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賑災告示

賑災了,

朝廷要賑災了,

剛下早朝不久,這個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大興城。

不僅是大興的大臣,一直在固守昔日的榮光,普通百姓也一直認爲自己這座城池,理所應當該是都城,一直稱大興宮爲朝廷。

隨著整個城市的甦醒,這個消息以瘋狂的速度向外擴散,每到一處都是歡聲一片。

賑災的消息讓大興百姓都鬆了一口氣,對於善良的大興人來說,最見不得就是看到自己在享福,而別人受苦。

每當乞討的人來到自家的門口,多多少少的都會送上食物和水,一些老人甚至會觸景生情,眼淚汪汪的和家人訴說自己當年的苦難。

而且這幾天大興城內外都不平靜,到處都已經是流言遍地了,說是大興城外流民遍地,悽慘無比,甚至易子而食的慘劇都有傳了出來,各種劇情傳的有鼻子有眼兒的。

每當聽到那些無知的人在討論這些虛假的流言的時候,王博士總是嗤之以鼻,現在流民纔過來十多天,哪有那麼多悽慘的事情。

王博士今年五十多歲,本名不叫博士,後來先帝時期,開始實行科舉制,連考幾次都沒要考上,後來年紀大了,也就灰心喪氣了,不再考了。

平時經常在衙門前晃悠,平時給人寫個狀紙、在酒樓讀邸報之類的謀生,被人成爲博士。

“幸虧這次朝廷賑災及時,要不然還不一定會有多少悲劇發生呢!”宏福酒樓中,一箇中年略胖的地主打扮的人嘆了口氣。

宏福酒樓是王博士最喜歡去得地方,這裡的飯菜便宜實惠,而且人來人往,消息很是靈通。

“就是,聽說這次流民之所以這麼多,就是因爲代王殿下回大興的時候,開放了潼關,這纔有這麼多的流民。”王博士也插了一句。

“王博士,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就是因爲代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這些流民受苦,這才下令救濟這些流民的?!敝心甑刂骱屯醪┦亢苁鞘煜?,說話並沒有什麼忌諱。

這時外面一片的轟然。王博士伸頭一看,幾個衙役從酒樓的前面經過。匆匆忙忙的離去。

洪福酒樓對面是經常貼告示的地方,這裡人流量大,消息傳播的也快。

當然貼告示的地方不只是這一處,相對於整個大興城來說,這裡的人還只是小部分。

衙役剛走,王博士和中年地主就第一時間衝上前看。

“服徭役?!蓖醪┦靠粗媸荆行┛酀泥?。

服徭役是王博士最爲無奈的一件事情,隋朝規定,取得功名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但是偏偏他考了多次也沒有考上。

每次服徭役的時候他都是觸景傷情,再加上他本就是一個文弱書生,年紀已經偏大,服徭役那麼繁重的體力活簡直要了他的命。

“不對呀!服徭役的時間還沒到呀!今年的徭役怎麼會怎麼早。?!敝心甑刂鞑唤行┢婀值恼f道。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中年地主家也沒有出來過秀才,但是畢竟家庭富裕,每年賄賂一下里長就過去了。

“咦,今年的徭役怎麼這麼重,竟然是去年的兩倍還多。”中年地主疑惑的道。

“我靠,”

看著這麼重的徭役!一直認爲是文明人的王博士不由自主的爆了一句粗口。

怪不得今年的徭役提前這麼早,比往年多出了很多很多,是想讓我們提前幹呀!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嘴上不說,心中不禁埋怨起來代王殿下,剛做了一件救濟災民的好事,怎麼會增加這麼多的徭役。

其實這只是早朝上議的一部分工程,要是他知道今年實際的工程量要你這多十倍的話,他估計早就暈過去了。

王博士憤憤不平的繼續看下去。

咦!

下面出現的一行字讓他鬱悶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納錢代役,凡大興居民皆可以納錢代役,沒有年齡限制?!蓖醪┦枯p輕的舒了一口氣,看來今年是要破財了。

“恭喜王老弟了?!本驮谕醪┦堪底匀馔吹臅r候,中年地主笑呵呵的說道。

“何喜之有,小弟我今年是要大出血了。我家一共三個丁戶,今年的代役錢不會少了?!蓖醪┦靠嘈σ宦暤?。

“王老弟莫急,繼續往下看?!敝心甑刂魃衩匾恍?。

“每丁的繳納十文錢,就可以免去了今年的徭役?!蓖醪┦看笙策^望。

十文錢算得了什麼,也不過是二斤肉的價格,這對於大興地區的百姓來說算不了什麼,

除此之外,服徭役的年限也縮短了,往年的是十六到六十歲,都稱爲丁,都是要服徭役,而今年服徭役的年限僅僅二十到五十歲。

王博士不敢置信的從頭到尾的又把告示看了一遍,就連最後一個鮮紅的代王印也沒有放過,反反覆覆的看了又看。

沒有錯,就是納錢代役,而且年限縮短爲二十到五十歲。

王博士不禁竊喜,因爲自己剛剛滿五十,自己的小兒子才十八歲歲,也就說今年自己一家只需要繳納大兒子的徭役錢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只需要十文錢,今年全家的徭役就免了。

