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章 江湖節度使

範質提的七條建議,馬雲很快便開始實施了。不過從紙面上看,這些都是好意見,可是有人得利必然就有人失利,放奴、入戶、換錢先後都有人或陽奉陰違,或直接反對。

對於這種情況,馬雲一方面全力開動捕風房,這個時候不是捕風,而是放風,說什麼放奴有什麼好處啊,換錢有什麼益處啊,說的既大義凜然,又絲絲入扣,利民便民;另一方面,對於頑固分子,馬雲動起手來毫不留情,有了些殺雞儆猴的例子之後,反對的人越來越少,這些措施居然順順利利的執行下去了。至於饑荒,也只是荊南四州高層官員知道,對下、對外,一致宣稱楚王已經運來大批糧食,糧食價格穩定,今年冬季根本不會缺糧。

對於那些由於南平王盤剝變得身無分無的百姓,荊南節度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修建歸州、峽州的城牆,開挖渠道,擴大荊州的水田灌溉面積。

但就修城牆而言,節度使府就搬下了大量的命令,比如:修城牆要磚,那麼賣磚的商人,必須招納窮苦的百姓若干人做工;另外參加修城牆的百姓,一家只能出一個勞動力。而且工錢就是鐵錢,而不是發糧食。這樣工人拿了工錢以後,就不止賣糧食了。

一家出一個勞動力,這麼勞作一天,乾的活基本上可以滿足一家四五口人吃飯的了。節度使府財力有限,現在纔是仲秋時節,這麼做一來,可以讓百姓自食其力,避免由於飢餓鋌而走險;二來,一家只出一個勞動力,那麼他一天做的活,差不多正好夠吃,免得他們拿多餘的錢來囤積糧食,畢竟現在節度使府存糧也不多,外面的糧商還沒有被大批的吸引來。萬一這些人都去買糧食,那麼糧食的價格就會上漲,有心人說不定就會嗅出真相來,大批的囤積糧食,到那時糧荒可就嚴重了。

於此同時,節度使府密令地方收集稻草、木材等物品,爲過冬未雨綢繆。

當楚王的命令達到江陵的時候,馬雲舉行了盛大的迎接儀式。本來馬雲不願意這麼大張旗鼓的,在馬雲心裡,他老爹也不過就是一個封建主義的割據頭子,也沒什麼號召力,咱們關起門來自己把旨意這麼一領就得了。

可趙普說道:“現今荊南粗安,自嶽州二來的官員倒是好說,可南平投降過來的官吏目前在歸、峽、荊三州爲數不少啊。這些人不知道我大楚的政策,就算王爺多加安撫,心中仍難免會惴惴不安,與其這樣,倒不如我們熱熱鬧鬧的迎接楚王的詔令入城,把楚王詔令的內容在大庭廣衆面前展示開,一來讓百官安心,二來也想百姓顯示一下我大楚的威風。治民之道,在於一張一弛啊。”

馬雲點點頭,又問道:“趙兄,你的捕風房最近建的怎麼樣了。”

趙普爲難的說道:“捕風房主要以驛站和捕快爲主,這些人探聽到消息後,經由驛站傳到節度使府,現在只是初具規模。要想蒐羅萬象,就得把攤子鋪大,眼下渡過饑荒首要之事,捕風房這邊缺銀子啊。”

看著趙普張嘴就要叫苦喊窮,馬雲連忙劫道:“這次安定南平,捕風房的功勞很大啊。要不是妥善的引導輿論方向,南平放奴、入戶、換錢等事情也不會那麼輕易就推廣開了。”

“所以,趙兄剛纔的提議,讓我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我們在江陵大張旗鼓的接了楚王的詔令,然後把這詔令在四州傳播一遍,伴著詔令,命令捕風房,宣傳咱們大楚興的義軍,除的是殘暴之主,這個殘暴之主,指的就是高從誨、司空薰這一小撮貪婪亡命之徒,南平的百姓是好的,部分官員也是好的,壞就壞在那一小撮不法分子上了。”

趙普點點頭,忽又說道:“王爺,是不是順便宣傳一下,中原朝廷的旨意呀?”

關於範質提出的向朝廷要荊南節度使的建議,馬雲私下裡也趙普、李驤商量過,兩人都認爲這是很必要的。這個年頭,皇帝的旨意,在南平、大楚這些地方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至少比楚王的詔令要管用些。不然楚王也不回讓範質繞一大圈,最後纔回到長沙。

馬雲點點頭。

趕到江陵傳旨的高進,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揮收到這麼隆重的迎接。剛過了長江,上了岸,岸上就是一陣鑼鼓聲,緊接著就是一通鞭炮。岸邊上迎接的人,官職也不低,節度使府掌書記吳班親自相迎,將他請上轎子,又是敲鑼又是打鼓的,送到了江陵城。

下了轎,高進擡頭一看,餓的天啊,五王爺親自在城門外相迎,門裡面大道上鋪著長長的紅氈,不知道延續到那裡。

高進收攏心裡,連忙笑著迎上去,跪倒謝道:“奴婢見過王爺,枉王爺虎駕相迎,奴婢是萬萬不敢當的。”

