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

聽了眼前人的名字,劉儉遂重視起來。

他急忙命人擺上酒食,親自招待這位雒陽太守坐下的治中。

如果劉儉沒有記錯,歷史上的董昭應該是先輔佐袁紹,後來不知爲何又離開了袁紹,去往了幷州的張楊那裡。

後來張楊奉迎天子的時候,董昭也順著這次事件攬了一波聲望,成爲朝中天子的近臣。

只是沒有想到,現(xiàn)在的董昭居然會是在盧植的手下任職。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這個時期的袁紹並沒有在北方待著,而是去了南面。

想來董昭就是再敬仰袁紹也不可能遠離家族跑到南方去投他的。

而堂堂海內(nèi)名儒盧植,在身份上似乎也較合董昭的胃口。

故而董昭被盧植徵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劉儉擺下宴席,請董昭一起吃飯,並著人拿來了他從冀州帶來的美酒,與董昭共飲。

對於劉儉的慷慨大方,董昭似乎早就在意料之中,並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驚訝。

董昭表現(xiàn)的如此淡定,讓劉儉很有興趣。

他一邊與董昭吃飯,一邊問道。

“我與公仁,原先並不相識,但今番在軍中卻以豪宴相待,換成別人,不是大驚或是大喜就是心中猜忌,可我看公仁,卻是鎮(zhèn)定自若,又不是裝出來的,難道我劉儉的豪宴,在先生的眼中就如此不值一提嗎?”

董昭聞言放下酒爵,急忙站起身來。

他向著劉儉長長施了一禮,道:“君侯之名,天下皆聞,昭早就有所耳聞了,聽聞君侯從少年之時就爲大漢立下大功,數(shù)年來功勳卓著,不論是軍政皆有所長,如今已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董昭不過區(qū)區(qū)小吏,受君侯如此厚待,又豈能不喜呢?”

劉儉笑道:“可是我絲毫看不出你有任何驚訝的表現(xiàn)。”

董昭很是鄭重的說道:“昭適才所言,乃是受君侯厚待而喜,卻並不驚奇。”

劉儉道:“爲何?你原先又不曾見過我。”

董昭道:“昭適才已經(jīng)說了,將軍自少年之時,白身之際,就爲大漢建立諸多功勳,特別是最近這些年經(jīng)營河北,手段之高聞所未聞,誠可謂有天人之資,故將軍這樣的雄主做出什麼樣的事,都不足以令人驚訝。”

“因爲將軍本就不是常人,又豈能用常人之行而度之?”

董昭這一番話,不論是拍馬屁,還是真心實意,能夠反映出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個人不是一般人,他的心思極爲沉穩(wěn)而且睿智,應對任何情況也能夠做到隨機應變。

有些話他可以不經(jīng)思考,張口就來。

“公仁才思之敏,實在是令人敬佩,我敬君一爵!”

“謝將軍。”

董昭隨即與劉儉共飲。

放下酒爵之後,就聽董昭說道:“不瞞將軍,其實昭早就想見見將軍了。”

劉儉又給自己的酒爵斟滿了酒。

他舉起酒爵:“能與公仁相識,實乃是劉儉之幸,你我共飲一爵。”

董昭與劉儉再度喝了一杯。然後就聽他感慨道:“董昭之所以想與將軍見上一面,只是在董昭看來,天下英雄雖多,但能夠還世間清平,拯救蒼生的只有將軍一人。”

劉儉搖頭道:“公仁對我誇讚太甚了。”

董昭道:“董昭並非是諂媚之徒,而是真心實意,今天下羣雄並起,諸侯作亂,社稷有累卵之危,蒼生有倒懸之苦,觀天下諸牧守之所行,皆是爲了一己之私,無人顧及朝廷,無人顧及百姓。”

“唯有左將軍自到河北之後,先立協(xié)會,再興屯田,採掘礦產(chǎn),百業(yè)昌榮。”

“河北治下,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庶黔首,皆因左將軍而豐衣足食,生活安定,見左將軍纔是能興大漢之主!”

董昭的最後一句話說的比較含蓄,同時多多少少也有試探的意思。

劉儉是聰明人,自然能夠聽明白董昭的話中之意。

董昭適才說的是能“興漢之主”,而非“興漢之人”。

其實這話就看伱怎麼理解。

你要說他有不臣之心呢?那麼咱們仔細摳這話的字眼,你會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有點兒不誠之心的。

但你要硬把這話賴在他的頭上,其他這話也可以做別的解讀。

我說的“主”乃是“地方之主”,又不是說一國之主,你憑什麼說我心思不良?

