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

賈詡的話,讓劉儉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他開始低著頭細細沉思。

賈詡也不著急,他靜靜地等待著,等著劉儉能夠想明白。

少時,方見劉儉緩緩地開口言道:

“文和之意,我大致清楚了,你是覺得司州在天下乃是重中之重,想讓我將此地劃撥到自己的治理之下?”

賈詡卻搖頭道:“不,依照詡看來,主公若是出兵司州,可也……但若是要徹底佔據司州,卻不可也。”

劉儉算是徹底的讓賈詡弄的沒脾氣了。

這老傢伙怎麼前後說話是兩個樣啊?

適才那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讓我去司州佔據主導,怎麼話鋒一轉,又不建議我去佔據司州了?

眼見劉儉的面上露出了疑惑之色,賈詡隨即慢慢開口道:“其實,詡向主公諫言出兵司州,不是爲了讓主公佔據此地,而是讓主公出兵平衡此地。”

“平衡此地?此話何解?”劉儉不解地看著賈詡問道。

賈詡輕輕的清了清喉嚨,然後方纔慢條斯理的說道。

“雒陽乃是兩都之一,歷來便爲天下人所重,是大漢朝經濟政治豪富所囤之地,如今,大漢的都城雖是長安,但雒陽作爲關東關西的接洽之處,反而更爲重要。”

“這一次派學生們鬧事,背後必然有朝中某些公卿以及袁氏的支持,使科舉不能順利推行。乃在其一,其二,也是他們想借著這次事情,在司州站穩腳跟,只要他們能夠佔據司州,便等於扼守住了大漢朝一半的命脈,主公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啊。”

劉儉點頭道:“正因爲如此,所以我也想借著這次機會佔據司州,將這重要的地界納入到自己的治下,以免日後出現什麼問題。”

賈詡道:“這也就是賈某不想讓主公佔據司州的原因,司州如此重要,還是兩都之一,必須要由天子和朝廷執掌,主公做事一向最重名義,請問這本該由朝廷統管的都城,爲何要落在主公的治下?主公又有何名義統領此地,當然,主公若是一定要統領的話,也沒有人能說出什麼。”

劉儉聞言,似有些恍然。

他大概明白賈詡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文和請繼續說。”

賈詡拱了拱手,道:“況且依照賈某看來,司州之地,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天子和董卓絕不願意放棄,而朝中的公卿與他們外部的袁氏兄弟,也必然渴望奪下司州作爲遏制關中的落腳點,如此一來,那司州五郡之地,就會變成……”

劉儉慢悠悠的開口道:“變成諸牧守之間鏖戰的絞肉機了,是麼?”

賈詡聽到這頓時一愣。

“絞肉機?絞肉機是爲何物?”

劉儉笑著解釋道:“就是泥潭深陷之意?”

賈詡恍然點了點頭。

“主公,這個比喻打的好,很是貼切,怕是數年之內,司州之地都會成爲各鎮牧守的泥潭,佔領司州之人,不但要控制當地的富戶望族,要不斷應對外敵的騷擾,其必將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故當此時節,拿下司州,並非上善之策。”

劉儉言道:“所以說文和適才之言,乃是讓我制衡此地,任憑董卓、袁紹、袁術以及朝中公卿及天下望族在此處相爭,以司州之地來耗磨他們的實力,我等說是坐收漁利?”

賈詡站起身,向著劉儉,長長的施了一禮。

“主公真乃當世英雄,一言盡述其詳。”

劉儉又道:“只是對於司州的太學生鬧事,文和覺得如何處置才最爲妥當?”

賈詡沉言道:“按道理說,太學學子乃是我大漢的頂樑,只是如今這個天下的學子,大多皆是望族之親,”

“他們的利益與大漢朝的利益並不完全相符,不過,詡相信,只要科舉制度實行,再加上主公在境內大興官學私學,這寒門子弟即可獲得讀書渠道以及升遷途徑,數年之後,這天下的士人學子就會真正開始爲了大漢朝的利益著想,爲了國家真正的殫精竭慮,奉獻自己的學識。”

“眼下的太學學子終歸不過是一時之疾,雖然棘手,卻終歸不能長遠矣。”

