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驅除契丹

大晉開運四年二月,一切準備停當的馬雲,打著“驅除契丹,還我河山”的旗號,以倪可福爲前鋒,馬雲自己帶著李驤、劉彥濤、彭師藁、朱元、曹彬、石大等將領組成中軍,以陳誨爲後合,範質、吳班負責糧草的供給,共發兵6萬,號稱十萬大軍,從江陵出發,進逼襄州。

襄州、房州、均州、鄧州、隨州、唐州、復州、安州都隸屬於大晉的威勝節度使管轄(治所在鄧州),這節度使原本是馮道擔任的,可是契丹進中原,這位馮老兄,著急著去捧契丹人的臭腳丫子,就擅自離任了。他走了以後,過不兩天,就來了萬把契丹兵馬駐紮在鄧州,這萬把契丹人的將領崔廷勳和拽剌就暫時擔任著節度使和節度副使。這倆傢伙在鄧州是什麼好事也沒幹,整天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就是喝酒打屁,把威勝節度使府給搞得烏煙瘴氣的。

馬雲北上的消息傳到襄州,襄州刺史張從德立刻驅逐了契丹“打草谷”的部將,向馬雲投降。楚軍兵不血刃,攻佔了襄州。馬雲在襄州休整一天,留下陳誨駐守襄州,自己拔營起兵,順著白河繼續北上,這大軍還沒出城呢。房州(今十堰)那邊也送來了降表。緊接著均州也派人送來了降表,都表示熱烈歡迎馬雲的到來,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把他們從契丹人罪惡的深淵中解救了出來,並且紛紛表示了要緊跟馬雲的步伐,一路北進的心願,並且還派來了2000援兵。

本來的計劃是先打下襄州,然後試探一下契丹的實力,能北進則進攻鄧州,不然就掉頭南下,把隨州、復州、安州攻下,這樣佔了江漢平原,再招攬些移民,修修水利,過兩年就是一個巨大的糧倉啊。沒想到。。。沒想到北伐形勢是一片大好啊!祖墳上冒青煙,扯嗓子喊兩個口號,竟然應者如雲。三州之地竟然是唾手可得。

“大王興義兵,驅除契丹,眼下應者如雲,臣請大王登基稱帝,號令天下,定鼎中原。”見房州、均州也降了,剛剛投降的張從德竄出來,勸說道。

張從德的話剛說完,劉彥濤也站出來說道:“大王,張大人所言極是啊,眼下中原無主,諸藩鎮各自爲戰,臣也恭請大王稱帝,號令四方。”

馬雲愣了下,他條件反射般的謙虛道:“兩位大人,你們誤解了。寡人出兵除了驅除契丹,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外,還有重要的意義就是救回陛下,重造大晉河山,兩位大人,此話莫要再說,寡人忠貞之心可鑑日月。”馬雲對張從德甚是優待,見他投降之後,仍然任命他作爲襄州刺史,不過襄州的軍隊卻交給了陳誨掌握。

李驤在一旁問道:“大王,既然均州、房州以降,大王當遣人安撫纔是。再有就是我軍現在是否繼續攻擊鄧州呢?”

馬雲看了看帳中的諸將,考慮了一下,說道:“吳班、石大聽令,你二人帶領一團兵馬,即可進軍房、均二州,替寡人安撫百姓。“

吳班、石大二人站出來,拱手道:“遵令。”

馬雲繼續道:“朱元,你帶領10000兵馬東進隨州,保護我軍側翼的安全,至於復州、安州,汝可臨機自行決斷。”

朱元道:“遵令。”

“張從德、陳誨。你二人駐守襄州,發佈安民告示,以民事爲重,主意保護我軍的糧道。”

張從德、陳誨也趕緊站出來稱是。

“李驤,你立刻發行文到荊南,命令丁思瑾派遣疑兵於復州,策應朱元兵馬。”見李驤點頭,馬雲繼續道:“其餘衆將,跟隨本王順著白河,進軍鄧州。驅逐在鄧州的崔挺勳所部。”

