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

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

越騎校尉,爲北軍五校之一,隸北軍中候,手下無丞,有司馬一人,掌領宿衛兵,吏員一百二十七人,領士七百人。

對於越騎營成員組制,自古有“越人內附以爲騎”和“取其材力超越也”兩種說法。

越騎校尉掌越騎,在漢初皇家定營中編制之時,用這個名字想表達的意思,確實是有專有的指向性,那個時候的越騎確實是‘真真正正’的越騎之士,越地歸附,收其精壯者以爲猛騎,在某種程度上和胡騎、羌騎一樣,彰顯的漢朝海納百川,收服四夷的偉大。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騎’二字的單一指向性已經消除,在王莽時期,越騎營更是已經成爲了‘禁軍’‘宿衛’,而到了劉儉所在的這個時期,越騎營名字的意義,其標準的指向性即‘取其材力超越也’,而非用越地騎士組成的軍團了。

也就是說,現在這個時期,越騎營名字的意義指的是以騎勇之術而出類拔萃的營盤,‘越’字的涵義變成了‘超越’,而非泛指簡單的‘越騎’二字。

今日是劉儉第一天上任,他帶著羽則一同越騎營的駐紮之地。

路上,羽則和劉儉閒話家常,談起了越騎營。

“少君當了越騎校尉,想要如何管理此營?”

劉儉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問羽則道:“依羽兄之見,我該如何?”

羽則忙道:“某豈敢教少君做事。”

“沒事,你跟隨我伯珪兄多年,久在邊郡大戶之中,見多識廣,對於軍中之事自然有你的獨到見解,我雖然參與了征伐鮮卑的戰事,但也不過是跟著盧師學習打仗而已,論及治軍的經驗,可能還真不及羽兄,還請羽兄但說無妨。”

羽則見劉儉如此禮賢下士,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若是邊郡之屯,尚還好說些,只是這越騎營乃是京畿宿衛之營,當中龍蛇混雜,別的不說,若是想要掌控,卻屬不易。”

劉儉看向他:“還請細言之?”

羽則道:“我大漢京畿諸營騎士多出於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一代,是爲‘六郡良家子’,爲精騎之士,這些普通的騎卒入宿京師,雖然有些人也是如同羽林郎一般是爲子承父業,跟好在根基不深,倒也無妨大事,關鍵就在於營中的這一百二十七名吏員。”

劉儉聞言笑了:“是啊,我也想到了,北軍五營,每營只有騎士七百人,但吏員卻有一百二十七人,這個數量的佐吏,足可管理萬人之軍了。”

羽則畢竟是在遼東公孫氏待過,有些事他多少所有耳聞。

“少君說的是,北軍五營宿衛京畿,當中充做騎士的良家子雖有代傳之嫌,但人數不多,尚可處置,但是管理營中的吏員卻有三分之一如羽林郎一般代代相繼,又有三分之一爲朝中諸官顯貴親屬,又有三分之一乃是當時宦官所安插之人。”

說到這,羽則低聲道:“畢竟,北軍五營身負重責,不論是陛下還是旁人,都不可能只在營中依仗一個校尉,對於陛下而言,監管五營的北軍中候,比校尉更值得信任,而對於閥閱之門而言,百餘吏員之中,也需要有他們的親信。”

劉儉點了點頭,他也大概明白羽則的意思。

自大漢昔年九月兵變,王甫等人誅殺竇武陳蕃,即使已經過去了十四年,但當年政變的教訓和警醒,依然深深地烙印在現在雒陽諸人的腦海中。

縱然不能把持各營,但也一定要在諸營中盡全力安插一些自己的勢力。

爲何說北軍五校‘位重職閒’?多少也是因爲這個道理。

“聽羽兄的意思,我想一個人完全執掌越騎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若是邊郡之屯,少君莫說要執掌這七百人,便是七千也不在話下,但京中的屯營,多少就有些複雜了。”

劉儉點了點頭,他承認羽則說的並沒有錯。

其實執掌不執掌這支越騎營,對他日後的發展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只不過……

這畢竟是他第一個武官高位,秩比兩千石,手下掌管一營,朝廷替他養這些人。

他不想浪費了這份資源。

越騎營中的那一百多個吏位,皇帝能用,宦官能用,閥閱世家公卿能用……他爲什麼就不能用?