見高進行過禮,馬雲一把將他扶起來,笑道:“高公公,一路辛苦了。自從知道高公公要來江陵,小王和江陵百姓也是日盼夜盼,希望早日見到公公,也好聆聽楚王的詔令啊。”

高進自是忙不迭的謙讓,在長沙時兩人雖有些交情,可是時過境遷,如今這位五王爺立下如此功勞,又是兵權印把子在握,他是再也不敢造次的。

馬雲笑著讓他進來江陵城,沿著主幹道坐轎到了城中心,這裡早就佈置好了香案,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是人山人海。

高進看著場面,有點**。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陣仗的領旨儀式。當下有點畏縮的不知道該如何時候,倒是馬雲翻身跪倒道:“臣馬雲,恭聽王旨。”

馬雲這麼一跪,呼啦一下週圍這些圍觀的百姓,維持秩序的軍士,全都跪倒在地。高進恍然,忙展卷宣旨。

當晚宴請了高進後,馬雲留下了吳班、趙普、範質、李驤四人。馬雲晃了晃手裡的詔令,嘴一撇說道:“忙乎了半天,搞了個代理的。”

李驤笑道:“王爺立此大功,長沙有人嫉妒,也是自然。”

馬雲早就看了彭雙發來的密件,麗春院那場風波,連詔令的內容,他早就知道了一清二楚。不然他也不會在大庭廣衆面前,冒冒然的接詔令了。

馬雲恨聲說道:“小王也不知道是怎麼得罪了李皋,這人就是看我不順眼啊。”

趙普在一旁笑道:“王爺,李皋鬧的雖兇,可是什麼也沒得找。王爺雖然是個代理的荊南節度使,這個江湖節度使,也不一定就沒有什麼用處。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節度使,依我看您還管著郎州呢。”

馬雲一愣,沒有明白過來。

一旁的李驤笑道:“這江指的是長江,湖不就是指的是洞庭湖嗎?郎州在洞庭湖邊上,這不就歸你管嗎?”

旁邊的吳班問道:“可是詔令上,沒說這個江湖節度使,管什麼地方呀?”

趙普一笑:“吳先生,正是因爲沒說,纔好辦嘛。”

吳班看了笑的賊兮兮的趙普,明白過來了。沒寫,就自己填唄,真有一天翻了臉,這江湖節度使,我們就說他管著長江和洞庭湖沿岸州縣,至少名義上,佔了上風。

幾人聊得正好,就聽外面有人爭執,一人大聲喊道:“王爺,您可得給我做主呀。”

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66章 翻臉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8章 決策(1)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5章 幽會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09章 心動(下)第3章 突擊檢查第16章 應對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08章 心動(中)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40章 一戰關中(1)26第191章 被欺騙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203章 謀蜀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70章 益津關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0章 家書第20章 想我?像我?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3章 殺機現第4章 斷其一臂50第55章 連番用計第41章 馬踏南平(五)2527第86章 林仁肇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7章 送客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8章 釋放第131章 使者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39章 茅山道長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章 晚宴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4章 晚宴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8章 謀臣(3)31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9章 西遷(1)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6章 謠言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3章 設宴第66章 翻臉第72章 斬立決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1章 捕風房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6章 架起油鍋第24章 名臣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4章 詩賊(1)59第184章 奔襲第9章 讓涇州第69章 側翼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9章 典軍使第86章 援兵2第78章 蒙汗藥第72章 斬立決第18章 忽悠趙季札
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66章 翻臉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8章 決策(1)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5章 幽會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09章 心動(下)第3章 突擊檢查第16章 應對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08章 心動(中)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40章 一戰關中(1)26第191章 被欺騙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203章 謀蜀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70章 益津關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50章 家書第20章 想我?像我?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3章 殺機現第4章 斷其一臂50第55章 連番用計第41章 馬踏南平(五)2527第86章 林仁肇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17章 送客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8章 釋放第131章 使者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39章 茅山道長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章 晚宴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4章 晚宴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8章 謀臣(3)31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9章 西遷(1)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26章 謠言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3章 設宴第66章 翻臉第72章 斬立決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1章 捕風房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6章 架起油鍋第24章 名臣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4章 詩賊(1)59第184章 奔襲第9章 讓涇州第69章 側翼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9章 典軍使第86章 援兵2第78章 蒙汗藥第72章 斬立決第18章 忽悠趙季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大邑县| 蓬莱市| 承德县| 陇西县| 石景山区| 章丘市| 浦江县| 白水县| 福建省| 阿勒泰市| 周至县| 青州市| 扶风县| 青州市| 临武县| 镇宁| 苍溪县| 兴隆县| 德兴市| 嘉祥县| 平度市| 当涂县| 利辛县| 钟祥市| 台前县| 如皋市| 垦利县| 尼勒克县| 奎屯市| 营山县| 泉州市| 嵊州市| 祥云县| 独山县| 台州市| 长泰县| 昭通市| 拉萨市| 涞源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