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2章 唐郎妙計

大成臺吉的確是一個絕好的棋子,很快內閣的大學士齊聚,包括一直養病的李春芳。=不得不說,這位首輔大人雖然沒什麼存在感,可是不做不錯,他沒什麼失德,又不攬權,貌似沒有礙著任何人的路,雖然偶有彈劾,但是還都被壓了下去。

當然了,他能一直存在,除了人畜無害之外,還有一點,徐階年初罷相,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把李春芳趕走,實在是不妥當。不過隨著內閣穩定下來,尤其是對外作戰越發強勢,李春芳退位讓賢已經大勢所趨,他也知道自己的處境。

“唐閣老,老夫疏於朝政,所知有限,這大成臺吉歸降大明,可是一件大事情,你有什麼應對之策?”李春芳笑呵呵問道。

“元輔,我以爲此事還要聽聽兵部方面的意思。”

皮球提到了唐汝楫的腳下,他忙說道:“依照兵部的看法,應該斬殺大成臺吉,拿他的腦袋祭旗,逼著俺答出戰,我們就在大板升,全殲俺答!”

經過了幾次勝利,以戚繼光等人爲代表,軍中的少壯派已經越發好戰,敢戰,他們都把同俺答決戰當成了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唐汝楫代表著他們的意見,當然十分積極。

倒是一直不怎麼說話的張四維突然開口,他思量著說道:“元輔,諸位閣老,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此番交兵,還未打仗,數百萬兩銀子已經撒出去,即便打贏了,要掌控疆土,要犒賞三軍,要安頓俘虜,林林總總,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以爲大成臺吉既然到了我們的手中,不如就以他爲誘餌,逼著俺答投降……”

“不妥!”

還沒等說話,唐汝楫就不答應了,開什麼玩笑,講和了哪裡還有功勞可搶了?那些驕兵悍將能同意嗎?

“張閣老,俺答乃是草原幾十年來,頭一號的梟雄,是我大明幾十年的勁敵,如今他是最虛弱的時候,不戰而除之,和俺答議和,再過幾年之後,難保不會反覆,到時候又該如何?”唐汝楫不客氣教訓道:“斬草除根,必須痛擊俺答,重塑我大明天威,方能保證長治久安,切莫因爲一時短視,而遺禍無窮!”

唐汝楫這話已經相當不客氣,把張四維當成了學生教訓,誰讓唐汝楫比他中進士早,還是狀元出身呢!

張四維的確夠深沉,被訓斥之後,竟然低著頭,沒有任何言語,也不反駁。倒是張居正臉色凝重,他出言道:“唐閣老,打仗不能解決問題,成祖爺五次遠征草原,結果如何,你在翰林院這麼多年,還不清楚嗎?一味用強是行不通的。俺答連年進犯,所求者,無非是通貢貿易。先帝礙於朝廷臉面,又受了清流蠱惑,不敢答應。我看內閣應該把這個難替皇上擔起來,俺答已經老了,撐不了幾年,和他議和,通貢貿易,一樣可以分化瓦解草原諸部,保證邊疆安全,而且還能剩下大筆的軍費,用來解決民生之弊,豈不是更好?”

張居正看了看唐毅,由衷說道:“次輔大人,上兵伐謀,與其殺一個你死我活,得不償失,不如順水推舟,您的意思呢?”

“荒唐!張子,你這話太欠考慮了!”

敢這麼訓斥張居正的,不用問,只有趙貞吉獨一份。

“世間事,有所爲有所不爲,俺答屠戮大明無數百姓,數次進犯京城,連年入寇,罪孽深重。先帝當年曾經昭告天下,能滅掉俺答,賞侯爵!由此足見擊殺俺答,乃是先皇最大的遺願,你身爲當今聖上的師傅,竟然慫恿講和,你捫心自問,對得起先帝,對得起陛下嗎?”

張居正被問得啞口無言,倒不是他的口才不成,而是趙貞吉極爲重視品行,在徐階罷相的過程中,張居正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趙貞吉耿耿於懷,一直對張居正不假辭色,加上他又是老大輩兒,和他吵,除了自取其辱,沒有什麼好下場。

倒是高拱不高興了,他搖搖頭,“大洲兄,你用不著亂安罪名,當今天子仁聖愛民,最要緊的是讓百姓安康和樂,若是花費極少,就能平息邊患,我看未必不成。”

高拱搶先對張四維說道:“小張閣老,你是山西人,最清楚俺答的情況,你以爲該以什麼條件議和?”