想想往年服徭役的辛苦,服徭役一般輕鬆的也需要幹一個月的體力活,難道老天終於開眼了,知道體諒自己的辛苦。

當下不顧身邊的中年地主,連忙往回家趕,他要回家向自己一家人報喜。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京兆郡的每一個角落,今天京兆郡每一戶人家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第166章 大興紙貴第32章 杜陵第54章 救生與死訊第21章 五里磚路第196章 周公畏懼流言日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49章 流民洪峰第193章 抓捕李家兄妹第127章 夜思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257章 江都之變第111章 緣由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66章 代王三問第187章 楊侗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112章 心思第39章 倒黴的杜家父子第265章 嚴陣以待第241章 奪帥第34章 杜家公子第105章 燈下美人第245章 捷報傳來第212章 棉甲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98章 蘋果樂園第178章 密謀第127章 李密入主瓦崗第205章 退婚第304章 密議第99章 長大了第198章 奪權第241章 奪帥第63章 救人第46章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251章 閱兵第40章 賜你金令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171章 決戰(下)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78章 密謀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89章 大興車站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186章 拒絕第154章 紫禁城第193章 抓捕李家兄妹第33章 杜如晦第48章 寶馬狂潮第107章 燈火闌珊處第47章 爲了誰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203章 等待第282章 擁立代王第166章 大興紙貴第186章 拒絕第154章 紫禁城第80章 大雪第223章 第三次防守命令第28章 大興土豪第211章 瓦崗內患第261章 楊廣之死(四)第283章 隋三世第263章 皇上駕崩了第140章 傀儡第31章 許磚家第78章 女工第173章 大勝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26章 投桃報李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74章 扶風太守第247章 商議回師第187章 楊侗第158章 援兵第131章 雙都聯盟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49章 長安大俠第123章 珍寶閣第5章 人形圖章第244章 冒雪逃遁第78章 女工第163章 名醫雲集第167章 秦時餘波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302章 推遲早朝第178章 密謀第112章 心思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254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69章 流言第70章 平息第17章 捐錢第40章 賜你金令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
第166章 大興紙貴第32章 杜陵第54章 救生與死訊第21章 五里磚路第196章 周公畏懼流言日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49章 流民洪峰第193章 抓捕李家兄妹第127章 夜思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257章 江都之變第111章 緣由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66章 代王三問第187章 楊侗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112章 心思第39章 倒黴的杜家父子第265章 嚴陣以待第241章 奪帥第34章 杜家公子第105章 燈下美人第245章 捷報傳來第212章 棉甲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98章 蘋果樂園第178章 密謀第127章 李密入主瓦崗第205章 退婚第304章 密議第99章 長大了第198章 奪權第241章 奪帥第63章 救人第46章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251章 閱兵第40章 賜你金令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171章 決戰(下)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78章 密謀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89章 大興車站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186章 拒絕第154章 紫禁城第193章 抓捕李家兄妹第33章 杜如晦第48章 寶馬狂潮第107章 燈火闌珊處第47章 爲了誰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203章 等待第282章 擁立代王第166章 大興紙貴第186章 拒絕第154章 紫禁城第80章 大雪第223章 第三次防守命令第28章 大興土豪第211章 瓦崗內患第261章 楊廣之死(四)第283章 隋三世第263章 皇上駕崩了第140章 傀儡第31章 許磚家第78章 女工第173章 大勝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26章 投桃報李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74章 扶風太守第247章 商議回師第187章 楊侗第158章 援兵第131章 雙都聯盟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49章 長安大俠第123章 珍寶閣第5章 人形圖章第244章 冒雪逃遁第78章 女工第163章 名醫雲集第167章 秦時餘波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302章 推遲早朝第178章 密謀第112章 心思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254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69章 流言第70章 平息第17章 捐錢第40章 賜你金令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宜兰县| 万年县| 蒲城县| 蓬莱市| 长白| 阳信县| 本溪| 揭西县| 金昌市| 哈尔滨市| 黎川县| 公主岭市| 九龙坡区| 静宁县| 桐城市| 剑川县| 大丰市| 乌拉特后旗| 龙南县| 厦门市| 海伦市| 澜沧| 佛教| 杂多县| 太仓市| 花莲市| 古丈县| 西林县| 新昌县| 廊坊市| 甘泉县| 云梦县| 常山县| 亚东县| 宁阳县| 故城县| 南华县| 尉氏县| 白沙|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