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圈套

李驤的話一出口,馬雲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下荊南軍裡面,最重要的幾個將領無非是馬光猛、丁思瑾、曹蕓、朱元。這四個人裡面,丁思瑾出身內軍,可惜卻是一個不受重用的小小牙將;曹蕓是從中原南奔過來的,朱元更是新入荊南寸功未立。這幾個人,不管誰去,一旦到了嶺南威望不及劉彥韜這個主帥,權勢不及李節這個監軍,荊南的部隊很可能就要吃虧啊。可馬光猛不同,當然他在內軍中也沒什麼地位,可是他最大的優勢就是頂著王室子弟的帽子。

從內心裡講,楚王對這百餘名王室子弟自然是各有偏愛,可是在表面上看,卻是重視馬氏一族的。不管是劉彥韜還是李節,都不會不顧及這點,打仗的時候,他們就不敢總把荊南軍隊放在最前面,讓荊南軍隊去啃硬骨頭。另外,有了馬氏子弟的這個身份,馬光猛拉攏劉彥韜才更容易些。畢竟讓劉彥韜去聽從一個老部下的話,要比聽一個王室子弟的話,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的多。

大晉開運二年三月廿日,楚王下詔令,允許劉彥韜、劉全明待罪立功,以劉彥韜爲主帥,李節爲監軍,大發楚軍四萬人南下征討劉漢。

五日後大軍到達永州,傳來噩耗:將軍劉全明因病在永州逝世。

劉全明死於急病,可是消息傳到長沙後,在有心人的散佈傳播下,內軍中立刻流傳這樣的一個謠言:劉全明不是死於急病,而是被監軍李節逼死的。馬光亮違背大王的赦令,著手清除南征軍中由馬希廣提拔的軍官,南征軍被整頓完畢後,馬光亮就會轉過頭來,繼續清除留在長沙的內軍。

謠言越傳越烈,內軍軍心動盪。三日後,馬光亮在徐仲雅的建議下,亂世用重典,逮捕斬殺散播謠言的內軍將士八十七人,軍中謠言立止,但軍心卻更加離散了。

瀟湘亭裡,馬光亮看了邊剛剛接到的李節密信,隨手將他遞給了一旁的李皋,笑道:“李師傅的這一招,真妙啊。劉全明死後,劉彥韜嚇破了膽,主動向李節求和,再也不敢硬抗我們的命令了。至於郎州派的那個將軍一直是唯唯諾諾,對行軍打仗,不敢有半分的意見。馬光猛,這傢伙最近喜歡上了嶺南的美酒,整日裡就是喝酒,他除了死活不肯走在最前面打衝鋒之外,倒也沒有什麼過激的行動。李師傅,我們現在是不是該抽出手來整頓彭師藁了?”

李皋也是得意的看了眼一臉笑意的徐仲雅,說道:“前些日子,王爺殺陰謀作亂的內軍將士八十七人,已經徹底的震懾了原來由馬希廣掌控的那一軍,現在長沙內軍四部,我們已經掌控兩部,王贇向來是忠心耿耿,只聽大王的,他又頗受大王信任,我們動不了他,也不需要動他。可是這彭師藁卻是不能不除啊。”

馬光亮點點頭,又看向徐仲雅,問道:“徐師傅,你覺得呢?”

“前些日子,羣臣上奏,請求大王早立世子,大王留而不發。從宮裡傳出的消息,大王心裡還在猶豫,還在觀看。而眼下,世子人選無非是王爺、郎州節度使馬四爺和荊南節度副使五王爺,以老臣之見,大王心中更是屬意於王爺。”徐仲雅慢悠悠的說道。

馬光亮心裡一喜,嘴上卻是平淡的問道:“徐師傅,何以見得呀?”