“回高閣老,我以爲俺答首先要納貢稱臣,接受大明冊封,然後開邊貿易,爲了防止俺答做大,每年的貿易額度從五十萬兩銀子開始,循序漸進,一點點提高。雙方貿易頻繁,互相依賴,自然可以消弭戰端,即便是做不到,以諸位閣老之英明,勵精圖治,數年之後,大明必定國勢昌隆,到時候區區老朽俺答,自然不在話下。”

趙貞吉一瞪眼珠子,“那樣豈不是太便宜了俺答?”

“大洲兄,國事爲重,豈可因爲私人恩怨,就壞了大局!”

“高肅卿!”趙貞吉一拍桌子,“老夫和俺答沒有私人恩怨,只有國仇!我就問問你們,當真議和了,你們對得起幾十年來,死去的黎民百姓嗎?你們如何面對天下人的指責?”

這幾位閣老你一言我一語,越吵越激烈。

李春芳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容,他的本事沒多大,可是觀察風向卻是一等一的。李春芳看得出來,內閣的幾位沒有一個善茬子,湊在一起,早晚會鬧事,他只要等待時機,就要翻盤的機會,別看他只有一個首輔的名頭,可關鍵時刻,卻能扭轉乾坤。

“唐閣老,大傢伙意見不一,如之奈何啊?”李春芳笑呵呵說道。

唐毅絲毫沒有急著表態,“諸公,既然分歧巨大,議和也不是一個小事,我希望大家先回去思量一下,我們要對蒼生負責,要放眼長遠,不要意氣之爭。”

說完之後,唐毅主動站起身,一甩袖子,離開了簽押房。

其他幾位閣老互相看看,哼了一聲,各自散去。

高拱、張居正、張四維走到了一起,趙貞吉、唐汝楫,還有一直沒說話的陳以勤湊到了一起。

各自到了高拱和趙貞吉的值房,商量了起來。

唐毅一個人,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坐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好似雕塑一般。

議和的提議應該是晉黨拋出來的,雖然這次對俺答用兵,晉黨出力極大,可是由於出戰的主力都是南兵,幾個優秀的將領也是抗倭出身。

如果再讓他們打敗俺答,勢必取代九邊的那些將門,晉商百年經營就化爲烏有。本來他們是沒有選擇的,可是大成臺吉的投降卻出現了轉機,一旦議和,俺答的勢力猶存,就等於是養寇自重。

晉商依舊可以通過貿易,得到急需的羊毛,還能維持走私暴利,牽制唐黨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高拱和張居正爲什麼會支持晉黨?難道他們走到一起了?

應該並非如此,高拱雖然和晉黨走得很近,但是他爲人方正,心懷社稷江山,應該是擔憂開戰的風險太大。

至於張居正,或許他看得更遠一些。

因爲在前不久,唐毅通過兵部,擬定了一份新的獎勵條件,以後凡是立有戰功,按照首級受爵,每三顆人頭,記功一等,有軍功者,每月領糧一石,分田十畝,且不必子孫世襲。

這條規定看似平淡無奇,可敏銳如張居正,卻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衆所周知,軍功授爵,耕戰合一,乃是秦朝橫掃天下的利器,明朝也有獎勵軍功的制度,不過由於天下一統,沒有田畝可授,砍了首級,要嗎賞銀,要嗎加官一級。

不過對於大多數士兵來說,這兩條的吸引力都不大,賞銀要被層層扒皮,到了手裡,也沒有幾個錢,拿命去拼太不值得。

至於加官,軍中的好職位已經被世襲的將門瓜分一空。這麼多年,也只有馬芳等寥寥幾人,是靠著軍功一步步升上來的。

要知道指著軍功升官有多難啊,每一次上戰場都是拿命去拼,韃子身強體壯,弓馬嫺熟,都是吃牛肉的,一身牛的力氣。明軍連豬肉都吃不上,哪能和人家比!

成本太高,收益寥寥,故此明朝的軍功授爵名不副實。

唐毅稍微修改了一下,加上了授田一項,又不必世襲,免得輩輩當兵之苦,這下子就使得軍功的吸引力大增,將士們紛紛摩拳擦掌,要大顯身手,拼一個富貴出來!

“中玄公,您老想想,如果真的按照唐閣老的辦法做下去,該有多少武人一躍成爲新貴,我張居正身爲大明的臣子,保的是祖宗的江山社稷,武人實力膨脹,絕非大明之福,您老可一定要和陛下言明。”

高拱翻了翻眼皮,“張太嶽,唐閣老要鼓勵士兵奮勇作戰,此事老夫也是贊成的,你不必多說。我之所以主張議和,是因爲此戰沒有必勝把握。而且以俺答的狡詐,光是一個孫子,就能引得他上鉤,未免把俺答看得簡單了。老夫不會因爲要打壓武人,就放過俺答。當然,沒有更好的辦法,老夫還會支持議和。”

說完之後,高拱端起了茶碗,張居正無奈,搖著頭從高拱的值房出來,看起來這個高鬍子還真是不簡單啊,竟然沒有上鉤!

