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1章 彼爲宗賊

此時的袁術屯兵濮陽,並號召了兗州的一衆諸太守國相前來相見。

本來,這些人來這裡主要是商議給怎麼袁術助陣,剿滅黑山張牛角亂軍的。

可誰都沒有想到,就在這個當口,冀州的孫起和張義代表冀州本地不滿劉儉統治的望族來會見袁術。

在這些冀州大族看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在根本利益上與他們是相同的。

確實,劉儉在冀州的權利實在是太過於集中了。

無論是軍事,還是地方的支柱型產業經濟,都被以劉儉所主導的牧署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這對地方望族而言幾乎是不可接受的。

反觀荊州的袁紹,在地方則是採取與各大家族合作的政治戰略。

袁紹雖然是荊州的最高軍事長官,但是他卻採取了私兵制,也就是說,將軍權四散給各大家族,各大家族有權力招募屬於他們的部隊,然後統一聽從袁紹的調遣。

也正是袁紹採取這種以家族爲單位的兵制,南方的各大家族也非常願意將全族的實力拿出來供給袁紹使用調遣。

這種模式對於河北的某些高門大戶來說,實是讓他們羨慕的不行。

你看看,這纔是一個地方牧守應該有的胸襟,也是劉儉應該效仿的策略。

你再看看劉儉怎麼對待我們的?

他倒是願意領著各大家族賺錢,但問題是,這錢賺的,大家都得看他臉色!

他一不高興,大家就賺不到錢。

軍事權力全部集中在官署手裡,汝公的是一點也不下放??!

如今,另一位汝南袁氏的俊傑人物,袁術已經抵達了中原。

故而,那些先前自認爲委屈的冀州強族,感覺終於找到了曙光。

袁術如今在儒林中的聲名中或許比劉儉要差很多,但他在閥閱望族的心中,地位依舊是遠遠超過了劉儉。

不是因爲袁術有多優秀,而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更加一致。

若是能夠將袁術引入冀州,用他來替換劉儉,豈不妙哉?

其實,自從劉儉進入冀州之後,他心中就知道遲早會有這麼一天。

這不是說他用點兒政治手段或是政策就能改變的,舊有利益的固守者,早晚必將與自己一戰,特別是冀、幽這種當年實行三互法後,兩地連官員都選不出來的地方,地方的利益糾結之深可想而知。

自己在河北一通亂拳打死老師傅,這些人能夠忍到今天,就算是不容易了。

這些人原先在河北潛伏著裝傻,劉儉也跟著裝傻。

這些人在河北不冒頭,劉儉也不舉大棒子。

偶爾有一家兩家跳出來起刺起幺蛾子,劉儉也裝作沒看到。

因爲他知道,以這樣的方式打壓一兩家是根本沒有用的。

今天打一兩家,剩下的都藏起來了,明天再打一兩家,大後天再打……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要麼不出手,要出手,就摟草打兔子,一口氣全弄死,沒人跟你們在這乾耗。

……

“那劉德然如此霸道,壓榨諸族,堵士門活路,這是要斷了大漢的根,要掘他大漢朝自家祖宗的墳啊!”

張義和孫起的使者,當著袁術的面兒痛哭,一個勁的說著劉儉的不是,整整說了半個多時辰,吐沫星子翻飛也不見停,可見劉儉得罪過,在他們心中真是罄竹難書。

袁術的臉色陰沉,他一邊緊皺眉頭,捋著自己漂亮的鬍鬚,認真的聽著兩名使者對劉儉的痛罵,偶爾還張口附合兩句。

兩位使者終於罵完了,袁術重重的一拍桌案,怒道:“不想劉德然空負賢名,卻在河北行如此暴虐之事,真是枉爲名士,枉爲天子之臣?!?

孫家使者咬牙切齒道:“劉德然名爲宗室,實爲宗賊,明公四世三公,仲家出身,乃大漢忠良之臣,萬萬不可坐視此獠作惡也!”

張義的使者道:“明公,還請爲民請願,討伐劉儉,還河北以安定!”

“是啊,明公,明公若能往冀州,則冀州百姓安能不簞食壺漿以迎使君乎?”

“是啊,冀州富庶,人口稠密,此乃天賜之機,使君若得冀州,則霸業可成??!”

正是說著無意,聽者有心。

一句“霸業可成”此刻傳到了袁術的耳中,便如同魔咒一樣,怎麼都揮散不去。

是啊,論如今天下人丁之盛,產業之豐,糧草之足,甲冑之利,又有哪一地能夠比得上冀州?

冀州的底子原先就很厚,但是,經過了劉儉多年的疏理與整治,更是不同以往,袁術豈能不眼饞?

不過眼饞歸眼饞,袁術多少還是有點兒理智的。

他也知道劉儉的實力強悍,不可輕易招惹。

若是要取冀州,非得有十足的把握不可。

“唉,我雖有心救冀州的百姓於苦難之中,只是袁某終究是恐實力不足啊。”

“劉德然雖殘暴之人,然不得不說,他的實力還是了得!”

兩名使者聽了袁術的話,立刻回答。

“明公路肯進河北,我等家公願與明公里應外合?!?

