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

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

有些話劉儉確實不太好說,即使是當著他老師的面,因爲有些事屬於他的揣度,不足全信,但也不能不全信。

至少就他目下的身份,他不好多言,如果以後他能夠執掌權柄重器,那什麼不該說的話,他也會無所顧忌了。

世上無不可言之事,還是看身份而已。

且不說各地的這些小股叛亂,單拿黃巾起義這件事舉例。

黃巾軍在大漢戰場上的主要力量是氓首,流民,黎庶,這一點肯定是沒錯的。

這場浩大的農民起義,在最前線做犧牲的人都是那些吃不上飯的氓首和流民。

但在背後推動著這些可憐人的暗手又是誰呢?

還是那句話,下層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

劉儉不覺得只是靠著以流民氓首爲基礎的軍隊,可以達到八州聯動,同時還能將觸角伸到雒陽皇宮之中。

這當中沒有巨大的力量在斡旋嗎?自然是不可能的。

仔細想想,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在很多時候都是被有心之人刻意利用的。

昔日的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但最後的漁利者終歸還是六國貴胄,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農民反抗暴政的怒火,再次樹起了六國大旗。

沒有陳勝吳廣,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無所謂,他們依舊可以等。

等一個可以在最低等的黎庶中振臂一呼的帶頭者,至於此人賢否愚否、貴否賤否,都不是很重要。

反觀現在,自熹平以來,歷年來在大漢的各郡各縣不斷的出現反叛者,直到黃巾軍這個最爲龐大的反抗羣體出現,這當中內在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推波助瀾的人又是誰?

或者不應該說是“誰”,而是“誰們。”

劉儉敢肯定,這個誰們裡面一定是有被黨錮的士族羣體。

但絕不會只有被黨錮的士族羣體。

土地在某種意義上,是控制流民數量的關鍵,有人把手稍稍一攥緊,海量的流民就會出現,而流民激增後,反叛的火種就等於在民間埋下了,在這個時候,只需有心的人稍稍與有在民間有影響力的人串聯煽動一下,就會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反叛勢力。

張角只是恰到好處的在這個時間出現了而已,沒有張角,早晚也會有李角,王角,朱角,胡角……

同理就像是大澤鄉一樣,沒有陳勝吳廣,早晚也會出現其他的人,而當這個人出現的時候,就是六國貴胄的行動之機。

就眼下的時局而言,各地的流民激增,反叛驟起,朝廷改變了政策或者對待反叛當地大族的態度,這些戰亂就會隨著朝廷與各高層階級的聯合而被撲滅。

結果就是朝廷平定了禍亂,而協助朝廷平定禍亂的勢力得到了政策傾斜的滋養,唯一被犧牲掉的,只有被利用而反叛的最底層百姓。

每一次平叛的結果,都必然是地方那些協助官軍平叛的勢力得利。

每一次平叛,直接參與戰爭的朝廷和叛亂的流民蠻族,都是輸家。

其實仔細揣摩,就會發現,這種戰爭邏輯和後世的馬歇爾計劃前後,有著一些內在的類同,當然也不完全相同。

當然了,黃巾軍這種大規模的叛亂,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還是因爲牽扯著黨錮,同時有些地方的階級勢力沒掌握住火候,一不小心致使被滋養的叛亂規模過於龐大。

這當中可能有些許失誤,但也不排除原意本就是如此。

但歸根結底,都是沒安好心。

……

“罷了,你不想說,就算了。”

盧植將那兩卷簡牘合起來,又道:“說吧,將越騎營中的軍吏換掉一批,你又打算從哪裡安排人手頂上?”

“學生希望能從地方的郡國軍中抽調軍吏,亦或是各屬國諸營調配。”

盧植聞言皺起了眉頭:“此事頗爲麻煩,且由你一人來選補吏這不合章程,難道伱要視尚書檯的選部如無物?且就算是軍中職,也是需要納修宮錢的,你營中的司馬秩千石,屬吏也都是四百石官,地方軍吏,你就是想調人上來,若是不願或不能出修宮錢,你當如何是好?”

“學生不過是微末人物,豈能凌駕於選部?只是學生畢竟是越騎校尉,不說換下去的所有人都要由學生來選,但由學生來推薦幾個人,這總是可以的吧?畢竟越騎營還是由學生執掌的……至於修宮錢,只要上來的確是俊傑人物,這錢學生出了又有何妨?”

“你倒是挺有閒錢。”

盧植瞇起了眼睛:“聽聞你自己尚住在南郊吧?家中還無婢女,自家補貼的錢不夠用,倒是有錢替人修宮?”