劉儉一邊喝酒,一邊心思急轉。

董昭這話,是不是在試探著自己?

但仔細想,完全沒有必要。

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試探出自己有野心,又能如何?

出了這個帳篷自己不承認,難道董昭還有本事抹黑自己不成?

說實話,他若真想抹黑自己,也根本不需要在這裡試驗自己,這年頭要抹黑一個人,還需要非要去試探他是否真有野心嗎?

歷史上的董昭就是個投機的人,例如張楊奉迎劉協(xié)的時候,董昭就藉機入了朝。

後來,他又藉著給曹操建言遷都許昌的事而成爲了大魏重臣。

但是他要做這些事有個前提——那就是他覺得這個朝廷,也就是大漢朝目前的最高權利都沒有希望了。

很多人目前都對長安朝廷失去了耐心。

即使現(xiàn)在的朝廷比歷史上要穩(wěn)固,但是大漢朝的世人以及望族,在這個大爭之世都逐漸生出了異心。

人心真的是變了呀。

人心爲什麼會變呢?

也許是因爲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

也許是因爲天補均平而致使地方豪強受損巨大。

也許是因爲科舉制度,讓頂級閥閱失去了壟斷仕途的資源。

也許是因爲朝廷現(xiàn)在被董卓掌控在手裡。

也許是因爲滿朝公卿看不慣董卓,與天子何太后捆綁在了一起……

有太多的理由了。

這些理由導致最高權力所在地長安,失去了人心。

當然,這並不能說長安的政治羣體做的不好。

相反,或許還是因爲朝廷做的太好了,因而讓類似董昭這樣天生的反骨仔決定另謀出路。

當然了,這樣的反骨仔也可用的。

劉儉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終於緩緩開口。

“若是能爲大漢天下,爲大漢萬千黎民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儉情願爲常人所不能爲之事。”

劉儉這話也說的極爲隱晦。

你說他這話是胸有大志,他這話就算是胸有大志。

你若是覺得這話是有不臣之心,那其實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董昭聽了劉儉的話,心中有數(shù)了。

他向著劉儉,長長的施了一禮。

“將軍胸懷大志,心繫萬千黎民,昭雖不才,願傾力相助,助將軍成就大事也。”

劉儉急忙站起身,來到董昭的身邊,虛扶起他,並親自引他來到座位前,又讓其坐下。

“公仁,你我皆心繫國家,爲國爲民,無需如此,只是依公仁之見,大漢天下如今亂成這個樣子,不論是天下諸侯,還是各地魁首,如今還有太學生……行事皆不遵法度!似乎此若要匡正天下,使一切步入正軌,劉某人應當如何?”

董昭言道:“將軍興義兵以誅暴亂,輔佐天子,振奮王室,此五伯之功也。天下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今留天子於關中,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鄴耳,方爲上策也。”

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61章 恐懼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nèi)外,誰能敵我?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34章 烏合之衆(zhòng)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請個假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zhí)了第20章 詐!第753章 定計燒營不好意思,還得請?zhí)旒?/a>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701章 阻擊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360章 雲(yún)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85章 規(guī)劃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481章 過年佳節(jié)傳喜訊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613章 環(huán)境和身份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nèi)韓氏做出承諾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364章 冠軍侯第309章 和談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293章 是戰(zhàn)是和?第750章 誰用誰第233章 送死之人
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61章 恐懼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nèi)外,誰能敵我?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34章 烏合之衆(zhòng)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請個假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zhí)了第20章 詐!第753章 定計燒營不好意思,還得請?zhí)旒?/a>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701章 阻擊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360章 雲(yún)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85章 規(guī)劃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481章 過年佳節(jié)傳喜訊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613章 環(huán)境和身份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nèi)韓氏做出承諾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364章 冠軍侯第309章 和談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293章 是戰(zhàn)是和?第750章 誰用誰第233章 送死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黄梅县| 从化市| 三河市| 陕西省| 军事| 白银市| 从江县| 始兴县| 永顺县| 安远县| 皮山县| 普洱| 惠州市| 扶余县| 温宿县| 白山市| 曲松县| 龙江县| 泸州市| 正蓝旗| 丹江口市| 景谷| 瓮安县| 泌阳县| 化隆| 定襄县| 灌南县| 建阳市| 新余市| 南雄市| 屏南县| 依安县| 温泉县| 紫阳县| 介休市| 民和| 五华县| 永康市| 邵东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