劉儉心中暗歎:終歸還是察舉制惹的禍呀。

但你不能說察舉制不好,至少比起原先的貴族世襲制,察舉制已經算是歷史性的突破了。

但事到如今,也是時候用更爲先進的制度來取代察舉制了。

不過想要一下解決太學生的問題,確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師在雒陽到底撐不撐得住。

……

確實如同劉儉所想,此刻的盧植在雒陽著實有些焦頭爛額。

兩萬太學生鬧事,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兒啊。

首先這兩萬人鬧事,他跟你正常的兩萬普通百姓鬧事可不一樣。

這比二十萬百姓鬧事還要難處理。

普通的百姓鬧事,朝廷方面可以兵力鎮壓,但太學生鬧事,那肯定是不能輕易用武力的。

這兩萬人的背後幾乎都有家族作爲支撐,就算是沒有家族作爲支撐的,那也都是掌控一方輿論的士族,一旦對他們動手,那回頭各族在大漢各地鬧將起來,散佈輿論,別的且不說,他盧子乾的海內名望可就沒了。

伱還能把他們背後那兩萬家族都滅了不成麼?

盧植雖然也是公忠體國,爲國爲民之人,但自己這些年的聲望打下來不易,若是因爲太學生的事兒而導致自己的一生清名受污,盧植只怕是死不瞑目啊。

連日來,太學生不斷的在雒陽各處聚會,大肆遊行,並不斷的散播新政的弊端,到處宣揚新政乃是弊政。

新政對這個天下到底是好是壞,盧植心中最是清楚,且他也知道,這個新政乃是出於他徒弟的手筆。

盧植雖然也是察舉制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深刻的明白,大漢朝的天下若是不進行一次有效且徹底的政治改制,很有可能就會完了,從此告別歷史的舞臺,消失於滾滾長河之中。

劉儉與董卓共同謀劃的新政,是拯救大漢朝最好的一劑良藥。

爲了平息雒陽的風聲,盧植不停的派人去太學生中引導駐太學生們鬧事的頭頭溝通,希望能夠迫使他們放棄鬧事,結果收效甚微。

很顯然,這些太學生現在並不把盧植當回事兒。

海內名望的大儒說話現在對他們而言,也有如放屁一樣。

畢竟科舉的事影響的可是他們前程!

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位置,現在要拿出去,讓天下所有人都有資格跟他們一起考,你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看,這肯定是弊政!

在這些太學學生眼中,早就已經形成了嚴重的階級觀念。

當官根本就不是寒門與普通豪右能做的事兒。

那是屬於他們這些頂尖士門學子的特權。

面對前程,大儒說話講情也不好使!

在這種情況的逼迫下,盧植犯了難。

他不斷的派別人去向牛輔以及其他四郡太守求助,希望他們能夠援助自己,大家一起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但是其他四郡的太守顯然不是很想管這個事。

畢竟這事兒有些太扎手,且沒有發生在別人的轄境之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特別是刺史牛輔,他的政治智慧短缺,對此事楞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呂布抵達了司州。

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805章 善待舊君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13章 破袁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806章 歲如河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6章 共成大事!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37章 接班人第755章 陽平亂第530章 讓徐州第73章 坦誠待君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8章 大青駹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737章 接班人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70章 劉十億第772章 著眼全局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3章 案 情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17章 劉焉死了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
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805章 善待舊君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13章 破袁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806章 歲如河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6章 共成大事!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37章 接班人第755章 陽平亂第530章 讓徐州第73章 坦誠待君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8章 大青駹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737章 接班人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70章 劉十億第772章 著眼全局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3章 案 情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17章 劉焉死了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祁阳县| 调兵山市| 宁海县| 沾化县| 闽清县| 永春县| 车致| 福贡县| 通城县| 吴桥县| 疏附县| 永川市| 涡阳县| 华宁县| 泰宁县| 九寨沟县| 鄂尔多斯市| 福贡县| 贵南县| 东丰县| 普格县| 汾阳市| 金溪县| 綦江县| 南澳县| 盐亭县| 施秉县| 探索| 光泽县| 铜鼓县| 尖扎县| 弋阳县| 新沂市| 长泰县| 醴陵市| 兰坪| 青阳县| 滦平县| 建湖县|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