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宮養(yǎng)民殿……
“大王,這是今天凌晨剛剛得到劉昭禹劉大人的快馬文書,請大王過目。”趙普拿著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文書,遞給了張順,由張順轉交給了馬雲。
馬雲翻開看了看,笑著對徐仲雅、趙普、王贇、範質、李驤等人說道:“劉卿幸不辱命,已經從石重貴那裡請來了冊封的詔書了。”
徐仲雅笑道:“大晉這兩年日子不怎麼好過,十萬兩銀子買了一紙詔書,他們是一點也不吃虧啊。”
範質管著戶部,有些捨不得的說道:“其實,用不了十萬兩的,咱們大楚現(xiàn)在也是百廢俱興,處處離不開錢,這……”劉昭禹出使的時候,範質就反對拿十萬兩銀子去買個詔書,現(xiàn)在還在耿耿於懷呢。
“範先生,這事兒,明面上,是咱們拿了十萬兩白銀去買了個楚王的冊封詔書。事實上,咱們不吃虧。古人曾經說過: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放在咱們大楚上,有點不太正確。範先生、李先生,還有趙兄,你們都是中原人,你們說說看,你們在中原的時候,是怎麼看待朝廷、李唐、吳越、蜀國還有咱們大楚呢?”
範質想起自己是怎麼留在楚國的,不再說什麼了。趙普和李驤互視一眼,趙普說道:“大王,實不相瞞,要說中原人看天下的諸國來說,最好的當然是中原了,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不過中原戰(zhàn)亂不堪,所以就有大批的百姓跑到南方來,南方諸國,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李唐了,無非是大家都認爲李唐文化鼎盛、國力富強,其次就是吳越了,至於咱們大楚還有嶺南,在中原人的眼裡看來,都是些邊荒不毛之地。畢竟,就連大唐朝流放犯人不是嶺南,就是黔州了。所以大王讓劉昭禹乘坐高大華美的馬車,穿著絲錦製作的衣服,沿路出手闊綽,並且向石重貴進獻白銀十萬兩,無非是想借此機會來,來擴大咱們楚國在中原的影響力,招募中原不堪動亂的士子百姓來楚國。大王,微臣說得對吧?”
“呵呵,知我者,趙兄也。寡人就是這個意思。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有句話,不是這麼說得嘛,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捨不得媳婦套不著流氓嘛。該花的錢,咱們不能省。這中原的使者要來了,咱們就消息在荊湖廣泛的傳播一下。至於這個儀式嘛,咱們是不是把地方上荊南道、桂州道、梧州道、郎州道、還有長沙道的主要官員全部召集到長沙來,一同參加這個冊封儀式。”馬雲笑著說道。
徐仲雅尋思了一下,說道:“大王,那……還讓不讓這個中原來的使者繞著咱們大楚走一遭,藉機宣傳宣傳啊。”
馬雲沉思了一下,說道:“那不必了,等冊封大典舉行完了,咱們可以自己派人拿著冊封的詔書,到楚國各地去展示一下就可以了。這中原的使者,我們還是要以禮相待,但是,什麼該讓他看,什麼不該讓他看,得分得清清楚楚,中原多豪傑,咱們楚國這點東西,該保密的還是要保密。”
見徐仲雅點了點頭,馬雲又說道:“今天召集你們來,是有另外一件事要和你們商議。諸位大人,我大楚要在這亂世之中做一番事業(yè),你們覺得什麼纔是最重要的呢?”
這些人或說愛民,或說練兵,或說輕徭薄稅。
馬雲一一搖頭,見大家靜心沉思之後,馬雲斬釘截鐵的說道:“人才。亂世之時,人才最貴。”
見徐仲雅等人一本正經的頻頻點頭稱讚。馬雲突然覺得有點不自在,自己好不容易說了一句挺幽默的經典臺詞,感覺自己還挺幽默的,結果大家一臉肅容,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
馬雲不得已咳嗽了一聲,繼續(xù)唱高調道:“只有有了大批的人才,我們大楚才能屹立不倒,纔能有所作爲。”他差點想說我們大楚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想想有點場合不對,終於還是自己轉了回來。
徐仲雅眼睛一亮,說道:“大王,您剛即位之時,就曾下詔要舉行科考,錄用士子。現(xiàn)在事情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下詔,確定科考的具體時間了呢?”
