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找點事幹(上)

“未來兩三年之內間,楚唐必有一戰。”就在趙普和常夢錫等人談判的前一天,李驤在養民殿,斬釘截鐵的對馬雲和趙普說道。

李驤神色中流露出一絲斷然的意味,他繼續說道:“大楚乃四戰之地,守之不易。大王想成就大業,當北取襄陽諸州,南下嶺南,東取唐,西取蜀,爾後舉兵北上以徵中原。現如今,晉廷勢力微弱,對地方控制能力逐漸下降,如果契丹再次南下,晉廷恐怕必亡無疑。而契丹殘暴,就算能一時攻佔中原,也必然守不住,等契丹北歸之時,大王可傳檄天下,鼓軍北征,中原諸侯林立,恐怕不能輕易取之,但至少可以拿下襄州諸地,完善我們北部防線。爾後,稍加休整,即可南下攻滅漢國。滅漢之後,中原兵力強盛,不能與其爭鋒,只能暫時稱臣納貢;西蜀地勢險峻,可以交好;大王當帥軍東進,剿滅李唐,橫掃江南,以呈南北對持之勢。可是這李唐雖有五鬼亂政,可畢竟地方廣大,百姓富足,兵馬頗多。貿然攻取,恐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李唐要取,但不能蠻幹,臣以爲我們應該找機會慢慢的消弱李唐的兵力,耗費李唐的糧草,攪亂李唐的政局,等到我們進攻李唐的時候,他們戰無百戰精兵,守無充足的糧草。到時候,李唐就可以一鼓而下。”

馬雲眼睛一亮,問道:“李先生,可有什麼主意嗎?”

李驤笑道:“過去咱們是自顧不暇,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大王即位,楚國盡在掌握。咱們的眼光就要放的更長遠一些。當前就有這麼一個機會——閩中。閩中據我楚國過遠,咱們鞭長莫及,可是卻和吳越毗鄰,如果我們前一二細作,在吳越散播謠言,說唐滅閩,則下一步必然滅吳越。吳越之中眼光長遠的人,必然會遊說吳越王。這樣吳越就不會坐視閩國輕易滅過。吳越勢力較弱,可李唐用人不淑,前線的大將都是酒囊飯袋,這一出一入,兩國在閩中一場混戰,對李唐的國力,必然有不小的消耗。”

“妙計,妙計啊。陳覺、查文徽這兩人,寡人都見過,絕非能征慣戰之將,唐軍的精銳部隊在兩人的指揮下,一定會損失不少的。失去了精銳,就算唐兵百萬,又怎能擋得住我們楚國的大軍呢?”馬雲高興的說道。

“大王,這只是第一步,李唐和吳越要想在閩中分出個勝負,怎麼也得一年光景。倒時候,我們再鼓動李唐出兵討伐南漢,這不僅可以消耗一下李唐,而且我們還可以就近觀察唐軍實力,若唐軍強,也就罷了,若唐軍弱,嘿嘿,咱們就把嶺南徹底給奪過來。然後就鼓軍東進,徹底的滅亡李唐。”

馬雲心中一動,遲疑的說道:“先生之意,可是要利用這次談判嗎?”

李驤微笑的看著趙普和馬雲,點了點頭。三人都明白了這意思。

於是纔有了趙普和常夢錫等人的談判,要是李唐的使者只有常夢錫和韓熙載,這兩人一個反戰,一個聰明,恐怕都不會和楚國談什麼聯合出兵。可偏偏多了一個魏岑。

魏岑是什麼人,大名鼎鼎的南唐五鬼之一。這南唐五鬼除了自身的毛病之外,還有個通病就是自認爲是優秀的軍事家,是要幫助李景建功立業,掃平六合的。趙普把漢國的軍事分佈圖拿出來以後,說等明年楚國打下了漢國,就把雄州給讓給李唐。

卓越的軍事家魏岑同志,當場就不幹了。他聽趙普說楚軍不過3萬人,就先擊潰了潘崇徹的大軍,後又俘虜了吳懷恩,這說明漢國的兵戰鬥力地下啊。又便宜不佔,那怎麼是他魏岑乾的事情呢?於是,他打著減輕楚國傷亡的名義,強烈要求兩國同時出兵,趙普自然是再三推諉。

