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

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

劉儉走了之後,陳國的國相駱俊前來拜見劉寵。

“大王可與劉儉說了讓他暗中出城,偷取敵軍賊首之策?”

劉寵操起廳堂中一個木架子上的兩石硬弓,用力的拉開,用其鍛鍊自己的臂力。

拉了幾下之後,劉寵又將硬弓放下,道:“寡人已是說了駱相之計,劉德然也同意,並未有所懷疑。”

駱俊聽了這個消息,很是欣慰:

“不枉大王主動供予劉德然糧草,還接受劉德然前來陽夏,使他可以離開黃河渡口,敢於放心前來,如今劉儉已對大王萬分信任,只要再稍稍等待,哄其出城,則他麾下兩萬之衆,儘可爲大王所吞也!”

劉寵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不過聽了駱俊的話後,他的眼眸之中卻閃現出了幾分兇狠之情。

劉寵沒有嫡子,他死之後,陳國就會被除國,但他沒有選擇躺平,而是選擇了乘著黃巾之亂,諸侯之亂,勾結陳國國相駱俊積攢兵力,積攢糧餉,打造弩器,積蓄力量,爲的就是能夠給自己的這一脈,打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天下大亂,關東牧守與董卓打的有來有往,天子年幼,太后也是一介女流……劉寵覺得,自己身爲根正苗紅的宗室諸侯王,若是能尋到一個時機,進京扶政,掌控大權,則即使日後陳國被除國了,那他這一脈也完全可以在天下間立足,甚至他陳王一脈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或許等這一代的少年天子死了,由自己的後代來繼承國君之位也說不定。

想的可美了。

劉寵有一定的政治目光,但同時他的政治理念卻不夠成熟,因此,造就了這麼一個沒有政治手段,時局只能懂的招兵買馬尋機進京的夢想之王。

陳國發展到現在,雖有不少兵馬,但畢竟因爲劉寵和駱俊所掌控的縣城所限,他們的兵馬沒有辦法再向上邁進。

而董卓與袁紹的戰鬥如火如荼,一旦董卓敗亡,那劉寵定然會毫不猶豫的率兵衝進雒陽城,以其諸侯王之尊,用勤王護駕的名義,仿孝董卓將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心裡。

所以,他纔給自己安了一個‘輔國大將軍’的名號。

這是想走攝政王的路子。

但是,就算是董卓敗亡了,以劉寵目前的兵力,想要衝進雒陽將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實在是太困難了。

畢竟,他現在所能調動的上限,只是一萬人。

外面瘋傳的他擁兵十萬,那都是駱俊派人散佈出去的,是爲了給劉寵造勢,希望劉寵在陳國可以吸納四方豪傑名士來投。

但可惜,駱俊替劉寵安排的這個牛逼吹的有點大,故而吸引四方豪傑之士爭相來投的效果,並不明顯。

混吃混喝的倒是來了不少,真人才著實是沒幾個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派人送來了書信,請求想要與陳王合兵於陽夏,共同抵禦董卓的軍隊。

按照常理而言,陳王根本不可能答應劉儉率兵來此。

很明顯,劉儉一旦率兵進駐陽夏,那陳王就得無條件的供應劉儉兩萬餘兵馬的糧秣。

你要是不給,那就很容易激化矛盾,劉儉手下能征慣戰之將不少,他若是以陳王給他斷糧爲藉口強行喧賓奪主的搶了陽夏縣的治理權,那劉寵著實是一點辦法沒有。

歷史上,確實就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是韓馥與袁紹。

但如果不接納劉儉,一旦事情傳了出去,對於劉寵的名聲確實是有一定的影響。

畢竟,若是深究起來,劉儉可謂是大漢朝所有諸侯王的恩人。

而且劉儉的名聲和風評,確實非常的好。

同爲漢室宗親,在這種時刻,劉寵若不接納,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讓劉儉來了會被他佔便宜,但不讓劉儉來陽夏會丟名聲,當時的劉寵可著實有點犯了難。

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國國相駱俊給劉寵提了一個主意。

“大王日後若欲進兵雒陽,麾下正缺精兵猛將,若是劉德然率兵前來,大王設計拿了劉儉麾下的兵卒,豈非是如虎添翼?”

這一番話,倒是點醒了劉寵!

自己眼下缺少兵馬,但劉儉的麾下有兵,如今他來了,豈不是將兵馬送上門來?

只不過……

只不過此事不太容易。

駱俊提供給劉寵的辦法是,只要劉儉來了陽夏,就不怕此事不成!

шшш ⊕ttκǎ n ⊕co

因爲劉儉剛剛擊潰牛輔,深爲董卓所嫉恨,駱俊估計,只要劉儉來了,董卓的追擊兵馬必然隨後就至!

到時候,劉儉是在劉寵的地盤裡,只要劉寵以“犄角之勢”“擒賊擒王”等這些理由,將劉儉支使出城,然後再暗中將消息泄露,使城外的劉儉死於西涼軍之手,到時候劉儉城中的兵馬就成了無根之萍,而劉寵就可以劉儉之叔,宗親諸侯王的名義接手。

這純粹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了。

雖然這當中確實存在不確定的變數,但劉寵和駱俊顯然屬於那種比較狂熱的投機分子,只要是有三分把握的事情,他們都敢上!