東漢建國後,內地郡國不設常備兵,唯有包括幽州,幷州,涼州等三十六個邊郡下設郡兵,一郡之兵約爲數千,三十六邊郡合計十餘萬人,再加上度遼營、漁陽營、黎陽營以及部都屬國的兵力,全國可徵發的兵力應在二十餘萬。

這二十餘萬的軍士之中,怎麼可能會沒有長於兵事、雄烈英武的英傑將才!

若是能通過自己現有的權力,調幾個入京協助自己同掌越騎營,那在某種意義上講,不但可以分攤自己在京中管軍的壓力,同時被劉儉調入京中任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便也算是他的故吏了!

而且黃巾起義馬上就要到了,北軍五營也有參戰,別人他不能管,至少越騎營在這最後的準備期間,不可惶惶度日。

……

劉儉帶著羽則來到了越騎營點視,迎接他的乃是越騎營中司馬以及一百二十七名吏員中的五十五人。

越騎營的司馬姓成名浮,冀州安平人,任越騎營司馬三載,在曹破石掌管越騎營的時代,他就一直以司馬的身份輔佐曹破石治理越騎營。

曹破石是個不成器的,平日少有理會營中諸事,故而營中大部分的軍務皆在此人手中。

只是見了這個成浮一面,劉儉就知道他必須要弄掉此人。

對方的態表面恭敬,可看著劉儉的目光,卻讓劉儉感覺有些不舒服。

這種目光別人或許覺得沒什麼感覺,但劉儉太熟悉了。

前世在職場混跡,他從最底層開始幹起,憑著高情商和果敢進取的業務能力,成爲了董事長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單挑一個部門。

當然,能夠做到那種程度,除了過硬的業務能力外,肯定多少也要靠著去踩別人才能做到!

陽光與黑暗,在這個世界上一直都是並存的。

這種外表謙恭,內心暗藏其他的眼神,劉儉前世見的太多。

但按道理來說,他如今已是天子皇弟,又聲名滿於雒陽,但凡是個有點眼力見的人,就知道自己不是一般人能夠惹的起的。

對方的身後應是有後臺的。

不過,人不遭嫉妒是庸才,心理素質超好臉皮也足夠厚的劉儉,對成浮只是報以微笑。

隨後,劉儉開始按簡牘名冊點卯。

一百二十七名吏員只來了五十五人,而且還是他這校尉上任的第一天。

他自然要明白箇中的原因。

點完卯之後,劉儉開始詢問成浮:“成司馬,今日乃本尉首日就任,營中七百騎士暫且不論,包括司馬在內的越騎營諸佐吏並未齊至,這是何道理?”

成浮不卑不亢,道:“回校尉,越騎營的職責有五,一爲戍衛京師,兼任征伐,二爲協助羽林,宿衛雒城,三爲配合四營,每月六次演武,四爲聽命中候按期儀仗,以顯漢威,五爲各營抽調將士輪期巡查司隸諸縣,諸佐每月都有軍務在身,有的在皇宮,有的在京郊,無法抽身,故來不齊。”

“哦。”

劉儉狀若恍然地點了點頭:“我聞北軍五營將士平日除了操演之外,皆職責清閒,如此看來,是本尉弄錯了?”

成浮躬身抱拳,道:“京畿內外,對五營之事多有謠傳,大多不實,還請校尉勿要聽信流言,需眼見爲實才是。”

“聽汝話中之意,五營將士輪崗替換,按期分配,已屬常態,如此本尉不論何時來營?都是不能全聚屬吏了?”

成浮垂頭回道:“營中諸事,一向如此,曹校尉在任三載,亦無法於一日之間得見全營諸吏,這都是正常的。”

正常?呵呵,這是擺下的道纔對吧。

“原來如此!”

劉儉恍然地點了點頭:“那不知適才你所言,平日裡拱衛京師、宿衛雒城、輪巡司隸這些兵務,曹校尉往昔都是如何下達的?”

“曹校尉一軍之長不管瑣碎諸事,軍務調動,歷年來皆由末吏以及諸佐替校尉分憂。”

劉儉眨了眨眼:“事都是伱們幹,那曹校尉往日在職時,又負責何事?”

成浮很是認真地道:“校尉乃一軍之主,不管細節,只是總攬大局,抽查驗軍……哦,對了,五營用度皆出於太倉,然太倉歷年來財帛短缺,收支入不敷出,每月應給諸營的補給十成中最多也就能給足六成,五營校尉需常結伴往大司農處爲營中兒郎索取軍需用度,且彼此之間還互有相爭……三軍將士一日兩食用度,皆依仗於校尉,此乃一營大事,非得校尉親自出面於大司農不可。”

劉儉一挑眉:“我一營校尉,就負責這事?我到底是越騎校尉還是爾等之糧官?”