結果,趙普越是推諉,這魏岑越是覺得嶺南這塊肥肉,萬萬不能全落在楚國的嘴裡。他魏岑是越挫越勇,竟然甩開了常夢錫等人,主動找到趙普,苦求再三,終於達成了協議——同時出兵。楚國要端州以西的地方,端州一東,包括興王府,全部都是李唐的。從地盤上看,楚唐兩國基本上是相當的,不能說楚國就吃了虧,可是從人口上,從經濟上來看,廣東一帶,要比廣西可富足的多了。另外,出兵前,李唐要資助楚國糧草20萬擔。

就在趙普和魏岑扯皮的同時,馬雲在相國徐仲雅,禮部尚書劉昭禹的陪同下,來到了天策學士府,親切的看望和慰問了楚國大名鼎鼎的十八學士們。

這些文昭王時代的風雲人物們,自聽說楚王在百忙之中抽空來看望自己這些個革命老同志。一個個激動的要命,提前兩天就命令天策學士府的雜役們,掃地的掃地,刷牆的刷牆,兩日來加班加點就是不加薪,終於把天策學士府給打掃的是煥然一新。

然後在主要的道路上鋪上紅毯,自己這幫子老頭則一大早就站在門外等著楚王的蒞臨指導。他們除了在馬雲即位的那天,遠遠的見了馬雲一面,這一個月來,竟再也沒有機會見馬雲了。雖然十八學士的頭銜沒有丟,薪水待遇方面還有了點小提高,可這手裡卻是再也沒有半分的權力了。

馬雲剛從轎子裡下來,這些位學士們趕緊跪倒在地,山呼千歲。

馬雲一把就最前面的一個扶起來,笑著說道:“諸位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啊。”說著自己對他們是團團一揖,說道:“諸位先生,我大楚能有今日的富強安康,離不開諸位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多年來,諸位先生是嘔心瀝血,你們是我們大楚官員學習的榜樣,你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什麼是‘君子行爲’,什麼是‘家國天下’。寡人要替荊楚的百姓,感謝諸位大人!”說著又是一輯。這些老頭什麼時候見過楚王對他們行禮啊,又怎麼敢受這樣的一禮呢。一個個又是側身避讓,又是激動萬分的回禮,又是連連的口稱“不敢不敢。”心裡卻是樂開了花,馬雲這通馬屁,讓他們覺得自己渾身的骨頭都輕了二三斤,做起路來,輕飄飄如在雲端,又想吃了**牌鈣片,氣也不喘,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

馬雲挽著一個老者的胳膊說道:“這外面天氣炎熱,諸位大人在這裡等待寡人這麼久,讓寡人心中甚是不安,來來來,咱們進去聊。”

等馬雲在大廳主坐上坐下之後,這些人拿捏著也一個個坐了下來。馬雲親切的說道:“諸位大人,最近身體可好嗎?諸位都是爲我大楚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寡人是絕對不會忘記的,荊楚百姓也是絕對不會忘記的。前些日子,小王剛剛即位,方方面面的雜事,是多如牛毛啊。哎,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看望諸位先生啊。希望諸位先生,見諒。”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心情有些激動,跪倒說道:“老臣,老臣們是萬分的沒有料想到,大王,大王竟回來,竟回來學士府啊。大王對臣等的關心,臣等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萬一啊。”馬希範在位的時候,雖然大權在李皋、徐仲雅手上,可是他們也算是手握實權的。等馬雲當了大王,他們大部分卻都被排除在外,徹底的養氣老來。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話雖然這麼說,可事兒真的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心中總是不免怏怏不樂。今天見馬雲來了,而且又是這麼的客氣,把他們說成是一代元勳,吹捧到了極點,一個個是心花怒放,怎麼看都覺得馬雲聖明無比。

馬雲連忙站起來,扶起這個老頭,說道:“諸位先生的高風亮節,寡人是佩服不已啊。寡人當政以後,爲了保持權力的正常過渡,諸位先生依然決定和文昭王一起退出國政。一生功名,淡看如浮雲。寡人甚是佩服。”

