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章 封州之戰(上)

梧州治所,乃是古城蒼梧。它南臨潯江,西靠桂江,東面正好挨著賀水,在往東一點就是南漢小朝廷的龍興之地——封州。封州的東南面,不過百里之地,就是南漢的都城——興王府(今廣州市)。

換句話說,如果騎快馬的話,早上從梧州出發,晚上就能到南漢的都城,找南漢的皇帝聊天。後來的趙匡胤說了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楚國擁有梧州等嶺南諸地,對於南漢來說,無疑於自己大門被別人給佔了。這家裡的財物,那怎麼能保證安全性呢?楚漢之爭的緣由就來自於這裡,楚國佔了梧州,完善了自己的防線,可是卻象在南漢的脖子上架了把刀一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梧州等地如鯁在喉,楚漢不起衝突纔怪。

馬光猛送別了劉彥韜等人之後,立刻召集衆將議事。現如今駐守封州的是南漢的太監將軍潘崇徹,此人帳下帶領的是南漢的一隻精銳部隊,正是這支部隊三天兩頭的騷擾梧州、蒙州等楚國州縣。

現如今楚軍大至,而楚王又新立王世子,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封州之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一場必須要贏的戰爭,贏了這場戰爭,才能真正把嶺南的楚國軍隊徹底的掌握在馬雲的手裡,馬雲的世子之位才能更加穩定。一旦輸了的話,迫於國內的壓力,馬雲就只能親自南下征討南漢。馬雲南下,萬一長沙政局失控,楚王重新執掌大權,那麼內亂不可避免,荊南集團就有可能徹底失敗了。

在帥椅上翹著二郎腿的馬光猛,右手似無意的輕敲著扶手,心裡卻反覆權衡著勝敗之數。許勝不許敗,可眼下手上的這隻軍隊,有內軍,有荊南軍,有郎州軍,還有靜江軍。要指揮如意,令行禁止,方能有資格去談爭勝的道理。

在咚咚的聚將鼓聲中,梧州駐軍的高級將領們,紛紛來到馬光猛的帥帳。劉全明病死、劉彥韜上調長沙,內軍之中唯劉彥韜副將徐威資歷高。可惜楚王的指令卻是由馬光猛統領全軍。徐威自然是心中不服,雖然說,自馬殷建國以來,楚國中的三大節度使:武平節度使、武安節度使、靜江軍節度使都是由王室子弟擔任的,可是在出兵打仗,對外征戰,卻向來用的都是沙場中的宿將。現今劉彥韜走了,這三軍主帥應該是他的纔對,怎麼輪也不應該是馬光猛這樣的小孩子來當的。

徐威高揚著腦袋,大步流星的走向帥帳,他側後不遠的郎州軍指揮使何景真卻是小心的多。馬光猛是馬雲的愛弟,是馬雲在王室之中關係最好的親屬了,光猛南下,馬雲自然派遣的是荊南的精銳部隊。可何景真的郎州軍卻是結結實實的垃圾部隊,馬希萼是生怕馬光亮藉機削弱郎州,派出去的部隊是結結實實的垃圾部隊,派出去的將領也是他最看不順眼、最不受重用的將領。這樣的將領一般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換了環境之後,他總想著自己再努力努力,看能不能表現的好些,博得個上升的機會。

何景真小心翼翼的走著,心裡是暗暗盤算自己應該在馬光猛這位新任的主帥面前如何表現表現。他倒是沒有想過,這個馬光猛該不該當主帥的問題。至於梧州刺史崔洪璉,他獨守梧州,被潘崇徹給搞得焦頭爛額,壓根就顧不上考慮這些事情,他想的最多的就是趕緊給南漢一個教訓,免得他們再這麼不斷地騷擾下去了。

衆將依著品級的高低在帥帳裡依次站定,見最前面的徐威遲遲沒有行參見之禮,周行逢神色一動,用眼神暗示了一眼站在自己對側的錢清,跨出一步,躬身施禮道:“末將參加大帥!”