成浮聞言有些愕然,聽劉儉的語氣,好像這事根本就不算事兒?

“校尉,越騎營戍衛京師,幾無戰事,只有每月例行調換,甚爲簡單……如此難道營中諸士們的口糧和月秩,不應是最大的事嗎?”

成浮說話依舊客氣,但劉儉聽出來,他此言多少就有些帶節奏的意味了。

果然,聽了成浮之言,那五十五名佐吏也紛紛諫言,請劉儉不可小看軍中糧秣之事,太倉每個月對五營的撥付就是那麼多,一旦爭的慢了或取的不及時,就很有可能致令營中將士們所得少於其餘四營,諸士們的心中不滿,恐會惹出事端。

“咣!”

就在衆人諫言之時,隨著一聲巨響,帳內適才還在七嘴八舌的一衆屬吏,皆安靜了下來。

劉儉將腰間的佩劍拔出,重重的放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一時間,賬內鴉雀無聲。

適才還是滿面笑容的少年郎此刻突然翻臉,眼中兇光畢露。

要知道,劉儉是善武之人,而且還參加過北伐鮮卑的戰爭,算是在死人堆裡歷練過的。

在場的屬吏雖皆屬越騎營,但多年來只是拱衛京師,未曾參與一戰,在燕趙男兒如野獸般的逼視下,一時間皆沒了氣勢。

劉儉衝著成浮勾了勾手指:“過來!”

成浮看了看劉儉放在桌案上的劍,有些心驚肉跳,但在對方的審視下,卻也不能不上前。

他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劉儉的桌案前……

“校尉還請莫要動怒……”

話沒未說完,便見劉儉從桌案上直接拿起了長劍,把劍身搭在了成浮的肩膀上。

雖知曉劉儉不會也不能拿自己怎麼樣,但面對觸臉可及的利刃,成浮心中還是充斥著說不出的緊張感。

“校尉這是作甚?”

劉儉輕輕地用劍身在對方的肩膀上來回摩擦,低聲道:“記住,本尉不管曹校尉原先是如何掌管越騎營的?但越騎營從今日起由本尉執掌,所有的規矩都要改!明日,我要在這個營中,見到所有的佐吏,一百二十七人不許缺席一人,誰不來,誰捲鋪蓋走人,懂麼?”

成浮陰沉著臉,低聲道:“喏。”

劉儉轉頭看向帳內其他人:“從今日起,越騎營中的所有人事,所有的演武,所有的宿衛輪崗,全都由本尉負責安排,至於問太倉要糧之事……成司馬,就由你按時去問大司農要,本尉不管你用何法,必須要到越騎營度支的八成!少一石米,給你一軍棍,一百石,就是一百軍棍,懂嗎?”

“喏……”

“大點聲!”

“喏!!”

“很好,你們可以下去了,另外,把營中七百人的所有履歷拿過來,本尉要逐個過目!”

“喏……”

“大聲點!”

“喏!!”

一衆佐吏下去之後,劉儉轉頭看向羽則:“羽兄,如不出意外,今夜下卯,那成司馬必會去尋他幕後之主,你幫我盯緊了,看看他找的是誰。”

“喏!”

今日兩章更完,約八千字

(本章完)

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10章 八千騎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364章 冠軍侯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8章 劉儉上雒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31章 失陷第7章 官場利弊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16章 廁中爭雄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710章 八千騎發燒了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77章 肉由我分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5章 家中豪飲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26章 郡署徵辟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739章 大捷報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87章 涼州戰第150章 英魂遺孤
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10章 八千騎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364章 冠軍侯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8章 劉儉上雒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31章 失陷第7章 官場利弊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16章 廁中爭雄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710章 八千騎發燒了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77章 肉由我分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5章 家中豪飲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26章 郡署徵辟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739章 大捷報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87章 涼州戰第150章 英魂遺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扶风县| 竹山县| 边坝县| 高雄市| 鄂尔多斯市| 大港区| 唐海县| 莎车县| 塔城市| 攀枝花市| 墨竹工卡县| 临沧市| 石门县| 莱阳市| 成安县| 嵩明县| 茂名市| 酒泉市| 泌阳县| 罗城| 瑞昌市| 青海省| 三明市| 定安县| 永年县| 和平区| 松溪县| 德令哈市| 开原市| 武夷山市| 尖扎县| 曲麻莱县| 新建县| 佛冈县| 康定县| 保靖县| 荥经县| 武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