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5章 罷相

要說太監的確不是東西,滕祥抓住了機會,陰陽怪氣,好一頓捧殺,滿以爲隆慶會大發雷霆,可是出乎他的預料,隆慶沒有任何的憤怒,反而擺擺手,讓他出去。

滕祥無奈,只好躬身退走,宮裡只剩下隆慶一個人,盯著堆積如山的奏疏,難免陷入了沉思。

雖然隆慶受教育晚,以至於智力受到影響,沒有那麼敏捷,可是他身邊畢竟都是人精兒,個個是名師當中的名師。

唐毅就曾經向隆慶講解過首輔的問題,自從正德、嘉靖以後,首輔權柄日甚一日,甚至皇帝也直言不諱,稱呼自己的大學士爲“相”。

遙想起當年朱元璋處心積慮,利用胡惟庸案,掀起大獄,不惜廢掉丞相,盡收大權於一身,只怕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相權竟然會以內閣的形式死灰復燃。

而且重新出現的相權,相比以往,由於缺少了御史臺,缺少了三省分權制約,使得內閣大學士的權柄甚至超越了漢唐的宰相,發展到了今天,完全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

對於皇帝,自然是很不爽,但是有無可奈何。

就以當年朱元璋爲例,他廢除了丞相之後,大事小情,親自處理,天不亮就上朝,忙活到後半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休息。完全被繁雜的政務羈絆,無暇去做一些大事情,基本上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就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大舉動了。

相比之下,朱棣就聰明多了,他選拔信任的大臣,組成內閣,替自己分擔政務,他才能夠放手施爲,北征草原,七下西洋,修《永樂大典》,文治武功,讓人心折。

朱棣都吃不消的事情,後面的皇帝就更不成了。

而且唐毅告訴隆慶,太祖爺和成祖爺兩朝,由於剛剛從戰亂中走出來不久,民生凋敝,商業衰微,社會基本沒有什麼流動性,管理起來也不費心。

可是經過了二百年之後,大明的人口保守估計,增加了四到五倍,商業繁榮,何止十倍!

人多事多,哪怕太祖爺重生,也斷然應付不了這麼複雜的情況。分權內閣,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內閣首輔,向上分一部分皇權,諸如票擬,向下總領百官,主持廷推,廷議,京察等等重要事務。

荒唐如正德,怠政如嘉靖,只要內閣運轉正常,朝廷就亂不到哪裡去。

首輔一職,至關重要!

隆慶似乎理解了百官爲何會如喪考妣,拼命維護徐階,畢竟老徐入閣前後近二十年,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振臂一呼,百官響應。

只怕在百官的心目中,徐階的分量遠比自己這個皇帝要值錢多了。

隆慶自嘲地笑笑,看起來朕還真是失敗啊!

既然老徐地位如此重要,就不能隨便換首輔。

唐毅要知道自己當初的教導,竟然幫了徐階的忙,沒準會找個地方抽兩個嘴巴子。

不過眼下說什麼都晚了,隆慶把馮保叫來,讓他擬旨,挽留徐階。馮保雖然吃驚,卻也不敢怠慢,把隆慶的意思變成了華麗的聖旨,派人送到了相府,還帶去了一盒名貴藥材,兩柄玉如意。

看到了皇帝如此厚待自己,徐階鬆了口氣。

果然,隆慶是識大體的,知道動不了自己。

不過光是上一道辭呈,皇帝一挽留就回去上班,豈不是顯得自己虛僞嗎?戀棧不去,貪圖官位,也是一個罪過,事到如今,徐階不想犯任何錯誤,給對手留下把柄。

他感謝了皇恩,寫了一封長長的摺子,盛讚隆慶的仁義恩德,隨後又言辭懇切,再次向隆慶辭職,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皇帝裁決。

等到奏疏上去之後,已經到了臘月二十八,徐階本想著過年誰都不見,閉門謝客,哪知道二兒子徐琨竟然從松江老家趕來了。

父子見面,徐琨眼淚汪汪。

“爹,吳時來那個畜生搶走了咱們家的田,還有現在南方的士紳都爭相加入南洋公司,偏偏咱們家沒有份兒,眼看著那幫土鱉都把咱們家超過了,您老可要拿個主意啊!”

這一次失分被動,就是從東南老家開始的,徐階苦心營造的形象一落千丈,老徐真想把兒子吊起來,狠狠揍一頓。

可時過境遷,徐階也恨不起來。

華亭徐家,成百上千號的人丁,沒有點家底兒,怎麼過舒服的日子。兼併田產,本是天下士紳都乾的事情,都怪唐毅,他帶頭捐出田產,結果弄得徐階十分被動……

徐琨抹了抹眼淚,“爹,唐毅根本是玩花招,他的確是把蘇州的田產都拿了出來,可是他們唐家在東番島,少說有一百萬畝的田!”

