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8章 觀畫(下)

李璟正仔細的將這白璧微瑕的名作捲攏起來,眼角的餘光瞟到門外來了兩人,居然是查文徽和馮延巳,當下又把卷軸打開,喜道:“兩位愛卿趕緊進來,朕這裡有幅畫,你們也來欣賞欣賞。”

李璟和他爹不一樣,從小錦衣玉食,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既沒吃過苦,也沒受過委屈,他每次見到颳風下雨,總是把眉頭皺在一起,好像比死了老子娘還悲苦,本來相貌堂堂的,硬被縮成一個小老頭,苦著臉,唉聲嘆氣的,整一個“中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查文徽作爲李璟府邸出身的人,自打當官起,就在東宮陪著這位李璟,只到他由殿下變成了陛下。對李璟的作風,他是相當?shù)牟t解。眼見今天細雨飄灑,天地間茫茫一片。他隨意的處理了兩三件公務,就急忙剛到皇宮,陪皇帝一起悲天憫人,賦詩寄情,在文學道路上攜手共進,一路同行。

查文徽是專門跑來陪皇上的,可是馮延巳不同。這人可能小時候受過點苦,他的寫雨寄情詩,表達自然,應景應情,不像李璟那樣沒病還要叫三聲。因此,下雨天他是不來陪皇帝寫詩的,因爲他的存在會讓皇帝覺得不自在,一句話,下雨天的皇宮不適合他生存。所以,下雨天,他就會難得的跑回中書省處理國家大事,不再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工作了。今天,他來這裡是因爲聽說韓熙載來了皇宮。

這兩人聽到李璟叫他們進來,連忙挑簾進入,跪倒道:“臣馮延巳查文徽拜見我皇陛下。”

“都起來吧,過來,看看這幅畫如何?”

兩人連忙走到御桌跟前,凝神看了看。一屋一人一屏風,線條的勾勒,用色的比照,這畫風查文徽一眼就看出來應該是顧閎中的大作,但是他卻斜看了眼馮延巳,沒有說話。

馮延巳認真的看了看這幅畫,一副專家的姿態(tài),老大不客氣的說道:“陛下,這畫風飄逸、人物超然自適,想必是顧閎中顧大人的新作了。這青白二色,相得益章,真是增一份則顯幽暗,減一分略有蒼白。佳作,真是佳作啊。”

這話說的查文徽是連連點頭,一旁的李璟也是面帶微笑,眼光中既有讚許,又有點點的期待。

“不過。”馮延巳話鋒一轉,頓了下正要說話。

李璟有些緊張,迫不及待的問道:“馮卿,不過什麼?”

“這畫略顯的單調(diào)了些。”

“著啊,朕也是這麼想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李璟哈哈大笑。一旁的查文徽也是連連稱讚。

馮延巳躬身說道:“陛下,天下共主。小臣不過攀龍附鳳,安敢和陛下相提並論啊。”

這兩人進來慈安殿,李璟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樣,三當代書畫評論家唧唧歪歪的一通點評,把韓熙載晾在了一邊。韓熙載現(xiàn)在腸子都毀青了,早知道就不讓顧閎中作畫了,讓這位才藝皇帝,只重視畫風,就是不在意畫的內(nèi)容了。

李璟聊的正歡,忽然看到韓熙載還在,想了想,問道:“馮卿、查卿,除了這畫風畫貌,你們還看出了些什麼沒有呀?”

這兩人在詞曲繪畫上面,造詣極高,眼光也高。聽了皇帝的話,兩人又再次凝神的賞畫,這顏色——剛纔說過呀,這線條用墨——剛纔也談過呀……兩人看了半天,又不甘心的互視一眼,繼續(xù)看去。領導說有,就一定有,現(xiàn)在沒看不來,並不代表等一會看不出來。要在別的事情上,兩人早就開始大放厥詞了,可是這賞畫不一樣,第一這算是自己的專業(yè)了,要說也得說專業(yè)術語;第二,不管是皇帝還是對面這個傢伙,還是下面站著的那個韓熙載,基本上都屬於內(nèi)行了,在內(nèi)行面前,可得想好了才能說,亂忽悠,說不定就穿了幫了,落了自己文學家的面子。

