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

說實話,劉儉非常喜歡魯肅的直率。

他也挺喜歡張昭的那股虎勁兒的。

這兩位人才到了劉儉麾下,可以說,這兩個人正好可以形成一種互補。

看目前這種情況,針對今後的徐州,劉儉可以告訴劉備: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魯肅。

特別是魯肅,今日提出了讓他西進朝廷而暫緩在南方與袁紹、曹操等人的爭鬥策略,這當中的見識確實是非尋常人可比。

正常情況下,如今劉備已經奪下了徐州,依照常理推斷,正應該攜這股大勝之勢南下,與曹操、袁紹決勝負,若能勝之,則可一舉收復大漢南境。

而此時若是轉頭西進,則徐州這面就要留精兵悍將駐守。

而且這跨度一下子從大漢朝的最東邊跨到了大漢朝的最西邊,實在是有點讓人覺得捨本逐末了。

相比於袁紹與曹操,那西北邊的骨頭也並不好啃。

而且那個地方實在是特別敏感的區域,那是朝廷中樞,而且還有董卓在那裡。

那十餘萬西涼軍皆是天下精銳,再加上原本朝廷的中央軍,軍事實力是大漢朝最頂尖的,特別是朝廷在大義上還佔據正統。

而且關中之地也有函谷關等重要關卡,易守難攻,絕非那麼容易就可以打進去的。

以劉儉如今的名聲來說,若是驅兵西向直接進兵與朝廷決裂,那他的聲名可就都完了。

劉儉知道,其實這個天下對他而言,有一個潛在威脅。

那就是劉儉剝奪了太多的貴族豪右的利益。

雖然很多人看似臣服了,但難保他們不會什麼時候再瘋撲過來反咬一口。

但是卻正如魯肅所說,劉儉心中的志向可不是隻是僅僅當一名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勢力。

既然他要做出以前古人都沒有做出的事業,那麼劉儉現在就必須要拿下朝廷。

只有佔有天下政治的最高權力。他纔有在中華一言九鼎的話語權,才能夠有最高的政治名義,然後再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而且這件事宜早不宜晚。無論如何,他都避免不了的。

劉儉問魯肅道:“子敬之言,我亦覺得深有道理?!?

“只是徐州這邊臨於江淮,曹操或是袁紹,隨時都能打來,卻當如何?”

魯肅言道:

“霸主之謀,自古就是謀足兵、謀足糧、謀足士。”

“九江郡,人口富庶,土地肥沃,又兼控扼四州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

“可惜自從袁公路竊據淮南之後,荒淫暴虐,橫徵暴斂,致使淮南空盡,五穀不長,六畜不生。”

“曹操若是要將淮南恢復原狀,必然還要花費一大部分精力,但是淮地距離徐州和中原又過於近了,曹操若是大力發展淮地,又怕翌日勢危,大將軍或是袁紹竊占其地?!?

“淮南一地雖可進窺中原,戰略意義非凡,然荊州位於江東上流,袁紹對曹操又佔據了咽喉之地?!?

“現如今的曹操,雖然依附袁紹,彼此互爲脣齒,但是時日一長,他們也必圖發展?!?

“大將軍,依我之見,只要我們鞏固邊線,不讓他們能夠近於中原或是徐州半步,時日一長,或許江東與荊州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縱然不會發生變化。但只要扼守於邊境,做出隨時奪取淮泗之狀,則曹操必然心疑,袁紹也定當謹慎,恐未必輕易北上?!?

“自古以來,南船北馬,北方士卒之利在於馬戰,而徐州之地多平原,南軍若想北侵,恐不佔優勢,但北軍若要南下渡過長江,卻也不佔優勢……雙方彼此互相制衡,只要謹慎以待,想來不會出什麼問題。”

“只等大將軍拿下西北控制朝廷之後,曹操、袁紹縱然雄踞於南方,亦不爲大將軍所懼也?!?

聽了魯肅的陳述,劉儉表示很滿意。

雖然魯肅的描述在實操上還是有一些淺顯和幼稚的方面存在,但是他的整體戰略大局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魯肅畢竟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只是一個剛剛準備入仕到自己麾下的年輕人,這樣的人能夠有這樣的大局觀,就非常不錯了。

劉儉隨即對魯肅和張昭說:

“兩位皆是淮泗之人,對於東南的形勢甚是熟悉?!?

“我兄長劉玄德現在在這裡沒有深厚根基,我想請兩位好好的輔佐於吾兄,我翌日會回返河北,然後仔細籌謀子敬所獻之戰略,將眼光放向朝廷?!薄暗俏胰粢ネ鞅保瑬|南這面一定有穩固,纔會令我後顧無憂?!?

“二位可能做得到嗎?”

