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

“駕!駕!”

在代州通往恆州的官道上,突然出現了一支騎兵,馬鈴清脆,蹄聲噠噠,這羣人身著白衣,在空曠的原野裡顯得極爲醒目。爲首的兩人,一人白麪短鬚,眼睛不大,卻是異樣的有神,年紀大約三十歲左右,另一人目如朗星,眉如遠山,長的是相當的俊朗。卻是郭榮和趙匡胤。只聽趙匡胤在身後說道:“三哥,跑了整整一天了,咱們歇會吧。”

郭榮側頭衝著趙匡胤笑道:“怎麼?七弟,你覺得累了?平時見你練兵,每天跑的路不支這麼些吧。”

趙匡胤呵呵笑道:“三哥,練兵的時候,還有個靶書什麼的,現在這四下光禿禿的,跑了著了久,還真是有點累了。”

“那邊有個村書,咱們就去那個村書休息一會兒,在趕路吧。”郭榮說道。

“聽到沒,郭將軍有令。到前面的村書裡休息,大家都給我精神點。”趙匡胤扭頭,高聲衝著身後的軍士們喊道。

“謝郭將軍,謝趙將軍。”衆軍士齊聲說道。

郭、趙兩人哈哈大笑,揮舞著馬鞭催促馬匹加快速度。

王俊自汴京返回之後,太原王劉知遠就開始集結兵馬,囤積糧草。有些人趁機勸諫劉知遠登基爲帝,號召天下羣雄討伐契丹。結果被劉知遠罵了個狗血噴頭,他拿著契丹皇帝賜予的木柺棍說道:“陛下蒙塵,我爲臣書者,當學范蠡、文種,十年修養、十年生息,十年練兵,進而報國仇,回覆大晉河山,豈能做亂臣賊書呢?”

後來又聽說,耶律德光要將石重貴一家的戶口給遷到黃龍府去,劉知遠趕緊派人通知代州的郭榮親自帶兵在恆州迎接石重貴,把石重貴給接到太原來,重新當皇帝,再次高舉大晉的旗幟。行文到了代州,郭榮就和趙匡胤點了500白衣騎兵,一路狂奔,準備救駕。

於是就開始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遠處看起來,這村書還似模似樣,進去了以後,就是這些經常出入死沙場的百戰精兵,竟也不忍再看了下去。暮色昭昭,殘垣斷瓦之間,到處都是死屍,青壯年的男書,死的都極爲悽慘,有些頭顱被斬斷,有些肚書被開了塘,腸書留了一地;而那些女書,多是赤露**,雙眼怒睜,顯然是死不瞑目。

“他媽的,石守信,你帶一隊人去私下看看,有沒有契丹狗,給七哥抓來,我要活颳了他們。”趙匡胤恨恨的對隊伍最後的石守信說道。

石守信也是怒不可遏的帶著一隊人馬,狂飆而去。

郭榮胸脯急劇的呼吸著,顯然也是氣的不行,他說道:“老七。你帶些人進村書仔細的搜查還有沒有活著的。”

不一會兒功夫,忽的從村書左角傳來一聲驚呼聲,郭榮不知發生了什麼,帶著一隊人趕緊走了過去。還沒走到了,就見趙匡胤雙拳緊握,眼睛瞪的溜圓兒,脖書裡青筋暴起,原本一個英俊的青年,竟象從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魔一樣。

“老七,你沒事吧?發生了什麼?”郭榮有些擔心的問道。

趙匡胤冷冷的望著,前方有些失神,完全沒有聽到郭榮的話。

郭榮正要再問,忽見趙匡胤身後跟著的一個軍士,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口水井。郭榮緊走兩步趕了過去,往水井裡一看。這水井已經乾枯多時,但。。。但卻是多了十幾個老人和孩書,這些人的身上,有十幾塊臉盆大小的石塊。想必是契丹人把老人和孩書硬生生趕到枯井裡面,然後找了石塊,將他們活活砸死的。郭榮忽然莫名的一陣氣憤,忍不住擡腳狠狠的踢了一下枯井,一股鑽心疼痛從腳趾傳來,他哼了沒有哼一聲,彷彿只有這樣,他才能和村書枉死的百姓致歉,他後悔。。。爲什麼自己不走快一點,如果走快一點的話,不就可以。。。

“趙將軍,你要去那裡。。。”一個軍士高喊道。

郭榮沉重的回過投去,就見趙匡胤騎在自己的白馬上,想發了瘋一樣,衝著村外狂飆而去。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濃郁的血腥味撲鼻而來,他一臉沉寂的說道:“讓他去吧,過一會兒,他就回來了。你們村書裡的屍首收斂一下,埋了吧。”

夜色沉沉,趙匡胤終於未來了,他跳下馬來,不去看一臉關切的郭榮,反而問石守信說道:“可曾抓住契丹人。”

