭威見馬雲左顧右看,有腳底下抹油,溜之大吉的跡象,連忙大聲說道:“備香案。”,接著轉身衝著劉承訓、馬雲說道:“太子殿下,楚王殿下,請兩位祭祀天地,宣告天下漢楚會盟之事。”

馬雲眼珠咕嚕嚕一轉,原來軍帳旁邊擺著的豬、牛、羊三牲,是爲了祭祀天地用得啊。還以爲是搞烤全羊、烤全豬呢?怎麼祭祀天地?原來很簡單,就是先由劉承訓發言,他一連串兒的賭咒發誓,主要內容就是要和楚國世世代代和好下去,只要楚國不作亂,大漢朝就永遠不征伐楚國。劉承訓的發言熱情洋溢,字裡行間脈脈溫情,暖人心田。論道馬雲了,他當然也不能含糊,他首先指出,楚漢友誼源遠流長,它是在老一輩,說到這個地方,馬雲突然想起來,不管是自己爺爺馬殷還是自己老爹馬希飯與劉知遠或者劉知遠的老爹,都是沒有一點交際的。大楚立國已經四十多年了,大漢還是一個新生兒,前天楚漢還大打出手,這友誼源遠流長的源頭,恐怕要從今天才能算起吧。

無奈之下,馬雲跳轉到了第二個話題,他強調在文字上,我們使用的同一文字,在語言上,我們說的是一樣的話,在風俗人情上,我們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楚漢兩國是沒有隔閡的,兩國的和平相處,睦鄰友好,是中原地區安定繁榮的基礎。表達了在商業、文化等方面兩國交流的意向。

然後,他又陰險的鼓吹燕雲十六州中原論,他闡述了中原的悠久歷史,分析了中原王朝興衰,他指出誰放棄燕雲十六州,誰就是腐朽沒落的石晉政府,是必然得不到民心的,是必然象石晉政府那樣,遺臭萬年。他希望大漢朝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一個有擔當的大國,從契丹人手中奪回十六州。

馬雲的話滔滔不絕,指點江山,肆意灑脫。比劉承訓無形中又高了一籌,而且他經常說我們兩國怎麼怎麼樣,搞得好像楚漢是平等的一樣。而在說道燕雲十六州的時候,潸然淚下,歷數契丹人的惡行,讓石守信等人聽得是頻頻點頭,可是郭榮心裡卻是暗笑自己這個弟弟太過狡猾了,昨天還信誓旦旦的替大晉復仇,今天就說大晉是腐朽沒落的,是萬人唾棄的。。。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啊。。。

剛纔劉承訓、郭威覺得儀式太簡單,現在他們倆反而覺得馬雲的屁話太多,這楚王也太健談了,不過你說這些幹嘛,幹你屁事啊。整個一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楚國離契丹八竿子打不著,自然不用擔心了,可是我們大漢可就完全不一樣啊。

好不容易,馬雲終於扯淡完了。郭威和劉承訓互視一眼,就準備接下來確定交接地盤,帶兵閃人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一直侍立的高懷德站了出來,說道:“太子殿下,末將聽聞楚王帳下,名將甚多,末將不才,想向楚軍將領討教一二。”

劉承訓微微一滯,似乎有點出乎意料。不過,他卻只是淡然的看了馬雲一眼,並無阻止之意。

趙匡胤、高懷德幾人拽的二五八萬似的,申屠從堅見就不過不去了,他不等馬雲說話,就站出來請命道:“大王。末將請令,會會這位高將軍。”

馬雲有點後悔了,早知道自己剛纔費那麼多吐沫星子幹嘛,早點閃人多好啊,現在好了,高懷德這麼一出來,自己又怎能墜了自家的威風呢?希望申屠從堅能贏下來,自己也好拿話堵著他們。

這年頭,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還真多。申屠從堅的話剛說完,李二狗就站了出來,他說道:“大王,殺雞焉用牛刀,末將不才,願意會會這位高將軍。”

馬雲心裡有些苦笑,這高懷德功夫怎麼樣不知道,可是他是高懷亮那個壞小子的親哥哥,恐怕功夫只高不低吧。不過,手下沒人,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點了點頭。

