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

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

在大漢朝,以積攢的聲望和標榜賢名來換取實際的家族利益,這是大漢朝士人們的一貫的手段,其實不只是士人,每一個活著的人,從打生下來開始,都會被利益所驅使,這個利益不只是表面上的錢和權,還包括一些關於個人名譽上的附屬利益……總之大部分人都想用他們手中現有的資源去套現更多的資源,這是人的本性。

但除了逐利的本性之外,人也有另外一種內在,那就是感情。

這個情,有“親情”“兄弟情”“愛情”“忠義之情”等等,雖然在市儈的人眼中,談情很老套,很無趣,但不能否認,這種特殊且寶貴的特性,還是存在於很多的人身上。

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

這句話,就適用於現在的劉儉和荀彧。

當兩個志氣相投,脾氣相投,思想境界差不多的人碰在一塊,而其中一人又用真心去對待對方時,十有八九會促使這兩個人的心靈交流融合在一起。

而隨著時間愈長,他們也會成爲至交。

荀彧認主後,劉儉讓荀彧躺在牀榻上好好歇息,他坐在旁邊,主從兩個人開始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

時間越長,兩人便越是敞開心扉,對於當下的時勢軍政進行深入探討。

先是從冀州的情況,談到了青州,隨後又到了青州的紙業和鹽業,又談到了黃巾……兩人說了很多很多。

荀彧在時政方面的見解確實獨到,而且意識非常超前。

在劉儉看來,田豐和沮授在時政方面的才華,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但荀彧卻更勝於他們兩個人。

與荀彧探討時政,如飲美酒,讓人覺得酣暢淋漓。

隨後,二人不知不覺間,將話題引到了天下諸勢力上。

當前,最吸引天下人眼球的,莫過於以袁紹爲首的地方士族所組成的盟軍,要討伐他們口中的“逆臣”董卓這件事了。

針對此事,劉儉問荀彧道:“今袁紹集諸人討董,時局朝夕而變,以文若看來,何如?”

荀彧道:“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茍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四方俊傑,凌駕於主公者,唯袁氏、董卓爾!今二強相爭,天下震動,然卓雖輔庇君王,必以亂終,無能爲也,日後與主公相爭者,非袁氏莫屬。”

“那依先生之見,當如何應對袁氏?”

荀彧道:“昔高皇帝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主公以冀州爲首事,平青州之難,黎庶無不歸心悅服,”

“燕地,北地之要衝也,雖有鮮卑,猶易自保,是爲主公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之。”

劉儉聞言,笑了。

“文若與我,可謂不謀而合,我亦有借北伐而定幽州之心,不瞞文若,我手下的斥候已經探查出了漁陽人張舉和中山相張純聯合遼西烏桓有叛漢之心,只待他們起事之後,我便有理由北伐幽州,只是二人雖有計劃,但至今依舊無所動,實在是讓人著急。”

荀彧道:“若如使君所言,他們二人有叛逆之心,至今卻不動,那原因只有一個。”

“什麼?”

“唯懼主公爾。”

劉儉聞言愣住了。

荀彧笑道:“主公,其實你仔細想一想就知道了,如今關羽和公孫瓚等幽州名將,皆因討伐青州黃巾之事而被調出,可即使如此,他們兩個有反心之人至今還未有動作,那就足以說明他們心中所憂之人,本就不是關羽和公孫瓚,而是主公你!”

劉儉皺起了眉頭。

“主公,您雖年輕,可卻是當世名將,聲名不輸皇甫嵩,董卓等人,更兼主公手中有假節鉞之權,我若是張舉等輩……只要主公在河北,不論您在做什麼,怕也是不敢輕易舉事的。”

劉儉聞言苦笑。

原來是我小瞧了我自己。

我還以爲他們忌憚的人,是關羽和公孫瓚呢。

自己真的那麼值得害怕嗎?我很善良隨和的好不好?

劉儉開始往前追憶,仔細回憶起自己這八年來所做的事情……

不過這麼一回想,自己好像確實挺特麼猛啊!

難怪張舉和張純不敢反。

劉儉苦惱的道:“既如此,爲了讓他倆跳反,總不能讓我搬出河北吧?”

荀彧聞言哈哈大笑,笑的直咳。

“自然不必,其實眼下,有一個辦法,既可讓使君取其名,又能取其實。”

“什麼辦法?”

“主公率兵離開河北征戰,離開冀州,那幽州有異志者,自然就全都出來了,屆時主公北向回兵,再殺入幽州,便是名正言順。”

劉儉無奈地嘆了口氣:“雒陽護駕,青州黃巾反叛,我皆率兵前往,他們都沒跳出來,還讓我往哪裡去?不是非得打到荊州才行吧?”

荀彧搖頭道:“那是因爲當時與主公爲敵之人,無法絆住主公。”

劉儉嘆道:“那我應該找誰練練?才能讓他們放心啊?”