什麼和文昭王同時退出國政。文昭王是被迫的,而他們則壓根就沒有選擇的權力。不過馬雲這麼一說,反倒不是馬雲炒了他們的魷魚,而是他們視功名如糞土,炒了馬雲的魷魚。這麼一來,這些人的面子不就抱著了嗎?他們這幾個所謂的大儒,心裡想得很簡單,無非是當官,不當官的話,也要有個體面的下臺方式。馬雲這麼一說,他們也算是有了面子了。

馬雲看了下有些靜寂的大廳,笑道:“不過,國事維艱,仰仗之處頗多,小王今日來,是請諸位先生出山的。”

學士們聽了這話,忽視一眼,心思活動了起來。馬雲改制,這些人仗著資歷還以爲自己再怎麼差,也得弄個尚書、侍郎一類的當當,可惜,任命下來之後,十八學士裡,除了徐仲雅他們四個,其餘的人,除了一個天策學士的頭銜竟然什麼也沒有。這些人心裡不免失落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些不甘寂寞的人,前幾天李唐使者來的時候,這些人還寫了些詩詞呈上去名義上是慶祝,實際上是顯擺自己的才幹,還做著重新啓用的大夢。可是沒想到,竟然象泥牛入海,從此再無消息了。

就在他們有些失望,有些憤懣的時候,馬雲竟然親自來看望他們了,而且聽馬雲的意思,竟然是大用他們。這些人不禁高興了起來。

一個老頭出來說道:“大王,不念臣等老朽,信任我等。我等哪怕是肝腦塗地,也不敢辭王命。”

馬雲說道:“諸位先生,曹孟德曾說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諸位大人乃是我大楚博學之士,是我大楚的財富,是我大楚文化源遠流長的代表。寡人對你們是敬之、愛之,更要用之。”說著,馬雲掃了他們一眼,緩緩說道:“諸位大人,你們覺得我大楚缺些什麼呢?”

這幾個老頭互視一眼,心道:大王這是要考察自己的學識啊。一個個或者說少銅,或者說缺少富饒的產糧地,或者說缺少馬匹。。。總之,絞盡腦汁的說出一連串的東西來。

可馬雲卻是一一搖頭,見這些人這也說不出什麼新鮮玩意兒了,馬雲才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說道:“缺少銅這些物資,我們可以和別的國家換,百姓缺衣少食,我們可以輕搖薄稅,可是百姓民智不開,絕大部分的人不識字,不知禮節,我們身爲朝廷官員,又能做些什麼呢?讓所有的人,都識字,都能讀書,這不太可能,爲什麼呢?因爲朝廷財力有限,沒有那麼多的餘錢去大興學堂。諸位先生,可有辦法幫我教化百姓,使人人都懂得禮義廉恥,使人人都知書達理呢?”

這些老頭們一愣,都茫然的搖了搖頭,有一兩個腦子靈活的,竟然在暗自猜測在大王的意思,是不是想讓老哥幾個去開學堂收徒授課啊?要靠自己這幾個老傢伙,去提高全民文化素質,那。。。?

馬雲一臉嚴肅的說道:“寡人晝思夜想,倒想出了一個法子。百姓之所以不識字,一來卻是因爲沒有人教,可是有些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寡人覺得,不是百姓腦子笨,而是我們的文字出了問題。”

這幾個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馬雲想要說什麼?文字出了問題?這文字傳承了千年了,怎麼可能出問題了呢?

馬雲繼續說道:“因爲我們的文字比劃太過繁雜了,百姓們少有人教,這文字又太繁雜,就算一時學會,時間間隔一長,即自然忘記了。可是如果咱們把這文字的比劃,給簡化下來,這文字精煉了,不僅容易記,而且還容易學。”說著馬雲站起來,走到一旁的書桌上,抽出一張白紙,旁邊的張順眼疾手快,趕緊替他磨磨。

馬雲說道:“諸位先生過來,看看寡人寫得這幾個字如何?”馬雲說著謝了幾個繁體的姓氏,又寫了幾個簡體的姓氏。

這十八學士們看了看,都是驚訝異常,這些人從小就學的是繁體字,從來都沒有想過給文字做寫精簡,也沒意識到簡化漢字,有什麼意義。經馬雲剛纔那麼一說,又見馬雲寫得這幾個簡化字,卻是容易記憶。一個個忽然醒悟了過來。

其中一個人說道:“大王的意思,可是讓老朽等,簡化這個文字嗎?”

