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九國一朝

太子帶著十幾個大臣和幾十名太監步行出宮,剛到了東大街,遇到一羣盜賊,把他們隨身帶的錢都搶光了。這個時候真是喝涼水都塞牙啊!少帝只好又帶著大臣們回到宮中。出去就被搶光,還出去也沒什麼意義了,大家只好在宮中等死。

因爲突厥的中路離長安最近,中路率先趕到長安城下。因無人守城,中路將領直接把軍隊開了進去,然後縱兵大掠,到處搶劫。

很快右路也到了,和中路一齊參與搶劫,宮中珍寶洗劫一空。那些來不及撤退的京中宗室、大臣都被殺害,老百姓也死了三四十萬人。長安城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屍體。太子還沒來得及跑呢,這回真著急了,帶著人從西門跑出,這回沒有劫匪了,因爲劫匪都被突厥人殺光了。剛到西門正碰上右路突厥入城,被右路將領給捉住了。

長安被攻破舉國震驚,這一切使得zhōng yāng獨力難支,唐神宗開始鼓勵地方發揮作用。zhōng yāngzhèng fǔ把一部分權利下放到了州一級的節度使手裡。一時間,節度使手裡的軍政權利膨脹了數十倍,儼然就是一方諸侯了。其實人就是這樣,不管他平凡還是偉大,是輝煌是落魄,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理想如同啓明星一般在指引著方向。

有人在有生之年達到了,有人一輩子也到達不了甚至背道而馳,但都值得所有人去尊重。只有胸無大志的人才會去嘲笑別人胸無大志,你沒有理想、渾渾噩噩的活著不代表別人也沒有理想同樣渾渾噩噩地活著。只不過是別人認爲不值得和你一起探討未來罷了。一旦條件夠了,時機成熟了,那麼以前看著平平凡凡、碌碌無爲的人會一下子跳出來翻雲覆雨。朝廷下放權利是爲了放寬對地方的限制,比如調節稅收、擴充兵員等等,方便他們攘外安內。結果沒有料到原本老老實實的地方官員在權利面前不老實了。

這些實力派開始琢磨怎麼去強化自己,因爲利益衝突或者只是純粹的個人恩怨,節度使們開始了互相的混戰和兼併戰爭。此時zhōng yāng闇弱,已經無力制止這一切,只能一邊派人下個書面jǐng告,一邊無可奈何地袖手旁觀。

但潛規則是大家仍然遙尊zhōng yāng爲老大,只不過是形式罷了。得了便宜的倒是劉秀,因爲節度使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誰也不肯去盡力剿殺他,費了半天錢糧再被同行背後擺一道,這種事情實在不劃算。長安方面也組織過徐州附近的軍隊統一行動,但是人心不齊只能草草了事。

逃跑的過程中,神宗受不了顛簸之苦加上長期服用帶汞的丹丸,很快就駕鶴西去了,這也算“心中有仙,隨處都是修行”的大圓滿境界。太子李豫名義上就在匈奴的地盤上繼位了,史稱“唐代宗”??墒悄悴辉谥性觞N去統治。於是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皇上北狩未歸,由康王代行天子之權。”

於是被封到成都的康王李懁就被逃到成都的羣臣擁立繼位了,年號“乾寧”,史稱唐僖宗。

掌管西涼地域的河西節度使贏傲力保朝廷,在突厥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死戰不退。突厥本是騎兵,平原作戰尚可,但被贏傲牽制進了高原和山地就不行了。突厥大軍被嬴傲打得大敗,十分惱恨,又無力繼續進攻,只好退兵。

突厥的這一趟的出場費也賺的達到了期望值,於是突厥又帶著戰利品回到了草原,贏傲順勢收復國都。嬴傲來到長安,一來長安他還以爲自己走錯地方了。這就是長安麼?處處是焦土廢墟,廢磚爛瓦,屍體遍地,房倒屋塌,烏鴉成羣,野狗出沒。昔rì的繁華之都,魅力之城再也見不到蹤跡。嬴傲一看在長安別說籌集糧草了,就是連住的地方都成問題,只好移兵到城外駐軍。