“報!報將軍,楚王馬雲已經發兵北上,襄州刺史張從德殺害我軍的百夫長,投降了馬雲,現在馬雲已經率領大軍沿這白河北上。“

“哈哈,這楚王是想找死不成。就是劉知遠那樣的英雄,對陛下,也是俯首稱臣稱兒,他小小的楚王,在窮鄉僻壤之地,是腦子壞了,還是吃了狗熊膽子了。竟然也敢派兵北進。嘿嘿,還驅除我們,崔兄,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咱們是不是先達他一下子,免得等援軍來了,咱們一點好處功勞也沒有啊。”拽刺大咧咧的問崔挺勳道。

崔挺勳說道:“拽刺兄,眼下著鄧州內有晉兵3萬,還有咱們契丹兵馬近1萬。從數量上來說,有這4萬人是足夠了。不過這威勝節度使是個什麼玩意兒,你想必也知道,這裡挨著的是南方的楚國,而楚國也是一向聽話,這威勝節度使的兵馬又少,再加上五六年前,安從進又是在襄州謀反的,所以晉國一直在消弱威勝軍。這三萬晉兵恐怕頂不上太大的事吧。”崔挺勳說道。這小子當年跟著趙延壽一塊投降了契丹,對晉國的事情還熟悉的。

“那我們就自己單幹,我聽說這楚軍可沒有幾匹馬。呵呵,咱們的騎兵一衝鋒,他們估計就得落荒而逃了。哈哈。”拽刺滿不在乎的說道。

崔挺勳搖了搖頭,說道:“這打仗的主力,當然是咱們契丹兵馬了,不過這三萬晉兵也不能讓他們閒著。中原漢人的事情,你不太清楚。如果這三萬晉兵和楚軍作戰,如果我軍一旦戰局不利,他們很有可能就臨陣反水。與其讓他們守著鄧州城,還不如讓他們打頭陣,和楚軍廝殺起來,結了仇怨,纔會死心塌地的和我們站在一起。再有,我們契丹軍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在楚軍的兩翼夾攻,如果戰事萬一不順利,咱們撤退也方便的多。“

“哈哈,你們漢人的心,都不知道是怎麼長的,鬼主意真多,就是膽子小。哈哈。就依你說得。讓那個高行圭來見我們。“

倪可福率領著5000兵馬作爲前部,正在進軍呢,就聽見探子回報到:“將軍,前面有大批的晉兵。“

這鄧州附近地勢平坦,倪可福帶著大軍順著白河,向新野縣進發,新野是個小縣,守軍不多,他準備今晚攻下新野,稍事休整一下,第二天在進攻鄧州。沒想到晉兵居然先來了。倪可福問道:“有多少人馬啊。“

“大概有二三萬人馬的樣子。“探子說道。

“去,稟報大帥知道。“

“傳令官,立刻傳令,將部隊集結,擺成方陣待敵。“倪可福傳令道。鄧州是個盆地,楚軍進軍迅速,已經走到了地勢開闊的地方,這裡離白河之有500米左右的距離,白河邊雖然長這些樹木,可是林木並不稠密,裡面也沒有什麼伏兵,至於白河,雖然並不寬敞,只有二三十米寬的樣子,水勢也不大,也足夠抵擋對方的騎兵了。所以倪可福,並不怎麼在意白河畔的情況,反而在官道四周列陣。

不多時,就可以看到前方塵土高揚,想必是大晉快速行進的影響吧。

隨著距離的拉近,萬人齊衝鋒,搞得地動山搖,聲勢如虹,倪可福不慌不忙,他端坐在馬上,左手勒著繮繩,右手提著大刀,瞇著眼睛眼向遠方,敵軍如山的氣勢,似乎完全沒有放在他的心裡。而楚軍將士也沒有顯出一點慌張的樣子,持盾的持盾,彎弓的彎弓,各負其責,靜靜等待著廝殺時刻的到來。

