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4章 天狗食日

依據蘇州府志記載,嘉靖四十五年七月初,東廠璫頭吳誠率衆番子一日之間,搗毀蘇州學院八座,鎖拿師生數千人,蘇州百姓十萬之衆,以馬車封鎖城門,跪地請願,吳誠不從,謂百姓皆亂民,阻欽差隊伍者,死!又命緹騎開路,撞傷百姓數十人,有三人死於馬蹄之下。

蘇州百姓益憤,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旂尉東西竄,衆縱橫毆擊。前後斃殺東廠番子七十八人,傷一百餘人,捕東廠璫頭吳誠,當街斃命,解救師生數千人。

閹豎之禍,自太祖成祖,綿延不絕,橫行無忌,荼毒天下,目無法紀,私設刑堂,忠貞者蒙冤而死,良善者慘遭殺戮,民衆喂閹黨之禍,猶如洪水猛獸,談虎色變。

唯吾郡百姓,奮起一擊,首倡天下,不十年,東廠廢,詔獄止,皆曰蘇州之功也……

誰都喜歡說過五關斬六將,走麥城的那一段就要藏起來。

蘇州人也不會例外,最初大傢伙只是想請願,把抓起來的師生救下來,至少帶走幾個領頭的無所謂,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少年郎,是蘇州的子弟,大家的親人,誰能捨得讓太監帶走。

可俗話說打人沒好手,罵人沒好口。動起手來,人羣當中突然衝出了一幫精壯的漢子,他們身手矯健,沒人一條硬木哨棒,那些張牙舞爪,囂張跋扈的東廠番子,只要捱了一下,保證筋骨斷裂,摔倒馬下。

百姓們都眼紅了,看到有人帶頭,就什麼都不怕了。

一頓亂戰下來,吳太監和帶來的人幾乎都被一勺燴了,只剩下少數脫了衣服,逃竄出去,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可是這些人再也不敢橫五霸道,紛紛逃回應天,躲進了織造衙門。

織造太監蘇偉森也嚇得沒了人色,立刻去求救魏國公徐鵬舉,徐鵬舉這些年越發老邁昏庸,身體肥胖,別說騎馬打仗,就算是走路,都要人攙扶。

聽說蘇州大亂,他哪裡有本事平亂,竟然下令緊閉城門,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求救,言說吳地盡反,請朝廷派遣大軍平叛。

這一道奏疏送到了京城,宛如一顆炸雷,憑空炸響,把所有人都炸得外焦裡嫩,暈乎乎不知所措。

蘇州可不是尋常的地方,那是東南紡織中心,市舶司賣出海外的貨物,近一半來自絲綢,而蘇州又包攬了七成的絲綢出產。

蘇州出了事情,市舶銀立刻要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這還僅僅是一個最小的影響,眼下京城每年需要五百萬石漕糧,其中湖廣四川的糧食都要順流向東,到蘇州編組,更換海船,再北上天津,保守計算,三百萬石的漕糧要受到影響,搞不好京城就會有幾十萬人捱餓。

另外蘇州又是東南的金融中心,交通行包攬了東南七成的交易結算,囤積著幾千萬兩的白銀,是整個東南金融體系的壓艙石。

如果產生恐慌,各地爭相擠兌,交通行又拿不出銀子兌換,整個東南,乃至大明的金融體系都要崩潰。

相比起傳統的小農經濟,工商繁榮,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分工更詳細專業,卻也造成了社會更加脆弱,牽一髮而動全身,往常蘇州亂了,最多就是周圍的幾個府受到影響,如今的影響波及整個大明,甚至海外都要震動。

當徐鵬舉的奏疏送到京城,首先就落到了袁亨的手裡。

重新得到嘉靖重用,又把老對頭黃錦推翻,獨攬內廷大權,袁亨志得意滿,他派遣吳太監南下,查禁書院,親自坐鎮京城,調遣東廠錦衣衛,監督百官,凡是送到內廷的奏疏,都要先經過他的檢查,徐階擬定意見之後,他再批覆。

論起權力之大,簡直連劉瑾也望洋興嘆。

袁亨甚至私下裡想,當年劉瑾號爲立皇帝,正德是坐皇帝,如今嘉靖是躺皇帝,他袁亨就是站皇帝。

爽,真是爽啊!

嘉靖一朝,不論是麥福,還是黃錦,本來凌駕百官的內廷,被他們變成了一條哈巴狗,被錦衣衛壓制著,還要看大臣的眼色,真是丟人丟到了姥姥家!

中興東廠,重塑內廷威嚴。

唯我袁大廠公!

