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

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

最終見董卓不願意答應,劉儉也只能是裝作一臉無奈的樣子。

“相國,此事的利弊,我已經對您仔細的陳述過了,還請相互認真考慮,不要因一時的計較而延誤了新政大事。”

劉儉越是這樣說,董卓就越以爲他抓到了劉儉的命根兒上。

看來這幷州確實是劉儉真正的目地!

劉德然,老夫若是不用幷州從你身上榨出更多的利益,如何又對得起那些被你打敗殺死的西涼軍士?

“德然啊,畢竟是一州之事,事關重大,老夫可不能隨意鬆口啊,這些事兒都得回去跟陛下還有太后商議一下才行。”

火候已經差不多到了,若是再繼續的加大火力,那就未免太過露骨,弄巧成拙了,容易讓董卓瞧出了破綻。

“唉,也罷,那就請相國回京之後,好好的向陛下陳明此事,事關我大漢朝未來的發展,還請陛下和相國不要因爲一時的短視之間而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

董卓只是大笑,並未繼續多言。

一轉眼,兩個人已經商討了很長的時間了。

而雙方要從對方身上所謀取的東西,基本上也已經到位了。

接下來兩個人就是閒聊了。

董卓仰頭看了看天色。

只見適才還是淅淅瀝瀝的小雪花兒,如今已經變得愈發大了,雖然尚不能稱之爲鵝毛大雪,但卻儼然已經能夠給人一種深冬的寂冷之感。

“好雪!”劉儉開口讚歎道。

“德然啊!你我今日有幸在此相會,似你我這般的身份,今後若是想再見上一面,怕也是極難了。”

“你我今日洛水一會,雖然初見之時,彼此之間並不愉悅,但是如今一番暢談,倒也是各自了卻了幾樁心事。”

“值此佳時,你我何不痛飲一番?”

“畢竟這個天下,能配和老夫平等對酌而飲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說實話,跟董卓喝酒這種事兒,劉儉沒有什麼興趣。

他的大營裡還有一堆事兒等著他辦呢。

但是,董卓畢竟是雒陽城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那一舉一動,也事關著劉儉在河北日後的政治方向,今日藉著這個機會,與董卓多談一談,或許會有什麼收穫也說不定。

不要小瞧和高層人物喝酒談話,或許每一次都會讓你有不小的收穫。

“相國既然是盛情相邀,那劉儉自然不好拒絕,只是劉儉行軍,一般皆有禁酒令,我軍中無酒,恐怕是不能隨相國痛飲了。”

言下之意,就是請董卓出酒買單。

董卓臉色不太好看,他這次來雒陽,那是千里奔襲,誰千里奔襲,還得帶著幾罈子水酒?

但是董卓卻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劉儉此番來也是千里奔襲。

董卓沒帶酒,劉儉就能帶酒了嗎?

“罷了,喝茶吧!”

董卓愁眉苦臉的嘀咕道。

他卻忘記了適才劉儉剛剛跟他說過,喝茶比喝酒要對身體好得多。

“德然,今天老夫想跟你說幾句實話。”

劉儉聞言沒吭聲。

你嘴裡有實話嗎?

“其實剛剛認識你的時候,老夫覺得你這個人還是蠻令人欣賞的,那時候老夫真是非常喜歡你。”

劉儉“嗯”了一聲,他估計董卓接下來還是會有後續的反轉的。

“只是自從你到了冀州爲牧之後,老夫反倒是愈發的討厭你了。”

劉儉知道董卓現在說的是實話。

也不怪董卓現在討厭自己,自己與西涼兵幾番交手,導致對方損兵折將,別的不說,光是牛輔就被自己生擒過三次。

最近的一次就是李傕和郭汜的戰敗,郭汜還被不知名的人物給射沒了腳趾頭。

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劉儉並不覺得這事兒怪自己。

他只是順應時勢而爲。

“相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董卓挑了挑眉:“何爲江湖?”