震天的喊殺聲呼嘯而至,晉兵就錢塘江涌起的大潮一般不顧一起的衝了過來,可惜,還沒有衝到楚軍面前的,迎接他們就是一陣箭雨。這支晉軍與杜威、李守貞等人率領的河北諸州的晉兵不同,那是邊防軍,晉軍的精銳部隊,裝備精良,軍士也是久經陣戰,作戰經驗豐富,同樣的箭雨射過來,他們或者結成連陣同時揮舞刀槍,磕飛箭矢,或者與刀盾手配合,讓刀盾手持盾牌來抵擋。可是,威勝軍怎完全不同,已經多年未經戰陣的他們,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衝了過來,希望依照自己的聲勢,自己的人數優勢,將楚軍先嚇慌,進而嚇跑,他們可以在後面追擊。結果情況和他們想得完全不一樣,雖然只有5000來人的樣子,可是楚軍竟然一定也不慌張,只是直盯盯的看著他們衝過來,在衝到箭矢打擊範圍之內的時候,方陣裡的楚軍才突然施放起弓箭來。

箭雨如簧,晉兵不曾防備之下,損失慘重,可是晉兵畢竟人多,在將領不顧死傷人數的情況下,晉兵與楚軍的距離是越來越近。就在這是,倪可福大刀一舉,“嗚嗚”的號角聲吹起,楚軍揮舞著刀槍,各個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奮勇的衝殺了上去。刀槍齊聚,鮮血橫飛,剛纔巴不得衝進楚軍陣中躲避箭雨的晉兵,突然發現還不如退回去呢。晉兵人數雖多,可是楚軍靠這河邊佈陣,把自己集結起來,晉兵衝進來之後,卻發現在這個小得範圍內,人多的居然是楚軍,而人少的纔是他們晉兵。

倪可福拍著戰馬在陣中左突又殺,好不愜意。這個陣勢,是楚軍一年來專門訓練的,剛開始的時候是方陣,等到混戰的時候,“啪“的一下,方陣很快分解開來,30個士卒,背朝內臉朝外,組成了一個圓陣,與晉兵開始了廝殺。

第103章 會戰(2)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7章 伏擊(三)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66章 援軍?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94章 箭在弦上第26章 離間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6章 滅蜀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84章 奔襲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65章 二合一第103章 會戰(2)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64章 收編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38章 夜襲(中)第80章 騎射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3章 攻攻試試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9章 援軍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20章 西遷(2)第104章 會戰(3)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5章 詩賊(2)第20章 西遷(2)第105章 幽會第143章 等待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3章 攻攻試試第13章 下杭州(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2章 刺殺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74章 算計第9章 長沙朝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6章 離間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8章 血戰(一)第111章 決策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01章 逃亡第38章 夜襲(上)第178章 糧草第11章 岳陽樓(上)第9章 長沙朝議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6章 謠言第24章 議和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9章 讓涇州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38章 家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9章 圈套第38章 決策(1)第112章 夜宴(三)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90章 聯合契丹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26第5章 不謀而合
第103章 會戰(2)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7章 伏擊(三)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66章 援軍?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94章 箭在弦上第26章 離間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6章 滅蜀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84章 奔襲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65章 二合一第103章 會戰(2)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64章 收編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38章 夜襲(中)第80章 騎射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3章 攻攻試試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9章 援軍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20章 西遷(2)第104章 會戰(3)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5章 詩賊(2)第20章 西遷(2)第105章 幽會第143章 等待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3章 攻攻試試第13章 下杭州(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2章 刺殺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74章 算計第9章 長沙朝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6章 離間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8章 血戰(一)第111章 決策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01章 逃亡第38章 夜襲(上)第178章 糧草第11章 岳陽樓(上)第9章 長沙朝議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6章 謠言第24章 議和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9章 讓涇州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38章 家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9章 圈套第38章 決策(1)第112章 夜宴(三)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90章 聯合契丹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26第5章 不謀而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乐山市| 新晃| 和平区| 榆中县| 泌阳县| 沽源县| 米易县| 行唐县| 毕节市| 寻甸| 荔浦县| 同仁县| 莱西市| 来凤县| 临洮县| 北票市| 天长市| 汉川市| 永登县| 福鼎市| 惠州市| 华容县| 浦北县| 洪江市| 汝州市| 大埔县| 内黄县| 鄂托克旗| 海安县| 乌兰浩特市| 德阳市| 永州市| 如皋市| 河西区| 辽宁省| 金川县| 赤城县| 从化市| 松江区|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