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茅山道士

-----(大大們不要訂閱下一張啊。剛纔網速慢,點了兩下。結果重了!)

馬雲陪著紫英她們去了開元觀,又去了玄妙觀,還遊玩了城外的擲甲山,落帽臺等名勝古蹟。上次趙普在的時候,馬雲覺得他賣弄學識,甚是聒噪;這次趙普甚有眼色的沒有再當跟屁蟲,馬雲反而覺得氣氛有些難看。剛開始在道觀裡,紫英她們忙著拜神上香,顧不上問東問西的,等到了擲甲山這些地方後,她們就自然的問起這山名的來由等等。

這玩意兒,馬雲哪裡知道啊。好在昨日剛剛舉行完祭孔大典,有些尚未歸家的士子們便相伴來這些名勝古蹟之處遊玩,隨意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擲甲山,相傳是三國時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自襄陽還救不及,聽說守將糜芳已經投降,憤而擲甲於此而得名。而那個落帽臺,則是東晉人孟嘉參加荊州刺史桓溫的宴會,帽子被風吹落而佯爲不知,桓溫使人作文嘲諷他,他隨即作文以答。據說其文甚美,四座歎服,後人遂將此地取名爲落帽臺。

孟嘉是誰?馬雲不認識。可呂蒙白衣渡江這段,作爲三國迷的馬雲,卻是滾瓜爛熟,當即他就鼓動著三寸不爛之舌,添油加醋的加了起來,一時興奮還把這個十有**是後人牽強附會的擲甲山的故事也給添加了進去。

京娘聽的津津有味, 惠文卻只是嘴角微笑並不怎麼說話。至於紫英,這個曾經闖南走北的女俠,對眼前土包子似的小山,顯然提不起什麼興趣來,外加上心中還在想著求子的事情,對這打打殺殺,有違天和的故事心裡還頗有點反感。

只有巧娘忽閃忽閃的眨了眨眼睛,問道:“王。。。,公子,你既然這麼清楚,怎麼剛纔聽到這個山的名字,卻想不起來它的來由呢?”

“呃。。。”馬雲吐沫橫飛,正講的開心,被巧娘這麼一說,馬雲登時住了嘴,這個圈繞的太大,馬雲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怎麼圓話。倒是惠文止住笑,在一旁打岔給馬雲解了圍。

天色剛濛濛黑的時候,馬雲終於回到王府。紫英她們是各有所得,津津有味,而馬雲卻累的要死,暗暗打定主意,以後還是從和妻妾們一起出去的好。

用過晚飯,馬雲就自會書房去批閱、處理荊南各地的報文。不過沒多久,李二狗就在窗外說道:“王爺,趙大人帶著下午您要找的那位道長一起來了。”

下午馬雲在開元觀看到小道童們燃放鞭炮似的東西,突然想起火藥來。南方少馬,對抗騎兵的話,不可能學漢武帝那樣以騎制騎。如果能從火藥這方面想出辦法來,那就事倍功半了。所以,他當時就命令李二狗去通知趙普,打聽打聽這鞭炮的來歷。

聽說趙普來了,馬雲連忙合上報文,說道:“請趙兄進來。”

門簾一挑,就見趙普閃身來了,其後還跟著一個道人。這人邁左腿,揮左手,起右腳,擡右手,居然走路是個順拐兒。他豎著朝天髻,插著褐色桃木簪,一身淡灰色的道袍,衣服上縫縫補補,油性點點。這人大概四十多歲年紀,寬額頭、高鼻樑,臉型消瘦,顯得眼睛極大,雙手關節凸顯,看樣子這修道的日子過得甚是清貧。他緊跟著趙普,滿臉的褶子微微顫動,神色間似乎頗有些侷促不安,見了馬雲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如何施禮。

馬雲連忙站起身,問趙普道:“這位道長。。。”

“王爺,這位青遊子道長,就是那位製作爆竹的人。道長,這位就是我們大楚五王爺,現任荊南節度使。”

那道長低眉垂目,趕緊唱了一個諾,說道:“貧道,見過五王爺。”正要躬身施禮。馬雲連忙一把扶著,請他在一旁坐定後,吩咐下人上茶,然後自己也在那道人身旁坐下,方纔說道:“久聞道長大名。今日能請道長到此,真是蓬蓽生輝。”

那道長本就心中暗暗打鼓,不知道這王爺找自己有什麼事情,見馬雲如此客氣,方纔略略定了下心。

馬雲見他神色放鬆了些,才徐徐問道:“道長可是自幼在開元觀出家的嗎?”

