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

陣斬契丹勇將耶律照,攻陷朔州東面門戶馬邑。面對這樣的勝利,郭榮、趙匡胤等人反而有點悶悶不樂。慕容延釗和石守信兩人甚至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

原因很簡單,這場大戰雖說基本上殲滅了2000多馬邑守軍,可是這兩人感覺贏得真是稀裡糊塗,剛開始跟著趙匡胤是一路狂敗,過了中午,挺能打的契丹軍在風雪交加下,突然變成了軟腳蟹,兩千來人三下五去二的就被他們包了圓,哎,還沒熱完身呢,就沒剩幾個還能站起來的契丹人了。不過癮,這仗打得真不過癮啊。

馬邑城樓上,趙匡胤望著西方看了許久,嘆了口氣,還沒說話。郭榮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老八,今天這一仗,也夠蕭勁肉疼一陣子了,咱們也算達到了目的。現在天不作美,我們的計策要落空了。此地裡朔州不遠,朔州若是派兵,半個時辰就能到達馬邑,咱們兵少又不善守城,還是退吧。這次算他走運,下次再收拾他不遲。”

趙匡胤一臉的不甘心。本來他們定下計策,就是要先把耶律照給誘出馬邑城。蛇谷的騎兵戰鬥力不弱,耶律照對此是心知肚明,他要出兵必然會盡出大軍,只要把他給牽制住,那麼馬邑城守兵不多,只要調動1000步兵,足以攻克馬邑。

爲了牽制耶律照大軍,趙匡胤也是費勁心思,先是騷擾城池,激怒契丹人。把耶律照引出城後,趙匡胤是邊打邊走,走得還是大道,爲的就是能夠穩住耶律照。可耶律照也算是久經沙場,爲了徹底的讓耶律照放心,趙匡胤還專門在小道峽谷那邊讓高懷亮另帶500騎兵,作爲伏兵。耶律照被激的火冒三丈,可心裡還是有些疑問,等見了高懷亮的500人,才徹底的放下心來,直追了下來。耶律照在大道追趙匡胤,郭榮等人帶著步兵從小道出發進攻馬邑。等耶律照到了蛇谷城下,馬邑已經被晉兵打了下來。

趙匡胤命人把那橫幅從城牆上扔下來,只是想嘲弄一下耶律照,畢竟這個時侯,就算耶律照回兵,也來不及救馬邑了。可沒想到耶律照追了一路,膽子居然變大了,在城牆下親自指揮契丹軍與晉兵舌戰,又耗了大半個時辰。

是成也大雪,敗也大雪。

下了雪之後,一方面,契丹人又冷又餓,被迫上路,另一方面,大雪也將攻馬邑的痕跡摸了個一乾二淨,郭榮他們連戰場都不用仔細打掃了。趙匡胤他們生龍活虎的在後面狂追,契丹人邊戰邊退,是連戰連敗,隨後鬥志全無,成了一團潰兵逃進了馬邑城,徹底進入了早就設計好的埋伏地。

這只是趙匡胤計劃的第一步,奪馬邑。馬邑一失手,朔州的蕭勁必然坐不住了,他一定會帶兵奪回馬邑,等他來了馬邑,趙匡胤他們在馬邑和契丹兵,隨意打兩下,就退出馬邑。這個時候天色將晚,蕭勁必然會在馬邑住下。郭榮他們打下馬邑,可不是白打的,他們城中放了許多燃火之物,而且退兵的時候,還會在馬邑留下些晉兵扮作百姓。兵荒馬亂的,蕭勁絕對不會派人查城裡百姓是多了還是少了。等到半夜,這些人四處放火,然後打開城門。有是半夜,再加上漫天火光,契丹兵必然混亂,那可就是一場大勝了。就算不能趁勢奪了朔州,也基本上完成了震懾契丹的目的了。

可惜,一場大雪,讓這場大火是再也燒不起來了。

半晌,趙匡胤又嘆了一口氣,轉身對郭榮說道:“三哥,你說的對,我們該撤了,要是再不撤,契丹人來了就麻煩了。”