劉儉嘆道:“雒陽水深,我行事低調一些,以免爲人抓住把柄,總歸是沒有錯的。”

“哼哼……”

盧植輕輕地哼了兩聲:“要麼說,你終歸還是太年輕了呢。”

他緩緩地站起身來,對著劉儉道:“你若身無寸功,又無名望,且束己待人,如此行事倒也無可厚非,可你如今與袁基爲刎頸之友,又是陛下親點的宗室族弟,還是鄭玄之婿,一首寒地百姓吟響徹京師,一進城就取代了曹破石爲越騎校尉,還協助袁基解了黨錮,名揚儒林,昔日塞北斬殺鮮卑賊首……樁樁件件在這擺著,你如今已非尋常之人,你就是再藏,還能藏到哪去?”

“終歸要比不藏好些吧?”

盧植拿起劉儉上諫的那份簡牘,在他面前甩了甩:“若無此事,你裝窮也就裝了,若越騎營中換吏,你真替人家出了修宮錢,回頭傳出去,難道不會遭人議論?你此等舉措,是想做些什麼?”

劉儉聽到這裡,恍然而悟。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吾師盧植,確實非同等閒。

劉儉恭敬地向著盧植施禮道:“若非老師指點,學生定然犯下大錯!”

盧植用簡牘輕輕地敲打著自己的手掌,言道:“選部那裡的事情,自有爲師替你想辦法,但郡國軍吏的名冊卻不能直接給你送去,回頭你擇時來尚書檯,老夫帶你到選部走訪,名冊在選部倒是可以讓你閱覽,但最多不能超過一日,你自己斟酌好了。”

一日?

一日從花名冊履歷中摘選可以重用之人?這好像有點扯淡。

“一日短不短?”劉儉問道。

盧植鎮定自若:“你要覺得短,你可以找別人幫你。”

“不必不必,老師幫忙最好不過。”

好像也沒有別的辦法。

畢竟那可是尚書檯,不是他家後院,別說自己,就是袁基說要進尚書檯盡情閱覽公文密檔,只怕他也沒有這個資格。

一日時間,證明盧植對自己非常不錯了。

“有勞老師,學生記著此事了,待學生上奏的公文批覆後,再向老師請示。”

……

離開了尚書檯返回家中,劉儉立刻就將鄭慈找了來。

“阿姊!有件事需要與你商議!”

見劉儉風風火火的,鄭慈急忙給劉儉倒了一漆碗水,先讓他解渴。

“夫君何事這般急?”

劉儉將漆碗中的水一飲而盡,隨後對鄭慈道:“夫人,咱們得換一處宅院了,還得再找些侍婢。”

鄭慈聞言略有些驚訝:“夫君何故突然說起此事?”

接著,卻見鄭慈的臉色一紅,泯著嘴低聲道:“難道夫君已是知曉了?”

劉儉本想將盧植與自己說過的話告訴鄭慈,可看鄭慈此刻的狀態,似乎有些奇怪。

“我知曉了什麼?”

鄭慈臉色有些羞紅,她將手慢慢地放在了自己的小腹上,低聲道:“夫君何故裝假?若夫君不知,何故突然要換房?”

劉儉眨了眨眼睛,立刻醒悟了。

他急忙奔上前,蹲在鄭慈的身邊,伸手摸著她的腹部,低聲道:“多久的事了?”

“應不足雙月,其實此前妾身就有察覺,但尚不確定,因而不好告知夫君,今日悄悄請了醫者來診脈,方纔明確。”

劉儉驚喜地站起身,高興道:“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我有兒子了?”

鄭慈笑盈盈地道:“夫君可莫要說的太早,孩子未出世,卻還不一定是男是女呢。”

(本章完)

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6章 郡署徵辟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咳的太難受了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5章 與誰買醉?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9章 廢三公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737章 接班人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2章 涿縣四虎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740章 議降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26章 遺物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今天陪老婆複查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11章 朱車騎第507章 定胡虜!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7章 官場利弊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631章 虎落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
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6章 郡署徵辟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咳的太難受了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5章 與誰買醉?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9章 廢三公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737章 接班人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2章 涿縣四虎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740章 議降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26章 遺物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今天陪老婆複查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11章 朱車騎第507章 定胡虜!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7章 官場利弊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631章 虎落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阿拉善盟| 资源县| 广河县| 元阳县| 河东区| 泽普县| 方城县| 赤峰市| 宜君县| 宾阳县| 瓦房店市| 建昌县| 东辽县| 华池县| 林州市| 迁安市| 西华县| 宁陕县| 高淳县| 织金县| 长岭县| 鹿邑县| 北安市| 廉江市| 西峡县| 西林县| 大化| 瑞安市| 宝应县| 建平县| 恭城| 抚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黄陵县| 潮州市| 冷水江市| 普兰县| 綦江县| 新密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