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4章 冠軍侯

幽州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對於幽州的各項事務與政令,劉儉也已經做出了正確的指使安排,於是在初平四年的八月中旬,劉儉率衆返回了冀州。

不過他人雖然走了,但他留在幽州的班底可謂的陣容豪華之極,幾乎是他手下的最強精英團體。

身爲後來人,劉儉要做的不光是中興,他的最大的目標是強漢,是讓大漢屹立在世界之巔,萬邦來朝。

五胡亂華?這是堅決不允許的!

所有的禍根,都要儘早誅除。

不但要誅除,還要將這些禍根變爲己用,讓這些禍根成爲大漢朝的下屬之民,心甘情願的爲建設強漢而貢獻一份力量。

先前,朝廷方面針對幽州平叛功將的敕封,其實一直落下了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總操幽州全局,行假節鉞之權的劉儉。

其實不是朝廷忘記了,而是朝廷故意的。

對於這點,這一點劉儉並沒有什麼奇怪。

自己的位置現在實在是有點太高了些,身爲左將軍,同時還兼著牧守一方的大任,再往上擢升,怕不是就得給自己封大將軍了。

以朝廷的角度而言,自然是不能這樣做了。

所以,朝廷目前對自己的功績,只有裝傻充愣。

不過劉儉也無所謂。

不取其名,只取其實,一直都是他的發展策略。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麼。

不過,事實證明,劉儉把朝廷想的有點小家子氣了。

……

在劉儉回返冀州的途中,終於接到了朝廷方面送來的敕封消息。

遷都長安之後,司隸改爲了司州,同時設立五郡之地。

以雒陽爲中心點,北向的小孟津以北的河陽爲臨界,西面以新安爲臨界,南面劃分走了弘農的宜陽與河南尹的塢城,成立了一個所謂的“雒陽郡”,治所就是原先的首都雒陽縣。

而經過了天子的誠意相邀,擁有海內名望的盧植,同時也是大漢朝的一員良將,成了雒陽太守,鎮守在此要地,爲天子管理東都。

將雒陽東都交給盧植,劉辯非常的放心,但是董卓可不是那麼的放心,畢竟雒陽實在是太富庶了,天下財富大多積累於此,當全交給盧植,他可不放心。

所以,董卓想了一個損招。

除了雒陽郡外,河東郡、河內郡、弘農郡、以及剛剛被董卓改爲河南郡的河南尹,皆隸屬於司州。

偏巧司州的這四個大郡,分別坐落在雒陽郡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位。

算是將盧植死死的困在了其中。

而這四郡的太守都是隸屬於董卓的親信嫡系。

另外,還有司州刺史的職位,由中郎將牛輔擔任。

這也算是變相的對牛輔前番敗於劉儉的一點懲罰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他掌軍監管司州,看住雒陽的盧植。

任命下達的時候,劉儉還在幽州處理當地政務,他曾寫信給盧植,言司州的局勢如此不善,希望盧植不要去。

但盧植確讓自己的好門生不要擔心,他此去雒陽絕不會有什麼問題。

最終,劉儉還是沒有勸住盧植……盧植終究還是前往雒陽上任了。

對於盧植前往司州的舉動,劉儉一開始還是很擔心,在他看來,老師這是有點羊入虎口。

但隨著後續消息的傳來,劉儉又放心了。

盧植畢竟是盧植。

他在大漢朝堂混跡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論是政治經驗還是軍功武績,都位列翹楚,面對董卓給他布的局,他豈能不自思對策?

河南尹和弘農,原先就是在董卓的掌控之下,他更替執掌人員無可厚非,而河東郡的王邑,屬於比較聽話的那種人,其人早年師從太尉劉寬,得到了朝廷的召令之後,自當回京任職,將位置讓出來。

不過相比於這三個郡,河內郡的情況就不是董卓所能掌控的了。

河內郡的太守現在是什麼人?王匡也!

而與王匡一同屯紮在河內郡共同領兵的是什麼人?

是車騎將軍朱儁!

這兩個人跟董卓是什麼關係?