這兩人看的眼睛發(fā)澀,想的腦子發(fā)暈,心裡又擔心的要死,特別是馮延巳,生怕這個查文徽先說出來,跌了自己的名頭。

李璟看他們?nèi)绱说膶Wⅲ龆Φ溃骸皟晌粣矍洌焕⑹请薜闹貉健k迍偫u也沒看出來。”

馮延巳心裡一驚,皇上也沒看出來,莫非是這個韓熙載看出來的。這個北方佬,整天的和周宗、常夢錫那幾個傢伙往來,必然是不安好心。想著想著,他突然想起來今天來這裡的目的了,不爲別的,還不就是爲了這個北方佬。

“你們不覺得這個人看起來好面熟嗎?”李璟得意的笑道。

就像看戲一樣,懂的看門道,不懂得看熱鬧。一般人看畫,先看的是這人張什麼樣?而這兩人從看畫開始,就用的是專家眼光,帶的是顯微鏡,看的是“細微之處見功夫”,他們和李璟一樣,看的是畫風,看的是線條勾勒和色彩運用,就是沒去尋思這個畫上的人是誰。亂拳打死老師傅,這和石中堅學會俠客行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俠客行不知道是那個變態(tài),把秘密沒有寫到門道里面去,結果搞得一羣知識分子,翻字典的翻字典,查典籍的查典籍,只有石中堅不識字,反而看出了端詳來。

當下聽李璟這麼一解釋,兩人凝神一看,看出來了,這人不就是差點變成了太監(jiān)的馬五王爺嗎?

在文學上造詣高的人,一般智商也不錯。這兩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馮延巳本就是聽說韓熙載先見馬雲(yún),而後又來見皇帝,才跑過來看看周宗那羣人想幹什麼的。雖然剛纔有點走神,可是,現(xiàn)在他清醒過來了。

他看了眼查文徽,暗暗使個眼色,低聲奇道:“這人真的好面熟,想必是在哪裡見過的。恩……”

查文徽也是一臉思索狀。

李璟被他們弄得一愣,詫異的看了一眼那副畫,有點不自信的說道:“難道你們不覺得這人是馬王爺嗎?”

“哦。”馮延巳一臉恍然,說道:“陛下這麼一說,還真的像駙馬爺嘞。”

李璟之所以不滿馬雲(yún),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馬雲(yún)對他別說稱呼一聲“陛下”了,就連喊一聲“唐王”都極是少見,張口閉口就是“岳父大人,我爹怎麼怎麼樣”,說的像個農(nóng)家翁一樣,這還算是輕的了,至少還把李璟和馬希範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有些時候馬雲(yún)還說:“岳父大人,楚王怎麼怎麼說。”把李璟這個陛下,說的還不如楚王千歲,讓李璟這樣有理想、有知識、有品味、又追求的四有中年,心裡很是冒火,卻又無可奈何。

所以馮延巳這聲駙馬,讓他很滿意。

馮延巳可沒想到李璟居然想了這麼多,繼續(xù)說道:“不過只是形似而已,若說神態(tài)嘛,那可差了十萬八千里了。”他可不是傻子,周宗這些人向來是反對他們五人當政的,暗地裡還稱他們爲“五鬼”。現(xiàn)在看這畫上的人英氣勃勃,心中料想他們必然以此爲藉口,來反對自己五人的計劃。

周宗這個計劃,看起來兒戲,其實確實暗有機鋒。李璟對馬雲(yún)只見過一次,相互之間也不熟悉。如果萬一李璟心裡存了馬雲(yún)英氣逼人的這個印象,有了這一點點的疑慮,再有常夢錫等人不斷的說合遊說,那麼說不定還真能被他們由黑說成白去。

