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章 定策(中)

看著這談話有點跑題,範質輕咳了一聲,繼續說道:“第二嘛,自晚唐以來,土地兼併劇烈,多有百姓失去土地,不得不委身在豪強之家,爲奴爲婢,這些人不事生產,不拿賦稅,不服徭役,一來導致國家財政損失,二來又導致糧食等物價上浮,豐收之年倒也罷了,一旦莊稼歉收,那麼很可能進一步導致饑荒的出現,臣請大王,對南平王府的下人,登記在冊,進而釋放他們,略分土地,使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對其他的豪強,王爺可制定相關禮儀法規,明確法令,嚴格規定什麼樣的地位,最多可有奴婢多少人。”

釋放奴婢,這一招多好人都用過,比如說光武帝劉秀等,這些馬雲都知道,但具體怎麼個放法,他卻不清楚。畢竟把自己的奴婢給放出去,恐怕很多人都不樂意幹吧,特別是現在南平王在逃,大楚在南平還沒站穩腳的時候,萬一。。。

馬雲沉吟了一下,說道:“先生眼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關鍵。不過這個具體應該如何操作呢?”

範質輕笑了一下,說道:“王爺,主要你辦下法令,一方面嚴肅奴婢數量,一方面宣佈由官府負責這些奴婢的安置費用,同時對好強大戶略作補償,這樣南平三州的豪強大戶,必然依令行使的。”

馬雲臉色一窒,神情就頗有點不以爲然,丫的,老子既不是漢武帝,又不是李世民,那些豪強能會這麼聽話嗎?

範質看馬雲神色間似乎有點猶豫,繼續說道:“若在別的時候,這個‘釋奴令’一下,地方豪強肯定是反對聲一片,不過眼下去不會這樣,今夏南平顆粒無收,秋收的情況也不太好,這大災之年是眼看就到。而且南平王近些年來,盤剝極爲苛刻,這些豪強多是愛於臉面,家裡的實際情況並不算好,如果王爺下令釋奴,而且由官府負責安置,那麼必然有一些豪強樂意聽從的。而且南平三週,蓄奴最多的一是南平王,還有一個就是司空薰,王爺能嚴懲司空薰,那麼其他的人想必就不敢爲仗馬之鳴了。”

一軟一硬,打一巴掌再給個棗吃,倒也可以。馬雲點點頭。

範質繼續說道:“司空薰欺上瞞下,收受賄賂,橫行南平,南平百姓對其是敢怒而不敢言,現在王爺若能重罰司空薰,以平民憤,那麼王爺收攏百姓之心,就容易的多了。而且,司空薰貪污腐敗,家裡應該聚斂了不少錢財,若能奪其財,也是多少解了我們點燃眉之急啊。”

馬雲看了一眼範質,心中樂極:搶人錢財,還搶的那麼有理,這好事要是天天有就好了,他慢慢點點頭,說道:“司空薰罪大惡極,死有餘辜,那些貪墨的錢財自然充公,恩。。。,先生如何知道嶽州錢糧不多呀?”

範質笑道:“王爺,臣聽說大王的命令只是對南平佯攻,嚇唬嚇唬南平王就算了。即然這樣,王爺出兵花的錢應該就是嶽州自己的積蓄了,嶽州一州之地,又能有多少錢財啊。”

馬雲哈哈大笑:“範先生,真是細微之處顯文章啊。”

範質謙遜道:“王爺能以一州之力,巧取南平,這份眼光膽識,更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看馬雲神色間頗有得意,又繼續說道:“現今,南平三州轉眼可下,王爺對今年過冬可有想法嗎?”

馬雲問道:“吳班他們正在千方百計愁糧,準備賑災。”

範質說道:“糧食當然要籌備了,不過以臣之見,既要籌糧,更要平抑糧價。”

馬雲一愣,這話有點意思。

範質繼續說道:“自古官員向來都是出現饑荒纔想到賑濟,以臣看,這絕非良策。饑荒的出現,主要是因爲糧價升高,而糧價升高,一方面是由於糧食歉收,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不法商販囤積居奇,哄擡糧價所致。百姓買高價糧食,很快就不積蓄花光,最後官府不得不出面賑濟。所以,臣以爲要賑災,首先就要平抑糧價,使不法商販無利可圖,同時,南平糧價向來都比淮南的糧價要略高一些,只要我們降低糧食上的稅收,使商人有利可圖,就有可能吸引商人從淮南販糧而來,這樣官府賑災的壓力就小了很多了。”

前面的三條,馬雲並不認爲怎麼出奇,特別是第三條趙普很早以前就提出這樣的建議了,只不過司空薰在光猛手上,還沒押解過來。但是第四條建議,不得不讓馬雲對範質刮目相看,好一片濟世的經濟文章啊。其實這也是馬雲對歷史不瞭解,古代有識的士大夫可不是像後世文學作品裡面那樣不言利、不懂商的,早在唐代的時候,張說就曾經做過類似的事情。

馬雲興致勃勃,忍不住就往範質那邊挪了挪身子。

範質繼續說道:“南平用的是銅錢,而我大楚用的是鐵錢,王爺掃平南平以後,開始要改用鐵錢嗎?”

