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2章 太子殿下肉身成聖!

“殿下要做什麼?”

郭振聞言心中更加驚疑。

他倒不認爲自己有資格干涉劉據(jù),只是擔心劉據(jù)一時衝動,再幹出什麼頭腦發(fā)熱的事情,引起更加惡劣的影響。

畢竟這種事劉據(jù)此前就曾當街刺死江充,還因此被廢立了太子。

而這一次,劉據(jù)強推這兩項國策本來就已經引起了不小的非議,倘若再幹出什麼激起民憤的事,只怕就不是廢立太子那麼簡單的事了……

“這一次我要肉身成聖了。”

劉據(jù)卻咧嘴笑了起來。

“啊?”

郭振自是沒聽明白,一臉迷惑的怔住。

“快去吧,我知道我在做什麼,只要將這件事辦好了,後面所有的事情便都暢通無阻了。”

劉據(jù)擺了擺手,胸有成竹的道。

……

一個時辰後。

劉據(jù)的駕五青蓋車行駛在長安的街道上,不急不緩的駛向最繁華的東市。

太子冼馬郭振照舊在駕車,前後皆有太子中盾隨行,還有較爲簡單的鹵簿儀仗隨行開路,雖然沒有某些正式場合那般排場,但也足以彰顯劉據(jù)的太子身份。

“太子駕到,還不讓開!”

在太子中盾的呵斥聲中,沿途的百姓紛紛側目退讓。

有人已經小聲議論了起來:

“聽說了麼,這位太子糊塗至極,才奉旨聽政就下了兩項與民爭利的國策。”

“我又不是聾子,怎會不知?不過我看了最近巡演的兩場戲,戲本里似乎不是這麼說的,倒是說這兩項國策對咱們這些平頭百姓有利。”

“戲本里演的怎能作數(shù)?我家公子說了,戲本不過是朝廷用來愚弄咱們這些沒念過書的人的,咱們若是信了就上當了。”

“管他哩,我就知道咱們沒念過書不能科舉,名下也沒有田地,那科舉和度田說是與民爭利,也不是爭咱們的利,幹咱們什麼事?”

“倒也是這麼個道理,反正攪來攪去都是上面的事,看他們與看戲也沒什麼分別……”

“……”

正當絕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力都在劉據(jù)的駕五青蓋車上的時候。

誰都未曾注意到,有一些穿著與百姓並無差別,頭上戴著草帽,手中提著一個同樣被麻布蒙起來的東西的人擠入了人羣。

下一刻。

“啪!啪!啪!……”

伴隨著一陣長安城內不太常見的響動。

人們根本就沒反應過來發(fā)生了什麼,便見道路兩旁雜亂的人羣中忽然射出了數(shù)支弩箭,頃刻間洞穿了駕五青蓋車的篷布與簾布,齊齊射入車廂之內。

“啊!”

有人受到驚嚇發(fā)出一聲驚叫。

前面駕車的郭振似是此時才終於反應過來,回頭看了一眼馬車,當即大驚失色:

“有刺客!護駕!護駕!”

“護駕!”

隨行的太子中盾亦是大驚,迅速涌向駕五青蓋車,用肉身圍住車騎戒備。

而在聽到郭振的喊聲之後,更多圍觀的百姓才總算反應過來剛纔究竟發(fā)生了什麼,接著立刻便陷入了更大的混亂,紛紛顧頭不顧腚的爭相逃跑,只爲儘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此事非同小可。

他們就算不了解朝堂,也對廷尉有很深的認識。

太子當街遭遇刺客,廷尉一定很快就會介入,現(xiàn)在不趕緊遠離這裡,一旦被廷尉的酷吏帶回詔獄詢問,就算與此事毫無干系,只怕也少不了要掉上層皮。

“太子遇刺啦!”

“太子被射殺啦!”

“快逃啊……”

一時間整個東市亂作一團。

“留一些人立刻護送殿下回府,剩下的人抓捕刺客,不要讓刺客跑了!”

郭振還在大聲下令。

“諾!”