贏傲他出兵出錢又出糧的,也沒有什麼忠君的好思想,所以也向皇帝索要出場費。只不過費用有點高,他要皇帝封自己爲“秦王”!這就有些過分了,開國功臣最多就能封個公,他只不過是當了把靖難英雄就要封王,太不合情理了。

可是不想封他王又能怎樣?連皇宮外邊站著的侍衛都是涼州兵!zhōng yāng官員這才明白,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的大英雄只不過是想“挾天子以令天下”。開始大臣們激烈反對,到了第二天領頭的幾個大臣都無故不上班,又過了幾天有人在護城河發現了他們的屍體。這件事情就如同一種病毒,讓其他大臣集體失語了。朝堂之上再也沒有人願意去討論封“秦王”不妥的事情。地方官員都作壁上觀,唐僖宗只好封了唐朝自開國以來第一個異姓王。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北方的節度使紛紛出兵攻打突厥,把突厥打得莫名其妙的:怎麼搶得時候沒人管,這搶完了就拼命算賬來了?無奈掠奪來的屋子都是冬天活命的根本,爲了這些東西突厥可汗主動帶領部族後撤了幾百裡。

南方也沒閒著,東南部的實力派開始圍剿劉秀的起義軍,此時的劉秀已經從一個少年立志、中年奮起變成了睿智的老年。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他巧妙利用各地方官員的內部矛盾在生存和死亡之間周旋,起義軍牢牢控制住了徐州這片區域。雖然從起義開始就打著“漢”的旗號,但劉秀還沒有蠢到急於去稱“漢王”或者做皇帝,因爲這樣只能成爲衆矢之的。

到了中和六年的季,江淮發了水災,大雨下個不停。劉秀的軍營全部被水淹,糧食都長了毛,後勤運輸也極爲不便。劉秀軍中斷了糧,並且瘟疫流行,有一大半士卒都得了病,很多人病死。這時唐軍軍趁勢來襲,劉秀手下的一個謀士李鷹勸他向唐朝朝請降,請唐軍軍退兵。劉手下大將都是久經戰陣的人,一齊斥責李鷹,向劉秀請戰。大將孔長道:“我們沒有糧可以搶唐軍的糧,我們的地方被淹可以佔唐軍的城。只要主公下令,不出半年,必破唐軍。”

劉秀沒有了主意問謀士張賓該怎麼辦,張賓道:“您家世代受李氏厚恩,您卻帶領饑民攻陷了這麼多地方,您對唐朝來說,就是幾個頭也不夠砍的。您怎麼能夠去投降唐朝呢?將軍只要依據徐州,天下遲早都是您的。”

抱著這樣的心態,漢軍開始穩中求勝,漸漸擺脫了困境。漢軍兵鋒rì盛一度攻進了濟南。濟南是淄青節度使的地盤,他開始全力反撲,很快就把劉秀包圍在了濟南地區。劉秀正在濟南和淄青節度使對攻,一連半個多月都沒能衝出包圍圈,這時又聽說附近一直持觀望態度的幾個節度使全都帶兵來攻打自己,心裡一著急,心火上升,一病不起。在病榻之上他把手下叫來,囑咐他們說:“我快不行了,咱們馬上回徐州老家。”

於是劉秀帶著兵馬悄悄出了濟南,yù從包圍圈的縫隙穿過去回徐州。唐軍得到消息,四面駐守的軍隊將其四面圍住,先用弓弩shè,再用長槍挑,最後用大刀砍,幾萬漢軍和一直跟隨作戰的漢軍家屬如羔羊被宰一般,遍野伏屍,屍積如山,劉秀也在亂軍中被殺死了。