“若大王要遵守武穆王遺言,傳王位於兄弟,那麼十幾年前,大王就會立四爺爲世子了。可大王沒有立,無非是在等諸位王子長大成人。現如今王子們才幹皆佳,四爺馬戲萼基本上已經被排出了。五王爺馬雲有戰功,治理荊南也算有點成效,可老臣以爲,大王不會立五王爺,第一,大王喜文墨,而五王爺卻喜歡舞刀弄槍,這性格愛好上就不同。第二,大王性格豪奢,而五王爺卻頗爲節儉,眼下武穆王遺法基本上已經被廢除,可五王爺在荊南搞改革卻是走的武穆王遺法的老路。礙於娘娘的情面,大王雖不阻攔,心中恐怕也是頗爲不滿。如果以後五王爺坐了楚王,恐怕會盡改大王的政策。大王心裡對此一定會有所顧及的。第三,五王爺軍功頗著,如果大王真的想讓五王爺繼承王位的話,那麼整軍的事情也就不會派王爺去做了,同時,這南征的人選,好無疑問,也應該是五王爺纔對,可是大王並沒有用五王爺。這第四嘛,如果大王要立五王爺,又怎麼會把五王爺派到荊南那樣偏遠的地方呢?讓王位的繼承者,長期的脫離權力的中心,這絕不是人主的作風。有這麼四條,臣以爲,大王必然會立王爺爲世子的。”徐仲雅斷然說道。

馬光亮和李皋聽了此言,心中大喜。馬光亮一改剛纔故作的平靜,拍掌讚道:“徐師傅,分析的神妙啊。”

徐仲雅微微一笑,話鋒一轉,攔著馬光亮的話,說道:“可是,眼下天下動盪不堪,五王爺之兵善戰,在大王心中恐怕已經認爲他是楚國的北面長城。五王爺除了上次擅自娶親以外,向來是恭順有佳,在大王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下於王爺。大王雖要立王爺爲世子,卻也不會動五王爺的,想必立王爺爲世子之日,也會重賞五王爺的。五王爺對大王還算恭順,對王爺可就不一定了。眼下荊南官員多數是五王爺所提拔任用的,只要五王爺在荊南,哪裡就是鐵板一塊,我們怎麼也控制不了。現在郎州和荊南關係甚好,一旦大王歸天,五王爺若無異心的話,荊南四州也就成了下一個南平。如果五王爺心中不服,舉兵南下,郎州的馬戲萼趁機響應,一北一西遙相呼應,這大楚立刻就是戰火滔天了。五王爺很早跟著馬希廣,在內軍中任職,他在內軍中威望高,如果他要是再打贏上一兩場,恐怕內軍就會盡數倒戈啊。”

馬光亮雙眼微瞪,雙手卻緊緊握成拳狀。

李皋也在一旁冷笑道:“東野說的不錯,王爺,我們還是要趁早下手,早點對付這個彭師藁。彭師藁不除,國無寧日了。”

馬光亮重重的點了點頭,正要說話。

徐仲雅卻說道:“王爺,老臣有句話想問問王爺,王爺以後是想坐武安節度使和靜江軍節度使呢?還是坐真正的楚王呢?”

馬光亮一愣,他不解的看了眼徐仲雅說道:“當然是真正的楚王了。”忽的,他有點明白徐仲雅的意思了。

徐仲雅嘴角微笑,意味深長的說道:“如果王爺動了彭師藁,恐怕就很難坐到真正的楚王了。”

李皋卻是不客氣的說道:“東野,我們不殺彭師藁,他馬雲也不會乖乖的聽話,反而還留下了一個禍患。萬一馬雲起兵叛亂,他彭師藁從後面捅我們一刀,那不就大事去矣了嗎?”

馬光亮顯然也是這個意思,不過他卻沒有說出口,只是靜靜地傾聽徐仲雅的下文。自己這位徐師傅機變靈活,計謀多端,必然不會無的放矢的。

“王爺,如果五王爺離開了荊南,而且離開了三五年之久,王爺可有信心,將荊南掌握在手裡啊?”

馬光亮點點頭,一旁的李皋沉吟了一下,低聲說道:“你是說我們做僞詔,再派馬雲出使?”

