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0章 弘農(nóng)王,毒士

第700章 弘農(nóng)王,毒士

諸葛亮向陳登提出了他的外交目的,並向陳登解釋了他籌劃之事今後對徐州以及江南所帶來的影響。

諸葛亮雖然思慮深遠,但年紀很輕,陳登一開始並沒有把他的諫言當一回事。

就算是覺得諸葛亮很有才華,但是陳登覺得以自己的見識,所能夠想出來的外交目的和手段,總不會比不過諸葛亮吧?

事實果然如同陳登所想,當諸葛亮一開始所提出他最終的外交目地的時候,陳登幾乎都要對其嗤之以鼻了。

這哪裡是索要好處?這分明是把自己的好處填補給了對方!

諸葛亮面對陳登的不屑,並沒有任何的羞惱,反而是很平靜很耐心的替陳登解釋了他的戰(zhàn)略意圖以及政治意圖,同時爲陳登分析了數(shù)年之後江南與北方之間的關係。

在聽了諸葛亮的解釋之後,陳登的表情也由一開始的不屑一顧而逐漸變成了凝固之情。

接著,他纔開始認認真真的思考起了諸葛亮的話來。

陳登畢竟是聰慧之人,智計深遠,諸葛亮的見解,他大概想了一會兒之後,就理解了諸葛亮的話中之意。

在理解了諸葛亮的話中之意後,陳登方纔恍然覺得這個年輕人真的不是一般人物啊!

他想到的事情就連自己這個老江湖都沒有想到,而且他行事中似乎頗有當朝丞相的痕跡。

想到這,陳登不由得對諸葛亮更加重視起來。

其實他知道,劉儉當年離開徐州,曾在瑯琊國與諸葛亮有過一段短暫的交集。

這件事雖然發(fā)生的很快,整個徐州沒有太多的人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注意。

但是陳登卻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而且他想的很深很遠。

劉儉在徐州的時間不長,陳登對他的瞭解不深,但是他能夠感覺的到,劉儉絕非凡人,乃是天下第一等的人傑。

這樣的人物,與諸葛氏的一個小兒產(chǎn)生交集,這裡面肯定有事!

而隨著諸葛亮連中三元,再加上陳登前番在郯縣視察田地時,與諸葛亮的交集,陳登發(fā)現(xiàn)諸葛亮非一般人物。

這時候,他也就能夠理解了當時劉儉的意圖。

看起來,劉丞相似乎是對這位諸葛家的青年士子頗具厚望。

陳登知道劉儉有一項本事非常的厲害,那就是善於識人。

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以他的身份,按道理來說,還輪不到劉儉當初在徐州的時候特意去拜訪,但是劉儉偏偏就是與諸葛亮和諸葛家產(chǎn)生了交集。

依照陳登敏銳的感覺,他已經(jīng)明白了,劉儉一定是非常看重諸葛亮的,而諸葛亮這個人確實也值得人看重。

而通過今日與諸葛亮的這番談話,聽諸葛亮對於如何與江東談判的一番闡述,陳登心中更加確定了,他確實沒有看錯!

這個諸葛亮確實是大才,而且是深得劉儉重視的大才!

當初陳登向劉備諫言,推舉諸葛亮作爲與顧雍的談判使者,實際上也是因爲想借著這次事情賣諸葛亮個人情,讓自己與諸葛亮建立關係。

如今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爲是真的對了。

在聽完諸葛亮的話後,陳登感慨的說道:“孔明,你真是當世之英才。”

“也罷,也罷,此事我就回去轉(zhuǎn)告與劉使君,讓劉使君對於你之諫言定奪。”

“劉使君若是同意,那麼就按照你的思路去與江南使者談判吧。”

諸葛亮隨即道:“有勞陳君。”

陳登笑道:“說什麼有勞不有勞的,同爲國家效力,何分彼此?孔明啊,伱雖然年輕,但是我覺得你實在是棟樑之材,今後在徐州有什麼事情儘管來找我,陳某願意與你做一對摯友……咱們一起爲大漢效力,爲丞相效力,爲劉徐州效力。”

諸葛亮聽到這兒,施禮道:“亮何等身份,豈敢勞陳君如此厚待?”