這話問的極沒水準,剛纔自己還在說久仰大名,現在卻問起別人的來由。

青遊子略欠了欠身,方纔說道:“在下是出家於茅山,五年前遊歷到此。。。於是就留在了此地。”

茅山道士?馬雲有點吃驚,他不由的看了眼旁邊的趙普,兩人互視一眼,心中不由得都是一笑,曾幾何時,他們兩個不也是自稱茅山道士的嗎?

趙普在一旁說道:“茅山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更被譽爲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昔日上清祖師楊羲和煉丹大師葛洪,都先後在此修煉過。到了南北朝時,官員陶弘景,歸隱茅山,悉心編纂了上清派的教義、方術,在茅山弘揚上清經法。茅山派由此而立,距今已經四五百年曆史了。”

青遊子衝著趙普感激的一笑,頗有憧憬的說道:“趙大人所說確實是實言,想當年葛洪老祖,在茅山煉丹,丹成之日,百鳥齊聚,天降七彩。哎,至今想到此處,仍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馬雲心思一動,怪不得這人會做炮仗呢,原來是個煉丹的。

馬雲笑道:“我久聞茅山派善於煉丹,道長即出自茅山,想必是煉丹的大師了。”

聊了會兒天,見馬雲和趙普並不怎麼談論道法,青遊子神色終於不再緊張,反而暗暗猜測起馬雲招他來的用意。茅山宗主要傳承了《上清大洞真經》,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爲主,也有煉丹的。開派祖師陶弘景,就是一位煉丹大師,連梁武帝都曾經服食過他練的丹藥。但唐憲宗時,一位前輩在煉丹時,不知爲何丹爐爆烈,失了火,導致茅山派主殿被燒,自此後,煉丹的人越來越少,誦經的越來越多。煉丹也是極廢成本的,要是沒有好的藥材,練也是白練。青遊子自幼就愛煉丹,有師長在時,還有些東西可用,等師長仙去,整個茅山派就剩下他一個煉丹的人,衆人對他側目而視,最後不得已而離開了茅山。可青遊子除了煉丹,師傅也沒教過真經一類的東西,作爲一個道士,特別是一個下了山的道士,連經都不會講,整日裡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直到碰到肯收留他的開元觀。

青遊子見馬雲似乎對煉丹頗感興趣,不由得心中暗喜,覺得終於是守得雲開見日出,碰到一個識貨的人了。於是,他逮著機會滔滔不絕的講起煉丹的好處來,什麼強身健體啊,什麼固本培元啊,什麼延年益壽啊,總之是什麼好,說什麼。

馬雲一直微笑細聽,終於等他說晚了,方纔問道:“道長,聽聞那個爆竹是你做的?”

“爆竹?”青遊子一愣,頓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哪隻是閒來無事,偶爾做來消遣的,無量壽佛,真是有損修行啊。”

自這個青遊子道長進屋以後,除了自稱是貧道之外,是再也沒有關於道家的點東西了,沒想到他突然還來了這麼一句。

除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五六七**之外,馬雲對道家的理念是什麼,那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那是乾燒水壺——肚子裡啥也沒有,他突然見這個青遊子唸了這麼一句,生怕他就此開聊道家的事情,連忙截住道:“道長,道法精奇,小王是久聞大名。不過,今日請道長,卻是另有要事相商。”

青遊子頗有差異的看了眼馬雲,一般的富貴人家請和尚道士來無非就是祈福,這王侯之家莫非。。。他心裡暗暗打鼓,有些後悔自己剛纔有些吹牛了,萬一這個馬王爺讓他連長生不老丹,那可怎麼辦啊?

“請問道長對火藥,可是甚爲熟悉呀?”馬雲輕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火藥?什麼是火藥?”青遊子詫異的反口問道。這火藥是什麼藥啊?青遊子心裡砰的一動,暗暗後悔:這火藥不就是火裡面的藥材嗎?不就是丹藥嗎?哎。。。

聽了青遊子的話,馬雲的詫異也不在青遊子之下,不過他和青遊子一樣,迅速就把詫異給收了回去,馬雲繼續說道:“這火藥就是。。。請問道長,這爆竹爲什麼會炸開啊?”