“哦,有那麼多?”徐階驚訝地問道。

“那可不。”徐琨一下子來了精神,“爹,東番島適合種甘蔗,一畝田能榨五石白糖,兩個月前,第一批東番島的白糖運到了,您可沒看到啊,人山人海,都跑去買糖了,又便宜,又幹淨,誰家做菜都喜歡放一。一石糖比一石米貴了兩倍不止,能賣到三四兩銀子,一百萬畝田,扣除成本,一年也有三百萬兩銀子,嘖嘖,真的是富可敵國啊!”

徐階對待海外,非常保守,畏之如虎。一想到茫茫海洋,就滿腦子蠻荒之地,海盜神出鬼沒,煙瘴之鄉……只是他萬萬想不到,海外的利益竟然如此之大!

他詢問兒子,東番島竟然能開闢出五百萬畝以上的田,假如全都種上了甘蔗,一年光是賣糖,就能頂得上戶部的歲入。

真是一塊流油的肥肉啊!

當初唐毅建議把琉球和呂宋併入大明,派遣總督管理,結果徐階還極力反對。

現在想想,真是坐失良機啊!

“唉,的確是老了。”徐階無奈搖頭,“等過了年,爲父會想辦法,把東番島拿到朝廷手中,到時候你們派遣得力人手,好好經營,真的能把東番島抓在手裡,在松江的田適當還給人家,名聲要緊啊!”

老徐竟然也捨得放棄一些田產了,看來他的確被搞得有些怕了。

……

第二道辭呈上去,這一次更多的人站出來,替老徐說話,認爲徐閣老功勳卓著,是謙謙君子,朝廷柱石,大明朝片刻也離不開徐階。

隆慶說不吃味,那是假的。

“唉,徐閣老一呼百諾,朕想做什麼,卻是坎坎坷坷,真是同人不同命啊!”隆慶自嘲地抱怨道。

滕祥眼前一亮,他的懷裡還揣著一份奏疏,正是昨天夜裡,楊博派人送來的。

“啓奏皇爺,也不都是替徐閣老說話的,也有人未必這麼看。”

“哦?莫非是你?”隆慶笑著問道。

“給奴婢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議論閣老的是非啊,倒是奴婢這裡有一封奏疏,是刑科都給事中張齊上的。”滕祥連忙送上去。

“都是言官,一丘之貉,能有什麼高明之處。”

隆慶隨手接過來,展開一看,纔看了幾行字,頓時臉色狂變。

張齊上書,一共彈劾徐階種種大罪,共計五條。

第一條,徐階曾經服侍先帝十八年,先帝所行神仙土木之事,徐階全都一力贊成;而先帝一駕崩,他就擬寫《遺詔》來數落先帝那些過錯,擺明了是兩面三刀,表裡不一。

放在一年前,毫無殺傷力,可是眼下卻顯得十分歹毒,隆慶已經漸漸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明白一個英明神武的父皇,對於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句話,他和嘉靖畢竟是父子,老爹臭不可聞,他也面上無光。

第二條,徐階曾經與嚴嵩相處十五年,落力結好,又締爲姻親,從來沒有一次與嚴嵩起爭執的;而嚴嵩權勢衰落,他就立刻反過來對其落井下石,逼得嚴嵩不得不在墳地撿食,堂堂首輔,顏面無存,嚴嵩真有罪,就該交付有司論處,如果無罪,身爲二十年的首輔,豈能如此晚景淒涼?

兩條合起來,叫做不忠不義,大節有虧,這是從道德上,攻擊徐階。

接下來還有三條,則是指責徐階庸碌無能,結黨營私。

第三,邊境告急,皇上也多次表示關注,徐階卻無動於衷置之不理,上行下效,兵部反應遲鈍,朝廷竟然出現內鬼,徐階身爲首輔,用人不當,難辭其咎。

第四,徐階假借遺詔四處拉關係、擴人脈,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思國事而擅作威福,以致朝廷上下,盡數是徐階的私人。

第五,徐階身爲百官表率,非但不約束家人,反而縱子行兇,爲了侵佔土地,逼死良家百姓上百人,霸佔田畝幾十萬。朝廷財賦困難,皆因有徐階一般的貪婪大臣,才使得兼併成風,百姓民不聊生。

歸結起來一句話,天下人只知道有徐首輔,已經不知道有陛下了!