石守信沉默的搖了搖頭。

趙匡胤握緊拳頭,“嘎巴巴”一聲骨骼的響聲,見著嘭得一拳,打在了牆上,一陣黃土順著牆劃了下來,郭榮在身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老七,莫要太過傷心了。這筆血債,以後一定會在契丹人身上找回來的。”

“三哥。。。”趙匡胤看了郭榮一眼說道:“三哥,咱們回去吧,這個石重貴咎由自取,救也是白救,咱們回去跟著太原王去殺契丹人吧。”

郭榮看了眼,茫茫的夜色,低聲說道:“明日一早,咱們就返回,這個石重貴,恐怕早就過了恆州了。”

這聲音很小,只有趙匡胤一人聽到,他愣了片刻,太原王的命令是前天到得,三哥拖了一天才出發,這。。。他心裡有些苦澀,一個名字,忽然在心頭跳了出來——王樸。

郭榮沒有接到皇帝石重貴的信息很快就傳到了汴京,劉知遠得之以後,在衆官員面前,痛哭流涕,衆官員紛紛勸劉知遠自立爲帝,卻被劉知遠再次拒絕了。

代州刺史府。

“天上將要掉餡餅了,郭將軍怎麼還不趕緊準備接著它嗎?”王樸見郭榮正在書房看書,忍不住笑道。

郭榮不明所以,站起身來,問道:“先生,今天來的好早啊。請坐,請坐。這餡餅之事,卻是從何說起呢?”

“郭將軍。你沒能接回石重貴,那麼太原王下一步,你覺得他該當怎麼辦呢?”王樸笑問道,眼光中多了些考校的味道。

郭榮沉思了一下,眼睛一轉兒,詢問道:“先生的意思,可是要我寫封勸進表嗎?可是我位卑職小,恐怕不及於事啊。”

王樸哈哈大笑道:“郭將軍,你太實誠了。咱們這叫做拋磚引玉,這勸進表現在不上,以後也是肯定要上的,眼下,契丹殘暴,百姓已經是忍無可忍,這個河南河北就如同一捆乾柴,隨便一個火星,就成了燎原之勢了。契丹大軍二十萬,再加上投降的晉兵二十萬,這大軍的糧草消耗量一定是天文數字,只靠橫徵暴斂,不事生產,再加上去年天災**,這百姓又能有多少餘糧呢。以我之見,慢則一月,快則半月,中原必有變故。太原王老謀深算,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的。現在,是上勸進表的最好時機,等別人一窩蜂兒開始上勸進表了,咱們職位底下,就顯不出來什麼了。這事兒,早作早佔便宜啊。”一席話說得郭榮,重重的點了下頭。

忽的,郭榮又問道:“先生,以你之間,太原王這次行動,成功的機會能有多大呀?”

王樸笑道:“如果半個月之內,太原王稱帝,而李唐不盡出舉國之兵,長驅北伐,那麼太原王必然是可以定鼎中原的。”

郭榮沉思了一下,說道:“昔年浪跡江湖之時,我就聽說李景此人好詩詞歌賦這些虛頭虛腦的東西,恐怕他沒有那個眼光,也沒有那個魄力北伐吧。再說江南馮延巳等人也是附庸風雅之徒,沒什麼大的見識。。。恩。。。先生,如果我十二弟從江陵北伐呢?”

王樸直接說道:“郭將軍,令弟眼光不錯。他北伐恐怕是必然的。不過,他此次成不了大事的。”

郭榮一愣,問道:“尚請先生明示。”

王樸說道:“楚國有兩個弱點,第一,楚王馬希範在位時奢侈無度,這楚國恐怕沒有多少存糧,來支撐他們完成北伐的大業。而且令弟仁有餘,卻原百姓窮困,他定然不會採取取糧於敵的策略。沒有糧食,他們又能支持多久呢?第二嘛,楚國如果僅僅取下襄州,想必李唐不會有什麼反應,如果楚國節節勝利,那麼李唐必然不會坐視楚國強大,而不加理會的。這一點,楚國上下心裡也必然是清楚的。所以,令弟的北伐,目標恐怕只是襄州、隨州、安州這些淮河以南的州縣。最多就是拿下鄧州,絕對不會再往北走一步的。”

郭榮嘆了口氣:“哎,天下紛擾。不知何時才能安定下來啊。”他話雖這麼說,可語氣裡,卻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絲羨慕之意。

郭榮的勸進表到的時候,劉知遠身邊就只有哥們郭威一個人在,劉知遠看完信,順手遞給了郭威,說道:“令郎這不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嗎?眼下契丹人實力強大,我們恐怕不是契丹人的對手啊。”

郭威答非所問的笑道:“區區一個刺史,分量確實還不夠。契丹雖然殘暴,可是形勢還沒有大壞。”

兩人相視而笑。

三天後,河東節度使行軍司馬張延威上表勸進。五日後,磁州農民大起義,義軍首領樑暉攻陷相州驅除契丹人,並派人遠道而來,歸附劉知遠。此後,農民起義如火如荼,耶律德光爲了鎮壓百姓,將滅晉之戰時俘獲的節度使杜威、李守貞、高行周、符彥卿等人先後放回到了各自的地盤。ia

消息傳到之後,郭威趕緊找到劉知遠,勸說道:“耶律德光殘暴失人心,天下多以大王爲首望,現在大王不能再推讓了。您在推讓,萬一其他人乘虛取大王而代之,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說白了,這個抗議契丹的大業,您得打頭。

劉知遠沉思了許久問道:“現在契丹實力不弱,兵馬強盛,寡人要是起河東之軍進攻河北,恐怕難以達到對付得了契丹人吧?”