魯肅和張昭隨即一同向劉儉拱手施禮道:“敢不應命!”

劉儉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劉備:“兄長,你看這兩位大賢可能用之?”

劉備感慨的向著劉儉長長的做了一揖。

“備誓死爲大將軍鎮守東南,絕不讓袁紹亦或是曹操等越境一步!”

就這樣,張昭和魯肅二位大賢成爲了劉備在東南方坐鎮的左膀右臂。

這兩個人被劉備一人用於主持內政,一人用於協助劉備督建軍隊。

正如劉儉預先所估計那樣: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魯肅啊。

……

……

而就在劉儉等人在徐州招募人才之時,董卓已經起朝廷的精兵猛將前往關西的涼州,欲使涼州置於自己的治下,他與涼州當地的軍閥展開了混戰。

董卓一大把年紀了,他自知時日無多,如今關東一片混亂,又有袁紹和劉儉這樣的強敵。

董卓知道,他這輩子想要將這些強敵盡數剿滅,幾乎是沒有希望的,而身爲一個可以望到生命盡頭的老人來說,現在的董卓很想給自己死後留下一點東西。

正如當初劉儉所忽悠……不,是所爲他設計的一樣:涼州以及西域就是董卓讓自己名垂青史的良機。

而董卓如今的威名,還有他手下的軍事實力,對於涼州一衆軍閥來說,確實比較難敵。

特別是以韓遂和馬騰這支叛軍來說,董卓的勢力突然來到涼州,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但董卓想要剿滅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董卓知道,剿滅諸賊最大的難處:就是涼州的人口太少,城池太少,地域縱深太過於廣大。

而且這裡比較落後,到處都是黃土高原,叛軍來回縱橫,很難找到他們的固定位置。

雖然涼州只是一個州,但是它實際上的佔地面積比中原三個州加起來都要大。

更鬧心的是涼州北接草原塞外又有羌族各處叛亂,在這裡,十戶人中就有八戶是對朝廷有敵意的。

而對於董卓的大軍來說,糧草從長安往涼州供應,雖然相對比較近,但還是週轉困難。

這裡本地的居民,你想從他們身上攪出一些糧食來也是極難。

而對於涼州本地的土豪來說,他們也大多不會支持朝廷的軍隊,因爲這裡十個土豪中有八個就與叛軍有關係。

當然,他們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而且把糧食藏的好好的,你讓董卓一時間到哪兒去挖?

現在朝廷對待地方的法律,在劉儉和董卓的推動下,是重律法而輕權術。

但是涼州這個地界相比於中原,更加的輕視於法律,這裡的人更加的看重彼此之間的關係紐帶,畢竟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之中,若是一味的遵從法律,涼州的人口只怕會被藏匿的越來越多,賬面上的人口也越來越少,而大部分人的生存也越來越成問題。

伱也別怪呂布和牛輔到了這裡玩兒不轉,董卓到這裡都費了好一般力氣才逐漸打開的局面。

董卓從小就是在涼州長大的,他對於這個地方非常的熟悉,知道一味的在涼州瞎打是並沒有什麼用的,

想要讓涼州區安定,慢慢的使這裡的人都置於他的掌控之下,就必須要採取分化戰術,拉攏一批打擊一批。

涼州人本地大多異理性較爲淺薄,他們大部分只是爲了生存,所以董卓代表朝廷的只要給予一些涼州羌族和豪民足夠的利益,就會使他們傾向於董卓,使董卓在涼州站穩腳跟。

特別是董卓在涼州原本就有一些根基。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平定東南徐州的消息傳到了董卓耳裡,而且聽聞劉儉還派人表奏劉備爲徐州牧。

董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愣了許久,方纔長嘆口氣道:獅兒難與爭鋒!

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226章 遺物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12章 人爲利趨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85章 規劃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3章 千古之賭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32章 關長生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8章 大青駹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221章 賈詡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章 兄友弟恭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7章 肉由我分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698章 夢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684章 清洗弊端
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226章 遺物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12章 人爲利趨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85章 規劃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3章 千古之賭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32章 關長生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8章 大青駹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221章 賈詡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章 兄友弟恭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7章 肉由我分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698章 夢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684章 清洗弊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正镶白旗| 明星| 加查县| 房山区| 逊克县| 巨野县| 姚安县| 大厂| 临安市| 民县| 崇仁县| 武邑县| 山阴县| 巨鹿县| 买车| 定结县| 揭西县| 平舆县| 台南市| 佛教| 三原县| 富顺县| 台前县| 明溪县| 汽车| 麟游县| 宿州市| 天长市| 灵台县| 抚州市| 大安市| 黔西县| 开原市| 双鸭山市| 山阳县| 乌拉特中旗| 北宁市| 汉寿县| 吴忠市|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