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倡議北伐(上)

長沙楚王宮養民殿。

“大王,昨夜從中原趕回來的消息,杜威果然率軍從武強西進,到了恆州。”李驤在一旁指著河北州縣地圖說道。

馬雲的情報機構是分爲兩塊的,一塊是隸屬於刑部的捕風房,另外一塊,一直由彭雙管著,是利用在各地開辦茶行的方式來搜去情報(楚國的茶葉一直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馬雲當上楚王之後,爲了安撫彭師藁,就正式娶了彭師藁的妹妹彭雙。出於某種考慮,馬雲把由彭雙管理的這部分情報機構,歸於了樞密院,屬於參謀司管理(李驤就主管參謀司)。

“這東西北三面都有契丹兵馬,如果契丹斷了晉兵的糧道,哎,這次晉兵可能會是一場大敗啊。”馬雲看了看身旁站著的趙普、李驤、範質、徐仲雅等人,嘆了口氣。

李驤搖了搖頭說道:“大王,不是一場大敗。而是一場亡國的戰爭。杜威帶大軍進了恆州,如果萬一契丹兵從太行山穿過攻下欒城。就把恆州唯一的糧道給斷了。只要契丹圍而不打,過不了一個月,晉兵恐怕就會不戰自亂了。杜威一敗,河北諸州,再也沒有精兵可以抵抗契丹了。契丹順勢南下,大晉又怎麼可能不亡呢?”

馬雲輕輕的念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馬雲肚子裡都有那些貨色,李驤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突然聽馬雲這麼一念,李驤有些詫異。這首似詩非詩、似詞非詞的玩意兒,雖然格式不太工整,卻是句句精闢,讀起來瑯瑯上口,特別是最後一句,更是發人深省。李驤是熟讀百書,掄起文采來不必範質差多少,比那個只讀論語的趙普更是強上不少,馬雲念得這個東西,他從來都沒看過,而且也沒聽人念過。莫非這是大王自己作的?李驤耐人尋味的望了一眼馬雲,說道:“好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大王這首。。。要是傳了出去,恐怕會開創一種新的文體格式吧。”

“啊。”馬雲楞了一下,他剛纔是有感而發,聽李驤這麼一說,才醒悟到,自己把元曲給拿出來唸了。早就沒有當文學青年願望的馬雲,淡然一笑說道:“剛纔略有失神,讓先生見笑了。”

“大王,爲臣子者,不怕天災人禍,不怕外敵入侵,怕得就是君主忠奸不辨,驕奢淫逸。大王若能牢記‘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我大楚一定可以橫掃六合,一統華夏的。”李驤斷然的說道。

馬雲哈哈一笑:“先生,我們還是看看晉國的形勢吧。既然晉國就要滅亡了,那麼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呢?”馬雲只知道劉知遠建立了後漢王朝,至於怎麼建立的,什麼時候建立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至於契丹滅晉是不是象現在這樣滅掉的,他也不知道。

“等!”李驤說道。

“大王,現在情況不明,等到形勢清楚之後,再在採取相迎的措施。如果大晉不亡,我們最好是按兵不動。畢竟去年六月,石重貴剛冊封您爲楚王。我們作爲屬國,晉國不亡,我們發兵,名義上說不過去。其次,我們攻擊晉國,而晉國又沒有滅亡,以我們的實力,想要吞掉晉國,現在還辦不到,這樣一來,我們就徒然在自己的北方樹立了一個強敵,那麼。。。我們處境就更加艱難了。不過,晉國的滅亡是必然的,我們只要等到契丹滅晉,就可以了。”李驤分析道。

馬雲望著中原的地形圖,久久的沉思著,忽然,他說道:“先生,你覺得李唐會有什麼反映呢?”