前線在袁紹的討伐戰爭之中,他們兩個可以一直在北方,牽制李傕的兵馬。

那妥妥的算是董卓的敵人呢。

董卓如今想安排人到河北去上任?

去上任的人還未等進城內,直接就被王匡和朱儁派兵給轟走了,兩城池都沒得進。

而剛剛抵達雒陽的盧植,則是立刻用豪華的輜車,將這位上任零天就卸任的兩千石,千里迢迢的送回了長安。

而很快,盧植就派人開始與王匡與朱儁溝通,一同商討如何嚴防白波谷的白波軍。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盧植這是找藉口與王匡,朱儁兩個人達成軍事聯盟。

董卓知道消息之後,這個氣啊。

包圍盧植並將其控制的計劃,算是徹底落空了。

河北郡的東北與趙國接壤,而趙國是什麼地方?那是冀州牧劉儉的地盤,只要有河內作爲連接點,河北的兵將就可以隨時過來援助盧植。

劉儉這才明白,盧植爲什麼敢去雒陽,原來他的老師早就暗中與王匡等人商議好了一切。

而有盧植作爲河內在南面的屏障,王匡與朱儁的壓力也大大的減輕了。

盧植去往雒陽就任,冀州北牧的位置便空了下來。

而朝廷方面,在經過何太后的授意之後,並沒有委任新的牧使,經過朝廷“公議”,最終決定任劉儉爲冀州牧!

不分東南西北,大漢朝唯一一個全州牧守。

同時,將他的亭候之位擢升,更改食邑,敕封爲冠軍縣候。

劉儉在得知這個消息之時,正率兵回返冀州境內,他笑著將這個消息,告知了隨同他一起返回的人員。

其中,包括隨行在他身邊的羽則。

羽則這些年來,與李大目一起在鄴城本部軍中負責防務,畢竟鄴城是劉儉的本部大營,就算是處於安全地帶,也決不允許有絲毫閃失,故而這兩個當初隨同他去往雒陽的手下,一直在鄴城替他掌管守備軍事。

經過數年的磨礪,兩個人都已經練出來了本事,此刻並不需要他們兩人同時在鄴城負責守備,故而這次去幽州,劉儉將羽則帶在了身邊。

聽了劉儉的訴說之後,羽則很是高興。

“恭喜使君得縣候之位,特別是這冠軍縣候,在我大漢意義非凡。”

劉儉看向他:“何以解之?”

羽則言道:“昔日孝武皇帝時期,霍驃騎被敕封冠軍縣候,榮及全族,後其子霍嬗繼承爵位,只可惜霍嬗早逝,又有霍雲過繼到驃騎一房,承繼爵位,後霍氏滅族,傳承乃止。”

“百多年前,有名將賈復位列此爵,其人戰功赫赫!”

“再後來得此爵位者,乃是竇憲竇將軍。”

說到這,卻見羽則的臉上流露出了豔羨的神色,道:“自霍氏一族伊始,在我大漢的境內,能夠得到冠軍侯之封的,皆當世之名將也!如今以此侯爵賜封主公,可見朝廷應是主公爲扶漢名將了,千年之後,主公的名望當不在霍驃騎之下。”

若是換成別人,聽了羽則這番話,基本上都得高興的樂出屁來了。

但劉儉是一個務實的人,他對於這種所謂的“功臣名將”的頭銜,其實並不感興趣。

而且,在這個冠軍侯的敕封之中,劉儉似乎多少品出了一點別的意味。

“其實,除了你剛纔說的那幾個人之外,咱大漢朝中,還有一個人曾被敕封爲冠軍侯,只是你不願意提罷了。”

羽則聞言,面上露出了一些羞愧與尷尬之情。

也難怪羽則會露出這樣的表情,劉儉口中所提到那個人,實在是讓人難以啓齒。

劉儉卻渾不在意,他直接開口說出了那個人的名字。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大漢朝的最後一位冠軍侯,應該就是王甫吧。”

王甫,先帝劉宏最親信的宦官之一,論及角色地位,當年甚至遠在張讓之上。

殺竇武,誅陳蕃,與曹節、段熲掌權多年,爲天下士人所恨,最終則是死在了先帝劉宏的快刀陽球之手。

劉儉一邊打馬,一邊轉頭看向了羽則。

“羽兄,你說朝廷這個冠軍侯封賜給我,是陛下的意思,還是董卓的意思,亦或是何太后的意思呢?”