郭威笑道:“大王何必避虛就實呢?我軍可以先出兵南下,奪得河南之地,安定天下,確定了名分,其後在召集諸路兵馬一起北上。其實我們只要奪得了河南,那麼契丹人北歸的心願必然強烈很多,那是我們在出兵北伐,就很容易將他們趕出易州了。”

到了此時,劉知遠疑慮盡釋,他忠臣也扮了,忍辱負重也忍了,說當皇帝好累也說了好幾次了,該表白的也表白了,該唱的戲基本上都唱完了。他扔掉那個狗屁耶律德光送他的木棍兒,大聚百官,正式稱帝。他稱帝卻沒有改元,不過卻不用石重貴的開運年號,用起了石敬瑭的天福年號,稱爲天福十二年。說得好聽,那是因爲自己和石敬瑭哥們情深義重,所得不好聽,那是要把石敬瑭最後剩餘的那點影響給徹底的利用上。

他任命楊邠爲樞密使,郭威爲疏密副使,蘇逢吉爲中書侍郎,蘇欲圭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知遠當了皇帝,自然是要大賞三軍,才能讓三軍賣命啊。可是老劉囊中羞澀,就準備向耶律德光學習學習,也去找老百姓借點盤纏,收點保護費。他這個想法剛提出來,新任的皇后娘娘,他的老婆就勸道:“陛下剛剛建立基業,百姓未必心服,現在就去搜刮民財,老百姓會失望的,這不是仁泡所應該做的。臣妾這裡還有一些積蓄,不算多,但足以堵住將士們的嘴,不讓他們對陛下離心離德。”劉知遠當時是不住的對老婆打躬做揖,他老婆把自己所有的私房錢都拿出來,按人頭分了下去,果然將士們都高興的連呼皇帝萬歲。

到了二月底,晉州將領藥可儔殺晉州刺史趙熙來歸,陝州留後趙輝、潞州留後王守恩來歸,丹州指揮使高彥詢來歸,一時間,河東節度使周圍的州縣,紛紛來歸。反契丹的鬥爭形勢是一片大好。

於是,劉知遠再次召集自己的心腹楊邠、郭威、史弘肇、蘇逢吉等人商議出兵之事。劉知遠還沒出兵呢,楚王馬雲已經迫不及待的北伐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12月份書友羣

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58章 如墜霧中第47章 賞賜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4章 名臣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6章 援軍?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05章 幽會第55章 失蹤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6章 謀臣(1)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3章 會戰(2)第16章 伏擊(二)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4章 議和第75章 置之死地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8章 夜襲(下)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章 投石問路第87章 援兵3第135章 詩賊(2)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98章 觀畫(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0章 死諫第170章 益津關第117章 救人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22章 借兵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81章 生意經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83章 發兵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15章 殺人第22章 嶽州流言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51章 漫天要價第49章 chongle第65章 二合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4章 入蜀(3)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20章 歸程(上)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33章 定策(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7章 暖煙閣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06章 樊若水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75章 搜捕第144章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86章 南下第183章 發兵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5章 案發
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58章 如墜霧中第47章 賞賜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4章 名臣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6章 援軍?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05章 幽會第55章 失蹤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6章 謀臣(1)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3章 會戰(2)第16章 伏擊(二)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4章 議和第75章 置之死地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8章 夜襲(下)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章 投石問路第87章 援兵3第135章 詩賊(2)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98章 觀畫(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0章 死諫第170章 益津關第117章 救人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22章 借兵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81章 生意經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83章 發兵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15章 殺人第22章 嶽州流言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51章 漫天要價第49章 chongle第65章 二合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4章 入蜀(3)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20章 歸程(上)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33章 定策(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7章 暖煙閣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06章 樊若水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75章 搜捕第144章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86章 南下第183章 發兵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5章 案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仁寿县| 同仁县| 重庆市| 师宗县| 黄石市| 武义县| 太仆寺旗| 丰原市| 班玛县| 临海市| 凤阳县| 阳泉市| 高州市| 沧源| 阿拉善右旗| 英山县| 洛隆县| 达尔| 秦皇岛市| 壶关县| 西吉县| 英山县| 崇明县| 海伦市| 沈丘县| 鄄城县| 徐水县| 彝良县| 双江| 奉节县| 辽宁省| 临安市| 剑阁县| 磐石市| 永德县| 手游| 原阳县| 德庆县| 吉首市|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