袁亨翹著二郎腿,正在得意,小太監從外面跑進來,慌張之下,絆到了門檻,一溜兒滾,就到了他的面前。

“祖,祖宗,大事不好了!”

袁亨豁然站起,怒罵道:“沒用的蠢材,有什麼大不了的,是那幫大臣又鬧事了嗎?”

“不是大臣,是,是老百姓!”

袁亨的氣更大了,上去就給了小太監一腳,“幾個草民,也值得怕成這樣,沒出息的東西!”

小太監滿肚子委屈,也不敢反駁,只能把加急的文書舉過頭頂。

袁亨隨手接過來,撕開了封口,纔看了兩行,突然眼前一黑,身體搖晃,直挺挺坐在了太師椅上,只剩下喘息了。

蘇州亂了,該怎麼辦啊?

平叛,一定要出兵平叛!

說著容易,可調哪一支人馬,糧餉要怎麼籌集,到了蘇州之後,是要打,還是要勸降,該是怎麼個方略……問題多如牛毛,腦袋都炸開了。

袁亨的本事也僅限於勾心鬥角,互相傾軋,遇到軍國大事,一下子就傻眼了。

在司禮監轉了三圈,一咬牙,還是去找徐階吧,再不成,也比他強多了。到了內閣,袁亨停頓了一下,身後的小太監差點撞上,調好了情緒,換了一副笑臉,袁亨才邁步走進來。

“閣老,徐閣老,咱家冒昧前來,實在是攪擾了。”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傢伙一反常態,倒把徐階給嚇住了,別是出了什麼大事吧。

“袁公公,快請坐。”

落座之後,袁亨探了探身體,臉上跟吃了苦瓜似的,請教道:“閣老,若是有了民變叛亂,該如何處置?”

徐階愣了一下,莫非這傢伙惹了麻煩?徐階不動聲色道:“叛亂不可一概而論,總歸離不開派兵,絞殺,安撫,收拾這幾個步驟,還要看叛亂的規模和地點,袁公公,可是出了叛亂?”

“閣老明鑑,咱家實說了,蘇州亂了。”

噗!

一口茶噴出三尺,徐階都傻了。

歷來叛亂的都是窮鄉僻壤,或者是遭了水旱災害,活不下去。蘇州物阜民豐,老百姓怎麼可能造反?

看徐階一臉的不敢置信,袁亨只有實話實話,“閣老,吳誠去調查書院,結果蘇州的刁民四起,把,把吳誠給殺了,死傷了兩百多人,眼下蘇州已經落到了匪人之手,咱家想要派兵平叛,可一時間又沒有主意,故此向閣老討教,該如何應付。”

袁亨苦兮兮的,把事情和盤托出。

到底是一國宰相,徐階的見識比起袁亨高明瞭無數倍。

蘇州出了亂子,和其他的地方,全然不同,多半就是清查書院帶來的反撲,徐階當然不滿嘉靖的作法,但是他也沒有料到,東南的對抗竟會如此強烈。

由此來看,何心隱的《明夷待訪錄》並非是一個人的空談妄語,在東南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離經叛道的集團,公然抗衡朝廷,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想到這裡,在徐階的面前就飄過一個年輕的身影。

唐毅,莫非你就是背後的黑手不成?

徐階陷入了沉默,袁亨也不傻,他跑過來也是想看看老徐什麼態度,會不會和蘇州的亂局有牽連。

見徐階神色怪異,袁亨越發相信這裡面有陰謀,既然是陰謀,就擺不上臺面,也就不用怕!

“徐閣老,咱家以爲多半參與作亂的,就是何心隱一黨,就是叛亂朝廷的逆賊,如今他們已經跳出來了,就再也不用遲疑了。內閣和兵部應當立刻派兵,去剿殺叛亂,把賊人殺得一乾二淨,您老意下如何啊?”

徐階苦笑了一聲,“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老夫自然是贊同。只是蘇州不同別的地方,一個不好,南北漕運斷絕,市舶司沒了貨物,到時候影響的還都是京城,幾百萬人的生計,稍有不慎,就是塌天之禍,袁公公,只怕這麼大的事情,非是你我能夠擔當的。”

“那,閣老的意思是?”袁亨猶豫道。

“自然是請求陛下定奪,袁公公,老夫願意陪著你去面見陛下。”見袁亨還有些遲疑,徐階輕笑道:“蘇州亂,東南亂,東南亂,大明亂,九邊的錢糧,有七成來自東南,如果都出了問題,天下就會烽火遍地,狼煙四起,不可不查啊!”

“啊!”