羽則心中有些猶豫。

說實話,以他的政治素養,根本想不了這麼複雜的問題。

當然,就算是他能想出來,他也不可能對劉儉說。

畢竟這個東西涉及的面兒有點兒大。

他直接對準的是劉儉與朝廷中,那些執掌天下重器之人間的關係。

眼見羽則不答話,劉儉並沒有強迫他。

他自己替羽則回答:“依照我本人看來,這冠軍侯怕是董卓,天子,太后都有意敕封於我。”

“天子年輕,我又是他的皇叔,每年對於朝廷的供奉以及按時的州牧上計,我從無過落。”

“所以以天子的角度來講,他或許確實是看我功勳甚重,爲大漢屢立戰功,可與霍驃騎與賈剛侯相提並論,故以冠軍縣爲我食邑。”

羽則恍然地點了點頭。

劉儉繼續說道:“至於以董卓的方面,估計他是看我佔據了幽州之後,勢力愈發強大,心中也多少有了幾分忌憚之情,故而以冠軍侯於我,畢竟當了冠軍縣侯之人,除了剛侯後改膠東侯,不是早死就是橫死,董老兒這是多少有點兒提醒我同時還有點兒咒我的意思。”

羽則聽了這話,啼笑皆非。

“董卓如何會有這種想法?”

劉儉笑道:“我也只是猜度,不敢確實。”

“至於太后,他出生於屠戶之家,學識鄙陋,對於先朝之事,未必能瞭解的那麼明白,在他看來,上一任的冠軍侯乃是王甫,而宦官皆是天子之臂膀,皇權延伸,如此看來,何太后是想借此官職提醒於我,要好好的爲天家效力。”

羽則嘆道:“只是一個冠軍縣侯的敕封,主公是不是想的有點太多了?”

劉儉道:“可敕封的食邑有那麼多,爲什麼偏偏要我爲冠軍縣侯?不容我不多想一點兒。”

羽則道:“既如此,主公當如何?”

“以不變應萬變也,長安那面對我的暗指表示的越多,我就越不動聲色,讓他們拿捏不出我的態度。”

“如今,我已是三州之主,只要我不主動,引得天下諸侯共怒,無論是董卓還是朝廷,都要對我另眼相待幾分。”

“所以以我現在的身份來說,不動,沒有人能拿我有絲毫辦法。”

“主公英明!”

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803章 歸降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735章 都瞄著荊州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710章 八千騎第411章 朱車騎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89章 二代出位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713章 破袁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58章 劉儉上雒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0章 送禮之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再請天假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桿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50章 誰用誰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請假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585章 規劃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70章 劉十億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章 官場利弊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170章 劉十億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30章 最後一關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55章 陽平亂第205章 劉儉次子
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803章 歸降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735章 都瞄著荊州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710章 八千騎第411章 朱車騎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89章 二代出位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713章 破袁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58章 劉儉上雒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0章 送禮之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再請天假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桿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50章 誰用誰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請假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585章 規劃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70章 劉十億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7章 官場利弊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170章 劉十億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30章 最後一關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755章 陽平亂第205章 劉儉次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古浪县| 新沂市| 镇沅| 吕梁市| 崇左市| 双辽市| 门头沟区| 邢台县| 弥渡县| 鄂托克旗| 竹山县| 新郑市| 阿瓦提县| 乡城县| 安平县| 襄垣县| 若羌县| 清远市| 仙居县| 麻栗坡县| 蒲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度市| 西安市| 玉山县| 平泉县| 临安市| 石棉县| 涿鹿县| 托克逊县| 东城区| 广饶县| 临沂市| 沈丘县| 宿迁市| 缙云县| 上饶县| 阿荣旗| 阜阳市|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