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

代王劉如意最近過得比較快活,見到張敖滿面春風的打著招呼。

劉如意的生活實際上被張敖帶著有點兒偏,本來作爲劉邦最疼愛的兒子,被封了王,正是被人前呼後擁不斷吹捧,一羣諂媚之人圍上來,教劉如意怎麼享樂之時。劉如意卻被張敖弄到趙國訓練軍隊了。

當初張敖訓練軍隊主要是爲了保命,這就要求自己不能成爲部隊的拖累,所以張敖都是跟士卒一起訓練的,大王跟著訓練其他將領當然也不能免,這倒成了趙軍的傳統,劉如意來向張敖學習自然也每日跟著訓練,不過劉如意身體強壯,倒沒有感覺到有多麼痛苦,反而還想加大士卒的訓練強度。

“代王你準備再增大士卒的訓練量?”張敖還得想辦法化解樊伉與劉如意的矛盾。

“不加大訓練量怎麼出精兵?再說現在士卒的訓練量跟趙王的侍衛比還要差很遠。”劉如意酷似劉邦,說起話來也是直來直去。

“加大訓練量是要有針對性的。”張敖無奈只好給劉如意和樊伉上一課了。“訓練量並不是越大越好,要和士卒的身體素質相適應,侍衛營訓練量大,是因爲他們本身就比較強壯,而且有著訓練基礎。剛招來的那些新兵可承受不了那麼大的訓練量,要練精兵,也要通過選拔逐漸加大訓練量,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練成精兵的。另外在大強度訓練之後還要注意放鬆和恢復。”

“放鬆和恢復怎麼做?”劉如意對張敖還是很佩服的,到趙國後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讓劉如意覺得張敖好象無所不能的樣子。

“不過訓練要有張有弛,訓練後要及時的按摩洗熱水澡等,今後的訓練條例要把放鬆和恢復也寫進去。”張敖意識到盲目追求大強度訓練不光是劉如意一個人的問題,許多將領都沒意識到只練不放鬆的壞處,造成很多士卒身體的損傷。

“那就按趙王說的辦。”劉如意從善如流,這是劉邦遺傳下來的好習慣。

經過樊伉和劉如意的爭執張敖覺得部隊的訓練還要進一部規範化。雖然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戰爭,人們已經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在張敖腦子裡卻是又總結了兩千年之後纔有的東西。

日子就是這樣磕磕磕絆絆的過的,在跟隨部隊的訓練過程中劉如意和樊伉逐漸的成長了起來,脫去了稚氣,成爲了一名合格的軍隊領導者。

冬去春來已經到了漢高帝十年,大漢國正在從戰亂的傷痛中恢復過來,此時卻發生了令人悲傷的事情。大漢皇帝劉邦的父親劉老太公去世了。

劉老太公本名劉煓,本是十分普通的一個人。劉煓有四個兒子,其中排行第三的就是劉邦,劉邦也是被劉煓最不看好的一個,年少的劉邦沒少給劉煓惹事,劉邦長大後沒有變好反而變本加厲了跑去造反,害得劉煓擔驚受怕,最後還被項羽抓去當了兩年多的囚徒。

劉邦登基後尊劉煓爲太上皇,劉煓也沒佔什麼便宜,劉邦到處宣揚他是他媽與龍所生的兒子,讓人們感覺劉煓的腦袋有點兒綠。

劉邦打敗項羽在長安建都終於穩定了下來,這才把劉老太公接了過來安享晚年。劉老太公卻每日裡悶悶不樂,劉邦思來想去也沒弄明白。後來劉邦靈機一動,派匠人回到了老家把劉老太公居住的地方描畫了下來,然後回到長安城找地方照著樣子修建了出來,劉老太公這才高興了起來,可剛到漢高帝十年,劉煓就仙逝了,這令劉邦很是傷心。

太上皇逝世對漢國來說是一件大事,大漢舉國震動,劉邦決定在長安城爲太上皇舉行盛大的祭奠活動,漢朝廷的各個機構爲此快速的運轉了起來。

舉行祭奠重要的是儀式和參加儀式的人,儀式由叔孫通主持這個劉邦比較放心,至於有資格參加祭奠的人只能由劉邦親自決定了。

“下旨令陳豨回長安參加太上皇葬禮。”劉邦雖然悲傷卻沒有忘記自己要乾的事情,他已經準備了快一年的時間了,是解決這塊心病的時候了。去年劉邦就曾召陳豨來參加太上皇的生日慶典,陳豨沒有來,這次葬禮看陳豨還來不來。

“另外下旨代王劉如意和趙王張敖留守封國不用來參加葬禮了。”劉邦暗中還給張敖和劉如意下了密旨要求他們加強防備。

陳豨接到了劉邦的旨意,隨手扔到了一邊:“違旨不參加太上皇的葬禮,劉邦終於有了一個征討我的理由了。”自上次劉邦召陳豨到長安爲劉老太公賀壽,陳豨沒有去,陳豨與劉邦就已經撕破了臉,雙方發生戰爭只需要一個藉口而已。有時甚至連藉口都不需要,只看有沒有一方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不能落下這個名聲,同時也要出其不意,劉邦現在下旨令你去長安,卻沒有調動軍隊,說明劉邦還沒有準備好,我們應提前動手,打漢國一個措手不及。”王黃早就勸隱藏助手反叛,陳豨卻總猶豫不決,現在時機終於成熟了。

“對,咱們現在就宣佈脫離漢國,我要自立爲代王,不等劉邦斥責的旨意下來。”反叛的事陳豨已經想了很久,他也不想再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這還不夠,我們應該聯絡匈奴人,進攻韓國和趙國的地盤,與漢國之間建立緩衝區,即便是失敗再退回來,我們守住了代國的地方目的也達到了。”王黃心想陳豨的格局太小,只想當個代王,一點兒野心都沒有,這話沒法明說,只能出言鼓動。

“把匈奴的使者請來吧。”匈奴與陳豨的談判沒有結果,雙方卻一直保持著聯繫,在關係到自己存亡之時,陳豨下決心向匈奴人投降了。

“陳丞相,你終於想通了。”匈奴左賢王查遷很高興,雖然在代國這裡生活的很好,如果再沒有結果冒頓單于八成要把他調回去了,現在陳豨妥協了,左賢王查遷又有理由在代國呆下去了,在這裡好吃好喝的可比在草原上住帳篷強。

“我現在已經是代王了,請冒頓單于出兵協助我們出兵征討漢國,事成之後韓國的地盤歸冒頓單于,我們繳獲的一半財富也送給冒頓單于。”陳豨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一言爲定,我馬上向冒頓單于彙報,祝代王馬到成功。”左賢王查遷對與陳豨簽訂什麼協議並不關心,在他們看來協議就是爲了違反的,他們只關心,能拿到多少財寶。

“現在傳我命令,起兵攻打趙國。”陳豨意氣風發的大聲說道。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十五章 春遊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十章 離別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二十章 離別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十五章 春遊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十章 離別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二十章 離別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金山区| 汝阳县| 九江县| 淄博市| 清流县| 恭城| 唐河县| 旌德县| 闸北区| 南开区| 当涂县| 绿春县| 南昌县| 林甸县| 龙里县| 乌鲁木齐县| 肥乡县| 潜山县| 中江县| 芮城县| 墨脱县| 马鞍山市| 运城市| 商都县| 雷波县| 颍上县| 临安市| 嘉义县| 栾川县| 苗栗县| 宕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信宜市| 宁化县| 肥乡县| 资阳市| 舒城县| 南涧| 巩义市| 府谷县|