袁亨的腦門就冒汗了,眼下他藉著嘉靖病重的機會,把持大權,如果徐階見到了嘉靖,他的優勢不再,如果嘉靖知道了他鬧出這麼大的麻煩,那可就完蛋了。

如果攔著徐階,真的不可收拾,他的罪名更大。

到底該如何辦?

袁亨竟然沒了主意,就在此時,突然外面一陣狂風驟起,把窗戶愣是給吹壞了,風沙進了值房,徐階和袁亨都睜不開眼睛。

他們透過指縫,往外面看去,只見天昏地暗,徐階猛地站起,大步跑到了門口,擡頭望去,只見一輪黑影,快速侵蝕太陽,沒有多大一會兒,整個太陽就被吞沒了,天下變得黑咕隆咚,宛如末日一般。

京城之中,鑼鼓陣陣,百姓們敲著鑼鼓,驅趕天狗。

徐階的老眼瞇縫著,緊縮的瞳孔又瞬間張開,嘴角上竟然浮現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容,日食來的太及時了!(。)

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285章 轉運的俞大猷第90章 繼續奇蹟第57章 天地之間有一混蛋第854章 所謂盟友第498章 心學少主第560章 怒氣衝衝第722章 去內閣第382章 一飛沖天第1110章 大婚第690章 師徒情深第328章 被嚇傻的成國公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第470章 投降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195章 龍虎鬥第170章 中華豈會無男兒第621章 高手的較量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407章 壞出了境界第368章 兵變第1072章 二十猛士第35章 二進宮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60章 老爹的執念第692章 兩面煎熬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589章 可怕的推測第438章 和衷共濟第395章 些許柔情第124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上)第1025章 生財之道第247章 問策第515章 擋槍第1043章 定計第462章 “花和尚”虛辰第958章 商鞅的奧秘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748章 馬,讓人熱血沸騰的動物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463章 奇妙的情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803章 民間的聲音第793章 不按套路第821章 唐經略第714章 嚇唬羅龍文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沒九族了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787章 嘉靖的劫難第934章 有錢了第243章 偷聽的樂趣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590章 故作神秘第794章 鐵面無私的唐毅第180章 賜婚第821章 唐經略第707章 未來的路第896章 損招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587章 線索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669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第570章 收買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890章 廷杖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831章 他會戰死的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1070章 高拱敗了唐毅來了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454章 旺夫命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448章 罪有應得第104章 新的欽差第707章 未來的路第1002章 吃幹抹淨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273章 學習型海盜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701章 崩潰的張叔大第810章 劫難第864章 媳婦真棒第523章 大事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
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285章 轉運的俞大猷第90章 繼續奇蹟第57章 天地之間有一混蛋第854章 所謂盟友第498章 心學少主第560章 怒氣衝衝第722章 去內閣第382章 一飛沖天第1110章 大婚第690章 師徒情深第328章 被嚇傻的成國公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第470章 投降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195章 龍虎鬥第170章 中華豈會無男兒第621章 高手的較量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407章 壞出了境界第368章 兵變第1072章 二十猛士第35章 二進宮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60章 老爹的執念第692章 兩面煎熬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589章 可怕的推測第438章 和衷共濟第395章 些許柔情第124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上)第1025章 生財之道第247章 問策第515章 擋槍第1043章 定計第462章 “花和尚”虛辰第958章 商鞅的奧秘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748章 馬,讓人熱血沸騰的動物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463章 奇妙的情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803章 民間的聲音第793章 不按套路第821章 唐經略第714章 嚇唬羅龍文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沒九族了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787章 嘉靖的劫難第934章 有錢了第243章 偷聽的樂趣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590章 故作神秘第794章 鐵面無私的唐毅第180章 賜婚第821章 唐經略第707章 未來的路第896章 損招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587章 線索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669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第570章 收買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890章 廷杖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831章 他會戰死的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1070章 高拱敗了唐毅來了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454章 旺夫命第952章 梟雄之敗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448章 罪有應得第104章 新的欽差第707章 未來的路第1002章 吃幹抹淨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273章 學習型海盜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701章 崩潰的張叔大第810章 劫難第864章 媳婦真棒第523章 大事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安陆市| 南丰县| 闽侯县| 通化市| 罗城| 漾濞| 彭水| 临汾市| 沁水县| 贵定县| 巢湖市| 吕梁市| 海阳市| 潞城市| 喀喇| 甘德县| 黔西| 丰县| 广南县| 修武县| 通辽市| 宁南县| 台州市| 枣强县| 靖宇县| 寻甸| 噶尔县| 汪清县| 垦利县| 襄城县| 诸暨市| 萝北县| 井冈山市| 阳城县| 鲁甸县| 万源市| 甘泉县| 普定县| 山西省|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