李驤微笑道:“唐軍現在困於福建,恐怕對北伐興趣不大。福建內亂近十年了,不管是王延政、過去的閩王王延義,還是現在的福州守將李仁達,他們對福建南方的漳州、泉州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控制力。也就是說,這個兩個地方已經形成了一股割據勢力。唐軍圍城近兩年,王延政已經彈盡糧絕,建州破城之日已經不遠了。建州一下,陳覺和查文徽合併一處,不管是漳州還是泉州,都無力抵抗,他們很可能投降唐軍。但是,吳越已經出兵福州相助福州守將李仁達,有吳越兵在,這福州唐軍就未必拿得下來。如果唐軍一旦在福州遭遇失敗,我們的細作,再者漳州、泉州活動一下,這漳、泉二州,李唐他也別想得到。”

馬雲眉梢一挑,喜上心頭,忍不住呵呵大笑:“如此說來,這李景白忙乎半天,除了已經殘破不堪的建州、汀州,他居然什麼都沒撈著。哈哈哈哈。”

說著,馬雲意猶未盡的說道:“要是能說動李景也出兵中原就好了,呵呵,依李景這個餅才的那塊料,也只能是徒費軍糧而已。”

李驤沉思了一下,搖頭道:“在福建,李唐耗費了太大的精力。此時出兵中原,就是兩線作戰的局面,李唐恐怕支持不住啊。所以,他們很難出兵的。”

範質和徐仲雅倒沒說什麼,趙普卻道:“單從軍事上講,李大人說得很對。不過,要是從李唐當政者的心裡上說,未必就沒有辦法,勸李唐出兵。”

從馬雲剛剛當上大王,李驤、趙普等人就提出了“調動唐軍、消弱唐軍精兵,耗費李唐國力”的想法,然後在以馬雲爲首的楚國高層官員不斷的補充完善,變成了一種集體智慧的結晶,和造假幣一起,成爲了楚國對李唐的基本國策。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楚國派出一批的細作在吳越散步謠言,鼓動吳越王出兵福州,在漳州、泉州,鼓動地方勢力的自主思想,甚至在能力範圍之內,爲他們提供便利。還和李唐秘密協商,共同攻擊漢國。就是想把李景的老爹李昪存的八百萬兩家產給揮霍掉,把李唐僅有的精兵給消耗掉。

這是聽趙普說有辦法說動李唐出兵北伐,大殿上的人都凝神細聽,特別是李驤,神態更是仔細。

趙普緩緩說道:“各位大人想必也知道,這李唐是分爲馮延巳和周宗兩派的,馮延巳這派人在李景心中的地位高,手裡的權力也大,而且他們也是野心勃勃妄圖統一。這種人,有個致命的缺點,一是看不得別人的好,二是拼命想佔便宜。大王,您還記得吧,前年我們去金陵的時候,這羣人吃不到葡萄,反說葡萄酸,一個勁的說我們拿下南平是錯誤的。呵呵,如果我軍北伐,一路順風,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襄州、隨州等地,大王、各位大人,您們覺得李景和馮延巳他們會有什麼反映呢?”

馬雲撫掌笑道:“李景他們要是聽到這個消息,想必以爲這晉兵或者契丹兵,並不可怕,說不定就會倉促出兵北伐,如果那樣的話,他們是必敗無疑。妙。。。妙計啊。這麼說來,還要麻煩趙兄親自走一趟金陵,去見見李景。給他好好的描述一下北伐前景。等到我們出兵攻城略地之後,李景他們肯定是忍不住了。”

衆人哈哈大笑。

開運四年正月,金陵偶降瑞雪,整個城市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含元殿上,李景頹然的望著殿外白茫茫的天地,心裡是充滿了無奈。多好的一個寫詩的環境啊,披著貂皮大衣,踩在酥軟的白雪上,隨著步伐的前進,不僅在白皚皚的地面上,留下一串淺淺的腳印,還傳來“嘎吱嘎吱”的腳步聲。踏雪尋梅,煮酒炙肉,這是何等的快意啊。小風這麼一吹,小鼻涕這麼一流,身子一抖,腦袋立刻就清醒了,這靈感就滔滔不絕的涌現出來。就像王羲之一樣,只有在酒醉時才能寫出蘭亭序那樣的名作來,朕只能在這凍人的美景之中,才能感受人間疾苦,朕最得意一闕詞就是在風雪中凍出來的。