在馮延巳幾人看來,周宗老邁迂腐,只會墨守陳規(guī),不圖進取,不識天下形勢,不知世易時移。馮延巳他們幾個可不覺得自己是什麼“五鬼”,反而覺得自己是大大的忠臣,大大的能臣,而且是要諸葛亮那樣輔佐李璟,掃六和,一統(tǒng)天下的。東取吳閩,西取荊楚,掃江南而北征中原,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現(xiàn)在閩國內(nèi)亂,而楚國也將有能亂的趨勢,這真是天助大唐。馮延巳是絕對不允許周宗他們來破壞掉自己計劃的。

在與李唐舊臣的爭鬥中,特別是與周宗、孫晟這一黨的爭鬥中,馮延巳他們靠的是李璟的信任和賞識,缺的確實實實在在的功績,而周宗他們輔助先皇先篡吳,後除徐氏,治邦國、安天下,是有大功勞的,就算是李璟對周宗他們也是非常的敬重的。馮延巳他們?nèi)钡臇|西,恰好就是周宗他們仰仗的——功績。

所以閩亂傳來的時候,馮延巳他們激動了,這是絕好的立功機會。可是周宗卻出來反對,先是反對出兵閩中,後有反對陳覺掛帥,說起理由來頭頭是道。可馮延巳他們卻把周宗恨之入骨,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周宗一黨,不願他們建立功勳,從而執(zhí)掌朝政,是周宗年老貪權的表現(xiàn)。

馮延巳他們是要做大事業(yè)的,豈能讓周宗他們破壞掉。

馮延巳斜了眼韓熙載,輕笑道:“韓員外,今天不是奉旨賞賜駙馬去了嗎?怎麼樣?駙馬爺,對那些東西很感興趣吧。”

韓熙載官拜員外郎,一個小小的六品官,對這樣的小官,一般都稱之爲“韓郎官”。這一聲“韓員外”,就像說韓熙載是個地主老財一樣,讓韓熙載眉腳一棱,心中怒火難忍。他是北方人,身材偉岸,相貌不凡,唯一一個缺點就是“了”,三十歲出頭就有有個將軍肚腆著,但比地主老財可俊多了,這樣叫他,不是寒磣他嗎?

韓熙載面色不悅,肅聲說道:“馮相,下官以爲,這馬王爺外形放蕩不羈,其實內(nèi)涵錦繡,不可不防。今天他既然來了大唐,不如就留他在金陵。”

“嘿嘿,他是楚王王爺,前來和我大唐議和的,兩國交兵尚且還不斬來使,我們有怎好留他在金陵呢,另外,我朝依然東征,萬一楚王震動,發(fā)兵來爭,韓大人可有退敵之策呀?”

“馮大人,以下官看,楚王未必會發(fā)兵來爭的。楚王尚未立世子,而馬雲(yún)又在楚國內(nèi)部地位不低,相比他的那些叔伯兄弟不太樂意他回去吧。再則嶺南劉氏意圖吞併桂州等地已久,楚國自顧不暇,那又餘力……”

“你也知道是‘未必’,萬一是真的怎麼辦!小小郎官,不好好作學問、修品行,在國家大政方針,其實你能討論的!”查文徽在一旁斥道。

“在下是大唐之官員,如何不能討論國事呢?我……”韓熙載忿忿不平的反駁道。

“好了,韓愛卿,你先下去吧。”李璟不耐煩的說道。

看著韓熙載躬身退去,馮延巳還喋喋不休的說道:“皇上,你說荒謬不荒謬,一副畫像,就能斷定這人是好是壞了。像他這樣,不是在拿社稷安危開玩笑嗎?臣請,陛下制他妄言治罪。”馮延巳話出了口反而有點後悔了,用一幅畫判定一個人自然是可笑的,可是找個算命的……他是讀聖人書的,“子不語怪、力、亂、神”,他不是完全不迷信,只是覺得當大臣的有義務讓皇帝遠離那些東西,這可能是他和周宗唯一一個有共鳴點的地方了。可李璟很信佛教、道教,而這個不知道從哪來的國師大人,居然和他們的觀點一樣——馬雲(yún)是一個庸才。本著黨同伐異的原則,在這個問題上,馮延巳反而想維護這個陳傳了。