陳登哈哈大笑道:“一時的身份算得了什麼?以你的能力和才智,身份將來必然遠超於我!到時候我想高攀你孔明,只怕還攀不起呢。”

諸葛亮急忙回道:“不敢,不敢!”

其實諸葛亮心中越清楚,陳登如此推崇於他,也不過是因爲陳登大概猜透了自己原先頗受劉儉重用。

而且,他翌日必然會身居高位!

因此,陳登決定,趁著現(xiàn)在這個時機與諸葛亮結交,也算是爲他陳登自己或是整個陳家打開了一條新路。

根據(jù)陳登的估計,大漢朝今後的朝局,不會再成爲由地方家族而主導,而是會成爲在朝官員之間彼此聯(lián)繫所主導的局面。

諸葛亮也是大漢朝士林中的一言,對於陳登這種想法,自然是見怪不怪,而且,他也頗能理解陳登的這份想法。

誰活在世上,不是爲了自己和明天所著想呢?

諸葛亮對於陳登並不討厭,因爲他能夠感覺得到陳登乃是一名智計深遠之人,聰明人總是願意與聰明人相交。

只要陳登所行之事不違背諸葛亮的基本原則,他不在意多出這麼一個朋友。

“陳君若是願以亮爲摯友,那亮願意與陳君爲伴同行。”

陳登聽到這兒,不由撫掌大笑,很是開心!

不枉費他如此費勁一番,特意將諸葛亮推到與顧雍談判的使者位置上。

“如此,孔明,你我今後,便是摯友了!”

……

與諸葛亮會面之後,陳登隨即去見劉備。

他將諸葛亮所想的如何與江南的談判條件與劉備說了。

劉備聽了之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見劉備沒有說話,陳登不由頗爲好奇:“劉使君,您這是在想些什麼?”

劉備感慨說道:“這諸葛亮的想法,與他所行之事,竟然與當今丞相頗有相似之處。”

陳登沒有想到劉備居然對諸葛亮的評價如此之高,他還以爲劉備不會贊同諸葛亮的提議。

看到陳登的表情,劉備不由笑了。

“怎麼,元龍是不是以爲我無法理解孔明所諫之言的深意?”

陳登頓時一愣,接著便見他急忙衝著劉備拱手道:“使君莫要出此言,登豈敢小瞧使君呢?”

“只是諸葛亮所想確實非一般人所能想,而使君卻能夠想到這一點,著實讓人驚訝。”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其實非我多有機智,只是備追隨丞相多年,這些年來見丞相治民治軍所行之事,特別是對外之策,竟與如今的諸葛亮也頗相同……卻是不知這諸葛亮是不是在學習當今丞相。”

“也罷,不管他所學之人是誰,此番這個使者,卻是由他當定了。”

“此事我還需書信詳明稟報當今丞相。”

……

隨後,劉備命令諸葛亮成爲了與顧雍談判的使者,而他則是將諸葛亮當使者以及諸葛亮所諫之言的事情寫在書信上,派人星夜送往長安,稟明劉儉。

而與此同時,各地的戰(zhàn)事不斷的焦灼起來。

南軍與北軍廝殺的程度越來越激烈。

特別是袁紹與趙雲(yún)在司州的大戰(zhàn),逐漸呈現(xiàn)出越發(fā)擴大的事態(tài)。

而孫策與公孫瓚在兗、豫州邊境的交鋒,也變的愈發(fā)激烈。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黃祖的軍隊暗中潛伏到了弘農(nóng),想要偷偷的將弘農(nóng)王劉辯接走。

而事實上,劉辯也早就已經(jīng)暗中與袁紹溝通,希望能夠去荊州稱帝。

其實以劉辯和何太后的智慧,還不會想不到袁紹將他們擄到荊州去,其實是想讓他們當傀儡,但是劉辯心中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他想要到荊州當皇帝,然後借用袁紹的力量殺回長安,剷除劉儉,再將他的弟弟從皇位上拉下來!