這個趙普,他什麼時候來不好,偏偏要這個時候來。而且周宗也是的,讓趙普等兩天就是了嘛。這大雪紛飛之日,朕都盼了一年了。

“陛下,楚國使臣趙普在宮門外候見。”黃皓低眉順目的輕聲稟報道,他曉得皇帝的心意,知道這個時候皇帝就像一直猛虎一樣,惹不起的。

“哎”,李景木然的嘆了口氣,說道:“讓他進來吧。”

“大楚使臣趙普,叩見唐王。”趙普來到含元殿上,施禮道。

趙普施禮了,可等了半天也沒等到李景的那句“免禮平身”。大殿之上靜悄悄的,周圍大臣偷眼看下李景,這傢伙一臉的不耐煩。

趙普臉不紅心不跳,不卑不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作爲楚國的一個情報頭子,相當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對李景肚子裡的那些花花腸子,趙普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爬起來以後,高聲說道:“臣奉我王之命,特將文昭王文選兩集送於唐王。說著從懷裡拿出一個三寸見方的扁平木匣子,拱手遞了上去。

第198章 立功第8章 請君作詩第3章 突擊檢查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45章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45章29第74章 兵進泉州第200章 混戰第29章 詐門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章 火中會師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69章 進攻潼關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8章 對策第4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三千精兵第43章 繼續出使第88章 宴無好宴第7章 援救第24章 議和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07章 心動(上)第38章 決策(1)第33章 入蜀(2)第132章 刺殺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47章 五代諸葛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98章 罪狀第206章 鳳翔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82章 包圍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68章 結義第23章 曹氏父子第25章 刺殺第3章 嶽州現狀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章 大火熊熊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9章 援兵5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04章 會戰(3)第29章 詐門第19章 血戰(二)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5章 殺人第143章 等待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十二章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章 南平窘境第24章 彷徨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出城第62章 匍匐臥倒第50章 家書第206章 鳳翔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69章 側翼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85章 援兵1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87章 戲弄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68章 來了第136章 詩賊(3)
第198章 立功第8章 請君作詩第3章 突擊檢查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45章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45章29第74章 兵進泉州第200章 混戰第29章 詐門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章 火中會師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69章 進攻潼關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8章 對策第4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三千精兵第43章 繼續出使第88章 宴無好宴第7章 援救第24章 議和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07章 心動(上)第38章 決策(1)第33章 入蜀(2)第132章 刺殺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47章 五代諸葛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98章 罪狀第206章 鳳翔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82章 包圍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68章 結義第23章 曹氏父子第25章 刺殺第3章 嶽州現狀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章 大火熊熊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9章 援兵5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04章 會戰(3)第29章 詐門第19章 血戰(二)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5章 殺人第143章 等待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十二章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章 南平窘境第24章 彷徨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出城第62章 匍匐臥倒第50章 家書第206章 鳳翔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69章 側翼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85章 援兵1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87章 戲弄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68章 來了第136章 詩賊(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鄂托克前旗| 靖安县| 龙山县| 六安市| 安岳县| 宣城市| 嘉定区| 惠水县| 云林县| 德阳市| 吉木乃县| 怀柔区| 武安市| 革吉县| 通化市| 夏河县| 新龙县| 定西市| 景宁| 彭山县| 旬邑县| 介休市| 隆昌县| 寻乌县| 高台县| 七台河市| 博湖县| 通州市| 洪雅县| 锦屏县| 三原县| 德安县| 房山区| 若羌县| 剑阁县| 恩施市| 金昌市| 乳源| 衡阳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