淄青節度使想乘勝南下,一鼓作氣滅了劉秀的勢力。但別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所有人都怕前邊殺反賊的時候,別人在後邊捅刀子。於是有人就說劉秀雖然打了敗仗劉秀也死了,但實力仍然很強而且他兒子劉莊還在呢,不是輕易能滅得了的,滅劉氏反賊將是一場長期戰爭。我帶這些軍隊只夠收復濟南的,還沒有做好與劉莊打長期戰爭的準備,以後再說吧。

淄青節度使沒有辦法,他也提防著這幫昔rì的戰友呢。於是徹底幹掉劉秀的大好時機就這樣浪費過去了。官軍皆大歡喜,都撤兵回去了。而西南的官員則花了大力氣進山剿匪。匪亂剿除了,四方安定了,無良的文人則開始稱頌皇帝的文治武功和大唐盛世。

既然立了功就要行賞,大臣紛紛上表功績,其心如何,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唐僖宗氣得以頭搶地,覺得愧對祖宗。後來大臣進言,封了秦王不封別人的話,不僅會讓大臣不滿甚至寒心而且會促使涼州自己做大從而危及zhōng yāng穩固。唐僖宗聽得眼睛冒火,也不知道這幫人是忠君愛國的蠢材,還是拿人賄賂的小人。畢竟手上沒有了實權一個zhōng yāng傀儡而已,索xìng就一起封了吧!從此中華大地遍地王,所謂“大王一聲嚷,不如放屁響”。大家都當了王誰也不服誰,於是又開始了之間的較量。隱藏於山林的漢軍主力趁這個機會在劉秀兒子劉莊的手裡死灰復燃,再次控制了徐州一帶。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爭鬥,各個勢力分而組、組而分,地方漸漸形成了八股較大的勢力,分別是“秦齊燕楚趙宋魏吳”。再加上zhōng yāngzhèng fǔ“唐”和雖然未稱王卻不容忽視的“漢”,人們稱之爲“九國一朝”。