一衆(zhòng)太子中盾口中答應著,心中卻犯了難。

如今四處都是四散逃竄的民衆(zhòng),而那些刺客又沒有明顯的特徵,最重要的是他們剛纔根本就沒看到那些弩箭是從哪裡射出來的,這讓他們如何去抓?

不過有命令他們就得執(zhí)行,否則事後萬難交代。

而他們此刻最關心的則是:

劉據(jù)究竟怎麼樣了?

那些弩箭雖然不算太多,但全部洞穿篷布與車簾射入車廂之內,劉據(jù)的處境也是極爲兇險。

倘若劉據(jù)真有個三長兩短。

他們這些個太子中盾和郭振那個太子冼馬自是難辭其咎,誰也甭想有好果子吃!

求求了,太子可千萬別有閃失啊……

……

不久之後,駕五青蓋車狂奔著駛入博望苑,最終在劉據(jù)的秋坊門前停了下來。

待郭振屏退了所有的太子中盾和僕從之後。

秋坊的門緩緩打開,右耳裹著帛布的劉據(jù)從裡面緩緩走了出來,看了看駕五青蓋車篷布與車簾上的幾個小洞,笑著問道:

“怎麼樣?”

“一切皆按殿下的交代進行,弩張士已全部全身而退,圍觀百姓皆以爲殿下遭了刺客,無人知道殿下此刻是生是死。”

郭振躬身做出回答,餘光卻忍不住瞄向劉據(jù)那裹著帛布的右耳,

“殿下,你這是……”

“做戲自然要做全套,只是自己故意擦破了一點皮,你若再回來晚一點,說不定傷口都要痊癒了。”

劉據(jù)笑呵呵的道。

“呃……”

郭振又不懂了,如果這樣的小傷自是無傷大雅,好了之後連疤都很難留下,亦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

只是他還是想不明白,這與劉據(jù)此前所說的“肉身成聖”究竟有什麼關係?

難道這場遇刺的戲,其實是一場祭祀儀式?

劉據(jù)故意在右耳上擦破一點皮,也是爲了取些血液來完成儀式不成?

然後,劉據(jù)就可以成聖了?

可是現(xiàn)在看劉據(jù)的樣子,與之前也沒有什麼區(qū)別,怎麼就成聖了呢?

他哪裡會知道,劉據(jù)其實效仿的是後世的一場國外的著名政治事件,區(qū)別只在於他沒有當場露面,舉起拳頭來當衆(zhòng)高呼幾聲“fight”!

畢竟當時他又不在車裡,而是舒舒服服的坐在秋坊裡飲茶。

“不要多想,也不必多問,做好我交代你的事便是,很快你就知道這件事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了。”

劉據(jù)自然知道郭振在想些什麼,只是神秘一笑,就轉身回了秋坊,

“對了,對外宣稱我遇刺負傷,從現(xiàn)在開始,除了我父皇,誰都不見。”

“陛下?”

郭振又是一怔,陛下如今不是在甘泉宮養(yǎng)病麼?

這段時間陛下也是誰都不見,誰也說不清楚陛下的身體狀況究竟如何,坊間各種謠言四起。

如今殿下再遭遇刺殺,也誰都不見,不說明傷勢如何。

大漢豈不即將陷入無主的狀態(tài)?

……

丞相府。

“你說什麼,劉據(jù)當街遇刺?!”

石慶聞言陡然放下手中的茶盞,老臉上的法令紋與擡頭紋又深刻了幾分。

“父親,此事千真萬確,東市有許多百姓都親眼所見,還驚動了廷尉和京兆尹,如今長安城門已經關閉,正在聯(lián)合追捕刺客的下落。”

石德將自己目前得知的消息一股腦說了出來。

“那劉據(jù)現(xiàn)在是何狀況?”

石慶緊接著又問。

“兒子只知博望苑傳出消息,劉據(jù)在刺殺中受了傷,這幾日要在府內養(yǎng)傷。”

石德一邊回答著,眼中浮現(xiàn)出些許期盼,

“父親,你說劉據(jù)若是此次傷勢嚴重,陛下又病入膏肓,咱們是不是……”

“是個屁!”