見周行逢等人蔘拜,何景真和崔洪璉更不敢遲疑,連忙過來參見馬雲。徐威側眼一瞧,帳中黑壓壓拜倒一片,馬光猛似乎也剛剛發現帳中的詭異,笑容一斂,擡眼冷冰冰的望著他。徐威心裡沒由得一寒,不由自主的彎腰拜了一下,卻也並不多言。

馬光猛掃視了一眼,帳中諸將,沉聲說道:“諸位將軍請起,“說著,馬光猛站了起來,他緩緩走了兩步,方纔說道:“諸位將軍或是久在軍中,威望宿著;或是沙場貫將,勇猛異常。這治軍用兵的道理,想必知道的也比在下多的多。小子年幼,從軍不久,今日重任在肩,就任梧州都統,專司負責征伐之事。還望諸位將軍,多多扶持。”說著,馬光猛對著團團一擺。

帳下衆將或彎腰回禮,或身子半側,以示不敢受禮之意。唯獨徐威雙眼平視前方,彷彿沒有看到一般。馬光猛回身坐到帥椅上,繼續說道:“大王發動大軍南下征討嶺南劉氏,諸位將軍以爲該如何進兵呀?”

何景真橫跨一步,說道:“大帥,潯江兩百餘米寬,河深水急,易於大船行走,末將以爲不如盡發梧州船隻,載以大軍順流東下,直搗封州。”

崔洪璉連忙搖頭說道:“何將軍此計不妥,封州有漢軍精銳之師,如我軍乘船東下,其必然會逆流迎擊。劉氏經營封州多年,艋艟鬥艦,不一而足。不管是船隻的數量,還是船隻的質量,我軍都不佔上風。所以,以末將之間,我軍應當穩妥行事,先應破其水軍,其後方纔東下,進攻封州。”

一時之間,衆將七嘴八舌,或要慎重行事,或要一鼓作氣,爭執不下。唯獨徐威嘴角微笑,卻不多說一句。

馬光猛雙手擺了擺,止住衆人的議論。他又環視了一下衆人,目光掃過徐威的面龐時,似乎頗有意味的多看了兩眼,徐威目光遊弋,並不理睬他。

馬光猛極是精明,見徐威的表情就略略猜到了一些,他見徐威不願多說,也並不強求,沉聲說道:“衆位將軍所說都頗有道理。不過,以我看,我軍當務之急,不在於急攻還是緩攻,而在於我軍內部。諸位將軍,梧州目前雄兵四萬五千人,在裡面有兩萬是內軍,一萬武安軍,一萬荊南軍,還有五千本地靜江軍。政出多門,號令不一。這是軍隊的大忌。所以,本帥認爲,我們先要做的就是整合我們的部隊,打造出一支令行禁止的隊伍出來。”

這話剛說完,徐威就忍不住擡眼看了馬光猛一眼,這人雖然年輕,眼光卻也不差。

“自今日起,本帥將這4萬五千人變成四隻隊伍,徐威徐將軍、何景真何將軍、崔洪璉崔將軍、周行逢周將軍各帥一個萬人隊,剩餘五千人,由本帥親自統領。衆位將軍,今明兩日,由軍法官集中軍隊,再次明確軍紀。。。”

“徐將軍。”馬光猛衝著徐威說道。

徐威正在暗暗評估馬光猛的本事如何,冷不丁聽到這話,連忙垂首說道:“末將在。”

“徐將軍,軍中宿將,威望顯著。本帥想請徐將軍您,親自從內軍中挑選1000刀盾將士,組成執法隊。兩軍交戰,未曾鳴金收兵之時,士兵退,殺全伍,伍長退,殺伍長,隊長退,殺隊長。。。依次類推。”馬光猛殺氣騰騰的衝著徐威說道。

生命只有一次,兩軍作戰,肉搏於戰場之上,誓死相拼,就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怕死的時候,怎麼樣讓他們克服畏懼的心理呢?除了重賞,還要有重刑。馬光猛的話,不禁與徐威心中想法正好一致。徐威點頭,道:“尊令。”

兩日之後,在軍中再次強調了軍紀之後,馬光猛帶著何景真、崔洪璉兩軍共兩萬人,坐上梧州軍船,在潯江上演練。演練軍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馬光猛也在等自己派出去的細作的消息。楚國大張旗鼓南下討伐南漢,南漢朝廷要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地話,也太說不過去了。封州城是南漢的門戶,是南漢北線防禦的重中之重,要使沒有一點防範措施那才叫奇怪了呢。