“這纔對嘛,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嗎?蕭勁老兒,他跑不了的。”郭榮心中安定,高興的說道。無形中,他對自己的義弟,又更看重了幾分,這個義弟,能屈能伸,將來對自己輔助必定會更大。

“啪”一聲清脆的馬鞭聲,在寥寂的曠野顯得格外的響亮。

“郭將軍,從蛇谷縣那邊過來了一輛馬車。”一個在城頭警戒的軍士跑過來說道。

“哦?”郭榮和趙匡胤愣了一下神,自天福元年(唐末帝清泰3年)十一月,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燕雲的百姓多有背井離鄉南下的,但南方的百姓卻很少北上的。莫非是父帥又派人來了。

郭榮連忙走到城牆邊,向遠處眺望,鵝毛般的大雪飛舞著,城外蒼茫大地,彷彿裹了一層厚厚的白紗似的,在東邊的官道盡頭,有一個黑影緩緩駛來,黑影晃動,彷彿是一輛馬車。

等馬車走得進來,方纔看清,那馬車上居然豎著一面黑底紅字的小旗。旗綽影影間,勉強分辨的清楚,旗子上居然寫的是一個鉢般大小的“郭”字。果然是父帥的信使。

郭榮和趙匡胤忙從女牆邊的樓梯走了下去,開城門帶著一隊人馬贏了上去。能打著黑底紅字郭字旗的信使,身份是不一樣的。

那車伕見城門打開,門前衝出來了一隊人馬,卻是不晃不忙的勒著繮繩,扭頭說道:“老爺,馬邑城門開了,裡面出來了一隊人嗎?”

說話見,馬車門簾挑起,一個人扶著車幫,緩緩的蹭下了馬車。這人古銅色皮膚,濃眉大眼,顎下有三寸長的鬍子,身上穿的卻不是什麼官服,上身是灰色斜襟的大襖,下面穿的是條黑色長褲,腳穿的是反毛的棉鞋。許是怕冷,這人穿的是鼓鼓囊囊的,顯得十分的笨拙。

郭榮眼見,遠遠的就認出了此人,心中滿是驚喜,他高聲叫道:“文伯先生,你怎麼回來了。”此人竟是王樸。

郭榮縱馬又走了兩步,勒住繮繩,翻身下馬,隨手扔掉繮繩,不管不顧的快步跑了過去。那王樸也是一臉的激動,他也上前了兩步,躬身拜倒:“郭將軍。。。”他還身子還沒擺下去,就被郭榮一把扶住,說道:“文伯先生,自汴京一別,郭某如失一臂,心中時常慼慼。本想多些日子,親去太原府拜見,沒想到在這馬邑小城卻得償所願了。”說著喜不自禁的呵呵笑了起來。

王樸心中感動,笑著說道:“我本奉命到河東各州查看民情,前些日子到了代州,聽說太原王頒下將令,要出擊契丹,替朝廷分擔易州等地軍事壓力。郭大將軍恐小將軍軍力不逮,就派了2000兵馬加強蛇谷縣的勢力,我找了由頭,就跟著援軍一塊而來到了蛇谷。”

“文伯先生,來的太好了,正要可以教導一下我們啊。八弟,快來,這位就是我時常和你們提起的王文伯先生,他可是我們大晉第一的才人啊。”郭榮連忙介紹道。

趙匡胤時常聽郭榮說起王樸,心中大是不服,今天一見,這王樸打扮的就像個鄉下土財主一樣,心中更是不喜。不過義兄又不能拂了義兄的面子,無奈之下,他鼻子微皺,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

王樸八竅玲瓏般的人物,馬上就察覺到了趙匡胤勉強的表情,他連忙扶著趙匡胤說道:“莫非將軍就是斬禁軍五虎的趙家大郎,果然儀表堂堂,英武不凡。”

要說還是王樸會說話,這一句話,就說的趙匡胤有些得意,看王樸也順眼了些,可心裡還是有些不服。

王樸看了看城中正在搬運糧草、收拾戰利品的軍士,問道:“郭將軍,這是做什麼呀?馬邑剛剛打了下來,怎麼就要匆匆的退去呢。”