石慶臉上的皺紋卻越發(fā)深刻,

“你即刻以太子少傅的身份攜帶厚禮前往博望苑探望,務必探明劉據(jù)的傷勢!”

“還有,通知你那幾個兄弟,每人帶上一些僕役大張旗鼓的上街協(xié)助廷尉和京兆尹抓捕刺客,務必不遺餘力,就算不能抓到刺客,也一定要讓人們看見石家的忠心!”

“算了,你一個人去博望苑恐怕不夠!”

“還是我親自與你一起去吧,速去準備!”

石德聽罷倒有些不解了,忍不住問道:

“父親,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此事又不是我們做的,就算再怎麼查也斷然查不到我們身上,咱們家有一個代表前去探望已經足夠,事後也沒人能挑出理來不是?”

“兒子倒以爲,眼下這種情況,咱們家倒應該趁著亂局提前做好準備,一旦陛下駕崩,劉據(jù)又有個什麼閃失,我們便可順勢扶劉閎上位,立下從龍之功……”

“糊塗!”

石慶厲聲打斷了石德,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你怎知陛下這次一定會駕崩,又怎知劉據(jù)這次一定有閃失,竟敢如此自信?”

“我告訴你,不論這次刺殺劉據(jù)的事是何人策劃,都是愚蠢至極的行爲,稱其爲我們的敵人都不爲過!”

“只要劉據(jù)那份名錄尚在,便無異於將石家和所有名錄上的人架在火上炙烤!”

“父親此話怎樣?”

石德還是有些不解。

“我曾經與你講解過的輿情規(guī)律,你是一句都未曾領悟啊!”

石慶長嘆了一聲,無奈罵道,

“所謂輿情最重要的一條規(guī)律便是,猜測即是事實!”

“劉閎知道我們想扶他上位,自然明確我們是劉據(jù)的敵人,那麼這件事就算不是我們做的,哪怕真的抓住了刺客,證明此事與我們無關,只怕也不能完全消除劉閎心中的懷疑!”

“一旦產生這樣的懷疑,即使劉閎再沒有主心骨,也必定對我們心生忌憚,上位之後也只會優(yōu)先考慮如何將我們這些人全部除去,避免相同的事發(fā)生在他的身上!”

“不只是劉閎,就算扶其他的皇子上位也是一樣!”

“劉據(jù)就更不必說了,倘若他這次挺了過來,優(yōu)先懷疑的也只會是我們!”

“這還只是最好的情況,倘若發(fā)生了最壞的情況,即陛下這回並未駕崩,待他回來之後得知此事,又見到劉據(jù)手中的那份名錄,你猜陛下會如何處置我們?”

“以陛下的性子與手段,哪怕只是懷疑,只怕夷三族都已是法外開恩、先祖保佑了!”

“甚至劉據(jù)一旦公開那份名錄,大漢從上至下便皆會認定我們就是策劃行刺他的人,只要揹負上這弒君犯上的罪名,如何還有人肯與我們爲伍,敢與我們爲伍,敢爲我們辯解,難道不怕與我們同罪?”

“這是要讓我們石家與那份名錄上的人全部自絕於漢室,自絕於大漢吶!”

“這!這!這!”

聽到這裡,石德才終於明白了此事的嚴重性,當即慌了神,

“父親,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

“事到如今,我們只能期盼劉據(jù)已被一箭射死,而那份名錄也無外人知曉,跟著他一起進了墳墓。”

石慶彷彿瞬間老了幾十歲,臉上浮現(xiàn)出土色,

“否則,劉據(jù)已徹底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必須立刻獻上投名狀,表明我們與此事絕無干系,以求劉據(jù)能動一動惻隱之心,給我們一次恕罪的機會……”

這投名狀是什麼,倒不用石慶說的更明白。

無非就是劉據(jù)的那兩項國策,石家與那份名錄上的人必須不遺餘力的支持,還必須全員化身酷吏帶頭執(zhí)行,自領他們時常用來攻訐劉徹與內朝臣子“與民爭利”的罵名,和原本與他們穿一條褲子的各方勢力完成徹底切割,如同壁虎一般斷尾求生。

並且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劉據(jù)無論死或不死,在民衆(zhòng)心中已經有了“受害者”光環(huán),不是聖人卻勝似聖人!