“有人在的地方,便是江湖,江湖浪濤洶涌宛如人心詭詐,這天下,處處都是江湖,只要是有鬥爭的地方,皆爲江湖,相國身處朝堂之中,所面對的江湖巨浪自然也是最大最洶涌的。”

董卓點了點頭,又道:“只是在這個江湖之中,你劉德然似乎比老夫更會水啊。”

“相國何出此言?”

董卓嘆道:“老夫所在的朝堂,依舊是暗潮洶涌,隨時都可能發生滔天巨浪,但是你的江湖,昔日雖然也是諸難頗多,但是如今卻已風平浪靜啊。”

“老夫心中實在羨煞!”

看著董卓有些落寞的表情,劉儉心中忽然升起的一種感覺。

董卓是不是累了,乏了,疲憊了,不想玩兒了?

仔細想想,或許還真就有可能。

雖然衝進雒陽之後,董卓掌握了全國的權柄,但是他也因此站在了天下士人的對立面。

以他的出身而言,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士人家族會完全的接納他。

所以他拼命的推出新政,就是要跟這些世家望族較勁。

同時,他也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這個國家在他的掌控下,並不會比這些士人掌握的要壞。

劉儉沒有站在董卓的位置上來經歷這個過程,但當中的難受和心酸,他是非常知曉的。

我想知道,若是換成普通人,或許早就已經急流勇退,承受不了了。

這個時代,對所謂的抑鬱癥沒有概念。

但是當一個人面臨太多的時候,他抑鬱也是非常正常的。

對於這個天下來說,誰的壓力最大?

劉儉覺得董卓的壓力最大。

對一個六十多歲的人而言,他的抗壓能力確實已經達到了極致。

但問題是,以董卓這樣的身份來說,他又怎麼可能做到激流勇退呢?

“相國何出此言?”劉儉言道:“相國胸懷大志,胸中藏蘊天地之機,何其反要羨煞於我?”

沒有了朝堂上政治利益方面的束縛,劉儉和董卓說話也都能敞開一些心扉,大家彼此說的話多少也都能掏點心窩子了。

董卓嘆道:“老夫其實也並不是非要羨慕你的,只是老夫執掌朝堂這麼多年,總是感覺有心無力,寸功未得,每向前走一步,都是異常的艱難……朝局如此也就罷了,現如今連時政與民生老夫都弄不好。”

“說句良心話,老夫現在心中有點兒後悔當初率兵殺入雒陽城了。”

這話表面上聽著似乎是在謙虛,但你若仔細想想,還真就是那麼回事兒。

歷史上的董卓,到了長安之後,還真就產生了激流勇退的想法。

囤積財貨錢糧於郿塢,就是最好的證明。

任何一個對於天下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會將自己所有的一切去放在郿塢之中,然後躲在那塢堡裡縱情聲樂,享受餘生。

郿塢是什麼?那不就是董卓專門修給自己的養老院嗎?

現在的董卓,似乎也已經走上了那條道路。

劉儉沒有吭聲,他大概明白一個六十歲老人現在的心情。

董卓,現在缺少有成就感的目標。

新政確實算是一個目標,這是對大漢朝天下有利的事,但是短期之內卻看不到成果。

董卓心中的成就感暫時無法用新政來彌補。

人是需要成績來進行自我肯定的。

董卓現在應該確實是非常羨慕的劉儉。

劉儉在河北做成的事業太多了,太值得肯定了。

隨便拿出一項扔到天下,就是值得被所有人所讚頌的。

很顯然,劉儉就是有他個人要前進的方向,心中絲毫沒有迷茫。

“老夫這一輩子在戰場上。南北縱橫,橫刀立馬,所向披靡,當年雖然也是受制於人,但老夫自認爲是成功的。”

“可是今時今日,老夫卻不知道老夫進了雒陽朝堂之後,到底是對還是錯。”

“老夫在這裡努力了這麼久,似乎什麼都沒有做成功過。”

“老夫現在覺得,或許老夫真的不適合在朝堂執政吧。”

果然……劉儉心中暗道,六十歲的董卓果然有了激流勇退之意,怕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了。

對於劉儉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董卓在朝堂的存在,對於劉儉而言還是非常重要的。

劉儉需要董卓在朝堂再堅持幾年。

他不允許老人家現在就激流勇退。

劉儉向著董卓拱手道:“相國乃是當世英雄,是儉此生最大的對手和知己,這一點,劉儉從無質疑,只是劉儉在河北與相國在長安相比,相國沒有劉儉建樹多,就是因爲相國捨己之長,或者是說相國努力的方向不對。”

董卓奇道:“何意?”

