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死諫

劉知遠居然派遣大軍南下救援鄧州。這個消息,讓一直胸有成竹的馬雲,有些發矇,據探子回報,劉知遠派遣樞密副使郭威親帥大軍6萬餘人南下,匯合高行周部後,兵力已經達到了8萬餘人,如果再加上東南側泌陽的馬全節所部,兵力已經接近十萬。而楚軍在江陵出發時共計大軍六萬人,除去攻擊隨州、復州、安州等地的朱元部一萬人外,還剩下5萬人,一路招降納叛,雖然與契丹血戰,兵力有所折損,但總人數不減反增,也已經接近九萬人,但是,楚軍地盤擴大之後,還要留兵駐守,再加上新降的兵丁,軍心不穩,戰力不強。此次到達方城的楚軍不過5萬人,真正的精銳只有三萬人。

形勢突然變得嚴峻了起來。

“微臣料事不明,以至於我軍受挫,請大王降罪責罰。”帥帳裡,李驤站了出來,跪下請罪道。

馬雲回過神來,掃視一臉衆人,除了申屠從堅幾人之外,劉彥濤他們都有些喪氣。馬雲呵呵一笑,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兩步扶起李驤說道:“李先生,這怎麼能怪你呢?你是我大楚的行軍司馬,樞密副使,又不是算命先生,怎麼可能算的一清二楚呢?今日之事,不在於先生料事不明。先生一直來鍛鍊三軍,練成各種場合下的不同作戰的陣型,北伐之戰中,又是屢獻奇謀,縱然有小小的失誤,也是瑕不掩瑜的。”馬雲說著有看了眼劉彥濤、彭師藁他們,說道:“白衣軍是漢軍精銳,善戰之名,天下傳聞。他們突襲之下,我楚軍尚難不慌不亂,拼命搏殺,若不是劉將軍和諸位將軍不惜命,不怕死,又怎麼能給白衣軍以重創呢?這次受挫,主要責任在於寡人啊。連勝之下,寡人難免有些目空一切,趾高氣揚。三軍失了警惕之心,這纔有今日之勢啊。”馬雲輕聲慢語,把責任都攔在了自己身上,讓在做的諸位將領,心中暗暗感激。

“漢軍的來極快,我軍剛剛接到密探的報告,白衣軍居然已經趕到了。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這麼沒有什麼關係。再說,依我看,漢軍雖然精銳,和我楚軍比起來,勝負之數,恐怕也是五五開。今天這一仗,可以說是個糊塗仗,打得莫名其妙。雖然我軍有所折損,不過,白衣軍還不是被我們驚退了嗎?諸位將軍,莫要喪失了銳氣,大家商議一下,我軍下一步該當如何行事啊?”馬雲安然的樣子,自信的表情,讓帳中諸將的心裡不由得也安定了不少。是啊,這次是因爲沒有準備,自己的隊伍拉的太長,要是準備充分,他漢軍未必便能討得好去。

“當然繼續打了,今天這一仗,打得糊里糊塗,等漢軍主力來了,我們再和他們廝殺。”申屠從堅氣呼呼的說道。今天他挺冤枉的,剛開始自己兵少,吃了虧,等好不容易把高懷德給圍著了,眼看就成了煮熟的鴨子,結果這鴨子居然又重新長了翅膀,撲楞楞的飛跑了。他不覺得憋屈才怪。

馬雲微微一笑,並不說話。

劉彥濤沉聲說道:“大王,漢軍新到,又恰好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評心而論,數量相當,他們未必能戰勝我們大楚,可是,大漢地方廣大,兵員充足,貿然樹此強敵,實是不智,對我大楚,恐怕是有害無利啊。”

彭師藁也勸道:“大王,劉老將軍,說得在理啊。咱們還是和漢軍議和吧。”

馬雲並不表態,笑吟吟的問李驤道:“先生意下如何呢?”