唐毅在值房當中,一直悶坐到半夜,他的眼睛突然睜開,裡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呵呵呵,這破局的妙招,還真讓我想出來了!俺答啊,你可要好好接招啊!“(。)

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693章 審訊第1021章 唐家宰人傳統第1118章 老仇人第56章 論語多少字第450章 尷尬癌第797章 嘉靖醒了第168章 分配第278章 連環計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810章 劫難第790章 治安疏第709章 出賣第662章 裝出來的自信第1054章 殺招凌厲第650章 鬼門關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262章 信用值千金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874章 大明花木蘭第1022章 軟實力第805章 氣死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552章 最貴的豆芽菜第37章 出其不意第520章 鹽稅第801章 昏招第182章 招攬第413章 賜婚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709章 出賣第851章 千秋功業第513章 真虛僞第243章 偷聽的樂趣第26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67章 官司打到金鑾殿第272章 綁架案第268章 女賊第1143章 京城防衛圖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696章 新的鬥爭模式第799章 碰釘子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359章 京察第513章 真虛僞第1047章 不算失敗的隆慶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1017章 生猛的商人第185章 唐衙內的號召力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98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000章 做一個敗家子第520章 鹽稅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1035章 德川家康的見聞第1069章 決戰第1113章 元老遇刺第445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704章 力量展示第878章 壯士斷腕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1128章 對撞(上)第931章 新的爭吵第454章 旺夫命第373章 匍匐腳下第1002章 吃幹抹淨第625章 都是套路第902章 內閣第624章 鴻門宴第299章 喪心病狂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754章 老唐駕到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630章 當仁不讓第378章 捧殺第1144章 戰京城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889章 君臣鬥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634章 癲狂第681章 一個不該抓的人第1105章 讓唐毅睡得著第476章 一盤大棋第554章 說服徐閣老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50章 小店開張第103章 北漂藍老道第42章 大喜大悲第1120章 運河殺戮第87章 好事連連第908章 不會彎曲的膝蓋
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693章 審訊第1021章 唐家宰人傳統第1118章 老仇人第56章 論語多少字第450章 尷尬癌第797章 嘉靖醒了第168章 分配第278章 連環計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810章 劫難第790章 治安疏第709章 出賣第662章 裝出來的自信第1054章 殺招凌厲第650章 鬼門關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262章 信用值千金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874章 大明花木蘭第1022章 軟實力第805章 氣死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552章 最貴的豆芽菜第37章 出其不意第520章 鹽稅第801章 昏招第182章 招攬第413章 賜婚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709章 出賣第851章 千秋功業第513章 真虛僞第243章 偷聽的樂趣第26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67章 官司打到金鑾殿第272章 綁架案第268章 女賊第1143章 京城防衛圖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696章 新的鬥爭模式第799章 碰釘子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359章 京察第513章 真虛僞第1047章 不算失敗的隆慶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1017章 生猛的商人第185章 唐衙內的號召力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98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000章 做一個敗家子第520章 鹽稅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1035章 德川家康的見聞第1069章 決戰第1113章 元老遇刺第445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704章 力量展示第878章 壯士斷腕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1128章 對撞(上)第931章 新的爭吵第454章 旺夫命第373章 匍匐腳下第1002章 吃幹抹淨第625章 都是套路第902章 內閣第624章 鴻門宴第299章 喪心病狂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754章 老唐駕到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630章 當仁不讓第378章 捧殺第1144章 戰京城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889章 君臣鬥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634章 癲狂第681章 一個不該抓的人第1105章 讓唐毅睡得著第476章 一盤大棋第554章 說服徐閣老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50章 小店開張第103章 北漂藍老道第42章 大喜大悲第1120章 運河殺戮第87章 好事連連第908章 不會彎曲的膝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临邑县| 孝感市| 施甸县| 云南省| 鹤峰县| 准格尔旗| 浦江县| 南华县| 临朐县| 博湖县| 吴忠市| 三河市| 泰宁县| 武川县| 铜梁县| 绵竹市| 界首市| 尉犁县| 凤山县| 博爱县| 梁平县| 明光市| 旺苍县| 宜兰市| 平远县| 高要市| 友谊县| 三江| 阜新市| 加查县| 平南县| 抚州市| 弥勒县| 固阳县| 林芝县| 天祝| 华容县| 香港| 宜黄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