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摸底

暮色沉沉。方城縣西門外,燈籠火把照的半邊天通紅一片。新到的漢軍,就駐紮在此。大帥郭威,副帥皇太子劉承訓剛剛設宴,款待了高行週一行,溫言慰問的同時,還帶來了新科皇帝劉知遠對高行周等人的封賞,冊封高行周爲兵部尚書,宋州節度使;高行周也是滿臉涕零的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表達了對劉知遠的感謝之情,表示願意肝腦塗地,效忠大漢朝。

晚宴之後,諸將各回各的駐地。郭榮給趙匡胤、王樸二人使了個眼色,三人悄悄的在郭榮的軍營裡聚集了起來。燭光幽幽,三人表情各異,一時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七天前,劉知遠進了汴京城,就立刻派人去了鄴城,找到杜重威,宣讀聖旨,要遷杜重威爲陝州節度使。鄴城是杜重威的根本,他怎麼可能遷到人生地不熟的陝州呢,當即就把這位天使,給趕出了鄴城,拒不奉召。

劉知遠大怒,召集衆將商議,要討伐杜重威。劉知遠南下汴京的一路上,郭榮率領的白衣軍表現出色,因此,也有幸參加了這次軍前會議。郭榮按照事先和王樸商議的方案,力排衆議,動員劉知遠暫緩討伐杜重威,而是先行南下,震懾住南方的楚國和李唐,然後再與杜重威決戰。理由是:三天前契丹大皇帝耶律德光突然病逝,契丹內部混亂,諸子爭位,大量的契丹軍隊滯留在了河北諸州,等候新主子的命令。杜重威打著驅逐契丹的旗子,又曾和契丹人多次作戰,彼此嫌隙很大。有契丹人滯留河北,杜重威一不敢南下汴京,二不敢和契丹硬拼,只能派遣少量部隊,趁機奪取一些城池吧了。杜重威可以這麼做,我們名正言順的大漢朝更可以這樣做。也派遣少數軍隊北上,牽制杜重威就可以了。眼下對大漢朝威脅最大的不是杜重威,而是南方的楚國和李唐。楚國得隴望蜀,既得襄州,復望鄧州,已得鄧州,復望唐州,而李唐看著眼紅,更是蠢蠢欲動。如果我們和杜重威僵持不下,他們探出了我們的虛實,從背後掩殺過來,咱們可就腹背受敵,處境危險了。因此,我們還不如趁杜重威不敢和我們正式翻臉的時候,先下手爲強,派兵南下擊退楚國和李唐,一來,穩住了南方防線,沒有了後顧之憂,二來,我軍行動神速,可以樹立我們戰無不勝的威名,即提高了大王的名聲,又震懾各路藩鎮,何樂而不爲呢?

劉知遠有些意動,在劉知遠看來,李唐不堪一擊,可是楚國的事情很難辦,如果不管不問,楚國的野心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他吞掉了整個威勝節度使之後,會不會繼續北上呢?如果在自己和杜重威決戰的時候,楚國從背後捅上一刀子,那事情就不好辦了。。。他當下又和郭威商量了一下,方纔下定決心,先行南下。南下之前,劉知遠反覆叮囑郭威,如果楚軍弱,可一戰而勝之,如果楚軍強,那麼就要謹慎從事,切莫打蛇不成,反而傷了自己,大漢朝的本錢可不多啊。。。

趙匡胤第一個打破沉默,他問道:“王先生,這楚軍不退反進,是何道理啊?莫非他們是真的要和我軍在方城下,決一雌雄嗎?今天這一仗,可以看的出來,楚軍的實力並不弱,他們可是連契丹人都打敗了的。如果硬碰硬,我們自然不怕他,不過這麼一來,不就違背了我們南下的意圖了嗎?”主意是王樸出的,可卻是自己三哥在皇帝面前說出來的,萬一弄巧成拙,在方城和楚軍大打出手,那麼就算贏了,損兵折將也是必然的,三哥恐怕是吃不了兜著走啊。

趙匡胤的意思,王樸立馬就聽明白了,他並不理睬趙匡胤,反而問郭榮道:“郭將軍,以爲如何?”

