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

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

張楊被殺,這件事在幷州境內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張楊昔日乃是張懿手下的從事,張懿死後,張楊就自領了幷州刺史,後又自領上黨太守,驅逐了原本的上黨太守。

朝廷方面,董卓剛入朝時因爲敵人太多,派遣的官吏沒有軍隊的支持進駐不了上黨,所以董卓只能安撫張楊的情緒,讓雒陽的北方能夠安寧一些,就默認了他的所作所爲。

但朝廷方面雖然默認了張楊的所作所爲,但對於他的刺史或是太守的職務一直都沒有正式的敕封。

說張楊算是一個活在夾縫中的黑戶,並不算是冤枉他。

如今他死在了張飛的手裡,上黨本地的官吏並沒有人覺得張楊死的可惜,反倒是覺得他的死大快人心。

畢竟,張楊這個人沒有收攏人心的才能,也沒有什麼政治才華,他在幷州沒幹過什麼好事,也沒有什麼好人緣。

不過,張楊的死也給幷州各郡的太守和幷州刺史本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雖然張楊被劉儉手下的張飛殺死是完全符合流程的,而且撫遠大將軍現在也確實有這個權利,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張楊被殺絕對不是他辦事不力,而是他本人是劉儉統治幷州需要滅掉的目標之一。

而且通過殺死張楊,劉儉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張楊死了以後,幷州各郡的太守都紛紛向劉儉遞書,表示願意支持撫遠大將軍在幷州的剿賊事業。

大將軍有什麼吩咐,他們定當全力支持,義不容辭。

殺一人而斷絕了劉儉在幷州的後顧之憂,令幷州諸位郡守望風而投,這實在是一件妙事。

劉儉雖然並不信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理論,但是對於張楊這樣見風使舵的小人,劉儉是必須要處置的!這樣他纔可以安心的征討於夫羅。

而且,劉儉要殺張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張飛在殺死張揚之後,又率兵搜索了張揚的住所,果不如劉儉所料,張飛從其宅邸中搜索出了張楊與袁紹暗中來往的書信。

雖然這些書信不是二人這些年往來勾結的全部內容,但是當中包含了隱秘之事足矣震動整個幷州了。

這些隱秘的內容當中,自然有許多不利於張楊或者袁紹的私密之事。

劉儉手下的宣傳團隊在目前的大漢朝來說,算是最爲厲害的。

劉儉對喉舌部門的建設非常重視,畢竟他知道輿論喉舌對於一個政治領袖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能夠掌控輿論的人,就會在最高權力的爭鬥中,一直掌握主動。

大漢朝的閥閱士族爲何一直令皇室心忌?除了他們本身所擁有的壟斷士族晉升的渠道外,能夠掌控輿論的走向,也一直是閥閱的一大利器。

但是現在,輿論這柄利器被劉儉從他們手裡搶過來了。

這些年,劉儉不斷大力培養探子和宣傳的隊伍,花大價錢在大漢朝的每個郡國都設立了暗聯站點。

青州紙業的突飛猛進,也讓劉儉在河北設立了另外一個機構,那就是現下在河北境內被廣爲追捧的“公報”。

這個“公報”是河北官署所直接管轄的機構,每個月發行一次讀物,主要就是向民衆闡述近一個月來的天下大事。

當然,公報所闡述的內容八分有真,兩分有假。

具體想向民衆們闡述些什麼內容,大多是由劉儉決定的。

因爲造紙技術的問題,大公報的發行量有限,但是通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再加上公報只是針對一些重大事件進行發表,所以其依舊在漢朝北方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而針對大公報的權威性,劉儉手下的宣傳隊伍也在大漢境內對其廣爲吹捧宣傳。

慢慢的,人們開始習慣性的覺得大公報所播報的事情就是真實的,就是權威的。

習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而對河北公報的依賴和相信,這一觀念逐漸在普通人心中根深蒂固。

品牌效應的威力開始在漢朝初顯。

張楊這一次事件經過公報的加工運作,在大漢北方各郡廣爲流傳。

此等惡賊被殺,自然被百姓們拍手稱快!

大家覺得此人利慾薰心,延誤戰機,視國家利益於不顧,實在是枉爲漢臣,真是死得好!

不忠不義之人,就該是這般下場。

同時被波及到的人還有袁紹。

雖然這影響並不能傷及其筋骨,但也是讓袁紹的風評有所下降。

也天幸袁家手中也有一支能力極強,經驗豐富的宣傳公關團隊,他們及時運作,阻斷流言,才防止了袁紹的聲名受到進一步的迫害。

匈奴人於夫羅本來正信誓旦旦的等著跟劉儉決一死戰,沒想到劉儉不來打他,倒是先把張楊給收拾了。

這一下子,於夫羅可有些不淡定了。

白波谷的郭太和楊奉,還有張楊這些人,昔日都曾跟於夫羅合作過,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倒也是都收穫了不少的利益。

但是現如今,不過是轉個年的時間,劉儉就收拾了白波軍和張楊,其勢力進入了太原臨近汾河,擺明了就是要來弄死於夫羅的。

於夫羅怎麼能不緊張呢?

