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一文不值

“可!”

“龍涎香一斤,先生這送得倒是奢華,行了就這樣吧!”

一張禮單奢而不華,不懂的感覺價值千金誠意滿滿,懂得卻知道這些東西在瓊州那是一文不值。

沙子燒出來的寶瓶,鯨魚腸子裡挖出來的糞便,熬煉的糖霜,外加一套紅木打造的桌椅。

這些東西瓊海不能說到處都是,但工部工坊出來的能值幾個錢?

“禮單準備的這麼豐厚,那麼先生,你們這是打算要點什麼回來?”朱允熥一臉玩味看著黃子澄。

這位過去可是大明的太常寺卿,他要不是懂名教那一套打腫臉充胖子回禮制度,朱允熥直接將腦袋摘下來給對方當球踢。

等等,球?

怎麼忘了足球呢,這不僅是娛樂想法,更是競技項目,如今瓊海百姓的肚子豐富了可也要健壯身軀與精神。

數萬勞工俱是青壯,吃飽喝足一個個活力滿滿,總得找點發泄的方式,現在沒搞事是因爲工程不斷,但這種日子不會太長。

這點得先考慮起來!

“金銀珠寶什麼我覺得就算了,瓊海國以後不會缺這些,稻米鹽油也不會送,大王不如搞點書籍回來,四書五經放在明面上,多要一點雜書,什麼類型都可以,這一兩年伴隨施政,我們越發感覺雜書內的內容有用,但雜書太雜,爲民教所鄙夷,依靠商衆收集很難,若是能乘此機會,借大明的力量收攬一批當是最好!”

黃子澄不知道朱允熥腦子裡想什麼,一口氣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個提議不錯,我瓊海的確缺書,古人多有智慧,宋朝商貿發達,手工業鼎盛,出現了不少好書,可惜被人當成雜書,他們不用我們要!”

一想到隨著蒙古踏碎山河,中華文明斷絕,以及後續所引發的一些列歷史影響,朱允熥便感到扎心的疼。

崖山之後再無華夏,明亡之後再無中國,這真的不是說說的!

宋朝,一度被認爲是我古代最有希望從封建制走向資本的朝代。

其興盛的手工業,吸納了大量的失地百姓,大量產品輸出南洋換來了巨大的財富。

開眼見世界的商人,高層越來越多,江南地區更是出現了資本運作的例子。

若非如此,南宋一朝也養不活那麼多湘兵。

可惜這一切皆被蒙古的鐵騎踏碎,成爲一段泡影。

這一過程中失去了不僅僅是我華夏文明社會體制進一步衍化的可能,更讓我華夏文明的發展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折點,失去了創新性,開拓性,逐漸走進了一個自我封閉且無限循環的怪圈。

此轉折,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明清兩朝的科舉制。

無數人認爲科舉源自於隋,一脈相承久經不變,可稍微瞭解一點歷史就知道,科舉真正來自南北朝,隋朝的科舉不過是漢朝察舉制變種版,隋文隋煬兩帝,通過科舉招錄的進士平均三年有一個就不錯了,縱有名額也多被世家高門把持,一個寒門子弟都沒有。

什麼拉攏寒門打擊門閥世家,統統都是狗屁,隋朝做的甚至還沒其老東家北周宣皇帝宇文贇做得好,至少人家真的提拔了寒門子弟。

不過在一羣洗白隋煬帝的歷史發明家,虛無家口中,將科舉制雛形扣在隋朝頭上,隋煬帝也成爲一代雄主。

跟著就是唐朝,唐朝的科舉更像是對抗世家門閥的政治手段,而不是真心提拔,讀書花費多,選拔沒有規律,加上名額有限,大量的寒門士子在唐朝科舉中失去了機會,就算得到機會也只是小官。

怎麼辦,朝堂不要轉投地方節度使,總得有個出處,人是要恰飯的!

安史之亂,五代十國初期,不知有多少唐朝科舉制的失意者登場。

真正穩定下來的科舉制還是要說宋朝,雖然出現了沉官的現象,可至少人家宋朝養得起,南北兩宋誕生了多少名家,出現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賦,連帶著文化,經濟,手工業快速發展,思想無限碰撞。

不提拉胯的軍事力量,宋朝所誕生文化,智慧絕對爲歷朝最爲耀眼的。

只可惜這樣的輝煌文化,隨著八股文的出現,愣生生將後世文人變成了考試機器,這些考試機器人,不復漢朝的氣魄,不具唐人的風骨,再無宋人的爛漫,除了做題就是做題,腦子都鏽掉了。

儒林外史中有記,清代進士不知蘇軾是誰,這完全就是一個冷笑話!

“多虧先生提醒了我!”

