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們不要訂閱下一張啊。剛纔網速慢,點了兩下。結果重了!)
馬雲陪著紫英她們去了開元觀,又去了玄妙觀,還遊玩了城外的擲甲山,落帽臺等名勝古蹟。上次趙普在的時候,馬雲覺得他賣弄學識,甚是聒噪;這次趙普甚有眼色的沒有再當跟屁蟲,馬雲反而覺得氣氛有些難看。剛開始在道觀裡,紫英她們忙著拜神上香,顧不上問東問西的,等到了擲甲山這些地方後,她們就自然的問起這山名的來由等等。
這玩意兒,馬雲哪裡知道啊。好在昨日剛剛舉行完祭孔大典,有些尚未歸家的士子們便相伴來這些名勝古蹟之處遊玩,隨意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擲甲山,相傳是三國時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自襄陽還救不及,聽說守將糜芳已經投降,憤而擲甲於此而得名。而那個落帽臺,則是東晉人孟嘉參加荊州刺史桓溫的宴會,帽子被風吹落而佯爲不知,桓溫使人作文嘲諷他,他隨即作文以答。據說其文甚美,四座歎服,後人遂將此地取名爲落帽臺。
孟嘉是誰?馬雲不認識。可呂蒙白衣渡江這段,作爲三國迷的馬雲,卻是滾瓜爛熟,當即他就鼓動著三寸不爛之舌,添油加醋的加了起來,一時興奮還把這個十有**是後人牽強附會的擲甲山的故事也給添加了進去。
京娘聽的津津有味, 惠文卻只是嘴角微笑並不怎麼說話。至於紫英,這個曾經闖南走北的女俠,對眼前土包子似的小山,顯然提不起什麼興趣來,外加上心中還在想著求子的事情,對這打打殺殺,有違天和的故事心裡還頗有點反感。
只有巧娘忽閃忽閃的眨了眨眼睛,問道:“王。。。,公子,你既然這麼清楚,怎麼剛纔聽到這個山的名字,卻想不起來它的來由呢?”
“呃。。。”馬雲吐沫橫飛,正講的開心,被巧娘這麼一說,馬雲登時住了嘴,這個圈繞的太大,馬雲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怎麼圓話。倒是惠文止住笑,在一旁打岔給馬雲解了圍。
天色剛濛濛黑的時候,馬雲終於回到王府。紫英她們是各有所得,津津有味,而馬雲卻累的要死,暗暗打定主意,以後還是從和妻妾們一起出去的好。
用過晚飯,馬雲就自會書房去批閱、處理荊南各地的報文。不過沒多久,李二狗就在窗外說道:“王爺,趙大人帶著下午您要找的那位道長一起來了。”
下午馬雲在開元觀看到小道童們燃放鞭炮似的東西,突然想起火藥來。南方少馬,對抗騎兵的話,不可能學漢武帝那樣以騎制騎。如果能從火藥這方面想出辦法來,那就事倍功半了。所以,他當時就命令李二狗去通知趙普,打聽打聽這鞭炮的來歷。
聽說趙普來了,馬雲連忙合上報文,說道:“請趙兄進來。”
門簾一挑,就見趙普閃身來了,其後還跟著一個道人。這人邁左腿,揮左手,起右腳,擡右手,居然走路是個順拐兒。他豎著朝天髻,插著褐色桃木簪,一身淡灰色的道袍,衣服上縫縫補補,油性點點。這人大概四十多歲年紀,寬額頭、高鼻樑,臉型消瘦,顯得眼睛極大,雙手關節凸顯,看樣子這修道的日子過得甚是清貧。他緊跟著趙普,滿臉的褶子微微顫動,神色間似乎頗有些侷促不安,見了馬雲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如何施禮。
馬雲連忙站起身,問趙普道:“這位道長。。。”
“王爺,這位青遊子道長,就是那位製作爆竹的人。道長,這位就是我們大楚五王爺,現任荊南節度使。”
那道長低眉垂目,趕緊唱了一個諾,說道:“貧道,見過五王爺。”正要躬身施禮。馬雲連忙一把扶著,請他在一旁坐定後,吩咐下人上茶,然後自己也在那道人身旁坐下,方纔說道:“久聞道長大名。今日能請道長到此,真是蓬蓽生輝。”
那道長本就心中暗暗打鼓,不知道這王爺找自己有什麼事情,見馬雲如此客氣,方纔略略定了下心。
馬雲見他神色放鬆了些,才徐徐問道:“道長可是自幼在開元觀出家的嗎?”
這話問的極沒水準,剛纔自己還在說久仰大名,現在卻問起別人的來由。
青遊子略欠了欠身,方纔說道:“在下是出家於茅山,五年前遊歷到此。。。於是就留在了此地。”
茅山道士?馬雲有點吃驚,他不由的看了眼旁邊的趙普,兩人互視一眼,心中不由得都是一笑,曾幾何時,他們兩個不也是自稱茅山道士的嗎?