郭榮笑著剛要解釋,趙匡胤便插嘴道:“先生不知地理。這馬邑離朔州甚近,快馬半個時辰就能到了。朔州駐紮著契丹勁旅2萬人,我們只有三千人,不能硬拼,所以我們準備撤退了。”

郭榮終於察覺到自己的義弟,有點不對。老八平是不是這個樣子啊,對待軍士都能和和氣氣的,更不好說是一般的士子了。今天這話怎麼會變得這麼衝啊。

他詫異的看了一眼趙匡胤,正想替他把這話給圓過來。卻聽,王樸呵呵大笑了起來:“趙郭將軍,我這麼著急的趕過來就想給你們出個注意,怎麼打下朔州城。”

“你有辦法?”趙匡胤驚訝的望著他。

王樸捋了捋顎下短鬚,笑著說道:“連日苦寒,今日又大雪紛飛,看著天氣,連下來的幾日,就算大雪聽了下來,也不會雲開見日的。郭大將軍帥大軍直趨應州,聲勢這麼大,周邊的契丹人不可能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在這種天氣裡,就算朔州的蕭勁知道馬邑城丟了,他也不會貿然出兵的。”

趙匡胤低頭尋思了一下,眼睛一亮,這王樸說的有道理啊。這種天氣下,對攻城戰是極其不利的,如果功馬邑的晉兵少,他完全可以緩兩天,等天晴了再進軍;如果馬邑的晉兵多那他就更不能貿然出擊了。可是,蕭勁縮在朔州里面,人馬有多,城牆又高,不把他的兵馬引出來,又怎麼能打下朔州呢?

王樸看了看四周,卻是笑而不語。

郭榮醒悟,擺擺手讓跟來的軍士四下散開守衛。三人湊在一起,王樸緩緩的說出了一條妙計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30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44章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29章 詐門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82章 對峙第80章 騎射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4章 美侍女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9章 讓涇州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9章 側翼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2章 摸底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34章 詩賊(1)第98章 觀畫(下)第37章 裁軍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26章 謠言第69章 進攻潼關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81章 生意經第97章 觀畫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90章 聯合契丹第74章 算計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70章 血戰第22章 借兵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77章 奇襲第31章 定策(上)第98章 觀畫(下)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7章 滅蜀第18章 謀臣(3)第33章 入蜀(2)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27章 買賣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80章 騎射第87章 援兵3第108章 心動(中)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66章 翻臉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99章 戰高平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45章第15章 伏擊(一)第56章 碰壁第39章 決策(2)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38章 夜襲(中)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172章 中計第33章 入蜀(2)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83章 中箭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6章 謀臣(1)第211章 隴州第24章 名臣第15章 案發第60章 跟我走一趟
30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44章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29章 詐門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82章 對峙第80章 騎射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4章 美侍女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9章 讓涇州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9章 側翼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2章 摸底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34章 詩賊(1)第98章 觀畫(下)第37章 裁軍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26章 謠言第69章 進攻潼關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81章 生意經第97章 觀畫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90章 聯合契丹第74章 算計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70章 血戰第22章 借兵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77章 奇襲第31章 定策(上)第98章 觀畫(下)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7章 滅蜀第18章 謀臣(3)第33章 入蜀(2)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27章 買賣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80章 騎射第87章 援兵3第108章 心動(中)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66章 翻臉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99章 戰高平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45章第15章 伏擊(一)第56章 碰壁第39章 決策(2)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38章 夜襲(中)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172章 中計第33章 入蜀(2)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83章 中箭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6章 謀臣(1)第211章 隴州第24章 名臣第15章 案發第60章 跟我走一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修文县| 五指山市| 邵武市| 合水县| 上杭县| 桐庐县| 阜新| 宣化县| 民县| 靖宇县| 陕西省| 二连浩特市| 敖汉旗| 疏附县| 江陵县| 英吉沙县| 浦东新区| 江津市| 泸溪县| 盐亭县| 延川县| 上栗县| 和政县| 南宫市| 清流县| 泰安市| 洱源县| 商水县| 武义县| 杭锦后旗| 五莲县| 永清县| 麻江县| 探索| 罗江县| 广德县| 巴马| 筠连县| 平山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