如今有機會挽回這些雜書,將炎黃漢人的文化,智慧保留下來,朱允熥怎能不動心,“收,不僅要收,我們瓊海國還要派人大量的收,收了不算看了不行,還要在這些基礎上編修成如《太平廣記》《太平預覽》《文苑英華》《冊符元龜》一樣的宋四書!”

後世,一講到四書,腦子裡冒出來就是四書五經。

但實際上四書最早的代指是《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冊符元龜》,此四書的價值絲毫不亞於《永樂大典》!

《太平廣記》,是漢族文言小說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從漢朝至於宋初各類也使傳說,外加道經,釋藏等爲主的雜著。

《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食,物爲序,分五十五部,包絡古今萬象,書中引用古書一千多部,保存了大量宋前文獻資料,可謂是真正的百科全書,可惜保存到後世的十不足一二。

《文苑英華》是大型詩文總集,上至南朝,下至五代,收集了2200人的詩文,作品近兩萬篇,唐代作品更是佔據九成,沒有這本書後世小學生也就沒必要背那麼多唐詩宋詞。

至於最後一本《冊符元龜》,則是一本政事歷史類百科全書性質的歷史學書籍,著名的《資治通鑑》受這本書影響而誕生。

此四書,涵蓋年數之長,包囊範圍之廣,記錄之詳細,絕對算是開了古今先河。

後面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多有其影子在其中。

……

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329章 不會太平第48章 撕破臉面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180章 不對勁第338章 僥倖逃過一劫第310章 維護第424章 我支持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26章 安置第430章 解釋第556章 念頭第550章 洋洋灑灑第252章 反常第13章你著急了第424章 我支持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207章 多爭取幾個第433章 壓制第559章 猜測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284章 無法分辨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561章 倭寇第106章 腦子靈活第189章 背鍋俠第303章 鬧大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45章 充分的經驗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236章 不算難第331章 解釋第112章 忽悠第51章 不可能浪費第107章 不熟練第242章 重要之物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118章 獨屬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162章 災民的問題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523章 開荒第410章 公文第371章 贍養第323章 填補第321章 邏輯第245章 折票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70章 等待迴應第157章 怠慢第332章 羞愧第28章 傳旨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185章 配合演戲第141章 死劫第464章 無法阻攔第249章 冬獵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435章 彙報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324章 厭惡第521章 集訓名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294章 改觀第267章 母老虎第36章 萬畝良田第533章 真龍論第3章 以退爲進第411章 合理第116章 不能忘本第381章仁慈第32章 職責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297章 犧牲品第381章仁慈第52章 代表第53章 不關心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279章 七七八八第117章 不避諱第41章 憲級公約第442章 落實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580章 發矇第236章 不算難第396章 敗點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158章 不解第498章 疲憊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33章 承受不起。第104章 謹慎一點第191章 一切照舊第154章 強勢勸解
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329章 不會太平第48章 撕破臉面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180章 不對勁第338章 僥倖逃過一劫第310章 維護第424章 我支持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26章 安置第430章 解釋第556章 念頭第550章 洋洋灑灑第252章 反常第13章你著急了第424章 我支持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207章 多爭取幾個第433章 壓制第559章 猜測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284章 無法分辨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561章 倭寇第106章 腦子靈活第189章 背鍋俠第303章 鬧大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45章 充分的經驗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236章 不算難第331章 解釋第112章 忽悠第51章 不可能浪費第107章 不熟練第242章 重要之物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118章 獨屬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162章 災民的問題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523章 開荒第410章 公文第371章 贍養第323章 填補第321章 邏輯第245章 折票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70章 等待迴應第157章 怠慢第332章 羞愧第28章 傳旨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185章 配合演戲第141章 死劫第464章 無法阻攔第249章 冬獵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435章 彙報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324章 厭惡第521章 集訓名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294章 改觀第267章 母老虎第36章 萬畝良田第533章 真龍論第3章 以退爲進第411章 合理第116章 不能忘本第381章仁慈第32章 職責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297章 犧牲品第381章仁慈第52章 代表第53章 不關心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279章 七七八八第117章 不避諱第41章 憲級公約第442章 落實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580章 發矇第236章 不算難第396章 敗點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158章 不解第498章 疲憊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33章 承受不起。第104章 謹慎一點第191章 一切照舊第154章 強勢勸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太谷县| 左云县| 汕头市| 石城县| 洞口县| 福安市| 昭苏县| 舟曲县| 连城县| 蒙自县| 赣榆县| 赞皇县| 阜阳市| 玛多县| 东乡县| 太保市| 武隆县| 宝应县| 平安县| 肥东县| 武陟县| 荔波县| 尖扎县| 梅河口市| 禄丰县| 嵊州市| 威宁| 南城县| 茶陵县| 扎囊县| 甘泉县| 历史| 沧源| 肥城市| 宝丰县| 日照市| 广饶县| 漠河县| 阿坝|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