趙普在一旁說道:“茅山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更被譽爲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昔日上清祖師楊羲和煉丹大師葛洪,都先後在此修煉過。到了南北朝時,官員陶弘景,歸隱茅山,悉心編纂了上清派的教義、方術,在茅山弘揚上清經法。茅山派由此而立,距今已經四五百年曆史了。”
青遊子衝著趙普感激的一笑,頗有憧憬的說道:“趙大人所說確實是實言,想當年葛洪老祖,在茅山煉丹,丹成之日,百鳥齊聚,天降七彩。哎,至今想到此處,仍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馬雲心思一動,怪不得這人會做炮仗呢,原來是個煉丹的。
馬雲笑道:“我久聞茅山派善於煉丹,道長即出自茅山,想必是煉丹的大師了。”
聊了會兒天,見馬雲和趙普並不怎麼談論道法,青遊子神色終於不再緊張,反而暗暗猜測起馬雲招他來的用意。茅山宗主要傳承了《上清大洞真經》,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爲主,也有煉丹的。開派祖師陶弘景,就是一位煉丹大師,連梁武帝都曾經服食過他練的丹藥。但唐憲宗時,一位前輩在煉丹時,不知爲何丹爐爆烈,失了火,導致茅山派主殿被燒,自此後,煉丹的人越來越少,誦經的越來越多。煉丹也是極廢成本的,要是沒有好的藥材,練也是白練。青遊子自幼就愛煉丹,有師長在時,還有些東西可用,等師長仙去,整個茅山派就剩下他一個煉丹的人,衆人對他側目而視,最後不得已而離開了茅山。可青遊子除了煉丹,師傅也沒教過真經一類的東西,作爲一個道士,特別是一個下了山的道士,連經都不會講,整日裡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直到碰到肯收留他的開元觀。
青遊子見馬雲似乎對煉丹頗感興趣,不由得心中暗喜,覺得終於是守得雲開見日出,碰到一個識貨的人了。於是,他逮著機會滔滔不絕的講起煉丹的好處來,什麼強身健體啊,什麼固本培元啊,什麼延年益壽啊,總之是什麼好,說什麼。
馬雲一直微笑細聽,終於等他說晚了,方纔問道:“道長,聽聞那個爆竹是你做的?”
“爆竹?”青遊子一愣,頓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哪隻是閒來無事,偶爾做來消遣的,無量壽佛,真是有損修行啊。”
自這個青遊子道長進屋以後,除了自稱是貧道之外,是再也沒有關於道家的點東西了,沒想到他突然還來了這麼一句。
除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五六七**之外,馬雲對道家的理念是什麼,那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那是乾燒水壺——肚子裡啥也沒有,他突然見這個青遊子唸了這麼一句,生怕他就此開聊道家的事情,連忙截住道:“道長,道法精奇,小王是久聞大名。不過,今日請道長,卻是另有要事相商。”
青遊子頗有差異的看了眼馬雲,一般的富貴人家請和尚道士來無非就是祈福,這王侯之家莫非。。。他心裡暗暗打鼓,有些後悔自己剛纔有些吹牛了,萬一這個馬王爺讓他連長生不老丹,那可怎麼辦啊?
“請問道長對火藥,可是甚爲熟悉呀?”馬雲輕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火藥?什麼是火藥?”青遊子詫異的反口問道。這火藥是什麼藥啊?青遊子心裡砰的一動,暗暗後悔:這火藥不就是火裡面的藥材嗎?不就是丹藥嗎?哎。。。
聽了青遊子的話,馬雲的詫異也不在青遊子之下,不過他和青遊子一樣,迅速就把詫異給收了回去,馬雲繼續說道:“這火藥就是。。。請問道長,這爆竹爲什麼會炸開啊?”
“呵呵。王爺原來問的是這個,這爆竹裡面貧道放了些別的東西,所以它纔會炸開。”
“請問道長,您能不能用您放進爆竹裡面的東西,把。。。把。。。”馬雲看了看四周,指著那個痰盂說道:“能不能把那個痰盂給炸開呢。”
青遊子輕撫顎下鬍鬚,笑道:“這個容易,家師當年曾經把煉丹的爐子,都炸列過呢,要炸裂這個痰盂,簡單的很啊。”
馬雲陪著青遊子乾笑了兩下,心思一動“炸列?”?他連忙又說道:“我是說,道長能不能將這個痰盂像那個爆竹那樣‘砰’的一聲,徹底炸碎呢?”
那老道表情慎重了起來,他想了半天,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始終不做聲。
馬雲想了想說道:“道長,你若能將這痰盂炸開,小王就資助道長煉丹如何呀?”
“當真?”青遊子眼睛一亮,也不管能不能炸開痰盂,直接追問道。
“當然,不過有前提,一定要讓這個痰盂炸的,我滿意爲準。只要道長能夠做到,小王就在江陵城內建一座道觀,請道長做主持,將煉丹發揚光大。”馬雲笑著說道。
-----(大大們不要訂閱下一張啊。剛纔網速慢,點了兩下。結果重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