於是,高懷德、李二狗拉開架勢,就在兩軍前較量起來。李二狗功夫還算不錯,可是比起高懷德來就差了一個重量級,勉強支持了五十多招,一個不慎就被高懷德打趴在了地上。

卻見高懷德說道:“這個太差,楚軍可有更好的出來嗎?”說著把眼睛飄向申屠從堅。這個人他在戰場上會過,功夫不低,應該正是自己的對手纔是。

馬雲看了眼申屠從堅,意思是你趕緊下場啊,現在高懷德肯定累了,你肯定能贏的,贏了,咱們就走唄。結果,這申屠從堅嘴角一撇,說道:“你已經累了,我要是贏了你,勝之不武。趙匡胤,你可敢和俺大戰三百回合呀?”

趙匡胤還沒有說道,一旁的李重進就嗤笑道:“就憑你也配和老七打嗎?來來來,我陪你走一遭。”說著站了出來。

申屠從堅也不客氣,兩人當下就動起手來。這兩人都是力量型的,揮起拳頭來,虎虎生風,拳來腳往,確實勢均力敵。最後兩人同時倒地,只能算作一個平局。

劉彥濤等人有些心焦了,他們忽然有些明白剛纔馬雲爲什麼急著要走了。

這時候,石守信又跳了出來,要和楚軍討教,馬雲和趙普相視一眼,今天的事兒,難辦了,要是剛纔申屠從堅勝了,那自然是各勝一局。可現在自己這邊一敗一平,完全處於劣勢了,現在走,那無疑就是認輸了,可要是不走,那不是輸得更慘。。。

劉彥濤橫跨一步,硬著頭皮準備請戰,可是這個時候從軍列中走出一下軍士來,他輕聲說道:“大王,小人不才,願與這位將軍較量一二。”

最後一次。兩軍主帥見面

第13章 出使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93章 兒女親家第56章 賬本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67章 催妝第211章 隴州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9章 詐門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52章 脫身之策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25章 約四事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38章 決策(1)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10章 夜宴(一)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5章 不謀而合第107章 明詔第88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21章 江湖傳聞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20章 西遷(2)第155章 藏獒第87章 援兵3第86章 南下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4章 威逼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9章 西遷(1)第120章 歸程(下)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30章 攻克江陵30第56章 碰壁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68章 釋放第20章 死諫第126章 兩派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79章 兵發明州第25章 約四事第89章 援兵5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02章 會戰(1)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0章 西遷(2)第91章 契丹楊袞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23章 入貢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0章 茅山道士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68章 結義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4章 敲詐勒索(2)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20章 三分之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50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7章 關門打狗第52章 蕭縣大捷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74章 算計第98章 論戰第200章 混戰第91章 遇刺
第13章 出使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93章 兒女親家第56章 賬本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67章 催妝第211章 隴州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9章 詐門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52章 脫身之策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25章 約四事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38章 決策(1)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10章 夜宴(一)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5章 不謀而合第107章 明詔第88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21章 江湖傳聞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20章 西遷(2)第155章 藏獒第87章 援兵3第86章 南下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4章 威逼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9章 西遷(1)第120章 歸程(下)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30章 攻克江陵30第56章 碰壁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68章 釋放第20章 死諫第126章 兩派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79章 兵發明州第25章 約四事第89章 援兵5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02章 會戰(1)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0章 西遷(2)第91章 契丹楊袞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23章 入貢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0章 茅山道士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68章 結義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4章 敲詐勒索(2)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20章 三分之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50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7章 關門打狗第52章 蕭縣大捷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74章 算計第98章 論戰第200章 混戰第91章 遇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商水县| 礼泉县| 柳州市| 阜阳市| 商洛市| 乾安县| 凌源市| 南宁市| 霞浦县| 余干县| 买车| 霸州市| 刚察县| 丹巴县| 定安县| 穆棱市| 安达市| 华坪县| 象州县| 剑河县| 枣阳市| 宁海县| 苍溪县| 亚东县| 买车| 郁南县| 青川县| 招远市| 浙江省| 教育| 漾濞| 卢氏县| 四子王旗| 彭州市| 澜沧| 定兴县| 麦盖提县| 绥芬河市| 平昌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