第29章 晴天霹靂第73章 金輪法王(四)第27章 老將出馬第47章 鏡湖覆滅(下)第135章 將計就計(二)第187章 攻城之戰十三第11章 青山刺客第88章 殺回京城第149章 村莊起源第89章 唐朝建立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254章 行走江湖(十八)第229章 惡氣難出第208章 過河打援第68章 桃源七賢(四)第24章 少淵之死第138章 歸國宴會(下)第19章 聞風色變第123章 臨淄奇事第3章 圍獵野豬(下)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85章 涉險殺閹第202章 女人之城中第108章 正面交鋒四第144章 殺人兇鳥(上)第166章 鹽山城破(下)第147 歸國宴會(上)第154章 新婚之夜第80章 開國九公第15章 玄月石虎(下)弟一百八十八章攻城之戰十四第127章 深夜探監第136章 將計就計(三)第8章 風雪山嶺(下)第248章 行走江湖(十二)第247章 行走江湖(十一)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4章 獨孤一城第84章 冤家路窄第28章 關門弟子第203章 女人之城下第86章 文武相鬥第162章 “恍然大悟”第97章 不速之客(三)第133章 比武內幕(下)第223章 死守畫邑十一第16章 神奇之物第31章 少淵後事第67章 桃源七賢(三)第92章 連環殺人(二)第182章 攻城之戰八第3章 圍獵野豬(下)第120章 邊境之戰(七)第124章 穆槐現身(上)第18章 得到救治第171章 桃源平亂第233章 再上風雪山(下)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14章 玄月石虎(中)第49章 此情已去第18章 得到救治第204章 惱羞成怒第161章 燕齊開戰九十八章 不速之客四九十八章 不速之客四第27章 老將出馬第143章 正反無間(四)第212章 目標臨淄第66章 桃源七賢(二)第106章 正面交鋒二第334章 我入綠水堂第185章 攻城之戰十一第236章 慕容血風(下)第245章 行走江湖(九)第142章 正反無間(三)第244章 行走江湖(八)第189章 攻城之戰十五第88章 殺回京城第184章 攻城之戰十第20章 花背天鼠第142章 正反無間(三)第166章 鹽山城破(下)第130章 開刀問斬(下)第116章 死守畫邑四第156章 孤煞鐵鷹(下)第70章 金輪法王(一)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334章 我入綠水堂第102章 伯爵之子(三)第242章 行走江湖(六)第183章 攻城之戰九第139章 天降紅顏第25章 親遇獨孤第222章 死守畫邑十第27章 老將出馬第58章 私扣軍糧(五)第262章 天下大勢(一)第78章 冤冤相報(四)第131章 稷下赴宴第144章 殺人兇鳥(上)
第29章 晴天霹靂第73章 金輪法王(四)第27章 老將出馬第47章 鏡湖覆滅(下)第135章 將計就計(二)第187章 攻城之戰十三第11章 青山刺客第88章 殺回京城第149章 村莊起源第89章 唐朝建立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254章 行走江湖(十八)第229章 惡氣難出第208章 過河打援第68章 桃源七賢(四)第24章 少淵之死第138章 歸國宴會(下)第19章 聞風色變第123章 臨淄奇事第3章 圍獵野豬(下)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85章 涉險殺閹第202章 女人之城中第108章 正面交鋒四第144章 殺人兇鳥(上)第166章 鹽山城破(下)第147 歸國宴會(上)第154章 新婚之夜第80章 開國九公第15章 玄月石虎(下)弟一百八十八章攻城之戰十四第127章 深夜探監第136章 將計就計(三)第8章 風雪山嶺(下)第248章 行走江湖(十二)第247章 行走江湖(十一)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4章 獨孤一城第84章 冤家路窄第28章 關門弟子第203章 女人之城下第86章 文武相鬥第162章 “恍然大悟”第97章 不速之客(三)第133章 比武內幕(下)第223章 死守畫邑十一第16章 神奇之物第31章 少淵後事第67章 桃源七賢(三)第92章 連環殺人(二)第182章 攻城之戰八第3章 圍獵野豬(下)第120章 邊境之戰(七)第124章 穆槐現身(上)第18章 得到救治第171章 桃源平亂第233章 再上風雪山(下)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14章 玄月石虎(中)第49章 此情已去第18章 得到救治第204章 惱羞成怒第161章 燕齊開戰九十八章 不速之客四九十八章 不速之客四第27章 老將出馬第143章 正反無間(四)第212章 目標臨淄第66章 桃源七賢(二)第106章 正面交鋒二第334章 我入綠水堂第185章 攻城之戰十一第236章 慕容血風(下)第245章 行走江湖(九)第142章 正反無間(三)第244章 行走江湖(八)第189章 攻城之戰十五第88章 殺回京城第184章 攻城之戰十第20章 花背天鼠第142章 正反無間(三)第166章 鹽山城破(下)第130章 開刀問斬(下)第116章 死守畫邑四第156章 孤煞鐵鷹(下)第70章 金輪法王(一)第152章 鏖戰羚羊(下)第334章 我入綠水堂第102章 伯爵之子(三)第242章 行走江湖(六)第183章 攻城之戰九第139章 天降紅顏第25章 親遇獨孤第222章 死守畫邑十第27章 老將出馬第58章 私扣軍糧(五)第262章 天下大勢(一)第78章 冤冤相報(四)第131章 稷下赴宴第144章 殺人兇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丰宁| 仁寿县| 湘潭市| 广汉市| 安顺市| 和硕县| 比如县| 府谷县| 绥阳县| 安仁县| 尉氏县| 板桥市| 皋兰县| 增城市| 台安县| 庆阳市| 盘锦市| 潮安县| 黄山市| 会理县| 安宁市| 宝清县| 浏阳市| 车险| 合山市| 晋州市| 庐江县| 金溪县| 勐海县| 禹城市| 秀山| 成武县| 钟山县| 乃东县| 马公市| 崇文区| 鹤峰县| 桂东县| 仙桃市|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