南方人善於游泳,精於操船,這水軍除了掌舵,控船的人,需要有一定的經驗,要有專業技術之外。在船上彎弓射箭,殺傷敵軍的戰士,只要是些弓箭純熟,又不暈船的軍士就可以了。用南軍練水師,就容易的多。再加上南下的楚軍,本就是精銳,熟悉了兩天的情況,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礙了。

這日馬光猛正在潯江練兵,帥旗所指之處,大小船隻以令而行,進退有序,或攻或守,層次分明。練到日中之時,馬光猛正準備鳴金收兵。就見哨兵大聲報告說:“秉大帥,東邊有許多戰船過來了。”

馬光猛擡眼看去,東面有百餘條小船鼓風揚帆,順江東上,船上高高懸掛著“漢”字大旗,還有“潘”字大旗。竟然是南漢的軍隊。這船隊離得頗遠,船上影影綽綽似乎站滿了軍士。

楚軍伐漢,沒想到南漢反客爲主,率先打上門來。

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章 馬邑之戰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31章 使者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09章 心動(下)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78章 蒙汗藥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53章 趙季札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25章 刺殺第117章 造反第102章 會戰(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70章 血戰第22章 借兵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68章 結義第86章 南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9章 典軍使第8章 火中會師第19章 棄子第66章 援軍?第16章 謀臣(1)第111章 夜宴(二)第8章 請君作詩第54章 商討第25章 約四事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52章 韶州鏖戰第92章 試探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1章 決策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5章 援兵1第83章 中箭第117章 救人第19章 圈套第134章 潑髒水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2章 脫身之策第73章 斷頭臺第4章 造假幣第101章 聽春宮第44章 黃土鎮第34章 入蜀(3)第11章 新妃(2)第131章 使者第203章 謀蜀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112章 夜宴(三)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55章 強弩之末?23第93章 夜宿周府第200章 混戰第61章 迷惑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58章 如墜霧中第5章 不謀而合第143章 等待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7章 暖煙閣第178章 糧草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0章 死諫第9章 讓涇州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03章 會戰(2)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8章 家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00章 戰高平2第28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黃土鎮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
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章 馬邑之戰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31章 使者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09章 心動(下)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78章 蒙汗藥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53章 趙季札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25章 刺殺第117章 造反第102章 會戰(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70章 血戰第22章 借兵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68章 結義第86章 南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9章 典軍使第8章 火中會師第19章 棄子第66章 援軍?第16章 謀臣(1)第111章 夜宴(二)第8章 請君作詩第54章 商討第25章 約四事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52章 韶州鏖戰第92章 試探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1章 決策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5章 援兵1第83章 中箭第117章 救人第19章 圈套第134章 潑髒水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6章 限制黨項(5)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2章 脫身之策第73章 斷頭臺第4章 造假幣第101章 聽春宮第44章 黃土鎮第34章 入蜀(3)第11章 新妃(2)第131章 使者第203章 謀蜀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112章 夜宴(三)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55章 強弩之末?23第93章 夜宿周府第200章 混戰第61章 迷惑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58章 如墜霧中第5章 不謀而合第143章 等待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7章 暖煙閣第178章 糧草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0章 死諫第9章 讓涇州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03章 會戰(2)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8章 家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100章 戰高平2第28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黃土鎮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河津市| 遂昌县| 白山市| 鄂尔多斯市| 株洲市| 洛扎县| 明溪县| 炎陵县| 岳阳县| 都安| 普格县| 麻阳| 阿鲁科尔沁旗| 旬阳县| 太谷县| 定远县| 专栏| 邹城市| 玛曲县| 额敏县| 英德市| 大关县| 若尔盖县| 漳平市| 白城市| 左权县| 顺义区| 宁蒗| 阜新市| 遂宁市| 吉安市| 新蔡县| 保山市| 麦盖提县| 板桥市| 杭锦后旗| 报价| 房山区| 旺苍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