馬雲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個是當然的,不過,今天我們商議的不僅僅是科考這件事。寡人,想建立一個……一個人才庫。什麼意思呢?就是寡人想從中樞機構裡面,還有地方州道里面選拔一下優(yōu)秀的官員,重點的考察他們,重點的培養(yǎng)他們,等到時機成熟,這些人就可以提拔提起來大用了。”
在場的幾個人互視了一眼,馬雲這話說得有點含糊不清,可是大意,他們都弄明白了。說白了,馬雲這是要爲未來做打算了。楚國的將來,必然不會是荊湖這一畝三分地,一定是要衝過長江,走向全國。地盤大了以後,需要官員的人手也多了,等那個時候臨時培養(yǎng),一方面肯定要有個熟悉業(yè)務的過程,另一方面,現(xiàn)在是亂世,那些人的忠誠度也是一個問題,用錯了人,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徐仲雅試探性的說道:“大王的意思,可是要重點培養(yǎng)一批人,爲以後打下基礎。”
馬雲笑道:“寡人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寡人還給想了一個名字,就叫‘一三人才工程’。說白了,就是要在三到五年之內,培養(yǎng)一百名左右的州刺史級別的官員,培養(yǎng)三百名左右的縣令級別的官員,爲以後我們大楚的發(fā)展做準備。”
徐仲雅這幾個文臣臉上都是一喜,馬雲這麼做,這說明,馬雲對文臣的重視啊。自安史之亂一來,爲什麼天下會動亂不堪,在他們看來,還不是因爲軍權沒有受到很好的約束,同時又掌握在了不識禮節(jié)、不動大義的粗鄙武夫的手裡。
王贇雖然官拜樞密使,是個武將,可是他書讀的也不少,立刻就明白這文臣是怎麼回事了。從馬殷開始,歷任楚王都有意的使文臣、武將相互牽扯。這文臣和武將之間矛盾不少,互相看不順眼。爲什麼當時馬光亮遲遲得不到軍隊方面的支持呢,他和李皋走的太近,也是原因之一。
現(xiàn)在聽馬雲的意思,這是明顯的要提高文臣的待遇了,作爲頭號武將,王贇當然心裡有點犯嘀咕,他躬身問道:“大王,這軍隊裡面,是不是也要實行這個一三人才工程啊。”
馬雲笑道:“隨著我們的地盤大了,軍隊的數(shù)量當然也多了,軍隊肯定也會搞這樣相關的人才培養(yǎng)工程,不過,不是現(xiàn)在,軍隊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要抓緊鍛鍊,爲明年或者後面出兵北伐或者南下做好充分的準備。訓練,是軍隊當前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其他的,要暫時先放一放。”看王贇有點失落的樣子,馬雲補充道:“當然,除了訓練之外,我們要將軍隊作戰(zhàn)的獎懲更加具體,要加大獎懲的力度,提高軍隊的積極性。”
王贇的臉色好了些,馬雲這麼一說,意思就是要提高軍隊的軍餉了,這當然是好事了。
還沒等王贇替軍中將士謝恩呢。對面的幾個文臣就坐不住了,徐仲雅首先問道:“陛下,我們大楚中樞機構分爲門下中書省和尚書省,合起來官員近千人,地方五道的官員恐怕更多,有近3000人,你說得從中樞和地方提拔優(yōu)秀官員,不知道這個比例大概有多少啊。”
馬雲說道:“我們很快就要舉行可靠了,這一三人才工程,要留一定的名額給這些新出路的士子們。然後,在這官員裡面分配。這個具體的分配方法嘛,大家有什麼意見儘管說嘛。”
見馬雲放權了,由大家商議,方纔躍躍欲試的幾個文臣,反而冷靜下來了。這事情卻是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是,牽扯到人事分配,一句話就很可能決定了別人一輩子的事,徐仲雅他們反倒沉默了下來。
倒是拓跋恆問道:“大王,不知道您這個一三人才工程,包不包括監(jiān)察院的官員啊?”
馬雲一笑,說道:“咱們成立這個人才工程,不是簡單的把那些人選完了了事,每年是要考覈的,不要儘想著美事,做不出來成績,你就算進了這個名單,一樣可以把你在請出來。而這個官員考覈,就有監(jiān)察院來負責。這麼一來,基於避嫌的緣由,監(jiān)察院的官員就不在參加這個一三人才工程了的初選了。”
拓跋恆原本聽說監(jiān)察院不能參加,心裡有點就然不樂,後又再聽馬雲這麼一說,忙追問道:“大王的意思是監(jiān)察院官員不參加初選,但可以參加第二輪的選擇?”
馬雲愣了下,想了想,說道:“這樣吧,監(jiān)察院抓了不合格的人,就可以讓自己替補進去。”
徐仲雅和範質互視一眼,這下子監(jiān)察院可就熱鬧了。有監(jiān)察院的人天天盯著,入選的人怎麼可能不努力嗎?不過問題還沒解決,這個人數(shù)的比例到底應該是多少啊?
“至於比例嗎,這中樞和地方就按人數(shù)來擬定總的比例,至於到底門下中書省多少人、尚書省多少人、梧州道多少人,就按照年底監(jiān)察院的考覈情況來擬定人數(shù)吧。考覈優(yōu)秀的多,那麼入選的人數(shù)就增加些。”馬雲一錘定音的說道,至於具體的調配工作,就有徐仲雅他們來做了,馬雲是大王,把把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