李驤有些感激的說道:“大王,臣還是堅持原來的看法,大漢的內患重重,就算他南下了,也絕對不會和我們死拼的,這個時候,我軍不僅不能退兵,反而應該繼續進軍,在方城縣下安營紮寨,拖著漢軍,等著他們來找我們議和。”

“妙啊,李司馬,你說的太對了。就應該這樣。”申屠從堅大嗓門又出現了。

劉彥濤有些著急,不顧傷痛站起來說道:“大王。現今軍力已疲,再打下去,恐怕。。。咱們大楚的本錢可不多啊。眼下的這點兵力,可以說是我們大楚國中的精銳了。練兵不易啊。我臣覺得,與其和漢軍死拼,不如咱退一步,咱們掉轉馬頭,先滅了不堪一擊的嶺南,壯大了自己,等天下有變,在北伐也不遲啊。”

挑柿子,要撿軟的捏。劉彥濤的話,有些打動了馬雲。爭霸天下靠的是什麼?一靠財力,沒有充足的糧草,守城守不住,招兵也招不來;二靠精兵,這精兵指的是久經訓練,上過戰場,殺過人的百戰之兵。大楚的精銳十之六七都在鄧州,如果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啊。。。想當年竇建德何等勇猛,十萬大軍縱橫河北,無人能敵,可是自從在河陽被李世民擊敗之後,就此一蹶不振,敗落了下來。

“大王,劉將軍。漢強而楚弱,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軍遭遇這樣的一個小挫折,就向漢軍議和,那麼,漢軍對我大楚,必然小瞧。過個一年半載,我大楚富庶而弱小,漢朝強大而貧窮。我大楚就猶如一個孩子,手捧黃金在鬧市中穿過一樣,漢朝焉能不眼紅,不動心呢?臣敢斷定,就算今天議和成功,我大楚北方邊境恐怕永無寧日了。大王,今日我軍絕不能退兵議和,反而應該進軍,作出決一死戰的樣子,逼迫漢軍,讓他們主動和我們議和,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啊。”李驤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個。。。馬雲有些遲疑。趙匡胤來了,柴榮還會遠嗎?再加上在郭威也不是白給的,這郭威可是後周太祖,可以和朱溫、李克用相媲美的一個響噹噹的人物。自己進軍方城,萬一激怒了郭威,搞成了楚漢大決戰。勝了(在眼前這種形勢下可能性不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白白便宜了杜重威。。。敗了,就像劉彥濤說得,自己的老本就要賠光了。。。自己先南後北,同一中國的戰略就要推後幾年,推後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的。柴榮、趙匡胤,這兩人不管誰當皇帝,自己卻還是貓在荊楚這一畝三分地,就等著被人收拾吧。被人收拾了以後,歷史上還留個罵名——一小搓反動分子,負隅頑抗,妄圖阻礙祖國統一的歷史進程。

不管馬雲在那胡思亂想些什麼,李驤撩衣跪倒,說道:“大王,臣請問,大王的志向是什麼?”

不等馬雲回答,李驤自己答道:“大王的志向,臣等都是知道的。大王,厚待士民,注重農耕,招募勇士,鍛鍊精兵,爲的就是橫掃六合,一同華夏,結束百年的戰亂,還域內一個朗朗乾坤。臣等不遠千里,追隨大王,殫精竭慮,不怕犧牲,無非是攀龍附鳳,希望能跟隨大王成就一番事業,名留千古。北伐之後,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士氣正勝,軍心可用。即便今日,偶遇小挫,可是無傷大雅。我大楚基本實力,並沒有受到一點的損失。臣以爲,退兵與進軍,依然是我大楚的轉折點。大軍一退,如果漢軍不與我們議和,反而乘勝追進,請問大王是戰,還是退呢?戰者士氣已失,軍無戰意;退,退到襄州,還是退到江陵,甚或退到長沙呢?”