別看他是匈奴人,匈奴人也有害怕的人。

劉儉就是現在匈奴人最害怕的!

比南匈奴強大的多的鮮卑,也被劉儉收拾的七零八落,連檀石槐的屍體都被劉儉搶奪過來了,他於夫羅再厲害,也厲害不過鮮卑的精兵猛將吧?

眼見劉儉的兵馬開始向他所駐紮的王庭行來,於夫羅不敢與劉儉正面相抗,他只能是盡起麾下的匈奴勇士,放棄王庭,沿著汾水北上躲避漢軍的追擊。

同時,於夫羅一邊躲避漢軍,一邊派遣使者,去見黑山軍的張燕!

在於夫羅看來,現如今能夠和自己一起與劉儉對抗的人,在幷州太行之地,就只剩下張燕了。

於夫羅的使者來見張燕,表明了於夫羅對張燕的誠意,希望張燕能夠出兵協助南匈奴夾擊劉儉。

乘著劉儉目下還沒有對張燕用兵,於夫羅牽制劉儉的精銳沿著汾水附近的草原繞圈圈,消耗其戰意以及耐性,張燕可以整備精銳兵將,乘著劉儉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乘虛襲之!

如此或可以有致勝的機會。

同時,那位匈奴使者還對張燕闡明:脣亡齒寒,如今劉儉雖然是追著於夫羅等一衆南匈奴的屁股跑,可是一旦於夫羅被打敗了,那張燕在幷州也必然是獨木難支。

劉儉現在是擺明了拆卸張燕在幷州的臂助,最後集中全力消滅黑山!

張燕沒有想到這些南匈奴受漢化的影響居然這麼深!

一個使者張嘴閉嘴就都是他們漢人的成語和典故,就衝這個,張燕也決定要援助於夫羅。

脣亡齒寒……不錯,是這麼個道理。

……

於夫羅的信使將消息帶回給於夫羅不久,於夫羅就收到了消息,說是張燕已經率兵開始向著劉儉的後方部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而一直奉命在攻打於夫羅的顏良和文丑的兵馬,則是接到了劉儉的急召,返回去援助劉儉兵馬與張燕的主力軍隊抗衡,這樣一來就給了於夫羅的部隊喘息之機。

黑山軍有兩百萬之衆,其中能夠上陣充當兵卒者接近十萬,這樣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劉儉自然不能忽視。

相比于于夫羅,張燕對劉儉發動進攻,劉儉必須要全力應付。

於夫羅見顏良和文丑的兵馬撤走,當即鬆了一口氣。

不過很快,他的怒火又開始‘蹭、蹭、蹭’的往腦門躥!

他堂堂的南匈奴的王子,雖然暫時出逃在外不能迴歸南匈奴王庭,但畢竟也是南匈奴王庭未來的大單于!

今番竟然被劉儉手下的武將們當成狗一樣的在幷州攆的到處跑,倉惶惶險無立錐之地,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夫羅立刻派人去打探河北軍的情況,得知前番追擊他的顏良和文丑的兵馬撤退的想當迅速,部隊是馬不停蹄的向後撤!顯然是得到了劉儉的急召!

且撤退的一路之上,甚至有輜重遺落,真是要多著急有多著急。

於夫羅心中計較,對方既然如此倉促的撤軍,那豈不是自己乘虛偷襲其後的絕好機會?

張燕在前方替自己牽制劉儉的主力,顏良和文丑如今倉皇而撤,自己若是乘著這個機會追上去偷襲掩殺,定可將他們二人擊殺!

需知,這兩個人也是劉儉麾下的知名戰將,若是能夠斬殺他們兩個人,河北軍的士氣一定會大受打擊,如此也能報自己先前的一箭之仇了!

(本章完)

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703章 論袁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70章 送禮之人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806章 歲如河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662章 降董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803章 歸降第625章 斷彼之糧發燒了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576章 試探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26章 郡署徵辟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76章 試探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85章 過猶不及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335章 神臂營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750章 誰用誰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85章 過猶不及第701章 阻擊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0章 送禮之人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21章 佈局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128章 劉備來了請假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739章 大捷報
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703章 論袁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70章 送禮之人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806章 歲如河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662章 降董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803章 歸降第625章 斷彼之糧發燒了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576章 試探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26章 郡署徵辟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76章 試探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85章 過猶不及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335章 神臂營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750章 誰用誰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85章 過猶不及第701章 阻擊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0章 送禮之人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21章 佈局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128章 劉備來了請假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739章 大捷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修文县| 南京市| 大英县| 宜良县| 古丈县| 聊城市| 临猗县| 永顺县| 务川| 郯城县| 博野县| 类乌齐县| 临洮县| 蒙阴县| 会理县| 日土县| 甘德县| 康定县| 洪雅县| 华容县| 玉林市| 天水市| 如东县| 彰化县| 即墨市| 黑河市| 姚安县| 阳谷县| 黄陵县| 江都市| 英山县| 拜城县| 哈尔滨市| 林周县| 平乡县| 宣化县| 海晏县| 墨竹工卡县| 杨浦区|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