他要讓他們知道誰纔是大漢朝的真命天子。 即使會被袁紹利用,即使是給袁紹當個傀儡,劉辯也認了。

因爲他心中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黃祖在來到弘農(nóng)之前,曾暗中聯(lián)繫劉辯,與他制定逃跑的計劃。

他讓劉辯準備好隨時與自己脫離。

對於黃祖的計劃,劉辯是一百個認可。

他暗中召集親信,讓他們收拾行囊,準備柴火,只等黃祖的兵馬一到,他就與黃祖一同向著南面的宛城進發(fā)。

只是劉辯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準備出發(fā)之前,一名不速之客來到了他的弘農(nóng)王府,而這個人正是如今在劉儉麾下頗得重用的李儒。

李儒帶了侍衛(wèi),將弘農(nóng)王府悄悄的給控制住了,他本人則是在侍衛(wèi)們的保護下,在弘農(nóng)王府住下不走了。

眼見李儒賴住在自己的府邸不走,劉辯和他的母親何氏都氣的不行。

黃祖的軍隊就要來接自己了,這混賬居然反而賴在這裡,這不是擺明了給自己爲難嗎?

劉辯氣勢洶洶的來到了李儒的面前,指著他的鼻子大罵道。

“汝不過是朝廷中區(qū)區(qū)一介郎中,如今到了諸侯王的府邸,竟敢如此放肆,這諸侯王的府邸是你這等身份能住的地方!?還不給寡人滾!”

李儒冷冷地看著面前的弘農(nóng)王,臉上露出了幾分譏笑之情。

“大王此言差矣!大王雖然貴爲諸侯王,卻並無參政之權,儒奉朝廷之命前來弘農(nóng)處置要事,入住於大王的府邸,這難道還有什麼過錯嗎?”

“大王身爲劉氏宗親,在這種時候理應配合李儒爲朝廷辦事,怎麼反倒是強行要趕我走呢?難道朝廷的旨意大王也不顧忌了嗎?”

“還是說大王的府中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或者是說大王想做點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劉辯的臉色扭曲,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你竟敢污衊寡人這個諸侯王,你可知罪嗎?”

“你說你有朝廷的旨意入駐寡人的府邸,那朝廷的旨意何在?”

李儒很是輕蔑的看著劉辯說道:

“朝廷的旨意,不是想有就有嗎?我這邊現(xiàn)在倒是沒有朝廷的旨意,不過還有一件東西頗爲重要,那就是丞相專門兒寫給大王的書信!”

“不知大王可有興趣一觀?”

就在兩個人爭執(zhí)的時候,何氏也已經(jīng)來到弘農(nóng)王的身後。

他聽到李儒說手中有劉儉的書信,一陣膽顫。

他伸手輕輕的拉了拉劉辯的袖子,示意實在不行,就不要再與李儒硬碰硬了。

但是現(xiàn)劉辯依舊還是那副狗脾氣。

即使是他母親的面子,他也不給。

“什麼書信,拿來給寡人看看。”

李儒似笑非笑的從袖中掏出了一份絹帛,然後慢慢的遞給了劉辯。

劉辯果斷的從他手中接過了那封書信。

他不相信劉儉能夠這麼快就知道他們的計劃!

他打開一看,眼睛頓時瞪得渾圓。

劉儉寫給弘農(nóng)王劉辯的書信很簡單,只見諾大的絹帛上的字只有短短的幾個字而已。

“留爲王,走爲寇,寇當誅。”

“你……你們?!”

李儒的臉頃刻間就冷了下來。

“大王,這天下沒有什麼事能夠瞞的過當朝丞相的。”

“大王想要與袁紹勾結,南下稱帝,與朝廷對抗,難道這樣做對得起先帝,對得起列祖列宗了嗎?”

“大王,你身爲劉氏子孫,怎麼辦事兒就不長腦袋呢?”

“像你這樣心胸狹隘,妄圖分裂國家的昏聵之人,劉氏宗親們將你從帝位上拉下來,還真就是對了。”

這一番話說的劉辯與何氏滿面通紅,特別是何氏還渾身顫抖。

她衝到李如的面前,衝他道:“李郎中,此事不是我辯兒想要做的,實在是那袁紹寫書信蠱惑我兒,同時還行以威脅!此事李郎中一定代轉(zhuǎn)丞相,爲弘農(nóng)王陳明冤情,不要讓丞相冤枉了我家弘農(nóng)王啊。”

李儒用兩根手指捋著自己的鬚子。

“此言,當真嗎?”