袁世凱的時候有袁大頭,國民政府有法幣,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實行人民幣。這個貨幣不久代表著一個王朝的更替嘛,不是從一個側面證明改朝換代了嗎?換了貨幣,也免得老百姓懷念前朝,整出來些遺老遺少。

因此,馬雲下意識的就點了點頭。

範質接著問道:“那麼王爺可知這銅錢和鐵錢有什麼區別嗎?”

馬雲出門一般都是別人付賬,大楚的鐵錢他還真沒見過,不過孔方兄還是見過的,想必鐵錢也是這樣吧。

馬雲有個優點,比較謙虛、誠懇,關鍵性的問題,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尷尬的笑道:“正要請教。”

範質捋了捋鬍鬚,緩緩說道:“錢帛一道,關係天下蒼生,多少施政者,就是跌倒在這錢帛之上,牽一髮而動全局,稍有不慎,就使富者更富,貧者更貧,進而餓殍遍野,海內沸騰,王莽等人便是前車之鑑。爲上位者一定要了解清楚,臣試爲王爺解說一二。”

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26章 謠言第93章 兒女親家第86章 援兵2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7章 謀臣(2)第33章 入蜀(2)第183章 發兵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2章 定策(中)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2章 新妃(3)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4章 留一手第23章 入貢第29章 往事如煙(上)25第182章 對峙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2章 楚王選集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4章 下杭州(2)第26章 離間第145章第3章 攻攻試試第25章 刺殺第64章 祭孔第77章 奇襲第92章 試探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7章 暖煙閣第13章 突襲楚軍第47章 賞賜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4章 下杭州(2)第69章 側翼第74章 算計第87章 戲弄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3章 周宗犯錯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章 斷其一臂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2章 定策(中)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06章 鳳翔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47章 關門打狗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8章 家事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59章 出降(上)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19章 血戰(二)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32章 入蜀(1)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3章 下杭州(1)第60章 三成機會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5章 詩賊(2)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26章 謠言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7章 援兵3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05章 會戰(4)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07章 水漲了第5章 敲詐勒索(3)第68章 來了第170章 益津關第101章 聽春宮第2章 回家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7章 刺殺連連(2)29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十二章
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26章 謠言第93章 兒女親家第86章 援兵2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7章 謀臣(2)第33章 入蜀(2)第183章 發兵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2章 定策(中)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2章 新妃(3)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4章 留一手第23章 入貢第29章 往事如煙(上)25第182章 對峙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2章 楚王選集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4章 下杭州(2)第26章 離間第145章第3章 攻攻試試第25章 刺殺第64章 祭孔第77章 奇襲第92章 試探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7章 暖煙閣第13章 突襲楚軍第47章 賞賜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4章 下杭州(2)第69章 側翼第74章 算計第87章 戲弄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3章 周宗犯錯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章 斷其一臂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2章 定策(中)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06章 鳳翔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47章 關門打狗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8章 家事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59章 出降(上)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19章 血戰(二)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32章 入蜀(1)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3章 下杭州(1)第60章 三成機會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5章 詩賊(2)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26章 謠言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7章 援兵3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05章 會戰(4)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07章 水漲了第5章 敲詐勒索(3)第68章 來了第170章 益津關第101章 聽春宮第2章 回家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7章 刺殺連連(2)29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十二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马尔康县| 康保县| 玛多县| 万源市| 勃利县| 天等县| 栾城县| 分宜县| 长葛市| 宁陵县| 上蔡县| 荆门市| 白玉县| 门源| 应用必备| 潼关县| 保山市| 碌曲县| 墨竹工卡县| 丰台区| 马尔康县| 巧家县| 高阳县| 阳东县| 崇文区| 安吉县| 梁平县| 永和县| 含山县| 大余县| 托克托县| 广丰县| 韶山市| 许昌市| 周口市| 新化县| 石首市| 安宁市| 莱芜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