李璟卻是一臉的滿不在乎:“罷了,他也是一片好心。”他想了想,又說道:“劉仁瞻給朕上了一封奏章,上面說這個馬雲(yún),在嶽州安撫百姓、勤練士卒,怎麼看也不像那個只會喝酒吹噓的武夫啊。”

馮延巳頓了頓,輕笑道:“臣也以爲這個馬雲(yún),應該不是一個赳赳武夫,在酒宴上他可能藏拙了。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他真的是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陛下,你想,一個弱勢而又不學無術的人,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弱勢,就要依靠我們,沒有我們的支持,他就得當不上楚王;胸無點墨的人,對我們來說,豈不是更容易控制。打下一個城池容易,治理好它可就不能單單靠武力了,要靠士子的幫助,而他他偏偏是個不重視這點的人,楚國的士子大多站在馬光亮那邊,沒有了讀書人的幫助,他又能蹦躂幾天呢?”

李璟的臉上再次浮現(xiàn)出了一絲笑容。

,都會成爲作者創(chuàng)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2章 定策(中)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23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35章 詩賊(2)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85章 追擊第76章 出城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65章 條件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92章 真議和第145章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97章 血戰(zhàn)玉河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6章 投石問路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91章 遇刺第十二章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63章 調(diào)兵遣將第67章 催妝第81章 巨型炮仗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61章 龍虎風雲(yún)會(四)第19章 棄子第9章 典軍使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85章 追擊第62章 包圍圈第82章 包圍第132章 刺殺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5章 不謀而合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91章 被欺騙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5章 首富第13章 轉戰(zhàn)歸州(上)第75章 搜捕第60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三)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5章 伏擊(一)第57章 霹靂火彈第58章 包圍汴京第7章 援救第5章 觀兵第66章 迎親第105章 後宮第95章 軍事互動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46章 蜜月第7章 火藥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20章 死諫第87章 戲弄第64章 交州第185章 追擊第9章 讓涇州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05章 借道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章 兵圍南陽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71章 設伏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20章 我看行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shù)?/a>第33章 發(fā)行國債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4章 威逼第55章 連番用計第69章 側翼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5章 下杭州(3)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53章 趙季札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52章 脫身之策第69章 往事
第32章 定策(中)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23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35章 詩賊(2)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85章 追擊第76章 出城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65章 條件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92章 真議和第145章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97章 血戰(zhàn)玉河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6章 投石問路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91章 遇刺第十二章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63章 調(diào)兵遣將第67章 催妝第81章 巨型炮仗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61章 龍虎風雲(yún)會(四)第19章 棄子第9章 典軍使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85章 追擊第62章 包圍圈第82章 包圍第132章 刺殺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5章 不謀而合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91章 被欺騙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5章 首富第13章 轉戰(zhàn)歸州(上)第75章 搜捕第60章 龍虎風雲(yún)會(三)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5章 伏擊(一)第57章 霹靂火彈第58章 包圍汴京第7章 援救第5章 觀兵第66章 迎親第105章 後宮第95章 軍事互動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46章 蜜月第7章 火藥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20章 死諫第87章 戲弄第64章 交州第185章 追擊第9章 讓涇州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05章 借道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章 兵圍南陽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71章 設伏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20章 我看行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shù)?/a>第33章 發(fā)行國債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4章 威逼第55章 連番用計第69章 側翼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5章 下杭州(3)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53章 趙季札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52章 脫身之策第69章 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灌阳县| 马边| 皮山县| 巴彦县| 阜南县| 武穴市| 博乐市| 临汾市| 年辖:市辖区| 阳江市| 黔西县| 都安| 威宁| 潞城市| 丹东市| 淮滨县| 潼关县| 井陉县| 大田县| 策勒县| 广宗县| 繁峙县| 同德县| 积石山| 买车| 浦江县| 盖州市| 桦甸市| 西安市| 七台河市| 宁都县| 兴安盟| 黔南| 荔浦县| 翁牛特旗| 萨嘎县| 通化市| 赤城县| 邵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