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

人與人的關係其實就是這樣,再好的關係,也需要保持適當的溝通與交流。

不論這份交流當中包含著多少的真心與假意,哪怕說所有的溝通全是扯謊,但那也比不溝通要強的多。

就好比盧植與劉儉的關係一樣,他們師徒如今相隔的還是比較遠的,面對勢力愈發膨脹的劉儉,盧植總是擔憂自己的這個學生會行將踏錯,所以他內心中時刻都充斥著不安。

但是,當孫幹站在盧植的面前,向盧植轉達了劉儉剖心置腹的言論之後,盧植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來。

其實孫幹代表劉儉所做的承諾,就一定是劉儉的真心話嗎?

並不是的。

孫幹說的話,是有水分的。

在人類的世界,作爲一方君主,若是要取得天下,身爲領袖的君主就一定要做到面上堂堂正正,有王者的氣概和威嚴,如此方能上下一心,得手下的將士軍民死力效忠。

但是,身爲王者,不可能一點不出陰謀詭計,不可能不去涉及一些陰暗面,完全憑藉一身浩然正氣,終究是無法站在人類社會的巔峰的。

亦正亦毒,八分正氣之中,需有兩分的詭狡,這纔是真正的雄主。

這才能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殘存下來。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的光明,也絕不存在完全的黑暗。

盧植會不明白這一點嗎?他活了許大的年紀,自然是明白的。

但是,只要劉儉願意對他坦率,哪怕這份坦率只是表面上的,卻也可以使盧植心安。

這並不是說劉儉值得盧植去相信,只是盧植願意去相信劉儉罷了。

隨後,盧植讓孫幹回返劉儉的大營,他告知劉儉,雒陽太學生反對科舉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希望劉儉不要繼續分化太學生了,撤去一切散佈流言的人,下一步他將親自去雒陽,徹底平息太學生事件,讓雒陽安定下來,希望劉儉不要給自己添麻煩了。

孫幹自然是答應,畢竟他在來之前,就已經得到了劉儉的授意,用雒陽之事作爲好處噱頭,來讓盧植對自己安心。

經過這一次的太學生之亂,劉儉敢斷定,就算是太學生之間不再繼續內訌,但是他們之間的裂痕已經無法彌補,太學生羣體徹底分裂成了以地域來劃分的數個陣營。

這些陣營會隨著盧植的安撫而消失嗎?

劉儉斷言,不會!而且永遠不會!

所以,這個人情他不賣白不賣。

當然,就算是師徒,有些人情也不可能是白送的,劉儉之所以安排孫幹這麼輕易的答應盧植,關鍵還是希望盧植在另外一件事上能夠幫助自己。

說完太學生的事情之後,孫幹隨即向盧植提出了劉儉的訴求。

“盧公,如今左將軍引領精兵三萬,從鄴城出發,沿黃河西向而行,已至河內東境,只要過了河內,便可抵達雒陽,只是如今河內之地,有王府君和朱車騎兩個人共同領兵駐紮,大軍過境,只怕朱車騎和王府君,未必會給予其便。”

盧植瞇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孫幹一會,眼見他並無異色,方纔問道:“德然率兵想要來雒陽?太學生的事情已經解決,他還來雒陽爲何?”

孫乾笑呵呵地道:“盧公又何必自欺呢?”

“司州之亂,如今雖是太學生引起,但就根上來說,當初能夠策動太學生如此大規模的針對科舉,這背後定然是有勢力在推波助瀾,如今呂布和袁紹,曹操等人在潁川邊境爭雄,盧公乃是高明之人,自然可以通過這場戰事看透在太學生背後使陰謀詭計者,乃是何人也。”

盧植聞言笑道:“你就差點著鼻子,說這事是他袁本初做的了。”

孫乾的表情很是淡定:“幹可並沒有這麼說,有些事情,盧公和某看破不說破,可也。”

盧植道:“繼續。”

“依當下之態,太學生所造成的騷亂已成,袁紹出兵來司州定士子之禍,可謂有了名頭,以盧公來看,太學生之亂就是平了,那袁紹可能輕易撤兵嗎?”

盧植沒有說話,但他心中非常清楚袁紹此番前來司州的真正目地。

撤兵?

怎麼可能?

人家就是專門爲了地盤來的!

孫幹見盧植不說話,也不再意,繼續道:“袁紹不撤兵,依照盧公來看,呂布或是牛輔,可有能力擊退袁紹?”

這個問題,盧植幾乎不用想就能作答。

不錯,呂布和牛輔麾下確實是有不少精銳的騎兵,同時幷州軍和涼州軍的兵卒也極爲強悍,但這不代表西涼軍和幷州軍就是無敵的。

根據盧植的情報,袁紹麾下如今也有不少精兵猛將,雖然單兵作戰能力沒有呂、牛精銳,但是論及兵力和整體實力,卻是在他們之上。

根據客觀的判斷,盧植覺的呂布不會輕易敗給袁紹,但是要指望著他打贏袁紹……恐怕還是很難的。

“德然想要逐袁紹於司州?”