“請問相國,劉某人這些年在河北,最廣爲人知的功業是什麼?”

董卓慢悠悠的回答道:“德然你這些年在河北做了好大事業,但論及最大的功業,毫無疑問就是治理北疆,先是烏桓內亂之後其諸落被你平定,那些烏桓人被你安置於幽州諸郡,供我大漢使用,又有北疆鮮卑各部也因爲你的牧場政策,而少驅於水草,逐漸安居,可謂是解了我大漢心頭巨患,如今關雲長又率兵攻入三韓,擒三韓諸貴,爲我大漢開疆拓土……”

說到這的時候,董卓一下子愣住了。

他摸著自己的大鬚子,若有所思。

劉儉道:“其實我大漢境內的是掣肘太多,而且漢境內現在屬於割據時期,諸雄並列,相國想要在漢境內短時間內立下被世人矚目的功業只怕是不可能的,新政是遺福後世之功,甚至可能是一兩代人內都見不到成效。”

“依我之見,關東諸地現羣雄逐鹿,亂之又亂,相國本非士門出身,哪裡趟的明白這趟渾水?反倒不如將注意力放到您熟悉的涼州之地上。”

“劉儉這些年做下爲世人稱讚的功業,就是因爲對外!對烏桓,對鮮卑!”

“相國早年間的功業就是因爲在涼州平定羌人而建立的,那時候相國的勢力尚弱,尚且能夠在涼州闖下諾大的名聲,如今,相國坐鎮關中,總攬朝堂,手中有二十萬兵馬,何愁不能定涼州?定涼州後,似我安烏桓和鮮卑一樣的安撫羌人,打通與西域諸國的通商,此事若成,則相國必可名揚海內。”

“這纔是相國應該乾的最大功業!”

劉儉的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的讓董卓一下子清醒了。

是啊,既然短時間無法對內實現抱負。

那爲何不將目光發看向外境呢?

函谷關乃是天下雄關,自己在那裡排布重兵,阻擋關東諸侯向關中進兵,自己關起門來,好好的著手收拾涼州,讓那裡成爲自己後方的大本營,同時也是解決了歷代先帝無法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叛羌!

劉儉這些年其實對於中原的爭霸並不是太上心。

他主要的目光還是在治理河北以及對付河北北面的異族上。

因此劉儉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功勳,且還利用外族給河北輸血,使河北的實力大幅度的增長。

董卓開始認真思考,或許他可以想辦法複製一下劉儉在河北的成功案例。

只是他不知道應該從何處抓手。

論打仗和陰謀詭計,董卓在這個天下絕對是一塊好料。

在治理方面,他只能算是個二流選手。

於是,他只能向劉儉再次請教細節。

而劉儉讓他先以關中爲跳板,先想辦法全據並鞏固涼州,然後再以涼州爲踏板,開拓西域。

可以行使征伐的政策,讓西域諸國向大漢王朝重新臣服。

然後再打開貿易通道。

現在的漢王朝可跟過去不一樣了,紙質書籍的大興,絕對可以讓漢王朝的文化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席捲到西域諸國。

文化的入侵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比任何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管用。