“呵呵。王爺原來問的是這個,這爆竹裡面貧道放了些別的東西,所以它纔會炸開。”

“請問道長,您能不能用您放進爆竹裡面的東西,把。。。把。。。”馬雲看了看四周,指著那個痰盂說道:“能不能把那個痰盂給炸開呢。”

青遊子輕撫顎下鬍鬚,笑道:“這個容易,家師當年曾經把煉丹的爐子,都炸列過呢,要炸裂這個痰盂,簡單的很啊。”

馬雲陪著青遊子乾笑了兩下,心思一動“炸列?”?他連忙又說道:“我是說,道長能不能將這個痰盂像那個爆竹那樣‘砰’的一聲,徹底炸碎呢?”

那老道表情慎重了起來,他想了半天,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始終不做聲。

馬雲想了想說道:“道長,你若能將這痰盂炸開,小王就資助道長煉丹如何呀?”

“當真?”青遊子眼睛一亮,也不管能不能炸開痰盂,直接追問道。

“當然,不過有前提,一定要讓這個痰盂炸的,我滿意爲準。只要道長能夠做到,小王就在江陵城內建一座道觀,請道長做主持,將煉丹發揚光大。”馬雲笑著說道。

-----(大大們不要訂閱下一張啊。剛纔網速慢,點了兩下。結果重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2章 入蜀(1)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6章 各有所謀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65章 好事將近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21章 捕風房第131章 使者第92章 試探第144章第66章 援軍?第7章 援救第116章 含元殿第12章 新妃(3)第7章 大火熊熊第89章 援兵5第79章 豫章行(二)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75章 廣東內務第61章 迷惑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38章 夜襲(上)第9章 典軍使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7章 刺殺連連(2)29第42章 趁火打劫第211章 隴州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00章 戰高平226第63章 堅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33章 定策(下)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95章 新軍情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69章 一鍋燴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5章 伏擊(一)第69章 一鍋燴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章 斷其一臂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205章 借道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23章 召回第66章 援軍?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99章 戰高平第66章 翻臉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7章 送客第19章 圈套第35章 拉攏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05章 會戰(4)第14章 下杭州(2)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24章 彷徨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3章 入蜀(2)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25章 刺殺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35章 潑髒水2第107章 明詔第145章第19章 西遷(1)第111章 決策第69章 一鍋燴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85章 援兵1第10章 新妃(1)第155章 藏獒
第32章 入蜀(1)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6章 各有所謀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65章 好事將近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21章 捕風房第131章 使者第92章 試探第144章第66章 援軍?第7章 援救第116章 含元殿第12章 新妃(3)第7章 大火熊熊第89章 援兵5第79章 豫章行(二)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75章 廣東內務第61章 迷惑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38章 夜襲(上)第9章 典軍使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7章 刺殺連連(2)29第42章 趁火打劫第211章 隴州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00章 戰高平226第63章 堅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33章 定策(下)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95章 新軍情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69章 一鍋燴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5章 伏擊(一)第69章 一鍋燴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章 斷其一臂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205章 借道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23章 召回第66章 援軍?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99章 戰高平第66章 翻臉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7章 送客第19章 圈套第35章 拉攏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05章 會戰(4)第14章 下杭州(2)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24章 彷徨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3章 入蜀(2)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25章 刺殺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35章 潑髒水2第107章 明詔第145章第19章 西遷(1)第111章 決策第69章 一鍋燴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85章 援兵1第10章 新妃(1)第155章 藏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吴堡县| 肥东县| 寻乌县| 丽水市| 新郑市| 桂阳县| 江油市| 伽师县| 西充县| 玉山县| 新津县| 沐川县| 淳化县| 视频| 乐都县| 三亚市| 威海市| 连南| 新干县| 涟源市| 曲沃县| 榆中县| 方城县| 游戏| 安龙县| 法库县| 彭州市| 德令哈市| 阜新市| 昌邑市| 大宁县| 余姚市| 江永县| 四子王旗| 清远市| 内江市| 青海省| 泾阳县| 新津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