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激戰(zhàn)封川(下)

十里封川水道,硝煙瀰漫,箭矢如蝗,戰(zhàn)船上、潯江裡、擊鼓山坡、封川城下,戰(zhàn)鼓聲、喊殺聲交匯在一起,震動天地;軍士忘死拼殺,血染潯江水。

“殺!”

北岸上,錢清身先士卒,將百十斤重的銅錘揮舞的呼呼作響,他衝在最前面,是見人打人,見馬打腿,如猛虎下山一般,順著擊鼓山直衝了下來。身後跟著的都是荊南勁旅,各個如嗜血的魔鬼一般,轉瞬之間就衝到了埋伏的漢軍面前,這些漢軍本是遠程攻擊,用來對付水師的,哪曾想自己身後居然有人偷襲,剛明白過來,人家已經(jīng)衝到了自己的面前。這些人手裡拿得大多是弓箭,傢伙兒不稱手,一時間被楚軍殺的大敗,有些人驚慌失措,居然從岸邊的密林中逃出,跑到了潯江岸邊了。失去了樹林的掩護,內(nèi)外夾擊,這些人處境更是悲慘。更多的人卻是吸取經(jīng)驗教訓,就在密林中,跌跌撞撞的朝著封州方向逃竄而去。

“將軍,你看這是什麼。”錢清廝殺不久,就有軍士,過來稟報。

順著軍士手指的方向,錢清看到一個一條小腿般粗細的精鋼鏈條,從江中蜿蜒而出,直至深入到岸邊的密林之處,錢清揮揮手,帶著幾個人順著鐵鏈,向密林走去,不多遠,就看到一塊倚山而生的巨石,鐵鏈從巨石中穿出。這一路上廝殺過來,已經(jīng)碰到兩個這樣的東西了,看著鏈條鬆鬆垮垮的,不知道是做什麼用途。

看著漢軍不斷不退,錢清也懶得向這些條鐵鏈是做什麼用得,操起雙錘只追了下去。

錢清是順著潯江追殺過來,這漢軍的伏兵就順著潯江兵敗而去,可惜他們敗退不過五里地左右,就碰到了異常的情況——前面的漢軍,居然也逆著潯江敗了過來。原來,封川縣城守軍竟然只有200來人,徐威一個衝鋒就打下了封川城。接下來,他馬不停蹄,抄漢軍的後路掩殺了過來。

北岸上,楚軍一來人數(shù)衆(zhòng)多,二來又是突襲,打了漢軍一個搓手不僅,可謂佔盡上風,潯江兩岸,漢軍處境艱難危在旦夕。可是潯江中戰(zhàn)況卻卻切切相反。北半江,漢軍戰(zhàn)船僞裝頗妙,暴起突襲,完全出乎楚軍意料之外。楚軍外圍船隻雖大,卻是一溜兒擺做蛇形長陣,這陣型對付岸上的伏兵自然是綽綽有餘,可是對付水中的戰(zhàn)船,就有點勉爲其難。這漢船均是小船,它並不與楚軍硬拼,反而搓船頭、轉船帆,見縫插針,斜斜的突入楚軍陣營,發(fā)揮小船靈活的特點,東打一下,西晃一槍。更有勇敢的漢軍將士,跳上楚軍小船,廝殺起來,一時間,北半江,楚漢戰(zhàn)船犬齒交錯,楚軍大船上的人多,可是由於生怕誤傷小船上的戰(zhàn)友,有些畏首畏腳,弓箭也不敢隨意亂射,人數(shù)優(yōu)勢,一時也顯現(xiàn)不出來,雙方打得是難分難解。

而南半江上,誤撞漢軍火船,進而失火的楚軍大艦,硝煙滾滾,軍士撲火的撲火,駕船的駕船,慌慌張張,對岸上的飛矢勁弩,竟無半點還擊之力。

戰(zhàn)局不利,馬光猛當機立斷,命令南半江大船強行靠岸,化水軍爲路軍,內(nèi)外夾擊,共同殲滅南岸的漢軍伏兵。話好說,可事情不好辦。得了馬光猛的將令,何景真自然指揮南江大船強行靠岸。南風勁吹,浪花飛濺,楚軍不顧戰(zhàn)船上火勢兇猛,強行駕船,向南岸駛去。

在這樣的威嚴境地,士兵們也不是很慌張,一來是因爲楚軍軍紀嚴明,在形勢不明的情況下,他們倒也沒有完全喪失信心;二來明眼人一看,這火借風勢,是越燒越旺,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敢打保票一定能撲滅船上的大火,大火熊熊,若是把戰(zhàn)船燒燬,恐怕沒有幾個人能逃脫姓名,可是潯江畢竟狹窄,若是拼命向南航行,強行登陸,生存的機率自然大大的增加了許多。聽到何景真的命令,這些軍士們各個精神抖擻,就準備登陸作戰(zhàn)。