現(xiàn)在他推行的那兩項國策,無論那些不識字的百姓是否能夠領會,都將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觀。

正如商鞅和晁錯雖被冠以多項罪名處以極刑,但在民間和史書中的其實都留下了不錯的名聲一般。

而依舊反對那兩項國策的人,就是可以被合理懷疑爲策劃了這場刺殺的人!

“唉,究竟是哪個混賬如此愚蠢,害死我們了……”

石德憤恨的拍著大腿,恨不能將策劃此事的人挫骨揚灰。

就在這時。

“報!”

門外忽然傳來一聲報道,

“丞相,奴婢剛剛收到急報,陛下病體康復,如今自甘泉宮歸來,駕六金根車已經進城了!”

“完了!全完了!”

石慶聞言頹然靠在榻上,彷彿被抽乾最後一縷精氣神。

這正是他剛纔所說的最壞的情況,無論劉據(jù)有沒有被一箭射死,事情都斷然不可能善了,除非……

努力撐起最後的力氣,石慶聲音沙啞卻又急促的喝道:

“快!還不快去備車!”

“去迎接陛下?”

石德顯然還是不明白如今掌控著他們命運的人是誰。

石慶被這個愚蠢的兒子氣的手都在顫抖:

“是去求見劉據(jù),不,是太子殿下!”