“當真!當真!”

李儒認真的想了想,隨後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倒是給你……可以給你們一個立功表現(xiàn)的機會,你們?nèi)羰亲龅暮媚兀仡^在丞相那裡,李某人自然可以出言相幫。”

還沒等劉辯回話,就聽何氏急忙說道:“我們自然願意幫忙,李郎中有什麼吩咐儘管說!我母子都是大漢宗親權貴,朝廷有事,我們自然是樂意幫忙的。”

李儒聞言笑了,說道:“其實這事兒也很簡單,既然袁紹有意想要暗中將弘農(nóng)王接走,那弘農(nóng)往不妨配合我們,將袁紹的兵馬引過來,暗中再與他們會合。”

“我們則是佈置埋伏,將袁紹的兵馬一舉殲滅,到時候弘農(nóng)王也算是爲朝廷立了一功,回頭丞相那裡就自然好說了。”

劉辯還沒等說話,就見何氏一個勁的點頭,將這事應承了下來。

隨後,何氏將袁紹以及黃祖暗中與劉辯溝通的書信都交給了李儒。

包括約定的時間,方式,逃亡的路線,黃祖基本上都已經(jīng)替劉辯安排妥當了。

李儒慢悠悠的將信函收到了袖中,說道:“知道了,回頭具體如何做,你們母子聽我安排便是。”

隨後,他便慢悠悠地離開了弘農(nóng)王府。

除了弘農(nóng)王府之後,李儒身邊的嫡系親隨問他:“郎中,賈公讓郎中來此,併爲曾事先說明,丞相要讓弘農(nóng)王陪我軍引誘黃祖入甕之事啊?郎中如此安排,是不是有些……”

那嫡系親隨的下話沒有說。

李儒卻道:“有些僭越,是吧?”

“是!”

“你們啊,什麼都不懂。”

“丞相沒說,不代表丞相沒想。”

“天子沒說,也不代表天子沒想。”

“這弘農(nóng)王和何氏,雖已被廢,但是留在這弘農(nóng),早晚都是禍患。”

“可當今天子新登基,當朝丞相以仁義爲本……又能如何呢?”

“但是這個時候,如果弘農(nóng)王被袁紹劫走,然後在兵荒馬亂之中而死……這個罪責,是不是就落到袁紹身上了?”

(本章完)

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34章 豪俠關羽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420章 此戰(zhàn)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今天母親出院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zhàn)驚司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782章 大戰(zhàn)初始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53章 千古之賭第364章 冠軍侯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507章 定胡虜!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lián)軍……開戰(zhàn)第13章 牛棚思過第740章 議降第377章 新政動態(tài)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612章 養(yǎng)廢的王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45章 你想站著?我卻要你跪下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481章 過年佳節(jié)傳喜訊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88章 放手一搏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fā)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fā)了他們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章 同窗可用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576章 試探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jù)河內(nèi)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16章 廁中爭雄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zhàn)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yǎng)袁寵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
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34章 豪俠關羽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420章 此戰(zhàn)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今天母親出院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zhàn)驚司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782章 大戰(zhàn)初始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53章 千古之賭第364章 冠軍侯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507章 定胡虜!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lián)軍……開戰(zhàn)第13章 牛棚思過第740章 議降第377章 新政動態(tài)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612章 養(yǎng)廢的王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45章 你想站著?我卻要你跪下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481章 過年佳節(jié)傳喜訊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88章 放手一搏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fā)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fā)了他們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4章 同窗可用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576章 試探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jù)河內(nèi)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16章 廁中爭雄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zhàn)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yǎng)袁寵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城县| 延津县| 肥东县| 博白县| 绵竹市| 三亚市| 长岛县| 府谷县| 东明县| 泊头市| 宜宾市| 塔城市| 合山市| 白城市| 遵义市| 蓝田县| 尚义县| 拉萨市| 乐亭县| 汝阳县| 岐山县| 博湖县| 呼伦贝尔市| 吉隆县| 昌平区| 泰顺县| 怀远县| 莱州市| 南丰县| 高州市| 攀枝花市| 澄城县| 孝昌县| 连城县| 鄂尔多斯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全椒县| 喀喇沁旗| 靖州| 镇坪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