張齊的彈章了無新意,所有罪名幾乎都是老生常談,不過只要時機對了,再普通的東西,也會化腐朽爲神奇。

徐階請辭之後,百官瘋狂挽留,奏疏堆積如山,皇家的事情,他們都沒有這麼盡心,對徐階卻是如此孝順。

越是如此,張齊的話就越有分量!

的確天下人都不把朕當成皇帝了,唐師傅教的沒錯,首輔之位,的確至關重要,可是再重要,也不能爬到朕的頭頂上,拉屎撒尿啊!

或許真的應該罷相了念頭一冒出來,隆慶就打了一個激靈,看百官的勢頭,要是罷免了徐階,他們還不一定怎麼鬧騰。

到底該如何,才能把徐階趕走呢?隆慶陷入了沉思。(。)

第247章 問策第137章 逼著狀元當奴隸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633章 天子之怒第908章 不會彎曲的膝蓋第864章 媳婦真棒第1026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1063章 帝不豫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63章 三十六計拖爲上第434章 自殺第86章 激動人心的計劃第558章 平局第730章 代價第400章 秘聞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901章 如何做首輔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餅第1015章 衆望所歸的馮保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304章 帝王心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534章 陰險的算計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886章 “罵神”隕落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727章 嘉靖的考題(上)第1128章 對撞(上)第524章 報應不爽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3章 誘之以利第878章 壯士斷腕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536章 抵債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829章 陸光祖第1131章 不服輸的萬曆第699章 燒到了徐階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005章 興旺的唐黨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661章 叛亂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778章 收穫的時候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378章 捧殺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700章 被全世界拋棄了第1066章 新君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1130章 天心民意第917章 金殿辯論第905章 人事佈局第1127章 積極備戰第743章 眼見爲實第988章 紅眼睛的張居正第355章 很受傷第944章 大板升的新主人第883章 籌邊策第752章 馬術大賽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600章 自作自受第705章 君子坦蕩蕩第8章 神演技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955章 天恩浩蕩第716章 螳螂和黃雀(上)第306章 瓊漿玉液第670章 上鉤了第232章 最敗家的行爲第377章 開海有功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809章 緹騎四出第819章 朝廷有負吳人多矣第633章 天子之怒第587章 線索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730章 代價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197章 你被雙規了第832章 勝利與死亡第534章 陰險的算計第690章 師徒情深第528章 食鹽大傾銷
第247章 問策第137章 逼著狀元當奴隸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633章 天子之怒第908章 不會彎曲的膝蓋第864章 媳婦真棒第1026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1063章 帝不豫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63章 三十六計拖爲上第434章 自殺第86章 激動人心的計劃第558章 平局第730章 代價第400章 秘聞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901章 如何做首輔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餅第1015章 衆望所歸的馮保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304章 帝王心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534章 陰險的算計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886章 “罵神”隕落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727章 嘉靖的考題(上)第1128章 對撞(上)第524章 報應不爽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3章 誘之以利第878章 壯士斷腕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536章 抵債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829章 陸光祖第1131章 不服輸的萬曆第699章 燒到了徐階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005章 興旺的唐黨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661章 叛亂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778章 收穫的時候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378章 捧殺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700章 被全世界拋棄了第1066章 新君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1130章 天心民意第917章 金殿辯論第905章 人事佈局第1127章 積極備戰第743章 眼見爲實第988章 紅眼睛的張居正第355章 很受傷第944章 大板升的新主人第883章 籌邊策第752章 馬術大賽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600章 自作自受第705章 君子坦蕩蕩第8章 神演技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955章 天恩浩蕩第716章 螳螂和黃雀(上)第306章 瓊漿玉液第670章 上鉤了第232章 最敗家的行爲第377章 開海有功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809章 緹騎四出第819章 朝廷有負吳人多矣第633章 天子之怒第587章 線索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730章 代價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197章 你被雙規了第832章 勝利與死亡第534章 陰險的算計第690章 師徒情深第528章 食鹽大傾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吴桥县| 浦县| 资阳市| 新密市| 连江县| 潜江市| 渝中区| 惠安县| 潜江市| 湘阴县| 阿坝县| 焦作市| 汉沽区| 潮安县| 涞水县| 津市市| 依兰县| 定结县| 宁波市| 南靖县| 炉霍县| 庆安县| 都匀市| 宾阳县| 从化市| 图们市| 枣庄市| 马鞍山市| 资兴市| 宜州市| 华亭县| 汉川市| 尼玛县| 大名县| 武清区| 库尔勒市| 永兴县| 闵行区| 宣汉县|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