是船隻,就有一個吃水深度的問題,眼看楚軍的大船就要靠岸了,卻偏偏擱淺在沙灘之上。何景真看軍士們,有些遲疑,知道他們心裡或多或少有些畏懼心理。他並不殺人立威,催促軍士跳船向岸上衝鋒,反而身先士卒,大喊道:“衆(zhòng)軍士聽令,是爺們的就跟老子跳船殺上岸去,等勝利之後,大帥自然不會吝嗇,封妻廕子,就在今日了。”說著,帶領自己的親軍,跳下船隻,不顧莫過腰間的江水,奮勇向南岸衝去。有了將軍的光榮典範,在大火的逼迫下,處於死地的楚軍將士半點也猶豫不得,只能跟著何景真,拼死向岸上衝去。岸上的伏兵畢竟人少,竟然輕易北他們站穩(wěn)了腳跟。

見南半江,船隻稀少。馬光猛正準備命令,北半江船隻向南稍退,重新集結兵力,再佈陣型。沒想到,剛纔還被楚軍一路追擊砍殺,怨恨爹孃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的封州水軍,居然鼓舞士氣,逆江而上,再次殺了過來。

馬光猛心頭一沉,這潘崇徹果然是善戰(zhàn)之將,心思縝密,對戰(zhàn)局的判斷,卻是相當?shù)牧说茫焕⑹菐X南名將,名不虛傳。

對於險隘之處,古人常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並不是說守關之人是如何的了得,而是說,地勢險峻,能與這人作戰(zhàn)的對方軍士人數(shù)基本相當,對方縱使萬人,也發(fā)揮不出人數(shù)的優(yōu)勢,只能一對一的單挑。

本來,楚軍進入封川段後,水道狹窄,大船並行不過二三艘而已,正式兵法上所說的:一夫當關之地。可惜,後來僞裝伏擊的漢船均已發(fā)動,潯江水面自然變得寬闊了許多,在加上,南半江的大船大部分已經(jīng)停靠岸邊,這南半江更是空曠了許多。而此時,漢軍調(diào)轉船頭,翻身復戰(zhàn),船槳交錯,在接戰(zhàn)之處,竟然變成了漢軍人數(shù)多,而楚軍人數(shù)少的不利情況。而且漢軍居然不用樓船之類的大船,用得都是小船,船速較快,東射一箭,西放一弩,讓人防不勝防。

馬光猛原本以爲一切盡在掌握,所以,他所在的戰(zhàn)船衝的就有些靠前,眼看前軍不支,一個親軍護衛(wèi)忍不住對他建議道:“大帥,我們中了埋伏了,不如暫時後退吧。”

在左右持盾軍士維護下的馬光猛,站立在船頭,微微笑罵道:“胡說八道,我陸軍將士,馬上就能清理掉兩岸伏兵,有了兩岸陸軍的支持,這潯江水窄,就是漢軍水軍全來,我們也不用怕他。傳令,後續(xù)大軍向前衝擊。”只是馬光猛面色輕鬆,心中卻不免沉甸甸的。

那軍士遲疑了一下,方纔頓守說道:“遵令!”

前軍裡,崔洪璉不顧生死,正指揮著附近的大船一字排開,抵抗逆江而上的漢軍水師,至於背後不斷釋放冷箭的漢軍小船,他已經(jīng)無暇考慮了。在他看來,漢軍佈置詳密,計劃周全,出其不意的襲擊,讓楚軍異常被動。北半江廝殺的是難解難分,楚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而南半江上,雖然軍士大半已經(jīng)成功登陸,可是被燒燬的大船不下十艘,能夠航行作戰(zhàn)的大船已經(jīng)寥寥無幾,這是一場敗局啊。至少在江上,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在他內(nèi)心,已經(jīng)是有點打鼓,想退軍了。

可是,身爲梧州都統(tǒng),王世子馬雲(yún)愛弟的馬光猛打過來的旗語,卻是命令他佈置陣型,決一死戰(zhàn)。在混在中的馬光猛,毫無退意。讓崔洪璉不得不堅定立場,硬著頭皮指揮前軍對抗直撲過來的漢軍船隻。可是,楚軍是我中有敵,敵中有我,這陣型是全亂了套了。如此險境之下,大小船隻,基本上是各自爲戰(zhàn),倉促之下,想重新集結談何容易啊。漢軍樓船居中,小船在兩側,橫衝直撞過來。不一會兒,楚軍先頭部隊,便有不支的跡象,更有些船隻被艨艟鬥艦重重包圍起來。若不是,楚軍軍法嚴厲,恐怕那些軍士早就忍不住駕船西逃了。