郭榮淡然一笑,說道:“眼下楚國有三個難題,第一,楚軍進展神速不假,可是正因爲進展神速,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就佔領了襄州、房州、均州、鄧州,可民心並沒有完全歸附,這幾州的官員大多還是大晉的官員,對楚國並沒有太多的好感,關鍵時刻,這些人會不會反水,誰也說不定,楚軍一定會有這個顧慮。第二,楚軍號稱十萬,其實不過六萬人,再加上各地分兵,留在鄧州的恐怕不過40000人,其他的都是新近降兵,威勝節度使的兵馬向來孱弱,那些降兵恐怕作爲不大;第三,楚軍有後顧之憂,當今天下,大漢最強,其次李唐,再次纔是楚國,楚軍北線精銳都在鄧州,如果在這裡與大漢決戰,不管誰勝誰負,都不是楚國所希望看到的。”

王樸捻鬚而笑,趙匡胤卻看起來有些疑慮,郭榮解釋道:“如果大漢勝,襄州、房州、均州恐怕會再次反水,楚軍只能倉皇南退,精銳盡喪,從此便難有太大的作爲了。如果楚軍勝,大軍也會損失過半,到時,他也是無力繼續北伐。這個時候,李唐出兵淮南,不管是大漢還是楚國,都無力對付,那麼淮北河南之地,恐怕都屬於李唐了。楚軍是徒爲他人做嫁衣裳。七弟,你覺得十二弟,會那麼笨嗎?”

郭榮微微冷笑著斷言道:“楚軍北進,恐怕更多的只是做做樣子,想在談判中佔點上風罷了。十二弟這是在賭,賭我們不會和他們決戰!”

王樸嘆了口氣,說道:“楚軍不乏人才啊。如果不是杜重威在河北,我一定要鼓動郭大帥,在方城和楚軍決戰,徹底滅了馬雲的野心!哎。。。日後和大漢爭天下者,必然是大楚了。”

趙匡胤目光一轉,問道:“王先生,如果今天我們和楚國議和,等我軍北返和杜重威交戰之時,楚軍再突然北上,那麼我們豈不是腹背受敵了嗎?”

王樸凝神仔細的看了眼趙匡胤,趙匡胤在政治上如此的白癡,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頓了一下,方纔笑道:“趙將軍,你過慮了,方纔郭將軍不是說過楚軍有三個顧慮嗎?襄州等地雖然在楚國的手,威勝節度使的兵將也投降了許多,可是楚國要徹底把襄州等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把孱弱之兵,變成自己的,變成精兵,恐怕還要花上一陣子功夫,沒有一兩年時光,他是決然辦不到的。而我們最多隻用半年的功夫,就足以對付杜重威了。”

趙匡胤恍然,他正要開口說話,就聽帳外有人走進來,說道:“三哥,軍營前來了個信使,唐州刺史馬全節派人送信來了。”這人卻是石守信。

郭威帥大軍南下,趙匡胤帶著白衣軍作爲先鋒,郭榮卻是做了父親的書目官,跟在郭威的左右,處理一些公文,學習一些行軍打仗全局把握的能力,這也是郭威看郭榮在代州乾的不錯,有意的培養他。同時,也是因爲郭榮和劉承訓關係較好,留郭榮在身邊,也是爲了陪著劉承訓,和未來的皇帝陛下加深關係,做做感情投資。這麼一來,所有的軍情,便要先送到郭榮這裡。

郭榮打開信封,取出信件,上面寫得馬全節自己的建議,這傢伙聽說援軍來了,立刻盡起唐州兵馬,日夜兼程南下,要攻取楚軍的後路湖陽,圍殲楚軍於鄧州。郭榮看完心中一喜,如果湖陽掌握在漢軍手裡,談判起來無形中就多了一個籌碼,這楚軍恐怕是再也睡不上安穩覺了。

一旁的王樸看了書信,確實搖頭嘆息道:“馬瘋子,太冒失了。如果我大軍確實要和楚軍決戰,那麼這一招,自然是上策。可現在這麼一弄,楚軍處境危險,進不能擊潰我軍,退又怕我軍沿途最近,他最大的可能性就出亂招,把鄧州、唐州,甚至申州的局勢徹底攪混了,到時候,我軍是戰還是不戰呢?戰則兩傷,不戰的話,大漢的軍威能難以保全。再說,這湖陽真的就那麼好攻嗎?如果他萬一偷襲失手,那麼唐州危矣。。。哎。。。失策,實在是失策啊!”