荀彧道:“董卓本人!”

一句話說出來,房間內頓時陷入了一陣沉默。

少時,方聽劉儉慢悠悠地道:“要不……我還是直接領兵進入幽州,把他們倆生擒活捉逼問口供吧,然後再平了遼西烏桓,這樣比去和董卓當對手好一些。”

荀彧奇道:“使君是不想與董卓爲敵嗎?”

劉儉暗道,我當然是不想了,我已經與董卓私下裡有了結盟,怎麼能去討伐他。

少時,卻聽劉儉緩緩開口道:“董卓雖出身涼州,非名門出身,但他到了雒陽之後,擁立新君,扶持太后,保劉氏江山穩定,沒有讓袁隗獨霸朝綱的詭計得逞,可以說,董卓眼下對大漢江山有恩……”

“但以袁氏爲首的一衆人,卻爲了自家利益,強行給董卓扣上了一個叛賊的帽子,硬是要討伐他,不外乎是董卓斷了他們的道而已,我爲什麼要去幫袁氏而得罪一個對我大漢有功之人?”

荀彧實在是聰明絕頂,他聽完劉儉的話之後,半晌並沒有吭聲。

隨後,他還是試探性的問了劉儉一句:“主公可是與董卓暗地裡有什麼約定謀劃?”

劉儉聞言,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就是歷史上曹操手下的第一號人物,堪比高祖麾下蕭何的頂尖人才,荀彧的本事。

只是這麼幾句話之間,他就能看破事情的實質。

劉儉只是略有猶豫,隨後立刻就做出了反應。

“是,有謀劃。”

荀彧聽到這,心中很是滿意。

其實,依照荀彧的性格,即使適才他猜中了劉儉與董卓確實在私底下有謀劃,但他也不會直接張嘴將這件事點破。

畢竟他是當臣子的,這種事做得越少,他自己就越安全。

但即使如此,荀彧還是決定出言點破,看看劉儉的態度。

就這一次!

不爲其他,他就是想看看,劉儉對他到底是不是推心置腹,是不是真心的相信他。

對於爲人臣者而言,主上的信任與否,甚至比主上給他們的官職和待遇更加重要。

而劉儉的反應和果斷的回答,也令荀彧十分高興。

劉儉確實是相信自己的。

他沒有認錯主人。

終歸沒有錯付啊。

卻見荀彧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

“主公,就算是您與董卓在私下有什麼約定,或是盟約,但這一次,你卻一定要出兵!”

“不但是爲了引出張舉和張純在幽州叛亂,同時也是要向天下人展現主公的仁義!”

劉儉心中暗道,現在的董卓和歷史上並不相同,他在雒陽的行爲並不過分。

相反的,他還得到天子與何太后的信任……雖然何太后私底下對董卓並不滿意,甚是已經開始有些惱恨董卓,但對外,並無多少人知曉此事。

所以說,現在討伐董卓,似乎並不能展現出自己的仁義。

荀彧似乎看出了劉儉的想法,道:“主公,彧所言的仁義,並不是指讓主公與袁紹他們同流,主公無需加入袁紹一衆,只是以您自己的立場,出兵向董卓要個說法!以此來展現您的仁義!”

劉儉奇道:“袁紹一衆人的立場,是討伐國賊,興復漢室……若我不與他們同流,又當以何理由出兵?”

荀彧言道:“主公,您的刎頸之交在雒陽被殺,以您的角度而言,出兵爲摯友要一個說法,難道不是在彰顯仁義嗎?”

(本章完)

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61章 劉丞相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411章 朱車騎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0章 以少搏衆第507章 定胡虜!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21章 賈詡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763章 益州危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章 兄友弟恭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6章 大饗諸士第631章 虎落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85章 過猶不及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89章 二代出位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34章 豪俠關羽春節快樂!第69章 內外相合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桿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659章 廢三公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686章 漢室人傑
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61章 劉丞相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411章 朱車騎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0章 以少搏衆第507章 定胡虜!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21章 賈詡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763章 益州危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章 兄友弟恭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6章 大饗諸士第631章 虎落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85章 過猶不及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89章 二代出位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34章 豪俠關羽春節快樂!第69章 內外相合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桿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659章 廢三公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546章 我要找,瑯琊諸葛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686章 漢室人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镇原县| 四会市| 奇台县| 陇西县| 通山县| 赤壁市| 伊春市| 五峰| 北京市| 观塘区| 华容县| 九江市| 门源| 武宣县| 水城县| 高雄县| 海丰县| 新疆| 红桥区| 临澧县| 礼泉县| 达拉特旗| 眉山市| 河东区| 湾仔区| 常州市| 诏安县| 湘乡市| 合川市| 丽江市| 醴陵市| 茶陵县| 余姚市| 洪洞县| 科技| 阳曲县| 正镶白旗| 海林市| 河东区|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