徐仲雅搖搖頭。馬光亮有點心癢難耐,問道:“徐師傅,你可有什麼妙計啊。”

“念庵剛纔說的,也是一個辦法,可是有拓跋恆在,想做僞詔可就很難了,萬一事情拆穿,王爺可就大事盡去了。”說著他不經意的掃了眼李皋。

李皋被他頂了回去,面色有些難看,心中不知想些什麼。

“臣記得,下個月中,好像是大王46歲的壽誕之日。每年壽宴的時候,大王都會邊賞羣臣,召集王室子弟同慶。現在楚國蒸蒸日上,荊楚之地歌舞昇平,我們不如奏請大王,召集各地軍政要員齊聚,大辦壽宴,如何?”

李皋心思一動,說道:“勸楚王自然是可以的。可是眼下這個時節,馬雲會親自來長沙嗎?如果他推脫荊南事務繁忙,大王恐怕也不會降罪的。”

“呵呵,這個時候辦壽宴,他自然不會輕易離開荊南。不過,如果我們不動彭師藁,反而把彭師藁的一軍,調5000人進入城中,負責一門的防衛。這樣,五王爺必然以爲安全無憂。如果,我們再放出一條消息,我想五王爺必然會來的。”

馬光亮追問道:“什麼消息?”

徐仲雅樂呵呵笑道:“大王將在壽誕之日,宣佈立王爺爲世子。”

什麼?馬光亮愣了。

“其實,如果五王爺在長沙,那麼年初典軍的重擔,大王一定會交給五王爺來做的。這是大王的真實想法,我們知道,拓跋恆也知道。五王爺想必也知道。這樣的話,五王爺必然會想到自己和王爺相比,最大的缺陷是什麼了?那就是他遠在荊南,而王爺卻在長沙城。長沙政局的變動,他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卻沒有任何影響力。他野心勃勃,想當的自然不是什麼南平王,而是楚王。如果他知道大王將立世子,無論如何也會回長沙做一番努力。他一來長沙,我們立刻發動朝臣,上奏大王將他留在長沙。離開荊南一久,他就再也算不上什麼了。”

第55章 失蹤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35章 拉攏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5章 新軍情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27章 買賣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24章 議和27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87章 講和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59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65章 二合一第8章 把柄第115章 西征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67章 催妝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3章 出使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2章 回家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120章 歸程(上)第3章 英雄母親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4章 使者不斷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7章 送客第66章 翻臉第23章 召回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62章 包圍圈第111章 決策第103章 會戰(2)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35章 拉攏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99章 追擊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章 首富第192章 真議和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43章 激戰第4章 美侍女24第89章 鬥嘴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53章 大手筆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28章 打劫第4章 晚宴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0章 死諫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43章 激戰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77章 奇襲第27章 孤注一擲第49章 chongle第95章 新軍情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5章 殺人第55章 失蹤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7章 催妝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7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借兵第11章 新妃(2)第38章 家事第17章 變換的時局27
第55章 失蹤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35章 拉攏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5章 新軍情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27章 買賣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24章 議和27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87章 講和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59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65章 二合一第8章 把柄第115章 西征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67章 催妝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3章 出使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2章 回家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120章 歸程(上)第3章 英雄母親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4章 使者不斷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7章 送客第66章 翻臉第23章 召回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62章 包圍圈第111章 決策第103章 會戰(2)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35章 拉攏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99章 追擊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章 首富第192章 真議和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43章 激戰第4章 美侍女24第89章 鬥嘴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53章 大手筆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28章 打劫第4章 晚宴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0章 死諫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43章 激戰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77章 奇襲第27章 孤注一擲第49章 chongle第95章 新軍情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5章 殺人第55章 失蹤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7章 催妝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7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借兵第11章 新妃(2)第38章 家事第17章 變換的時局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达孜县| 阜新市| 玉田县| 彭州市| 五常市| 临沭县| 西贡区| 庆元县| 眉山市| 永靖县| 乌恰县| 高碑店市| 湖南省| 威信县| 南木林县| 北安市| 隆回县| 南澳县| 双峰县| 金湖县| 三亚市| 徐州市| 沙雅县| 麻城市| 舞阳县| 农安县| 田阳县| 准格尔旗| 金门县| 上林县| 罗源县| 商洛市| 开远市| 商洛市| 漠河县| 宁乡县| 张北县| 朝阳区| 广河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