……

……

劉儉回了自己的居所之後,立刻命人將名爲“馬截”的人帶了來。

在這種事情上,劉儉覺得化名爲‘馬截’的賈詡,比自己更有本事看的透徹。

果然,在聽了劉儉的話之後,賈詡當即道:“陳王果然不是良善之人,他這是想借故侵吞主公的兵馬,日後也好匯聚兵馬能夠西向雒陽強奪天子。”

賈詡所說的,劉儉多多少少也能想到一點兒。

“只是我萬萬沒想到這陳王竟然還有如此大的野心,爲了這個野心,乃至於都想將手伸到我的兵馬上來了,著實是可恨之極。”

賈詡言道:“”故,此等卑劣狡詐之徒,死不足惜,將軍不必與他顧念同宗之誼,現在於城中兵變將其殺之可也!”

“陳王在這陽夏城中,還有一萬精卒,並數千張強弩,兵馬自糧草都不少……殺了他!把這些東西全都拿在手中,由將軍統一調度,倒也不怕擋不住西涼兵。”

“總比兩路兵馬有兩位主帥統一指揮調度,要來的穩妥許多。”

賈詡的話剛剛說完,就見劉儉突然伸手,猛然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臉上露出了怒容。

“我以叔侍之,彼卻設謀害我,真是枉費我一片赤誠之心,此人不配姓劉。”

賈詡聽了這話……沉默了。

反正事到如今,人家好不好,配不配姓劉,都是你一句話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說了算。

“將軍,不知相國那邊,先鋒來攻打陽夏下之人,乃是何人也?”

“乃是華雄爲先部,後面還跟著胡軫和呂布。”

賈詡聞言,恍然的一拍手:“若是華雄領兵前來,那此戰倒是好打了。”

“爲何?”

“西涼諸將之中,以此人勇烈最甚,同時也最爲少謀,我料劉寵此番,必然不想與相國正面對敵,他在吞併將軍的兵馬後,就會與相國議和,而相國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多生枝節,若知將軍死訊,西涼軍必撤,這是劉寵最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只要將軍確定了出城之後去往何處屯兵,劉寵則必然會派遣細作,攜帶書信去見華雄,告知華雄將軍之所在。”

劉儉冷笑道:“可惜,他派不出使者了。”

賈詡卻道:“不,將軍一定要讓他派出使者,讓其使者前往華雄處,待見過華雄之後折返時,將軍在城外務必將這使者擒下,用此人爲證,指證劉寵謀害宗親,”

“至於華雄那面,若是得了劉寵書信,以他的智謀,若看不出破綻,則必然不會起疑,之後還可藉此事設計於他。”

賈詡在這一方面兒的機謀,實在是讓劉儉甘拜下風。

論及陰謀詭計,這天底下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比賈詡想的更周到了。

“文和之計甚善,不光是陳王,連華雄也都算計到了……好,甚好!陳王待我不義,那我也就沒有必要跟他客氣!這一次,我就天經地義的吞了他的兵馬和糧草輜重。”

賈詡聽劉儉這麼說,再次感到有些無語。

www★ttk an★co 吞就吞唄……還非得說個什麼天經地義。

……

次日,劉儉去見劉寵,告知他自己願意率領三千精銳出城,前往陽夏以西的浪蕩渠旁屯兵。

而浪蕩渠,在前漢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鴻溝。

陳王劉寵本來還有點兒擔心劉儉這次出去會帶出大量的兵馬,這會讓他收割劉儉的兵馬數量減少。

他本還在琢磨著用什麼方法讓劉儉儘量的少帶兵馬出城,沒有想到劉儉居然提出只帶三千人出陽夏,這讓劉寵很是高興。

不過他這份高興還是藏在心裡。

劉寵故意裝出一臉擔憂的樣子。

“德然,你只領這麼少的的人出城,可安全否?要不還是多帶些人手去吧。”

說完這話,劉寵就後悔了,他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個嘴巴。

既然劉儉都想帶那麼少的人出城了,自己還欠什麼嘴假裝關懷?

這萬一他順勢又多帶人出去,自己豈不是賠了?

就聽劉儉笑道:“不妨事,我領我兩個兄弟關羽,張飛同往,雖人數較少,卻也可保萬無一失。”

劉儉這話一說完,劉寵差點兒沒樂出屁來。

在劉儉的一衆手下中,最讓劉寵忌憚的也就是關羽和張飛這兩名兩千石的人物了。

劉儉如今把他們都領出城,那他手下的其他戰將,對劉寵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想要兼併其軍簡直輕而易舉。

什麼趙雲,顏良,張郃,高覽……聽都沒聽過!

還不是任憑自己拿捏麼?

(本章完)

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763章 益州危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3章 牛棚思過第161章 恐懼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652章 圍京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631章 虎落第215章 攔路虎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63章 案 情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731章 失陷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411章 朱車騎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737章 接班人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
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763章 益州危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3章 牛棚思過第161章 恐懼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652章 圍京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631章 虎落第215章 攔路虎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63章 案 情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731章 失陷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411章 朱車騎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737章 接班人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内黄县| 巨野县| 铜鼓县| 肇庆市| 广汉市| 遵义县| 红安县| 永丰县| 霍州市| 山阳县| 泽库县| 老河口市| 舟山市| 包头市| 宜兰县| 象州县| 吕梁市| 衡南县| 南京市| 永昌县| 庆安县| 曲靖市| 德钦县| 乌拉特中旗| 林口县| 天峻县| 绥棱县| 米泉市| 南靖县| 犍为县| 南华县| 阜城县| 四平市| 金华市| 新干县| 福鼎市| 珠海市| 曲靖市| 安康市|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