袁術嘆道:“只是魏郡之地,只有你們兩家……恐難成事。”

張義的使者忙道:“自從劉德然進入冀州之後,歷時已有五年,這些年,我等家主皆是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暗中聯絡義士和各郡對劉賊不滿的家族名士,以求誅滅此獠。”

“不瞞明公,如今已經與我等家公暗中聯合的強族,魏郡有七族,鉅鹿有五族,常山有五族,清河有七族,趙國有三族,中山有七族,河間有兩族,信都有六族!”

袁術聞言,不由精神一震。

“此言當真?”

“事關我等家族生死,我們豈敢欺騙袁公?”

袁術緊緊的握著拳頭,興奮道:“若是當真有如此多的強族爲內應,一旦我興兵北上,而這四十餘家望族在各郡國起事,斷了劉儉後路,任劉德然再是梟雄,冀州也定是我囊中之物了?!?

“正是如此,我等諸族,皆盼著袁公能夠入駐冀州,救萬千黎庶於水火之中!”

“好,此事我答應了,不過爾等家公需表示誠意,將那四十餘族家公名冊與吾!可否?”

袁術提出的這件事,自然就不是這兩名使者所能定的了。

於是他們拜辭了袁術,回返河北向他們的家公回稟。

不過,事情雖然沒有敲定具體的細節,但大致可以看出,此事基本就是板上釘釘了。

隨後,袁術又將中原的各郡太守和國相召集到了議事廳中。

他義正言辭的將這件事與一衆人說了。

“劉德然在冀州妄行惡政,惹的天怒人怨,人皆憎恨,今張,孫兩家代表河北萬千黎民,前來求袁某出兵解救北地苦難,袁家世食漢祿,五世重臣,當此危難時節,需爲大漢分憂!”

“今請諸公相助,隨我同伐冀州,若能成事,袁某願與諸公同享富貴,到時候,諸公可與我同駐河北,豈不勝過中原破敗之地?”

袁術的話並沒有引起他預想中的效果。

不錯,劉儉所治理的冀州,確實是天下最爲富庶的地地方。

但問題是,冀州富庶,劉儉實力也強??!

這個時候去惹他,豈不是找死?

別的不說,西涼軍中的牛輔,華雄,胡軫相繼被劉儉所敗,單這份本事,在座之人哪一個能與匹敵。

在座的這幾個人中,陳留太守張邈和山陽太守王芬,都是黨錮中人,而這兩個人昔日也都是袁紹的奔走之友,在黨錮期間,與袁紹交往甚密。

那時候,他們共同患難,確爲好友。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袁紹當上荊州北牧使之後,這幾個昔日情同手足,共同進退的好友之間的關係,產生了變化。

袁紹身份和地位上來了,開始跟昔日的好友們裝大尾巴狼了。

對昔日的好友,他不再像是原先那麼客氣了。

多少有些凌駕於他們的意思。

其他人或許還好,例如曹操這種能屈能伸的梟雄,再或是許攸這種諂媚的奴才,倒是都不怎麼在意。

可是張邈這種人不行,他逐漸就開始與袁紹產生間隙,關係不再像是原先那樣的牢固了。

雖然他們表面上,依舊是以袁家爲主,但事實上,早已離心。

也難怪,身爲黨錮中人,本來就是一身傲骨,特別是張邈和王芬還都是“八廚”之一。(王考就是王芬)

八廚,指輕財赴義,賑濟人士。

也就是那種仗義疏財,喜用錢財結交好友的那種人。

類似於呼保義,及時雨這種稱號。

試想,一般願意拋家舍業,仗義疏財,用錢去買名聲的人,都是一些什麼人?

自然都是有一定傲骨,同時也有一定志氣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袁紹以友待之,可也。

但以僕從待之,八廚中人自然不願。

對袁紹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袁術?

張邈問袁術道:“劉德然,乃是宗親,更是先帝認下的兄弟,他手中還有陳留王,莫說他實力強勁,就是名義上,吾等也佔不住腳!”

“孟卓此言,差矣!”

袁術正色道:“四十餘族人,代表河北萬民,邀我等兵伐冀州,難道這還不能代表劉儉罪惡彌天嗎?”

袁術這番話,算是徹底將在座衆人驚到了,同時也讓他們的心活了。

四十餘強族?

若是真能裡應外合的,還真就是可以拿下冀州!

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21章 佈局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193章 廣積糧第652章 圍京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428章 龍虎鬥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46章 大饗諸士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15章 家中豪飲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761章 蜀亂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35章 都瞄著荊州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今天幫老媽搬家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545章 你想站著?我卻要你跪下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54章 鄭家婿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
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21章 佈局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193章 廣積糧第652章 圍京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428章 龍虎鬥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46章 大饗諸士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15章 家中豪飲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761章 蜀亂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35章 都瞄著荊州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今天幫老媽搬家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545章 你想站著?我卻要你跪下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54章 鄭家婿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古田县| 松滋市| 响水县| 剑阁县| 安康市| 怀宁县| 无锡市| 连平县| 遂溪县| 东至县| 嵊泗县| 富锦市| 海安县| 甘谷县| 建湖县| 南部县| 兴业县| 建德市| 台前县| 宣汉县| 宁武县| 福安市| 平乡县| 保康县| 广西| 姚安县| 广西| 栾城县| 泰安市| 朝阳市| 太仆寺旗| 始兴县| 凤城市| 郓城县| 新河县| 久治县| 安泽县| 日喀则市| 溆浦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