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劍派雖然正式雄起,卻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纔能有所動作!
而不殺神雖然已經身死,可三不殺派的底蘊還是實打實的頂級宗門,不殺神是一桿名揚天下的旗幟,可就算旗幟倒了,三不殺派的實力卻沒有被削弱。
相反,正是因爲不殺神死了,接下來的三不殺派絕對會越發兇橫,方可震懾宵小之輩,各大小勢力都不是蠢蛋,絕對不會在這樣的時候去觸三不殺派的黴頭。
哪怕是那幾個頂級勢力,也不會冒著自損實力的風險,在這樣的時候去進攻三不殺派,只會坐等乃至於推動其內部混亂,然後纔會舉起屠刀,分割其肉!
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揚州還亂不起來!”
牧元陽並沒有把自己的計劃和打算說出來。
只是又高屋建瓴的給衆人分析了一遍揚州的局勢。
他眼光精準老辣,分析問題也是頭頭是道,衆人自是信服。
徐榮越發堅定跟進牧元陽腳步的決心:“以王爺之見,我等何時動手?”
“至少也得等揚州徹底亂起來之後,渾水摸魚纔是正道,切不可當出頭鳥。”牧元陽這麼說,實際上他還有其他的心思。
那就是在接下來的揚州大亂之前,他的實力未嘗不能夠更進一步。
到時候,說不定他還有機會多“吃”一點呢!
三不殺派很強,很大,所以也很肥!
哪怕是漏點油腥,也絕對能讓牧元陽吃得飽飽的。
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牧元陽就又吩咐了衆人一番事宜。
主要是對徐榮和幾大世家家主說的。
“接下來商路走得頻繁一些,若是人手不夠,可以找徐將軍借,利潤我多給你們半成!”
這就是爲了激勵幾大世家多給他賺錢了。
所謂備戰,備的是什麼?是錢!
人吃馬嚼,修行資源,戰鬥儲備,這些都得花錢!
想要擴充自己的勢力,最基礎的需求就是錢!
只有有了錢,才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強者。
有了足夠的強者,勢力自然也就更強了。
目前安遠城的收入不低,每月都能給牧元陽奉獻近萬金的財富!
這對於安遠城這個級別的勢力來說,已經算是極爲難得了。
主要是因爲安遠城佔了幾條商路,牧元陽和沈烈的關係又不錯,沒有折損消耗,走私物件的本錢也不高,幾乎全是純利潤。
這些錢不少,卻還買不來一顆培元丹!
窮文富武,武者日常的開銷是十分龐大的!
就拿煉體境界爲例子,僅僅是煉骨的極品虎骨,加上煉五臟之時的藥輔,每個人都得花費千金乃至於更多。
也就是說,牧元陽一個月的收入,甚至培養不出十個煉體圓滿的武者!
更別說,這些錢還得供養士兵,還得打賞下屬,還得供給衆人的修行。
所以每個月下來,都是捉襟見肘。
索性牧元陽自己修行暫時還不需要什麼資源,只是時時打磨也就是了,否則非得耽誤了修行不成。
在這樣的前提下,牧元陽當然想要擴充財源了。
不過以目前安遠城的格局來看,這些錢已經算是超負荷運轉了,牧元陽也榨不出多少資源來,所以他才盯上了河源城的水路商路。
幾大世家聞言自然沒有不妥的道理。
他們現在已經嚐到了甜頭,對牧元陽自然是言聽計從。
而且牧元陽所展露出來的野心,也讓衆人頗爲異動。
若是能夠佔據河源城和丹江城,到時候他們的生意必然也會再上一個臺階。
現在有牧元陽在前面衝鋒陷陣,他們自然要盡心盡力的推一把了。
反正目前也沒損害他們的利益,還能多得半成利潤,還不是美滋滋。
“削減軍伍開銷,挑選人才著重培養!”
這是對徐榮說的,後者不情不願的應了下來。
自牧元陽掌權以來,對兵丁們還是頗爲優待的。
尤其是施行的淘汰政策,著實讓許多人都看到了希望,嚐到了甜頭。
現在牧元陽貿然削減福利,必然會引起很多兵丁的怨恨。
可牧元陽知道這也是無奈之舉。
在真正的戰鬥當中,人數不能說沒用,可絕對沒有強者有用!
一個地煞,頂五個練勁絕對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五個練勁的開銷,是要大過一個地煞的!
選拔優秀人才著重培養,才能夠將資源都用到刀刃上。
況且在牧元陽看來,這也不過是淘汰制的升級版罷了,兵丁們應該可以接受纔對。
不接受也得接受!
現在刀子,可是在牧元陽手裡。
微微沉寂心神,牧元陽又吩咐了一些大小事宜,這才讓衆人退下。
卻把小安,牧忠,牧順等人留了下來。
這些人,纔是牧元陽真正可以信任的心腹。
他對小安說:“現在掌管後勤事宜,可還應付得來?”
“回王爺話,可是得心應手了!”小安有些得意。
他在管理上的天賦,也著實值得他得以得意。
雖然,這小子現在連練勁都沒有達到。
牧元陽也懶得再說他了,只是琢磨著日後給他尋點靈丹妙藥,延長壽元也就是了:“可有值得提拔的人才?”
“倒是有些機靈的小子!”小安大言不慚的說,殊不知他不也才十五歲?
牧元陽點了點頭:“稍後帶人過來我看看,若是有可造之材,當有重用。”
武道任重而道遠,牧元陽可不能執拗於俗事之上,還得找人替他分擔才行。
小安自無不妥的道理,又看到牧元陽從空寶中拿出一塊琉璃來:“此物由山石所煉製,我只知道大概的方法,你且按照此法,找些能工巧匠,務必要將此物琢磨出來!”
陳君惜說玻璃是石頭燒化煉製的,牧元陽雖然不知道其中根究,不過術業有專攻,那些工匠未嘗不能嘗試煉製一番。
反正是石頭,逐一嘗試還不行?
成與不成,也總得嘗試嘗試。
牧元陽現在巴不得自己會點石成金的神通才好呢。
小安接過稱是,牧元陽又寬慰了老管家幾句,讓老管家注意身體,少些勞作纔好。
又給牧忠傳授了一些修行經驗,這纔算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