第17章 毀堤淹田第82章 不愧是據(jù)哥哥!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334章 自我攻略最爲致命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125章 我衛(wèi)青的外甥果然都不是俗物!第225章 太子殿下對奴婢說他要抗旨第445章 臣衛(wèi)青領命!第94章 我也有一顆赤誠之心第529章 我想和殿下談談,死諫!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167章 膽敢愚弄朕的人究竟是何下場!第494章 給張湯和主父偃看座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359章 我是要成爲敦煌王的男人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300章 聯(lián)合都護府和共同安防條約!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184章 我就吃了兩碗粉,我就不給錢!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308章 這些人是攪屎棍,那誰是屎第44章 腰疼,痛徹心扉的疼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292章 劉徹的宏大敘事第503章 劉據(jù)歸來,長安不夜!第266章 還太子呢,響馬強盜吧!第153章 司馬遷:我燒起來了!第331章 大刀 弩箭和甲冑就都很不錯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256章 太子命犯孤鸞煞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239章 老奴就這一條命,殿下看著辦吧第311章 我去告訴太子殿下,這裡有個壞人!第142章 將這封奏疏送去給衛(wèi)青和衛(wèi)子夫瞧瞧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176章 你那是饞她的身子,你下賤!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352章 這回太子之位必是保不住了!第294章 微臣以爲此事欠妥!第273章 我終於有理由大展拳腳了!第514章 河豚毒素!第229章 成婚之前見面,恐怕沖喜不吉第80章 萬國來朝!【第四更】第4章 一道單選題第515章 出人預料的答案!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226章 世上不能再無義妁!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著觀禮?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213章 怎麼就還形成逆子鐵三角了?第177章 別忘了方纔我與你的對賭第17章 毀堤淹田第146章 我發(fā)現(xiàn)了穿越福報的重大漏洞!第307章 才四個月大就封王?第447章 黃皮子軍!第464章 師以漢朝馬邑之謀以制漢軍第374章 初試統(tǒng)御第168章 “穿越福報”的漏洞果然應驗了!第111章 斗膽懇請殿下答應!第362章 慈父多敗兒!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63章 長樂宮第454章 一千零一夜第293章 對癥下藥的欺君第163章 天子駕崩,秘不發(fā)喪?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379章 亂臣賊子當?shù)溃熳用喟。?/a>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472章 軍隊戰(zhàn)損承受力(二合一)第399章 實箭軍事演習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351章 劉徹的遺詔!第178章 非殿下莫屬!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134章 讓太子代朕前往東萊求仙!第7章 穩(wěn)如泰山第432章 匈奴什麼時候這麼拉了?第407章 真畫餅大師第64章 我簡直是個天才第423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290章 歷史的車輪居然是這麼轉動的?第245章 我來殿下這裡討個喜氣第159章 要挾太子果然是天大的錯誤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
第17章 毀堤淹田第82章 不愧是據(jù)哥哥!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334章 自我攻略最爲致命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125章 我衛(wèi)青的外甥果然都不是俗物!第225章 太子殿下對奴婢說他要抗旨第445章 臣衛(wèi)青領命!第94章 我也有一顆赤誠之心第529章 我想和殿下談談,死諫!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167章 膽敢愚弄朕的人究竟是何下場!第494章 給張湯和主父偃看座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359章 我是要成爲敦煌王的男人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300章 聯(lián)合都護府和共同安防條約!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184章 我就吃了兩碗粉,我就不給錢!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308章 這些人是攪屎棍,那誰是屎第44章 腰疼,痛徹心扉的疼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292章 劉徹的宏大敘事第503章 劉據(jù)歸來,長安不夜!第266章 還太子呢,響馬強盜吧!第153章 司馬遷:我燒起來了!第331章 大刀 弩箭和甲冑就都很不錯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256章 太子命犯孤鸞煞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239章 老奴就這一條命,殿下看著辦吧第311章 我去告訴太子殿下,這裡有個壞人!第142章 將這封奏疏送去給衛(wèi)青和衛(wèi)子夫瞧瞧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176章 你那是饞她的身子,你下賤!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352章 這回太子之位必是保不住了!第294章 微臣以爲此事欠妥!第273章 我終於有理由大展拳腳了!第514章 河豚毒素!第229章 成婚之前見面,恐怕沖喜不吉第80章 萬國來朝!【第四更】第4章 一道單選題第515章 出人預料的答案!第95章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226章 世上不能再無義妁!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著觀禮?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213章 怎麼就還形成逆子鐵三角了?第177章 別忘了方纔我與你的對賭第17章 毀堤淹田第146章 我發(fā)現(xiàn)了穿越福報的重大漏洞!第307章 才四個月大就封王?第447章 黃皮子軍!第464章 師以漢朝馬邑之謀以制漢軍第374章 初試統(tǒng)御第168章 “穿越福報”的漏洞果然應驗了!第111章 斗膽懇請殿下答應!第362章 慈父多敗兒!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63章 長樂宮第454章 一千零一夜第293章 對癥下藥的欺君第163章 天子駕崩,秘不發(fā)喪?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379章 亂臣賊子當?shù)溃熳用喟。?/a>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472章 軍隊戰(zhàn)損承受力(二合一)第399章 實箭軍事演習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351章 劉徹的遺詔!第178章 非殿下莫屬!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134章 讓太子代朕前往東萊求仙!第7章 穩(wěn)如泰山第432章 匈奴什麼時候這麼拉了?第407章 真畫餅大師第64章 我簡直是個天才第423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290章 歷史的車輪居然是這麼轉動的?第245章 我來殿下這裡討個喜氣第159章 要挾太子果然是天大的錯誤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涪陵区| 资溪县| 金湖县| 永清县| 中牟县| 澄迈县| 天祝| 汤原县| 菏泽市| 宁津县| 仁怀市| 丰宁| 南陵县| 和平县| 平谷区| 大田县| 巩留县| 禄劝| 靖宇县| 鄂尔多斯市| 浮梁县| 武陟县| 夹江县| 南康市| 宜章县| 个旧市| 黔江区| 叙永县| 德令哈市| 当阳市| 信宜市| 道真| 进贤县| 安陆市| 武乡县| 隆昌县| 黔东| 云南省| 通化市|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