郭榮站了起來,拿起書信,說道:“情況緊急,我要趕緊把這事兒稟報給父帥知道纔好。”

“且慢,”王樸走到郭榮身前問道:“如果,大帥問你,該當如何處理,不知將軍,要怎麼回答呢?”

郭榮一愣,說道:“自然是分兵南下唐州,先穩住唐州的形勢再說。如果唐州丟失,鄧州、唐州互成犄角,我軍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王樸讚許的看了眼郭榮,具體戰術上,郭榮或許不行,可是戰略眼光卻比別人強了許多,他遂再問道:“如果大帥問你,該當派多少兵馬呢?” wωω? т tκa n? co

郭榮說道:“至少要2萬人吧。”

王樸搖頭說道:“情況危急,楚軍要取唐州,必用騎兵,楚軍的騎兵原來不過千餘人,就算現在擊敗了契丹人,獲得了一些戰馬,估計也不過三四千人。我軍要出兵,也當出動與其對等的兵力即可。只須奪下唐州治所泌陽,至於上馬縣、唐河縣,就讓給楚軍罷了。困獸猶鬥,如果我們出動大軍,把唐州徹底的掌握起來,楚軍形勢危急之下,說不定就鋌而走險。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馬雲這個人,當年曾經假扮道士,矇混皇帝,膽大妄爲之極,逼急了他,此人說不定會舉傾國之兵,和我們決一死戰。楚漢之間早晚必有之戰,可是不應該是現在發生。我們要竭力的剋制自己纔好,不要使事件越發不可收拾了。另外,將軍可以向大帥請命,趕赴楚軍大營,議和!摸摸楚軍的底,看看他們到底想要些什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10章 夜宴(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20章 想我?像我?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65章 搏命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05章 會戰(4)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章 謀臣(1)第4章 人心難測第3章 攻攻試試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34章 詩賊(1)第67章 催妝第1章 南平窘境第106章 樊若水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4章 晚宴第149章 奢侈品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20章 西遷(2)第135章 潑髒水2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15章 西征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28章 打劫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70章 益津關第4章 美侍女第17章 謀臣(2)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108章 臨江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21章 劉崇南下第66章 援軍?第59章 出降(上)第70章 血戰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18章 李唐猝亡(2)28第60章 出降(下)第149章 奢侈品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5章 失蹤第74章 算計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6章 打不打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46章 奇功第82章 豫章行(五)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99章 追擊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77章 奇襲第104章 會戰(3)第64章 祭孔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05章 幽會第192章 真議和第64章 收編第28章 請君入甕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47章 賞賜第14章 兵圍南陽第87章 戰潞州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57章 波瀾再起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第110章 夜宴(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20章 想我?像我?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65章 搏命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05章 會戰(4)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章 謀臣(1)第4章 人心難測第3章 攻攻試試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34章 詩賊(1)第67章 催妝第1章 南平窘境第106章 樊若水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4章 晚宴第149章 奢侈品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20章 西遷(2)第135章 潑髒水2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15章 西征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28章 打劫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70章 益津關第4章 美侍女第17章 謀臣(2)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108章 臨江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21章 劉崇南下第66章 援軍?第59章 出降(上)第70章 血戰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18章 李唐猝亡(2)28第60章 出降(下)第149章 奢侈品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5章 失蹤第74章 算計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6章 打不打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46章 奇功第82章 豫章行(五)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99章 追擊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77章 奇襲第104章 會戰(3)第64章 祭孔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05章 幽會第192章 真議和第64章 收編第28章 請君入甕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47章 賞賜第14章 兵圍南陽第87章 戰潞州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57章 波瀾再起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修文县| 原阳县| 宁安市| 鸡西市| 衡水市| 蒲城县| 东台市| 射洪县| 怀来县| 阜平县| 永定县| 铅山县| 青海省| 武汉市| 海兴县| 阳山县| 龙游县| 西乌| 望谟县| 逊克县| 中卫市| 鹤峰县| 哈巴河县| 奈曼旗| 九寨沟县| 墨玉县| 定南县| 固始县| 浠水县| 张掖市| 瓦房店市| 镇安县| 福鼎市| 闻喜县| 九台市| 鸡泽县| 武乡县| 积石山| 蓝田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