“大王,諸位將軍,你們覺得漢朝強大,我們不易得罪,卻不知漢朝內憂外患。晉臣安重榮曾經說過這麼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天子者,兵馬強壯耳。劉知遠雖然進入到了汴京,可是河北的杜重威、李守貞等人未必會賣他的帳,契丹人也不會因爲漢朝的建立,就會不再入侵中原。漢朝看起來強大,猶如一頭猛虎,可是這頭猛虎卻是深陷泥潭,他一日不從泥潭中躍出,就不會傷人的。天下人都知道,我們大楚弱小,正因爲大楚弱小,胃口才不會大,漢朝也不會把我們列爲頭等敵人,我們所要的,無非就是鄧州、唐州而已,杜重威要的卻是整個天下。漢軍又怎麼會置心腹大患於不顧,與我們這些,決一死戰呢?臣敢料定,我軍是北進,郭威會立刻和我們議和,如果我們退兵,鄧州、襄州恐怕就不保了。”

“既然漢朝內憂外患,那麼李司馬,我軍退兵,漢軍應該高興纔對,又怎麼會追擊呢?”劉彥濤說道。

“你可曾聽聞,大軍出動,無疾而終的嗎?郭威氣勢洶洶的趕來,其實對我們是一種試探,如果我們強硬,他自然就軟了下來,如果我們退了,他反倒會增長狼子野心。大王,自從克服南平一來,大楚與中原接壤。彼此翻臉,那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對漢朝展示我們大楚的實力,反倒可以讓漢朝老老實實的待幾年,給我們留下一段難得的和平時期。”

馬雲目光遊移,始終定不下決心來。

“蹡踉”一聲,就見跪在地上的李驤,突然站了起來,反手從一旁的申屠從堅腰間抽出寶劍來,橫劍脖子上,說道:“大王,今日若退兵,大楚必然不報矣。臣願自刎于軍前,也不願見長沙城破之日。”說著就要動手。

馬雲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急忙說道:“先生,且慢,寡人,依你便是。傳令三軍,進發方城!”

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94章 再見陳傳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49章 越牆第60章 三成機會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35章 拉攏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6章 樊若水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61章 招降納叛第87章 戲弄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章 造假幣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92章 真議和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61章 迷惑第116章 含元殿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7章 波瀾再起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28章 打劫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34章 詩賊(1)第22章 摸底第144章第110章 夜宴(一)第101章 逃亡第205章 借道第19章 圈套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82章 對峙第21章 江湖傳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95章 新軍情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81章 豫章行(四)第71章 單挑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1章 單挑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9章 chongle第3章 突擊檢查第68章 釋放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章 送客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43章 等待第101章 逃亡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192章 真議和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0章 戰高平2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20章 歸程(下)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60章 三成機會第26章 離間第49章 爲你做主第85章 潞州第29章 詐門第199章 追擊第8章 把柄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章 誰去出征?第26章 謠言第45章 神棍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34章 入蜀(3)第42章 隔山打牛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06章 樊若水第205章 借道第10章 新妃(1)第116章 含元殿第26章 謠言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
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94章 再見陳傳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49章 越牆第60章 三成機會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35章 拉攏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6章 樊若水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61章 招降納叛第87章 戲弄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章 造假幣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92章 真議和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61章 迷惑第116章 含元殿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7章 波瀾再起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28章 打劫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34章 詩賊(1)第22章 摸底第144章第110章 夜宴(一)第101章 逃亡第205章 借道第19章 圈套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82章 對峙第21章 江湖傳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95章 新軍情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81章 豫章行(四)第71章 單挑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1章 單挑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9章 chongle第3章 突擊檢查第68章 釋放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章 送客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43章 等待第101章 逃亡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192章 真議和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0章 戰高平2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20章 歸程(下)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60章 三成機會第26章 離間第49章 爲你做主第85章 潞州第29章 詐門第199章 追擊第8章 把柄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章 誰去出征?第26章 謠言第45章 神棍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34章 入蜀(3)第42章 隔山打牛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06章 樊若水第205章 借道第10章 新妃(1)第116章 含元殿第26章 謠言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琼结县| 扶绥县| 筠连县| 鹤岗市| 嘉义县| 玛曲县| 深水埗区| 高平市| 凯里市| 岢岚县| 香格里拉县| 南皮县| 武夷山市| 理塘县| 金塔县| 曲松县| 桐城市| 宣威市| 子洲县| 安龙县| 黄冈市| 施秉县| 富阳市| 沈丘县| 金平| 习水县| 青龙| 平利县| 连山| 扶绥县| 雅安市| 桐柏县| 南平市| 三门县| 辽阳市| 临洮县| 宁明县| 张家口市| 望都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