楚軍前軍眼看就要大敗。馬光猛是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眼下,十里潯江,楚軍是一團散沙,組織陣型,調(diào)配兵力變得萬分的困難。退兵,這個念頭,在他心裡一閃而過,可轉瞬之間,就被他掉到爪哇國去了。漢軍費這麼大力氣伏擊,想必,絕對不是想僅僅打敗楚軍這麼簡單,說不定還有什麼厲害的殺招。現(xiàn)在退兵,那隻能動搖軍心,結果就是一場大敗。要是拼死抵抗,等到兩岸陸軍得手,說不定就可以扭轉戰(zhàn)局了。

終於,潯江上苦戰(zhàn)的馬光猛收到了徐威的消息,他連忙命令大軍後退。此時,封川下游,狀況已經(jīng)逆轉,船多人多的反而變成了漢軍。楚軍大隊艱難向後退出兩三裡地,可是還有不少船隻深陷漢軍營中,正苦苦掙扎。

隨著楚軍的退出,兩岸也不再向江中射箭。北岸是一片靜寂,不知道岸邊的密林中發(fā)生了什麼。南岸卻是仍舊是廝殺聲一片,登陸的楚軍不下3000人,這些人勇猛異常,居然攻擊到了岸邊的林中去了。不過他們正在廝殺,卻也沒空管江中的戰(zhàn)況。

意氣風發(fā)的漢軍,逆著潯江追擊楚軍而去。漸漸便進入到了封川段的中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chuàng)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85章 追擊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31章 使者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2章 封州之戰(zhàn)(上)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3章 覲見皇帝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3章 半渡而擊第39章 決策(2)第14章 下杭州(2)第64章 收編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9章 西遷(1)第57章 京變第174章 逼宮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38章 夜襲(下)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55章 失蹤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99章 戰(zhàn)高平第51章 漫天要價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5章 誰去出征?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13章 殺機現(xiàn)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45章 神棍第171章 設伏第32章 封州之戰(zhàn)(中)第38章 家事第143章 等待第170章 益津關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威逼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33章 激戰(zhàn)封川(上)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29章 詐門第210章 聊天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45章 神棍第28章 打劫第8章 火中會師第46章 撞車第38章 夜襲(上)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00章 混戰(zhàn)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4章 兵圍南陽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44章 黃土鎮(zhèn)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08章 心動(中)第112章 夜宴(三)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58章 如墜霧中第86章 林仁肇第105章 後宮第38章 夜襲(中)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3章 英雄母親第86章 援兵2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33章 發(fā)行國債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97章 向東!第18章 謀臣(3)第12章 新妃(3)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zhàn)第44章 黃土鎮(zhèn)第105章 會戰(zhàn)(4)第89章 鬥嘴第182章 對峙第3章 英雄母親第25章 刺殺
第185章 追擊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31章 使者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2章 封州之戰(zhàn)(上)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3章 覲見皇帝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3章 半渡而擊第39章 決策(2)第14章 下杭州(2)第64章 收編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9章 西遷(1)第57章 京變第174章 逼宮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38章 夜襲(下)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55章 失蹤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99章 戰(zhàn)高平第51章 漫天要價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5章 誰去出征?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13章 殺機現(xiàn)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45章 神棍第171章 設伏第32章 封州之戰(zhàn)(中)第38章 家事第143章 等待第170章 益津關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威逼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33章 激戰(zhàn)封川(上)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29章 詐門第210章 聊天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45章 神棍第28章 打劫第8章 火中會師第46章 撞車第38章 夜襲(上)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00章 混戰(zhàn)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4章 兵圍南陽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44章 黃土鎮(zhèn)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08章 心動(中)第112章 夜宴(三)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58章 如墜霧中第86章 林仁肇第105章 後宮第38章 夜襲(中)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3章 英雄母親第86章 援兵2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33章 發(fā)行國債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97章 向東!第18章 謀臣(3)第12章 新妃(3)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zhàn)第44章 黃土鎮(zhèn)第105章 會戰(zhàn)(4)第89章 鬥嘴第182章 對峙第3章 英雄母親第25章 刺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宜章县| 长白| 全椒县| 大丰市| 且末县| 巴南区| 县级市| 汕头市| 博野县| 雷波县| 抚顺市| 广河县| 广丰县| 德江县| 信阳市| 梅河口市| 广宗县| 洛浦县| 永川市| 专栏| 芮城县| 奈曼旗| 罗定市| 响水县| 四平市| 萨嘎县| 丹东市| 乐都县| 江永县| 昭觉县| 西乌| 天峻县| 贵德县| 桂东县| 库伦旗| 昌宁县| 荔浦县| 云和县| 双柏县|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