而其他通往西域的商品,劉儉也保證他會與董卓共同經營,中原的八廚集團目前已經跟劉儉達成了渠道上的合作。

只要董卓願意配合,劉儉願意將關中、中原,還河北三大地域形成一個鐵三角的貿易機構。

至於其他地界,袁紹那些關東諸侯願意咋鬧咋折騰,就讓他們折騰去吧。

不斷的向西域還有劉儉所面對的北方諸國滲透漢王朝的文化與商品力量,攝取他們的資源,讓這些國家慢慢的都依附在漢王朝的身,爲漢王朝不斷的輸血。

萬邦來朝的局面指日可待。

其實,西域諸國和北方諸國一樣,一直都是劉儉的目標之一,只是劉檢的地盤在河北,他目前沒有能力將手伸到西域諸國。

既然董卓今天提了這個事兒,那劉儉覺得,不妨讓董卓先替自己打打前哨。

或許以董卓的力量,可以在涼州打開一個好的局面。

日後董卓的力量瓦解,自己上京之後再接手董卓在涼州大家的局面,繼續向西開拓。

多好的謀劃呀,劉儉自己都佩服自己。

現在漢王朝內部大亂,對西域的掌控能力遠不如原先。

想要重新恢復居高臨下的對西域諸國的壓制之勢……那就靠董卓吧。

辦不好,難道他還辦不壞嗎?

董卓聽了劉儉的建議之後,非常滿意。

他的心中彷彿又找到了可以奮進的目標。

只是有一件事令董卓比較困惑。

那就是他麾下的精兵猛將雖多,可是卻沒有能夠幫助他拓展對外的能臣。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的士人都不尿他呀。

劉儉道:“相國無憂,人才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提供,只要相國能夠信得過他們,他們一定可以輔助相國,達成相國的夙願。”

董卓認真的思考了一下,同意了。

倒不是他有多信得過劉儉推薦的人。

只是以董卓現在的情況,要想招募能夠給他辦事的士族,似乎還真就是劉儉這個渠道最信得過了。

至少劉儉在這個世界的仁義人品還是沒得說的。

而劉儉也藉此機會,開始向朝廷輸送屬於他的人員。

劉儉覺得董卓不會過分輕信重用他推薦的這些人才處理朝堂內的事,而是主要用他們來拓展董卓向西面的影響力。

不過這對劉儉而言就足夠了。

他不需要自己安插進朝堂的這些人能辦成什麼大事兒,他只需要這些人在董卓的支持下,慢慢的可以在朝廷裡站穩腳跟。

爲他以後進入長安接手朝廷打下一個小基礎。

至於推薦誰入長安?

劉儉心中有幾個人選。

隨後,董卓與劉儉終於分別了。

但是今日的這場洛水之會,讓劉儉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他胸中的抱負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了。

回到了自己的營寨之後,劉儉就命人去催沮授,讓他派人把牛輔和魏續送過來。

既然自己已經與董卓達成了某些方面的商討,那爲了表示誠意,就要把牛輔和魏續這兩名主將先行送回去。

不過,在把他們送回去之前,劉儉想再跟牛輔好好談一談。

他今天幫助董卓確立了一個新的努力方向。

那在放牛輔回去之前,也得幫他確定努力的方向。

一個明確的,可以實施的方向。

(本章完)

www.тTk an.C〇

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19章 審鮮卑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63章 案 情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428章 龍虎鬥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02章 大事件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72章 朕之族弟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99章 上架感言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702章 大事件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89章 二代出位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75章 與誰買醉?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64章 冠軍侯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18章 大青駹第3章 兄友弟恭
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19章 審鮮卑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63章 案 情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428章 龍虎鬥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02章 大事件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72章 朕之族弟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99章 上架感言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702章 大事件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89章 二代出位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75章 與誰買醉?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64章 冠軍侯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18章 大青駹第3章 兄友弟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步| 乌拉特前旗| 攀枝花市| 昌吉市| 措美县| 阿城市| 宁蒗| 泸溪县| 虹口区| 黔西| 建瓯市| 扎鲁特旗| 景谷| 冕宁县| 彰化市| 申扎县| 孝感市| 东乌珠穆沁旗| 灵山县| 灌云县| 海淀区| 桑植县| 西宁市| 九台市| 随州市| 双峰县| 敦煌市| 深泽县| 邢台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临沭县| 钟祥市| 婺源县| 洞头县| 珲春市| 东方市| 隆安县| 驻马店市| 栖霞市| 商丘市|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