“不錯,諸位先生,這簡化字,也不是隨便簡化的,要言之有物,要傳承我們的文明,比如這個‘美’,古人以羊大爲美,爲此可以這麼簡化組成一個美字。這樣一個簡化,既不失古人造字的本意,又能簡化文字。這不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嗎?寡人想在天策學士府裡面成立一個識文閣,專門負責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工程。不知諸位先生,可願意幫寡人啊。”

“大王聖明啊。”被馬雲一陣的忽悠,這幫子老臣終於明白了這簡化字的重要意義。這簡化字要是頒行天下,自己這些人可就真的要名垂青史了。這比當個什麼相國,誘惑力還要大,就連徐仲雅都有些羨慕。

至於馬雲,嘴角卻浮起一絲輕笑:這幾個老傢伙本事不大,可是爲官多年,能量還是不小的。就這麼冷落下來,時間長了,這些人說不定會有些什麼別得想法。所以,得給這些個老臣找點事幹幹。讓他們沒空想別的事情。至於這簡化字,不是那麼好弄得,這玩意兒裡面的問道多著呢。你們討論個五六年,東西弄出來了,老子的江山也坐穩了。如果你們工作能力特別強,一兩年就弄出來了,那咱還有別的東西啊,比如修個唐史,搞個夏商周斷代什麼的。。。有的是事情,讓你們消遣。

生命在於運動嘛,人可不能閒著。

第92章 試探第9章 典軍使第32章 定策(中)第167章 中間人第13章 殺機現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2章 摸底第106章 樊若水第14章 威逼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9章 長沙朝議第97章 觀畫第192章 真議和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5章 幽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34章 詩賊(1)第81章 巨型炮仗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76章 出城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89章 鬥嘴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2章 借兵第42章 隔山打牛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23章 曹氏父子第33章 發行國債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99章 追擊第25章 約四事第18章 血戰(一)第23章 入貢第46章 奇功第18章 血戰(一)第67章 催妝第74章 算計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43章 激戰第59章 出降(上)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25章 刺殺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78章 糧草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8章 包圍汴京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8章 打劫第14章 下杭州(2)第134章 潑髒水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82章 包圍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4章 造假幣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49章 巧取雄州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47章 五代諸葛25第38章 決策(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25章 小兵傳奇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4章 晚宴第38章 夜襲(下)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7章 謀臣(2)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11章 決策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8章 殺**個頭第178章 糧草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45章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1章 捕風房第83章 豫章行(六)第35章 拉攏第7章 援救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25章 半夜敲門
第92章 試探第9章 典軍使第32章 定策(中)第167章 中間人第13章 殺機現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2章 摸底第106章 樊若水第14章 威逼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9章 長沙朝議第97章 觀畫第192章 真議和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5章 幽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34章 詩賊(1)第81章 巨型炮仗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76章 出城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89章 鬥嘴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2章 借兵第42章 隔山打牛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23章 曹氏父子第33章 發行國債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99章 追擊第25章 約四事第18章 血戰(一)第23章 入貢第46章 奇功第18章 血戰(一)第67章 催妝第74章 算計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43章 激戰第59章 出降(上)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25章 刺殺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78章 糧草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8章 包圍汴京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8章 打劫第14章 下杭州(2)第134章 潑髒水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82章 包圍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4章 造假幣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49章 巧取雄州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47章 五代諸葛25第38章 決策(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25章 小兵傳奇第24章 限制黨項(3)第4章 晚宴第38章 夜襲(下)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7章 謀臣(2)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11章 決策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8章 殺**個頭第178章 糧草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45章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1章 捕風房第83章 豫章行(六)第35章 拉攏第7章 援救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25章 半夜敲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庆云县| 西平县| 平罗县| 哈巴河县| 靖远县| 上林县| 晋州市| 治县。| 句容市| 保靖县| 康乐县| 淮安市| 平武县| 印江| 含山县| 桂平市| 蕉岭县| 渝中区| 广东省| 阳朔县| 海林市| 长葛市| 于都县| 湖口县| 平谷区| 遂溪县| 长泰县| 通化县| 龙州县| 广丰县| 钦州市| 江川县| 峨边| 灌南县| 萝北县| 江西省| 玉田县| 苏州市| 德保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