孫幹恭恭敬敬地道:“回盧公話,如今放眼四海之地,能驅袁紹和曹操於司州者,除了左將軍之外,尚有何人?”

“只是左將軍乃是當世仁者,如今兵至河內,他等閒不想與王府君還有朱車騎鬧出事來,將軍只是想兵入司州,驅逐袁紹曹操,然後撤兵回返河北,”

“如此,還望盧公能夠幫忙,親置書信給朱車騎,請他能夠看在昔日同僚的面子上,借道給劉府君。”

盧植認真的揣測了一會……

他左思右想,也覺得以目前袁紹之勢,想要將他從司州趕出去,好像也真就是得劉儉不可,別人根本不可能有這個能力。

至於朱儁,雖然屬於董卓的敵對勢力,但卻與盧植惺惺相惜……或者說是比較合的來吧。

朱儁雖是名將,但卻出身寒門,在昔日的朝堂政體上,是受到朝廷主流排擠的,至少上不得最高階層的大雅之堂。

只是他功勳甚重,名震天下,軍事威望還是在那裡擺著的。

盧植雖然不似朱儁一般,與董卓屬於敵對勢力,但他和朱儁目前在地域上處於一種脣亡齒寒的狀態。

而且兩個人都是劉宏時期的朝堂名將,彼此相慕。

若有盧植書信,請朱儁給劉儉借道,那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畢竟,王匡是屬於袁紹的附庸勢力,以他的角度和立場而言,是希望袁紹能夠兵入司州的。

盧植考慮了良久之後,隨即對孫乾道:“此事,老夫會幫忙,不過你需要告訴德然,他在司州,只是爲了退袁紹之兵,切不可對此地有染指之意。”

孫幹聞言笑道:“左將軍一心爲國,斷不會如此行事,此一點還請盧公放心!”

“好,那老夫就替他給朱儁書信一封。”

……

孫幹拜辭盧植之後,星夜回返到了劉儉的大營,將與盧植所謀劃之事告知了劉儉。

孫幹再向劉儉陳述這件事的時候,賈詡一直都在劉儉的身邊。

另外還有替劉儉督促後軍的劉備也已經趕到了此處。

孫幹說完之後,就識趣的要退走,卻見劉儉伸手攔住了他。

“公佑乃我岳丈門生,是自家人,不必走,留下來,大家一起商議。”

雖然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也使孫乾的心中異常感動。

有些人,就是能夠在不經意的舉動之中,給手下的人帶來溫暖的感覺。

隨後,孫幹就坐在了旁邊。

劉儉看著在座的三人,問道:“吾師給朱儁寫信,希望能夠使其和王匡爲我們在河內讓路,使我們兵入雒陽,依諸位來看,此事可行否?”

劉備當先開口。

“王匡乃是袁紹之人,昔日響應袁紹在河內牽制董卓,其麾下的泰山之衆乃是我大漢有名的精銳,如今與朱儁共同扼守在河內,算是大漢北部一股重要的力量。”

孫乾道:“河內十八縣,口一百六十餘萬,人數不少,關鍵此地乃是扼守南北兩岸以及我河北往西的要道,今日王匡借道於將軍,我等可走此地入雒,來日王匡若是不借道,我等又當如何入雒?”

劉備又說了一句話:“縱然借道與我等,只是我等過境之後,他又派兵將我等過境之路封死,我等又當如何?這三萬大軍豈不坐以待斃?”

劉儉點了點頭:“諸位的意思,我心中瞭然了。”

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46章 大饗諸士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335章 神臂營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720章 殲援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61章 紹,術,譚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755章 陽平亂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77章 肉由我分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章 鄭家婿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755章 陽平亂第428章 龍虎鬥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32章 關長生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540章 涼州艱難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54章 鄭家婿第661章 劉丞相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25章 負荊請罪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9章 和談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93章 袁紹行動
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46章 大饗諸士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335章 神臂營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720章 殲援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61章 紹,術,譚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755章 陽平亂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77章 肉由我分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54章 鄭家婿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755章 陽平亂第428章 龍虎鬥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32章 關長生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540章 涼州艱難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54章 鄭家婿第661章 劉丞相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25章 負荊請罪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9章 和談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93章 袁紹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喀喇| 万载县| 巴林左旗| 长沙市| 丰都县| 东方市| 壤塘县| 隆安县| 兴山县| 佛教| 都匀市| 仙居县| 玉屏| 光山县| 天祝| 通榆县| 浪卡子县| 友谊县| 洛浦县| 陈巴尔虎旗| 湖州市| 田阳县| 黄梅县| 广水市| 天水市| 宜章县| 林州市| 湖口县| 鹤庆县| 宾川县| 竹山县| 新建县| 象山县| 云浮市| 玉树县| 都昌县| 莲花县| 仁寿县| 印江|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